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519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图片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辑米珠云龙双喜字绵朝褂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绸绣辑米珠云龙双喜字绵朝褂细部纹饰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简介

石青色绸绣缉米珠云龙双喜字纹绵朝褂,清道光,身长139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122厘米,左右开裾长83厘米。清宫旧藏。

朝褂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后背垂明黄绦饰珊瑚珍珠喜字纹背云。此朝褂在石青色绸地上以二至四色晕,兼用串米珠工艺和套针平针打籽平金等针法缉绣彩云白龙双喜字蝙蝠及海水江崖等纹样。褂内衬红色四合如意云团龙寿字纹织金绸里,内薄施丝绵。襟缘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纹 织金缎,内缀金捶鍱 折枝花嵌翡翠、红宝石金板,中间以珍珠、珊瑚排珠相连,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

此为皇后礼服。朝褂打破了清代传统用缉线绣勾边的装饰手法,对龙身轮廓施以打籽绣加以表现,其层次厚重的质感增强了纹样的艺术表现力。此褂是清乾隆朝以外故宫现仅存的一件金板嵌宝石珠绣服饰,为清道光朝织造


相关知识科普


缉米珠

又称串珠绣,是将宛如米粒大小的珍珠、珊瑚珠钻孔,用丝线穿起来,按所需纹样,依次钉在绸或缎地上。

对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于前身正中竖直对开。

珊瑚

珊瑚是由生长在海里的一种低级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大量石灰质堆积而成,多呈树枝状,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其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主要以方解石的形式出现,硬度为3.5—4,比重为2.60—2.70。不耐酸碱。珊瑚主要有红、白、绿、紫等颜色,其中以颜色纯正的红珊瑚为上品。

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可用来雕刻工艺品或镶嵌首饰,还可入药。在亚洲,珊瑚的主要产地在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海南岛及西沙群岛亦有出产。

清代,一、二品官员的顶戴都是用红珊瑚制成。

背云

朝珠佛头塔的顶端常用阔丝带系缀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子下还垂有一块宝石,佩戴朝珠时垂于背后,称之为“背云”。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平针

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平针是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不能重迭,不能露底,拉线轻重一致,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效果。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织金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杂宝纹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织金缎

以缎组织为基础组织,以金线为主体表现,大量用金的丝织品。

捶鍱

用非常薄的金属板,衬以模具,经捶打成型。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红宝石

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缉线

刺绣的技法之一。以龙抱柱线( 即在一根强捻的合股线上再缠绕一根强捻的合股线,这种绣线称为“龙抱柱线”)为绣线,再另用一种线把龙抱柱线平钉在底衬之上,或勾边,或绣花,这种刺绣方法即缉线绣。

缉线绣

一种刺绣针法。此种针法多出于北京及沈阳地区,其特点是只用硬的包梗线圈钉出花纹的轮廓线,而不用丝线绣出花纹内部。

织造

官名。明清江南织造官署的主官。掌理织作“上用”和“官用”绸缎布匹事务。明代由提督太监出任。清代选派内务府司官担任,称织造监督。驻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等三处,每处一人。统属于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缎库郎中具体负责考察评定。织造在驻地以钦差官身份出现,与地方最高长官平行;并且充当“圣上”的耳目,密报所在地方官声民情,往往由皇帝亲信出任。

相关文章

  • 石青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龙妆花缎袷朝袍,清雍正,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3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72厘米,左开裾长33厘米,披肩100-34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附披肩,裾左开。袍以二至四色晕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缎纹地上彩织柿蒂形彩云金龙纹及海水江崖等纹样。领、襟镶石青色祥云花卉杂宝织金绸及三色平金边。领、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五,披肩扣三。袍内...

    1769 妆花 大襟 柿蒂形 龙纹 花卉 织金 平金 鎏金
  •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品月色缎绣玉兰飞蝶纹氅衣,清光绪,身长132,两袖通长120厘米,袖口宽43厘米,下摆宽120厘米。 氅衣为后妃日常穿用的服饰。形式为圆领,大襟右衽,短平阔袖,袖长及肘,左右开裾至腋下。湖色素罗里。饰机制铜鎏金狮子绣球纹扣。面料为品月色素缎,上绣五彩 折枝玉兰花、蝴蝶,造型婀娜多姿、生动逼真。绣工精细,针法多样。用色讲究富丽鲜艳,对比强烈。从绣线、面料所使用...

