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11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图片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局部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简介

竹雕留青松下老人图竹节式笔筒,清,高13.2厘米,口径最大7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呈弯曲竹节式,三节痕宛然可辨。器表浮雕山水、树木及人物为饰。下部高浮雕一老者骑驴缓行,身旁一小童跟随。驴的腿部还应用了镂雕技法。整体而言,浮雕愈向上愈浅,局部树纹以留青法表现,口沿下云气则为阴刻而成。此器构思细密,技法运用灵活,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无疑是竹刻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留青

竹雕的一种手法。其作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光亮外皮刻出花纹图案,再把无用的外皮剔除,使表皮形成浅浮雕式图案,谓之留青皮或留青。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相关文章

  • 文竹书卷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书卷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书卷式盒,清中期,通高10.5厘米,底长16厘米,宽13.5厘米。清宫旧藏。盒之造型为长方体台座上设置三卷画轴式盒、一书函式盒以及一长方形葵式盒。三卷画轴式盒垒成“品”字形,书函式盒与葵式盒均在画轴式盒的另一侧。每一盒之盖与身均成子母口扣合。盒通体包镶文竹为饰,阴刻模仿锦纹的各式几何纹饰,画卷与书函上浮雕标签,葵式盒上则去地浮雕变体夔纹。此盒内尚储有《董...

    695 文竹 包镶 阴刻 几何纹 浮雕 夔纹 董诰 米芾
  • 朱三松竹雕渔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渔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渔翁,高13.5厘米。渔翁竹根制,老人面露微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提小筐,足蹬草履,边躬腰前行,边举起前臂用长袖擦抹腮下的雨水。此件作品刀工浑厚精湛,古拙朴实,渔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老人双脚筋骨显露,脚趾紧抓地面,表现路之泥泞难行,而从老人向前观望的姿态与盈面的笑容又传达出老翁“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达观精神。此竹雕渔翁充分展现了朱稚征精...

    1518 朱稚征
  • 象牙雕古木寒雀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古木寒雀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古木寒雀图臂搁,清,长28.5厘米,宽6.4厘米,厚2.7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四矮足,较厚重。器下部较宽,足稍高,而上部较窄,足略低,器形虽简,却极为讲究。正面以浅浮雕法、背面以高浮雕及镂雕法刻画纹饰。纹饰均集中于下部,与臂搁形制相符合。正面纹饰表现块石枯树之隙,右上一猎隼敛翼盘旋,正欲扑击,左下二小雀仓皇闪躲,匿身树丛,画面截取生死攸...

    1380 臂搁 浮雕 镂雕
  • 玳瑁嵌象牙黄杨屉四合如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嵌象牙黄杨屉四合如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玳瑁嵌象牙黄杨屉四合如意盒,清,高2.3厘米,盒总体长13.2厘米,宽10.8厘米。清宫旧藏。盒以玳瑁雕作扁体四如意云头相联状。顶板与底板之间一周用黄杨木雕成4个随形小屉,每屉侧面设插榫,使屉盒可自由推出推入。顶面及底面除施以阳文装饰外,又以象牙镶嵌“太极阴阳鱼”图案,寓意深厚。此器以多种材质组合而成,造型奇巧,制作精致,是非常稀见的文玩制品。...

    1877 玳瑁 黄杨木 阳文 镶嵌
  •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乾隆,高7.1厘米,口径13.6-8.5厘米。杯敞口,呈八方形,足微撇。器身棕红色,口沿及底足部位阴刻 回纹。外壁以阳纹刻庄重古朴的夔纹兽面图案,并镂雕双螭为柄,螭攀附于口沿,向杯内窥视,神态狡黠活泼。犀角原质地与色泽即浑朴大气,用以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愈显得古色古香。清乾隆时,器皿仿古成为一时风尚。此八方犀角杯造型端庄典雅,纹饰...

    1269 犀角 兽面纹 阴刻 回纹 夔纹 镂雕 刻工 古风
  •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清,长23.5厘米,宽6.8厘米,厚0.7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形,覆瓦式,以留青技法为主刻画山水人物,构图饱满,纹饰细腻入微。下部雕刻海涛翻卷,崖岸兀立,其上虬松挺立;上部巉岩峭拔,如横空而出。又于半空中、波浪间、崖岸上雕刻和合二仙、刘海蟾等仙人形象。其留青技法极为熟练,用青色表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笔触的浓淡深浅。利用竹材纵向丝状的肌理营...

