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4200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图片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缎绣云龙纹吉服袍❖简介

明黄缎绣云龙纹 吉服袍,清乾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86厘米,袖口宽19.5厘米,下摆宽123厘米,开裾长69厘米。清宫旧藏。

吉服袍为清代皇后吉服,也称龙袍。据清朝典制,皇后龙袍有三式,此为其一。袍以明黄色缎地绣云龙纹为面,月白色绸里。圆领,右衽大襟,袖由袖身、中接袖、接袖及马蹄形袖端组成,左右开裾式双层长袍。右襟钉银鎏金水纹錾花扣四枚。领口拴黄纸签,上墨书:“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明黄金龙夹袍一件。”

龙袍用五彩丝线和二色圆金线刺绣花纹,袍身共绣五爪正面金龙九条,其中胸、背及两肩正龙各一,下襟正龙四,里襟正龙一。另在石青色领的前后绣金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绣行龙各一,石青色中接袖绣金行龙各二,马蹄袖端绣正龙各一。下摆绣八宝立水。周身点缀五彩流云及万字、蝙蝠、磬、如意、书、瓶、灵芝杂宝纹

龙袍所绣花纹运用了套针齐针接针滚针钉线戗针打籽平金和盘金等多种针法。海水由红、蓝、绿、黄、绛五色组成,每色用戗针晕色为深浅两个色阶,五色以白色相间,且均施以盘双金线,以此作分界线,使海水层次丰富,显出波光粼粼的效果。云纹以天蓝为主色,配以红、绿和白色,愈显多彩多姿,飘扬飞逸。龙纹绣制最为精细,多种针法参差并用,脸部平金,眼鼻齐针,须发套针,牙齿打籽,背鳍尾鳍和爪甲摽针,鳞片迭鳞针,突出而又生动地表现出金龙神采飞扬、腾游律动之气势。


相关知识科普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吉服袍

吉服袍,包括龙袍和蟒袍,在皇帝生日、年节等喜庆日子穿用。龙袍惟皇帝可穿用,列十二章,绣金龙九条,间饰五彩云蝠,下摆饰八宝立水,款式为圆领右衽大襟,四开裾,马蹄袖口,窄袖加接袖。蟒袍为皇太子、皇子、亲王及亲王世子穿用,又称花衣,饰四爪蟒九条,依等级分别用杏黄、金黄、石青等色地。

典制

典章制度。

三式

三式是文人雅士几案上的常备设置,为焚烧檀香的器具,具有除臭驱邪、散发香气之功用,由炉、瓶、盒三件组成,故名。炉用于燃香;瓶放置铲、箸,用于铲除香灰和夹取檀香;盒存储檀香。三式既有实际用途,又兼陈设欣赏功能,因此备受帝王青睐。清宫造办处曾大量制造三式,置于各个宫殿之中使用。传世作品有掐丝珐琅、玻璃等工艺品种。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圆金线

又称捻金线,是将金箔切成细丝后,以丝线为芯捻制而成,线身为圆形,故称圆金线。

行龙

一种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又称“跑龙”。龙的造型特点是,龙头向前,尾在后,头为侧面,四肢两前两后、各为一蹬一伸。

八宝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八宝立水

中国古代服饰纹样。由八宝纹及立水纹组合而成,多织绣于袍褂的下摆。这里的八宝亦称杂宝,常见者有珊瑚珠、珊瑚枝、方胜、犀角、杯、古钱、火珠、如意、书、画、蕉叶、灵芝、元宝、磬等,可随意选取数件组成图案。立水由许多并列的弯曲线条,即水脚和水脚之上波涛翻滚的水浪组成。八宝置于水浪之上,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义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之寓意。纹与八宝平水纹不同,前者水脚和水浪明显较后者更长更高,前者施用于吉服,后者施用于朝服。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杂宝纹