    298 大襟 鎏金 五彩 折枝 绦边 织金缎 织金 龙纹
  • 刺绣牡丹锦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牡丹锦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牡丹锦鸡图轴,清乾隆,纵108厘米,横64厘米。图轴米色绫地,绣一对羽翼斑斓的锦鸡于牡丹盛开、溪泉潺潺的山涧嬉戏。画幅兼施多种针法,以套针绣枝叶,以滚针绣水波,以齐针绣锦鸡尾部斑纹,以刻鳞针和施毛针绣羽毛,以迭抢针绣牡丹花,物象生动真切,具有不同的质感和立体感,背景层次亦合乎自然形态。画面构图疏密有致,设色富丽与清雅兼具,于雍容华贵中透出幽淡空寂的野逸之...

    894 锦鸡 套针 滚针 齐针 刻鳞针 迭抢针 抢针
  •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清乾隆,纵40厘米,横67厘米。清宫旧藏。米色地上缂织芦花白鹭,右上方以黑线缂织高宗隶书御制诗一首:采采亚汀洲,为花岂自由。群摇令夕雨,不异去年秋。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吟看惊隙影,荣落宜淹留。诗末织圆、方朱印“乾”、“隆”各一方。此图轴的特点在于先缂织出物象形状,其上再着笔渲染,如白鹭即先以白丝线织其形态,而后用墨笔画羽毛,地...

    659 缂丝 渲染 平缂 构缂 环缂 子母经 阳文 石渠宝笈
  • 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绸绣绣球花棉马褂,清,身长73.5厘米,两袖通长122厘米,袖口宽35.5厘米,下摆宽94厘米,左右开裾长7.5厘米,后开裾长19.5厘米。清宫旧藏。此为清代皇后在后宫燕居的便服,圆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内衬宝蓝色素纺丝绸里。领、袖边饰石青色曲水织金缎及雪青色兰花等绦边四条,缀铜鎏金机制币式婴孩扣四枚,铜鎏金錾花圆扣一枚。采取一至四色间晕与退晕...

    2002 对襟 织金缎 织金 绦边 鎏金 錾花 退晕 平针
  • 蓝色宁绸紧身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宁绸紧身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宁绸紧身,清康熙,身长107厘米,下摆宽96厘米,左裾长30厘米,右裾长28厘米。清宫旧藏。紧身立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立领用上等貂皮做成,浅蓝色织暗花绸衬里。紧身面以蓝色宁绸做成,蓝色宁绸为三枚左斜纹绸,其上织横向排列的暗如意云纹,表现出清代早期的服饰特点。衬里为浅蓝色平纹绸,纬线显暗花,以梅花和书籍组成团花式图案。此为清代康熙皇帝穿于袍衫外的长坎...

    807 对襟 团花
  •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清康熙,身长126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前后裾长43厘米。清宫旧藏。袍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前后开,缺襟式袍,以羊皮、银鼠皮做衬里。此件行服袍在香色绸地上织暗夔龙、夔凤纹,由三组夔龙、夔凤组成一个花纹单位,小龙、小凤满布其间,有合家美满、子孙满堂之寓意。这种图案设计新颖独特,在清代帝后服饰中...

    1854 夔龙 行服 大襟
  • 布老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布老虎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布老虎,清,长36厘米,宽16厘米,高20.6厘米,尾长42厘米。清宫旧藏。布老虎头颅硕大,尾巴颀长,造型雄壮。全身彩绘虎斑,头顶上饰“王”字,憨态可掬。其眼内原嵌有眼珠,现已脱落。这个布老虎白天能当玩具,晚上也可以用作枕头,既美观又实用。布老虎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玩具。因为老虎被认为可以驱邪避灾,带来平安吉祥,所以当孩子出生时赠送布老虎就寄予了希望孩子健康成...