    429 留青 臂搁 和合二仙 渲染 浮雕 阴刻
  • 匏制海棠式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海棠式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海棠式炉,清康熙,高8厘米,口径13.1×10.4厘米,最大腹径16厘米。此炉镶铜口,颈饰回纹一周,腹部饰团寿螭纹,寓长寿之意,下腹部有一周凸弦纹。器底单方框内隐约可见阳文楷书“康熙□□”款识,或许为“康熙赏玩”。器内髹黑漆,光亮可鉴。器型仿海棠花式,精巧别致...

    1693 海棠 回纹 螭纹 弦纹 阳文
  • 犀角雕松树双鼠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双鼠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双鼠纹杯,明末清初,高10.2厘米,口径13.7×10.4厘米。此杯用亚洲犀牛角制成,色呈棕红,采用镂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通景式构图,以松树桩为杯体,于杯侧镂雕一杈松枝为柄,另一杈松枝倒悬在流口下方,两只小松鼠攀伏在流口之内,相互追逐嬉戏。此杯虽然厚重,但造型端庄浑朴,刻工十分精致,所刻松树麟皮如卵,松叶如轮,细密如伞,有静中取动、拙中见巧之韵味...

    244 犀角 镂雕 浮雕 小松 刻工
  • 竹炉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 犀角雕松枝龙虎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枝龙虎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枝龙虎纹杯,清中期,高11.9厘米,口径14.4厘米-10.5厘米,足径5.8厘米-4厘米。此杯通体深红色,似经染色处理。敞口,小底,基本保留犀角天然形状,仅截去角尖,稍加剪裁,器型稳重大方。外壁以高浮雕及镂雕技法进行装饰。一面浮雕汹涌的波涛,云水冲天而起,一龙凸睛阔口,须发戟张,肩带火焰,探身将出;另一面浮雕崖岸边上一虎弓身露齿,尾举如鞭,肌肉紧绷...

    437 犀角 浮雕 镂雕
  • 紫檀雕瓜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瓜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雕瓜式盒,清,高4.5厘米,口径7.4厘米。清宫旧藏。盒圆雕成南瓜对剖形,瓜身缠绕藤蔓瓜叶,枝叶间结出两个小瓜,一只蝴蝶附身盒上。景物处理巧妙,静中寓动,自然和谐。  此盒造型别致,在瓜瓞绵绵、子孙万代的寓意外透露着一丝清新自然的气息。其镂雕技巧亦有可观之处,藤蔓及枝叶的盘曲、过枝等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叶脉纹理清晰,线条柔美匀称,雕刻规整而精致。...

    1309 镂雕 圆雕
  •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款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明末,高9.2厘米,口径17.8×10.3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状镂刻山崖为柄,并采用通景式布局刻画出一幅呈现太平景象的山水人物图。图中山上古松倒悬,松叶细密,桐、柏、枫树依岩耸立,遒劲的松枝延伸到杯的口沿内。山下奇石错落,溪水潺湲,一叶小舟停桨荡漾在溪流之上,舟中渔夫抓住鱼篓正在兜鱼。杯内壁地岗突起,以流水皴法浮雕成...

    987 犀角 浮雕 阳文
  •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老人题壁图臂搁,清,吴之璠款,长21.5厘米,宽6.4厘米,厚1.2厘米。臂搁长形,覆瓦式,四足。正面去地浅浮雕峭壁苍松,一老者宽袍大袖,扬首伸臂,手拈笔管,似正于石壁上题字,其背后石台摆放着书卷砚墨。山石皆成方块,人物面部朦胧,纹饰刻画极简,线条甚为浅淡,别是一番风韵。器背面阴刻“吴之璠制”行书款识。...

    1212 臂搁 吴之璠 浮雕 阴刻
  •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和合二仙,清晚期,高10.2厘米,最大底径3.5厘米。以圆雕及镂雕技巧刻画二小童形象,其一立于湖石上,侧身回首,手擎荷花,另一捧盒,足边灵芝丛生。立石上者以一足踏于同伴头顶,颇富童趣。其造型有程式化倾向,头部所占比例较大,手部较面部更长,显得稚拙可爱,而用黑漆点睛则增加了人物的神采。依作品中之人物的形象、道具等,可知雕刻的是和合二仙,具有鲜明的“和睦长...

    495 和合二仙 圆雕 镂雕 灵芝
  • 竹根雕蟠松纹水丞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蟠松纹水丞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蟠松纹水丞,清,高4.7厘米,口径最大3厘米。水丞以竹根雕成松干局部,小口窄长,如一处裂罅般。镂雕枝叶三丛,布排于口两侧,高低错落,亦起到耳的作用,便于水丞的拿取。下部似未经修饰,凸凹自然,竹根本身的纹理与上部浮雕的松鳞融合无间,极具装饰意味。此器设计巧妙,令人爱不释手。...

    959 水丞 镂雕 浮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