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图片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简介

青花 竹石芭蕉纹 玉壶春瓶,高32.8厘米,口径8.2厘米,足径10.8厘米。

瓶撇口,细颈,硕腹,圈足。底足无釉无款识。通体在莹润闪青的白釉上展现出色泽浓艳的青花纹饰。瓶颈部绘三层纹饰各一周,上部为上仰的蕉叶纹,中间是缠枝花纹,下部为下垂的云头纹,近足处绘上仰变形蕉叶纹一周与之相呼应。足外墙饰一周半朵莲的边饰。腹部为主题纹饰: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南国的庭院景致,图中两块玲珑的湖石挺拔俊秀,依石而立的翠竹枝头微低,似在随风摇曳,围栏内外一片郁郁葱葱的萱草、兰花竞相开放,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四季常青的芭蕉叶又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南国色彩。山石、翠竹、蕉叶、萱草、兰花构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五瑞图”。

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 胎质纯净细腻,纹饰清晰生动。画面一改元青花繁缛的装饰风格,构图疏朗有致,青花色泽浓艳亮丽,深浅不一,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画面中的黑色斑点似水墨画中晕散的效果,为永乐青花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形成的色泽特点极难模仿,为后世仿品所不及。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皆有仿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但器物造型不及永乐器柔美秀丽而略显臃肿笨重,画面中的黑斑不是天然烧成,系人为重笔点染而成,与原物相差甚远。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竹石芭蕉纹

我国古代传统纹饰之一。元代已经出现,明初延用,常作为主题纹饰装饰在碗的中心或瓶的腹部,后成为明清两代瓷器上的传统装饰纹样。

玉壶春瓶

以“玉壶先春”得名,指造型为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的瓶式。玉壶春瓶以随时代变化而不同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时代特征明显。隋代已经出现。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汝窑、耀州窑、钧窑都有烧制。玉壶春瓶亦有带盖者。与早期相比,明、清景德镇窑制品胎薄体轻,釉色莹润,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诸多品种,非常精美。宋至元代玉壶春瓶用做酒器,明、清时渐变为陈设瓷。

蕉叶纹

装饰纹样的一种。一端尖锐,一端较宽,作蕉叶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称,蕉叶即芭蕉叶。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萱草

萱草,又名鹿葱、忘忧、宜男,是属于百合科萱草属的一种草本植物,俗称黄花菜、金针菜。据说它有助于孕妇生男,因而又有“宜男萱”之称。《草木记》谓:“妇女怀孕,佩其花必生男”。故古礼规定,萱草宜种于母亲所居住的北堂之畔,于是后世多以萱堂作为母亲或母亲居住地的代称。

永乐青花

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器经过洪武朝短暂的低潮后又迅猛发展,出现了自元末青花瓷成熟以来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青花瓷器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期”。它一改元青花繁密、雄健的格调,呈现出浓艳、凝重、古朴、典雅的艺术风采。由于此时烧制青花使用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产品呈现出浓艳明亮的蓝宝石般色彩,纹饰线条间往往会出现晕散现象,宛如水墨画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错落有致的黑色斑点与艳丽的青花相映成趣,产生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章

  • 灰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豆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9.5厘米,口径18.9厘米 1955年河南郑州岗杜出土 豆盘较浅,沿有子口以承豆盖,下有圆柱体柄连以喇叭形豆座。盖顶中心有喇叭形捉手,其余部分饰凹凸对顶三角形,凸面三角与盖沿外壁饰阴线圆圈纹,凹处有圆形镂孔。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

    267 陶器 灰陶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三彩凤首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凤首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凤首壶,唐,高33厘米,口径5.7厘米,底径10.4厘米。壶口呈凤头状,细颈,扁圆形腹,高足外撇,平底。通体施绿、褐、白等釉,底足无釉。一侧置曲柄。腹部形成两面开光体,采用塑贴装饰技法,一面为人物骑马射箭图,一面为飞翔的凤鸟图。底足无釉。此壶造型巧妙,塑贴技法使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物象鲜明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华丽,堪称佳品。凤首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

    1362 开光 塑贴 浮雕 唐三彩 波斯
  •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 缠枝牡丹纹执壶,高32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11厘米。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壶通体绘釉里红纹饰,唇口绘回纹一周,颈部分层绘焦叶纹、回纹、缠枝灵芝纹各一周,腹部满绘缠枝牡丹纹,壶流亦满饰缠枝花卉,壶柄绘有缠枝栀子花等纹饰,...

    1201 釉里红 缠枝 执壶 玉壶春瓶 小系 回纹 灵芝 花卉
  •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东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八卦纹琮式瓶,清宣统,高27.6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0.6厘米。瓶仿造型,小口,方腹,圈足。通体施东青釉。外壁四面各凸起八卦纹。外底署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款。此瓶从造型和色泽皆仿周代玉琮,古朴而雅致。...

