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270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图片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简介

缂丝乾隆御笔仙壶淑景图轴,清乾隆,纵82厘米,横36厘米。清宫旧藏。

此图轴为清高宗御笔缂丝画。图中于米色地上彩缂花瓶与瓶中的梅花、水仙、竹子、灵芝以及鲜活的盆草、萝卜蔬菜等物,以取“仙壶淑景”之意。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用平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作渲染补色处理。画面左侧墨缂御笔行书“仙壶淑景”,朱缂“乾”、“隆”、“含豪邈然”、“摛藻为春”、“寓意真可人”等朱白印章。

自宋代文人画兴起以来,涌现出许多文人花鸟画家,如元代的钱选、明代的王谷祥和清代的金农等。他们的作品或用水墨,或施色彩,对物象的表现准确,设色清淡,用笔简逸,具有文雅稚拙的书写韵味。此图画面即带有文人花鸟画的明显特征,作品构图简捷明快,缂工细致入微,晕色及渲染自然和谐,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

退晕

古建筑彩画工艺做法。纹饰的轮廓线内的底色,先平涂浅色的小色(彩画中用量较少、颜色较浅的颜色),在纹饰的中部或一侧画与小色相同色相的深色。图案由外至内的层次为白、浅色、深色。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构缂

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勾)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钱选

钱选,字舜举,号玉潭、清癯老人、巽峰,晚年更号溪翁,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卒不详,主要活动在13世纪中后期至14世纪初。南宋景定(1260—1264年)年间的进士,入元不仕,遂寄情山水,流连诗酒,隐于绘事,终其一生。他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花鸟、山水、人物、鞍马无一不擅,且造诣颇深,时人有“老钱丹青当世无”的赞誉。元初,与赵孟頫、王子中、陈式等人并称“吴兴八俊”。

王谷祥

王谷祥(1501─1568年),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为士林所重。中年绝不肯落笔,凡人间所传者皆赝本也。书仿晋人,不坠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卒年68岁。

金农

金农(1687—1763或1764年),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受业于何焯。乾隆元年以布衣被荐博学鸿词科,未中,遂游历四方,后居扬州,以卖书画为生。博学多才,工诗文,精篆刻。善山水、人物、花卉,画风古朴,造型新颖奇古,极具个性,秦祖永《桐荫论画》评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习气”。五十岁后开始绘画创作,与郑燮、高翔、汪士慎等人并称为“扬州八怪”。书法出入楷隶之间,所创“漆书”尤为奇古,颇具特色,富于金石意味,为时人所推重。

相关文章

  •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清,身长68厘米,两袖通长144厘米,袖口宽32厘米,下摆宽80厘米,左右裾长13厘米,后裾长17厘米。清宫旧藏。马褂圆领,对襟,平袖端。明黄色暗团龙江绸里,铜镀金錾花扣5枚。马褂为貂皮面,通身镶银鼠皮和熏貂皮拼接的双喜字46个。拼皮工艺精巧,字体工整清晰,皮毛顺滑平整,俨然天成。衣襟、袖端在貂皮与明黄色衬里中间另镶貂皮出锋,皮板仅1...

    956 对襟 錾花 出锋 织造
  •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清早期,身长113厘米,两袖通长130厘米,袖口宽11厘米,下摆宽96厘米,前后裾长22厘米,左右裾长18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面料为五枚缎纹组织,正反面图案相同,凸凹相反。正面暗花云纹凸起,缎地上团龙纹以片金线勾边,流光溢彩。领、襟边及袖端饰石青色五彩云龙片金缘,并镶平赤圆金窄边。石青云缎接袖。袍内衬白色暗花绸...

    996 团龙纹 龙纹 片金 五彩 錾花 织造
  • 杏黄色菊蝶纹实地纱画虎皮小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菊蝶纹实地纱画虎皮小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杏黄色菊蝶纹实地纱画虎皮小单袍,清同治,身长57 厘米,两袖通长72 厘米,下摆54 厘米,袖口11 厘米,左右开裾15厘米。清宫旧藏。此为同治皇帝幼年时夏季便服。圆领、大襟右衽,平袖端,左右开裾、直身式袍。杏黄色菊蝶纹实地纱面料,上绘虎皮纹,实地纱织造平滑细腻,纱孔规矩通透,穿着透气凉爽。...

    1325 实地纱 大襟 织造
  • 金累丝花囊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累丝花囊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金累丝花囊,清,长5.6厘米,宽5厘米。 花囊圆形,分为器与盖两部分。器、盖均以细金丝镂空累制而成,饰为五瓣花形锦地,其上均有三组点翠花叶纹。花囊上下用黄丝绳穿系大小珊瑚珠及米珠。花囊的开关位于下部。花囊可开合,既可盛放香料,亦可盛鲜花等,香味从镂空的孔中溢出,是悬挂于腰带上的饰物。...

    685 累丝 镂空 锦地 点翠 珊瑚
  • 冬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冬朝冠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冬朝冠,清,高30厘米,冠顶直径26厘米,冠口直径16厘米。清宫旧藏。此冠为圆形卷檐式,顶缀红绒,沿镶黑色薰貂皮,里衬红布。冠顶正中铜镀金累丝顶子分2层,每层凤1只,各承托大珍珠1颗,冠顶端饰粉红碧玺1颗。顶子四周满缀红绒,红绒上立桦树皮镀银凤5只,后饰金翟1只。每凤饰猫眼石各1颗和小珍珠各30颗(其中头顶1、眼2、下颌1、背4、翅2、尾20颗)。冠后部垂青...