由古代一些常用的吉祥物所组成的纹饰。通常有珠、钱、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

套针

苏绣主要针法之一。始于唐代,盛于宋代,至明清时期更为发展,流传很广。根据纹样表现效果,可分平套、集套、散套等。 一,平套针法。根据纹样分皮绣制:第一皮出边,外缘齐整;第二皮称“套”,用一针隔一针的稀针嵌入第一皮线条的中间,要罩过第一皮的十分之八;第三皮与第二皮线条长短相同,每针嵌入第二皮线条的中间,并要与第一皮线条的尾端衔接。各皮依此类推,绣到纹样边尽处。针脚要齐整,丝丝相夹,使镶色和顺,绣面平服。 二,集套针法。大致与平套相同,由于集套用于绣圆形纹样,绣时第一皮出边要外缘齐整,向内长短参差,外缘排针略稀而内较密,每一针都要对着圆心,最后一皮的针迹集中于圆心,近圆心处要藏针,越近圆心藏针越多,直到绣满为止。 三,散套针法。是苏绣欣赏品中最常用的针法,亦是运用最广泛的针法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

齐针

即“平针”、“直针”。以针线平行或斜向地刺绣在织物上,起针和落针均位于纹样边缘,针脚排列紧密,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不露地。

接针

中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接针用于条纹绣,后针衔接前一针末尾,连结成条形。适用于绣文字、孔雀羽毛、鸳鸯及鸭子的头部羽毛等,可作为缠针补充针法。

滚针

滚针绣是两线紧『0525』,连成条纹,线条长短一律,但转折处针脚要略短,以便转折自如。第二针在第一针的中间处落针,将针迹藏在第一针之下,第三针在第二针的中间处,即紧接第一针的末端落针,依此类推。

钉线

钉线是将绣成的线条一针钉紧以起到钉牢加固作用的针法。

戗针

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其绣制特点是层次清晰匀齐,富有装饰性,又分正戗与反戗两种针法。 一、正戗针法是用齐针分皮由里向外顺序绣制,后针继前针,第一皮先按纹样外缘用齐针出边,针脚要整齐,第二皮起称“抢”,要接第一皮线条的末尾。以后类推。设色逐渐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均可,但要按顺序进行绣制,层次要清晰。 二、反戗针的特点是先将所绣制的纹样分成若干皮,除第一皮外都要绣一扣线,由内向外按顺序绣制,每一皮绣线都要比正抢清晰齐整。笫一皮采用齐针绣,第二皮开始绣扣线,扣线绣在前一皮两侧线条的末尾横绣一针,在第二皮绣线的中心点起针,将横线绣成弧形,从中心点向两侧绣制,以后类推。 无论正戗与反戗针法,均为刺绣品中经常运用的针法。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相关文章

  • 缂丝仙山楼阁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仙山楼阁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仙山楼阁图轴,明,纵247厘米,横60厘米。图在本色地上彩缂崇山、翔鹤、楼阁、人物、竹石、小草和碧波等纹样。采用平缂、构缂、搭缂、长短戗等技法缂织,配色适宜,缂织精细。图中山石的表现深受大青绿山水绘画的影响,勾勒无皴,以石青、石绿敷彩,其色彩厚重,格调富丽。画面又有云雾缭绕、祥鹤飞舞,仿若仙境。...

    1541 缂丝 平缂 构缂 搭缂 长短戗 青绿山水
  • 石青色团牡丹暗八仙纹织金缎小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牡丹暗八仙纹织金缎小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牡丹暗八仙纹织金缎小坎肩,清光绪,身长62厘米,肩宽40厘米,下摆宽74厘米。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平式一字襟,前后两片不连属。缀铜鎏金机制币式禄字扣十三颗。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这件一字襟小坎肩是在石青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团牡丹、卍字及暗八仙等纹样。由于大量使用金线及织金绦边装饰,此衣的质地厚重,金光夺目,显现出高贵华丽的皇家气派。这种小坎...

