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牙雕人物图笔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牙雕人物图笔筒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206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牙雕人物图笔筒❖图片
牙雕人物图笔筒
牙雕人物图笔筒局部
牙雕人物图笔筒❖简介
牙雕人物图笔筒,明,高12.4厘米,口最大径7.5厘米,底最大径8.2厘米。
笔筒椭圆体,口略小,底稍大,保有象牙原形。口边较厚,底边较薄,另配牙底。器表色泽较深,似经染色,象牙纹理却更为彰显,成为装饰的一部分。正背面阴刻人物各一,一跣足掮钓竿背渔篓,一褒衣博裳持羽扇斜坐于石上,面容相似,神态相同,似为同一人而身处显达与隐逸的不同境遇,拼接入一幅画面,含意深远。云烟缭绕中的巍峨建筑更增添了如梦似幻的意境。
此器雕刻技法简拙古朴,物象边缘通过铲出斜坡而形成立体感,此为颇具时代特点之处。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跣足
跣,音险。跣足,意为光着脚,赤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