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5285)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图片
张廷济篆书临史颂鼎铭轴❖简介
《临史颂鼎铭》轴,清,张廷济书,纸本,篆书,纵137.3厘米,横30.9厘米。
释文:
唯三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颂省稣,『0732』友里君百姓,帅堣盩于成周,休有成事。稣宾璋、马四匹、吉金,用作『0005』彝。颂其万年无疆。日扬天子『0096』命,子子孙孙永宝用。
自识释文:
周史颂敦文六十有三,失盖,同邑新坊沈氏设质库,于松江金山县姚家廊下获此敦,不知何时重转入平湖钱子嘉天树手,余以二百金购得。王在宗周令史颂盩于成周,则此为西周时器。吾甥徐籀庄同柏,考释甚详核,异日当举以勒诸石。道光十年庚寅又四月廿又九日摹学并识,叔未张廷济时六十三岁。
钤张廷济印章五方:“张叔未”、“廷济”、“新篁里”、“宝穰”、“张叔未钟鼎学”。
本幅录自史颂鼎铭文。史颂鼎,西周晚期食器。器腹内壁有铭文6行63字,内容是史颂受周王之命省视苏地,受到宾赠,史颂遂作此鼎以纪念此事,并颂扬周天子。张廷济不仅是金石学家,而且是著名收藏家,富藏钟鼎彝器,史颂鼎即是其一。张氏于幅末自跋中详述了此鼎的收藏经过。此鼎现藏上海博物馆。
此作书写于道光十年(1830年),张廷济时年63岁。所书铭文与原铭文字形相比,外形虽颇接近,但由于书写材质与书写工具不同,笔画柔劲富于弹性,使转灵动自如,表现出笔墨轻重浓淡的变化。将古拙与生动融于一处,这是清代碑学书家所开创的书法审美境界,张廷济此作便是成功范例。
相关知识科普
张廷济
张廷济(1768—1848年),原名汝林,字顺安,号叔未,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清嘉庆三年(1798年)解元。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精于行书和楷书,初摹钟、王,五十岁后出入颜、欧间,晚年兼法米芾。著《清仪阁题跋》、《清仪阁印谱及诗钞》、《眉寿堂集》、《桂馨堂集》等。
令史
为郡县执掌文书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