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2112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图片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局部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简介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清,高13.2厘米,口径最大7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呈弯曲竹节式,三节痕宛然可辨。器表浮雕山水、树木及人物为饰。下部高浮雕一老者骑驴缓行,身旁一小童跟随。驴的腿部还应用了镂雕技法。整体而言,浮雕愈向上愈浅,局部树纹以留青法表现,口沿下云气则为阴刻而成。此器构思细密,技法运用灵活,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无疑是竹刻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留青
竹雕的一种手法。其作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光亮外皮刻出花纹图案,再把无用的外皮剔除,使表皮形成浅浮雕式图案,谓之留青皮或留青。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