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董其昌楷书恭读翰林院箴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董其昌楷书恭读翰林院箴轴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511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董其昌楷书恭读翰林院箴轴❖图片
董其昌楷书恭读翰林院箴轴❖简介
《恭读翰林院箴》轴,明,董其昌书,纸本,楷书,纵128厘米,横53厘米。
款署:“董其昌书。”款下钤“青宫太保”、“董其昌印”。引首印“玄赏斋”。鉴藏印钤“陆时化字润之”、“渭南伯后”、“蕃钟之印”等。
此为董其昌书“宣宗(朱瞻基)皇帝御制翰林院箴”的中楷书作,据款印可知是其晚年作品。此幅行距字间颇疏,显得疏宕秀朗。书法风格朴拙,有意避免严整工稳,以取生拙之意,所谓拙中寓巧,熟练生变。董氏曾自谓:“吾书因生得秀色。”他的这种艺术主张及书法特点在此幅作品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董氏此书作曾为清陆时化等收藏。
相关知识科普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引首
中国书画手卷的专业术语。指在本幅前面所留的空白纸方,一般用以题写书画名称或高度概括的品评,多为四字,与画心之间有隔水分开。因开卷时首先见其,故称“引首”,最早在明初出现。
朱瞻基
朱瞻基(1399—1435年),即明代宣德皇帝。自号长春真人,明仁宗长子,在位十年(1426—1435年),庙号宣宗,谥号章皇帝。朱瞻基是明朝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性格活跃,修养深厚,雅尚翰墨,书法出自华亭沈氏兄弟,而能够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出之。尤工绘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无不臻妙。常将自己的画作赏赐给重臣,并于其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在位期间着力经营画院,成绩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