    1649 东青釉 青釉 玉琮 青花
  • 粉彩九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九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九桃瓶,清乾隆,高64.7厘米,口径22.2厘米,足径20.4厘米。瓶直口微撇、直颈、腹部丰满浑圆、圈足。通体绘桃树一株,树干茁壮,枝上结蟠桃九个,桃树旁衬一簇月季。底足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题材的装饰,这类题材大都借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绘画工细、层次清晰、内容繁缛是其时代特点。此瓶运用渲染手法绘画桃实,桃实饰彩...

    812 粉彩 青花 渲染 天球 天球瓶
  • 釉里红四鱼纹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四鱼纹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四鱼纹 水丞,清康熙,高8.3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5.3厘米。丞敛口、圆腹、卧足,形似钵。内外施青白釉,足沿无釉。外壁饰釉里红游鱼,姿态各异。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釉里红是清康熙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之一。康熙时期瓷器有落本朝款的,也有仿前朝款的。此件水丞造型、纹饰具有康熙时期特点,只是落了明代宣德款而已。...

    319 釉里红 鱼纹 水丞 青白釉 青花
  • 三彩舍利塔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舍利塔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宋(公元961年-1127年)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出土 高98.5厘米,基边长30.5厘米   塔形为方形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叠涩须弥座,其上饰间柱、角柱、宝塔、伏鹿、仰...

    1285 陶器 三彩舍利塔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侈口,细长颈,鼓腹下垂,圈足。通体白釉,圈足露胎。这种瓶式又可称之为“胆式瓶”“长颈瓶”“鹅颈瓶”“鹅项瓶”等,虽素面无纹,但因为瓶式美好可爱,曲线转折自然流畅,成为自宋代至明清人们倍加珍视的瓶式。在宋代为世人所喜爱,不同窑厂如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竞相烧制,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元代及明清时期,这种瓶式都有延续,瓶式的整体都是敞口...

    1832 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女俑头部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女俑头部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高11厘米,长7厘米,宽6厘米1986 年宜阳县丰李村出土...

    1054 陶器 女俑头部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粉彩花卉纹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卉纹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花卉纹碟,清宣统,高1.9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3.7厘米。碟撇口,折腹,圈足。内外边缘均饰蓝色宽带一周。碟心绘粉色桃花一枝,旁有一丛青草。外底署青花“大清宣统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此碟蓝色的口沿配以粉嫩柔美的桃花,新颖别致。...

    1149 粉彩 花卉 青花
  • 绿釉剔刻花卉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剔刻花卉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釉剔刻花卉纹执壶,宋,高23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4厘米。壶直口,长颈,筒形腹,圈足。颈部两侧对称塑贴花纹,肩一侧置长弯曲的长流,另一侧置扁圆柱形柄。通体施绿釉,釉层较薄,露胎处呈黑褐色。腹部以剔刻的四条竖道为一组间隔出六个开光,开光内剔刻折枝 花卉。 此壶造型、釉色都独具特色,特别是腹部采用剔刻工艺,利用胎、釉形成的色调差异造成浅浮雕的艺术效果。20...

    633 刻花 执壶 开光 折枝 花卉 浮雕
  • 斗彩缠枝莲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缠枝莲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缠枝莲纹罐,通高8.3厘米,口径4.3厘米,足径6.5厘米。盖口径5.6厘米。 罐直口,丰肩,圈足。口外有青花双弦纹两道,均填以黄彩。肩上以青花绘下覆莲瓣纹一周。罐身以青花绘缠枝莲花6朵,茎、叶为绿色。胫部绘一周上仰莲瓣纹,近足处有黄彩及青花弦纹各一道。足内青花楷书“天”字,俗称“天字罐”。盖平顶,中央青花绘图案式团莲一朵,上敷红彩,外环以青花双线,线...

    1821 斗彩 缠枝 缠枝莲 青花 弦纹 莲瓣纹
  •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清乾隆,高5厘米,口径3.3厘米,足径5厘米。清宫旧藏。水丞敛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器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饰夔龙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一周。外底足内署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水丞釉面匀净,釉色柔美雅洁,造型别致,为御用文具中的精美之作。...

    1185 粉青釉 青釉 夔龙 龙纹 水丞 青花 印花 莲瓣纹
  •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穿花纹撇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穿花纹撇口尊,清雍正,高68.8厘米,口径23.7厘米,足径23厘米。尊撇口,粗长颈,圆腹下收,近底处外撇,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颈与腹部分别绘通景龙穿四季花卉图案,以海水纹、回纹、如意云纹相隔。近足处衬以海水江崖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 三行六字款。此尊形体高大挺拔。青花颜色浓郁艳丽,纹饰画工精细,具备清代前期陶瓷大器...

    1094 青花 花卉 回纹
  • 定窑白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碗,五代,高5.8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敞口,斜壁内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底无釉。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此碗即是代表。...

    582 定窑 匣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