    589 五毒 端午节
  • 黄地勾莲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地勾莲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地勾莲地毯,清,长446厘米,宽451.5厘米。清宫旧藏。这条地毯采用传统的“8”字扣织法,经过挂经、拴综、打底、画经、挂绕球、拴头、过纬、剪荒毛、平活、整理和清洗等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手工编织而成。地毯的边缘由外向内,分别装饰棕色素边、黄色素边和蓝色“卍”字纹三道花边。地毯的中心,在金黄色地子的衬托下,装饰着数朵象征清高雅洁的莲花。这条地毯恰当地运用了黄、...

    1759 勾莲 清洗 地子
  • 缂丝御制新乐府诗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制新乐府诗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御制新乐府诗册,清乾隆,纵26厘米,横31厘米。清宫旧藏。清乾隆皇帝一生作诗4万余首,数量之多堪与《全唐诗》相比拟,其诗体例众多,题材丰富。此册为仿白居易乐府诗之体例、韵律所作,内容是以古喻今,以今仿古,训诫宗室子弟勿忘祖宗开业之艰辛。此册为四册之一。册页每一开均以蓝色丝平缂 回纹边,并构缂细边。以米色为地缂深蓝色字。技法仅用平缂、搭缂,但运梭精妙,缂工...

    306 缂丝 全唐诗 册页 平缂 回纹 构缂 搭缂 避暑山庄
  •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清,身长54厘米,两袖通长13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44厘米,左右裾长11厘米,后裾长14厘米。清宫旧藏。袄立领,对襟,平袖口,短身上衣,裾左右及后开,6个盘扣。平纹绸衬里。此袄银灰色缎地,用纬浮长线显花,即以丝线织方胜纹,衣襟、袖口等用花边镶饰。此袄似是清代晚期铁机所织,袖长过手,是清代后妃所喜爱穿的一种便服。...

    264 方胜 对襟
  • 蓝色地缂丝金龙云蝠绵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地缂丝金龙云蝠绵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地缂丝金龙云蝠绵袍,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26厘米,左右开裾长23厘米,前后开裾长55厘米。清宫旧藏。袍圆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在蓝色平纹地上以三色金运用平缂、构缂、搭缂等技法表现云龙及十二章等纹样。袍内衬湖色缠枝菊暗花绫里,中间薄施丝绵。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领、袖镶石青地二色缂金边,外沿钉织人...

    933 缂丝 大襟 平缂 构缂 搭缂 十二章 缠枝 鎏金
  • 明黄色满地云金龙妆花绸女棉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满地云金龙妆花绸女棉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满地云金龙妆花绸女棉龙袍,清雍正,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7厘米,袖口宽19厘米,下摆宽126厘米,左右开裾长79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皇后吉服之一,用于重大吉庆及先蚕坛皇后躬桑等场合。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缘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缎边及三色平金边各一,石青缎绣云龙领、袖边,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领口系黄纸签,...

    1837 妆花 先蚕坛 大襟 织金缎 织金 平金 月白 鎏金
  • 堆绫尊胜佛母像唐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堆绫尊胜佛母像唐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堆绫 尊胜佛母像唐卡,清乾隆,画心纵61.2厘米,横45厘米。清宫旧藏。佛母慈眉善目,三头八臂,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戴五叶莲花冠,身披庄严天衣和璎珞,佩戴耳环、项圈、臂钏、手镯、脚镯等。左右各四臂,其右四手,一手施与愿印,一手持四股金刚杵,一手执箭,一手托化佛;其左四手,一手屈拇指,掌上扬,作金刚舞菩萨 印相,一手持弓,一手托宝瓶,一手执金刚索。座下饰海水...

    1258 堆绫 尊胜佛母 唐卡 画心 结跏趺坐 天衣 璎珞 与愿印
  • 广绣鹤鹿同春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鹤鹿同春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 鹤鹿同春图,清,纵68厘米,横52厘米。鹤鹿同春是广绣中常见的题材。此图拟画稿时即将西洋画的透视技巧与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相结合,以色调的明暗表现景物的立体感,以透视法表现场景的远近,双鹿结构准确,笔法工丽,颇具清代宫廷画师郎士宁的绘画风格。在绣工上,作者追摹原画稿风格,以非常细腻的套针、施毛针针法按照鹿在动态中肌肉、皮毛的纹路运针理丝,巧妙地利用丝线特...

    1475 广绣 鹤鹿同春 透视 套针 撕针 钉针 刻鳞针 洒插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