    878 暗八仙 八仙 织金缎 织金 一字襟 鎏金 月白 圆金线
  •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花卉册,清乾隆,纵36厘米,横22厘米。清宫旧藏。册页是在本色地上缂织玉兰、蔷薇、桃花、望春花、婪尾春(即古人谓之芍药)、石榴花、紫栋花、水仙花共8开,每幅帧首以隶书缂织高宗御制七言绝句诗一首,诗下分别缂织朱白文印“齊物”、“叢雲”、“涵虚朗鉴”、“爱竹学心虚”、“垂露”、“会心不远、德充符”、“云霞思”、“几暇临池”。 此册页缂工简单,以平缂...

    761 缂丝 花卉 册页 朱白文 平缂 构缂 渲染 恽寿平
  •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暗花缎拉锁绣荷花山水纹绵袜,清康熙,长24厘米,高46厘米。清宫旧藏。绵袜高袎式。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蓝色暗花缎为面料,袜口镶青绒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饰荷花、山水及杂宝纹样,皆用五彩丝线以拉锁绣技法绣制,仅勾勒出纹样的轮廓。此袜装饰简洁清新,纹样取法自然,彰显出穿用者的审美情趣,是康熙时期后妃冬季穿用之袜。...

    317 杂宝纹 五彩
  •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银灰色方胜纹暗花缎袄,清,身长54厘米,两袖通长134厘米,袖口宽22厘米,下摆宽44厘米,左右裾长11厘米,后裾长14厘米。清宫旧藏。袄立领,对襟,平袖口,短身上衣,裾左右及后开,6个盘扣。平纹绸衬里。此袄银灰色缎地,用纬浮长线显花,即以丝线织方胜纹,衣襟、袖口等用花边镶饰。此袄似是清代晚期铁机所织,袖长过手,是清代后妃所喜爱穿的一种便服。...

    264 方胜 对襟
  • 香色缂丝金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缂丝金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缂丝金龙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76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21厘米,左右裾长86厘米。清宫旧藏。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袖、身相接处有接袖,裾左右开。衬里为月白色团龙直径纱。龙袍面在香色地上以二色金线缂织9条金龙,间饰五彩祥云、蝙蝠和暗八仙纹,下摆饰海水江崖及仙鹤衔筹飞向楼阁殿宇,组成“海屋添筹”吉祥图案。龙袍纹样全部缂织而...

    1143 缂丝 大襟 月白 直径纱 五彩 暗八仙 八仙 海屋添筹
  • 湖色缎绣菊花纹夹『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湖色缎绣菊花纹夹『0611』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湖色缎绣菊花纹袷『0611』衣,清光绪,身长143厘米,两袖通长136厘米,下摆宽122厘米。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作多层状,左右开裾至腋下云纹处。衣内衬品月色素纺丝绸里。领、袖、衣缘镶滚多道或织或绣的花卉纹绦边。领、襟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枚、白玉琢蝉式扣四枚。此『0611』衣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戗针、平金、打籽等多种刺绣针法在湖色...

    278 菊花纹 大襟 花卉 绦边 鎏金 平针 戗针 平金
  • 广绣百鸟争鸣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百鸟争鸣图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广绣百鸟争鸣图,清,纵52厘米,横47厘米。此图米色素绫地,满绣孔雀、鸳鸯、鹌鹑、蜂鸟、八哥、鹦鹉等17种鸟和3只羊以及荷花、牡丹等数种花卉。在技法上采用了套针、齐针、顶针、滚针、施毛针、鸡毛针、扎针、打籽针、刻鳞针、松针、网针、接针等十余种针法,交错变幻,将禽类羽毛一根根、花木小草一叶叶地绣出,运丝讲究鸟羽的丝理走向,追摹真实物象的质感,尤其是鸡毛、孔雀羽...

    527 广绣 八哥 花卉 套针 齐针 滚针 鸡毛针 扎针
  •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夔龙凤暗花绸皮行服袍,清康熙,身长126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17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前后裾长43厘米。清宫旧藏。袍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前后开,缺襟式袍,以羊皮、银鼠皮做衬里。此件行服袍在香色绸地上织暗夔龙、夔凤纹,由三组夔龙、夔凤组成一个花纹单位,小龙、小凤满布其间,有合家美满、子孙满堂之寓意。这种图案设计新颖独特,在清代帝后服饰中...