    824 累丝 碧玺 五行二就 镶嵌 珊瑚
  •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天马皮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天马皮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蓝缎妆花彩云金龙纹 天马皮男朝袍,清康熙,身长150厘米,两袖通长208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53厘米,左裾长54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右衽,马蹄袖,紫貂披领,明黄色绦背云。袍面料为素石青缎,前后及两肩各绣正龙一,襟绣行龙四,下裳绣行龙七,间饰五彩祥云及海水江崖纹。袍内上部衬天马皮里,襞积部分内衬紫貂皮里,皮毛拼接极平整,针脚细密,毛色均匀,皮质轻...

    1844 妆花 龙纹 天马皮 背云 行龙 五彩 片金 平金
  •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缎绣彩云黄龙夹龙袍,清乾隆,身长144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6.80厘米,下摆宽128厘米,前后开裾长58厘米,左右开裾长23厘米。清宫旧藏。 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直身式袍。领、袖边镶饰石青色团龙杂宝织金缎及三色平金边,内衬湖色缠枝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枚。采取一至三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在明黄色缎地上...

    389 大襟 织金缎 织金 平金 缠枝 缠枝莲 鎏金 錾花
  •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顾绣金刚经塔轴,清乾隆,长213厘米,宽69厘米。此轴在八枚缎地上刺绣金刚经塔。塔共7层,从下至上以赤圆金线作边框,将金刚经曲折回转地绣于框内。最下层绣须菩提向坐在莲花座上的释迦牟尼提问的情境,释迦牟尼结迦趺坐,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经文即从释迦牟尼头上方开始,按回纹从右向左刺绣。塔中间第四层绣一小塔,其它6层均绣释迦牟尼的不同说法相。此图轴形式新颖,绣法...

    400 顾绣 圆金线 菩提 释迦牟尼 说法 回纹 回文 滚针
  • 深蓝色云龙妆花纱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深蓝色云龙妆花纱袷朝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深蓝色云龙妆花纱袷朝袍,清康熙,身长153厘米,两袖通长189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38厘米,左开裾长52厘米,披肩103-35厘米。清宫旧藏。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附披肩,后背及披肩饰明黄绦珍珠青金石背云各一,裾左开。袍以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在深蓝色四合如意云纹实地纱地上彩织柿蒂形云龙纹及海水江崖等纹样。领、袖边饰石青色云纹织金缎及三色平金边...

    1894 妆花 妆花纱 大襟 背云 实地纱 柿蒂形 龙纹 织金缎
  • 红色缎钉绫福寿纹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缎钉绫福寿纹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缎钉绫福寿纹活计,清光绪,扇套:长31厘米,宽5.5厘米;荷包:长7.5厘米,宽9厘米;烟袋套:长11厘米,宽7厘米;槟榔袋:长14厘米,宽8.5厘米;粉盒套:长10厘米,宽10厘米;靴掖:长12.5厘米,宽8.5厘米;镜套:长10厘米,宽7.5厘米;表套:长8厘米,宽7.5厘米;外盒:长50厘米,宽36厘米,高7厘米。此件为清代光绪皇帝大婚时准备的成套...

    878 平金 五蝠 五蝠捧寿
  • 梅花鹿皮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梅花鹿皮行裳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梅花鹿皮行裳,清雍正,长97厘米,腰围110厘米,带长274厘米,里侧带长90厘米。清宫旧藏。 前开裾,里面两侧分别缀石青色丝带,缀铜光素扣各一枚。裳上系黄纸签,其上墨书:“用不得”。梅花鹿皮面,缃色暗花春绸里,腰间为石青色棉布带。出行穿行服时,系于腰间,用里侧的带子分别系于两腿,既御寒又耐磨。梅花鹿皮为面料,轻薄柔软,穿用时轻便舒适,适于冬季出行穿用...

    1319 黄纸 行服
  •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民国,纵78厘米,横37厘米。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右下角钤 “蓬莱高氏鉴藏书画印”印一方。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

    1612 缂丝 文人画 蓬莱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环缂 色差
  •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清光绪,身长75厘米,肩宽35厘米,下摆宽83厘米,左右开裾长9厘米,后开裾长21厘米。清宫旧藏。 此为清代后妃日常便服。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后开裾。湖色素纺丝绸里,领口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衣襟缀羊脂白玉镂空雕四合如意扣四枚。 面料为茶青色素缎,用套针、抢针等技法绣牡丹花,针法简捷,针脚平齐细密,水路清晰,纹样设色典雅和谐...

    470 对襟 錾花 羊脂 镂空 套针 抢针 缠枝 月白
  •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刺绣海棠双禽图轴,清嘉庆,纵77厘米,横38厘米。此图轴绣一轮丽日照耀下,海棠花灿然盛开,花枝上一鸟攀栖,另一鸟正从空中俯身低翔而至,两鸟啁啾鸣啭,神情欢悦,共沐和煦与明媚的春光。画面构图疏朗,线条简洁明快,根据物象的不同特征而施以不同的针法,以套针为主,另用齐针绣树枝,滚针绣叶脉,拉尾子针绣花蕊,施毛针绣鸟羽等,花鸟形神皆宛然而出。画面设色以绿、蓝为主,淡...

    1376 海棠 套针 齐针 滚针 拉尾子针
  •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古铜色蓝卍字边米黄地勾莲毯,清,通长212厘米, 宽143厘米,穗长2.5厘米,绒长0.5厘米。清宫旧藏。毯子是以纯羊毛线和棉线为原料的手工打结栽绒毯,用棉为经线,用纯羊毛线结“8”字扣编织而成,厚密牢固,经久耐用。毯子外围一周为牡丹花纹饰,毯心周边是传统的卍字纹,毯心为串枝莲花形花卉图案,象征富贵吉祥连绵不断。毯子用黄、蓝、白、黑等颜色,并运用了由浅到...

    864 栽绒 勾莲 串枝 花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