    1854 夔龙 行服 大襟
  • 洒线绣绿地彩整枝菊花经书面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洒线绣绿地彩整枝菊花经书面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洒线绣绿地彩整枝菊花经书面,明,纵30厘米,宽27厘米。此经书面以红色二经绞直经纱为底衬,用绿、红、黄、蓝等色衣线和绒线为绣线,采取正串、散套针、网绣、钉线、接针、斜缠针及反戗针等针技,运用三至四退晕法绣制花纹。经书面以菱形锦纹为地,上绣五彩云,中绣一棵盛开的菊花,下绣海水江涯纹。锦纹地用浅绿色衣线,以洒线绣工艺绣制,五彩云及菊花的叶片以光泽性较差的衣线绣制...

    521 洒线绣 衣线 绒线 正串 散套针 套针 网绣 钉线
  • 蓝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色缎绣彩云金龙夹朝袍,清乾隆,身长145厘米,两袖通长195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67厘米。清宫旧藏。 蓝色朝袍为清代皇帝礼服之一,穿用于冬至 圜丘坛祭天、祈谷、雩祀等重大祭祀场合。此袍圆立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腰帷下部饰襞积,上衣下裳相连属,附披肩,缀铜鎏金 錾花扣六枚。披肩及后背垂饰明黄绦珊瑚米珠背云各一。袍缘镶饰蓝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和三色...

    1350 冬至 圜丘 祈谷 大襟 鎏金 錾花 珊瑚 背云
  • 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纱缀绣八团龙袍,清顺治,身长112厘米,两袖通长132厘米,袖口宽12厘米,下摆宽98厘米,前后裾长31厘米,左右裾长16厘米。清宫旧藏。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领、袖及襟边用石青色织金缎镶边。龙袍以明黄色暗团龙蔓草纹实地纱为地,其上缀补龙纹八团,前胸、后背和两肩龙纹各一,下裳龙纹四,间绣五彩祥云海水江崖纹。缀补的八团是在明黄色绸地上以二色...

    1086 大襟 织金缎 织金 实地纱 龙纹 五彩 三晕色 片金
  • 缂丝赵佶花鸟方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赵佶花鸟方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赵佶花鸟方轴,元,纵24.5厘米,宽25.3厘米。此为以宋徽宗赵佶所绘花鸟册页做蓝本的缂丝杰作。画面上,粉红色牡丹或含苞或怒放;立于牡丹枝头的鸟雀俯视着小瓢虫,曲尽其妙;展翅的蝴蝶风姿绰约。整幅画面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此图缂工精致平细,晕色之处以长短戗、木梳戗、掺和戗等技法完成,无着笔。辅以平缂、构缂技法,使画面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用长短戗技法表现的鸟羽...

    1547 缂丝 赵佶 册页 长短戗 木梳戗 掺和戗 平缂 构缂
  •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点翠嵌珠石金龙凤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凤冠,明万历,高35.5厘米,径20厘米,重2.95千克。1956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凤冠主人是明神宗孝靖皇后。孝靖皇后生前的身份为皇贵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凤冠是皇后的礼帽,是皇后在接受册命、拜谒宗庙祭祀祖先、参加朝会时所佩戴的。据明永乐三年(1405年)的《明会要》记载,当时规定皇后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漆竹丝为圆框,冒以翡翠,上饰翠龙九金凤四,正中...

    1556 翠鸟 点翠 镶嵌 红宝石
  •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团鹤暗花绸常服褂,清乾隆,身长113厘米,两袖通长149厘米,袖口宽30厘米,下摆宽103厘米,左右及后裾长52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口,裾左右及后开,长至膝下。月白色平纹绸衬里,石青色绸地,以纬线显花织二则暗团鹤纹,一个花纹单位直径39厘米。展翅欲飞的团鹤四周装饰寿桃、灵芝、竹子、寿山石、水仙花,组成“芝仙拱寿”吉祥图案。此褂质地细密,纹...

    1563 对襟 长至 月白 灵芝 寿山石 吉祥图案 典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