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羊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羊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147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羊❖图片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羊❖简介

陶羊,东汉,高12厘米,体长17厘米。

陶羊身体粗壮,肌肉感明显,下腹部有乳头垂吊,头略仰起向左侧扭转,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口张开似在鸣叫,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作品表现的似乎是一头正在寻找羔仔的母羊,心急切切,唤声阵阵,形象自然生动。1951年河南省辉县百泉出土。

古代匠师用雕塑的技法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形象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仍可得到美的感受。


相关知识科普


地支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古代用以记时。

相关文章

  • 铜观音像板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像板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像板,明,高16厘米,宽11.2厘米。观音居中,半跏趺坐于莲花上,高梳发髻,圆形头光,右手扶膝,左手持柳枝。善财居左,足踩莲花,双手合十,拜向观音,其头上方的仙鸟口中衔手珠一串,展翅飞翔。龙女居右,双手捧净瓶,背后衬以竹子。观音所坐的莲花之下波涛汹涌。像板背面铸刻阳文6列,列8至10字不等,铭文为:“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只...

    874 观音 半跏趺坐 善财 龙女 净瓶 阳文 南无 菩萨
  •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金,高165厘米,宽55厘米。菩萨头挽发髻,戴宝冠,冠中立宝瓶。面庞丰满,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裸露上身,佩项饰。帔帛挎肩,缠绕方法非常复杂,其一端从左肩垂至右胯,从背后绕回左肩,再垂至胸前与前股帔帛纽结后分开,垂至左胯上折,缠左臂下垂至足侧;另外一端覆右肩直接从体侧垂下。下著长裙,跣足而立。...

    846 贴金 菩萨 跣足
  • 僧理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理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理造石思惟像,北齐,残高30厘米。思惟菩萨面相清秀俊雅,头戴三叶状冠,系宝缯,缯带下垂肩部,胸饰璎珞,半跏趺座于筌蹄上,左右的龙树与胁侍残缺。基座外侧为力士,中间为童子托炉,托炉童子与外侧站立力士之间是双狮。座内底部凿空,狮子等图像为透雕。基座背后刻发愿文:“天保五年二月八日,比丘尼僧理为见存父、亡内亲、亡弟二人,敬造白玉石思惟一区(躯),一切含生,普蒙正...

    1068 思惟菩萨 菩萨 宝缯 璎珞 筌蹄 龙树 胁侍 基座
  •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东汉,高53厘米,宽33厘米。东汉中晚期,陶俑制造中心由西安、洛阳等地转向四川。此时的四川,社会安定,经济富足,人们注重享乐。不仅生时及时行乐,还欲死后带入地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享乐活动及器具,便被仿制成明器,听琴女俑即其中之一。听琴女俑双腿跽坐,似正专心致志欣赏音乐,听到会心处,情不自禁以手扶耳,弦外之音,令人有绕梁之想。川俑合模翻制,陶质中...

    899 明器 跽坐 合模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北魏,高37厘米,宽10厘米。男俑头戴小冠,直鼻,大耳,小口,面含微笑,身穿宽袖对襟衣,下着束膝长裤,双手交握于胸前。此俑采用单模正面压印,后面则为平面。这种制作陶俑的方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使用单模可以省去制作过程中的繁缛细节,节省了时间与成本,但缺点是给人重复雷同的感觉。此俑衣袖宽大,显然受到南朝文化的影响。...

    1552 对襟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唐,高44厘米,宽14厘米。女俑头梳抛家髻,面涂红粉,蚕眉细目,小口施朱,五官相对集中于面庞中央,略显紧凑,身著长裙,双手笼袖于胸前,大腹便便,似在缓步行走。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社会上逐渐形成以肥胖为美的时尚,杨贵妃受宠于李隆基,更将此一风尚推向极端,此女立俑便是盛唐时期审美倾向的典型反映。...

    1198 开元 天宝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南唐升元七年(941年),高46.3厘米,宽16.8厘米。1950年江苏江宁祖堂山李昪钦陵出土。女俑高髻圆脸,双手置于胸前,内着抹胸,两腿弯曲,腰肢扭动似在跳舞。此俑造型极富戏剧性,是南唐中期金陵地区的代表作品。...

    440 李昪 高髻
  •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舞俑,唐,高21厘米。唐代舞蹈与音乐结合紧密,特别是从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乐舞,深受人们的欢迎,成为时尚。不仅在节日庆典上有歌舞表演,富贵之家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伎乐。乐舞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此女舞俑上穿翻领半袖衫,下著长裙,束腰,头微侧。两臂一上举,一下垂,双腿一侧伸,一屈曲,腰肢轻扭,翩翩起舞。从服饰与舞姿看,属于传统汉...

    1162 束腰 软舞 琵琶 排箫 腰鼓 立部伎与坐部伎 邙山
  •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仕女俑,唐,高36.6厘米,宽10.5厘米,厚9厘米。郑振铎捐献。红陶胎,表面残留白色陶衣。女俑直立于随形底板上,头梳抛家髻,薄鬓抱面,面庞丰腴,五官小巧。颈粗,身着交领宽袖襦衫,下着齐胸曳地长裙,露出上翘的履尖。衣袖及长裙上可见刻出的衣褶。双手隐于袖中拱手于胸前。底板中部有一圆孔,俑身中空。...

    1552 仕女
  •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思惟菩萨头戴三叶花鬘冠,两侧系缯带,圆脸,修眉细目,面含微笑,袒上身,颈佩项圈,肩覆披帛,绕双臂垂下,下著长裙。菩萨双臂残缺,但能看出右手支膝指颐,左手抚右足,半跏趺坐在束腰圆凳上,左足下踩小覆莲台。圆形头光,身体略向前倾。下为长方形基座,正面中间为力士托博山炉,炉两侧为莲蕾和莲叶。两边各浅浮雕一正面侧身蹲坐的狮子。基座两侧面各墨绘供养人二身,跪坐,面朝前方...

    1491 思惟菩萨 菩萨 披帛 半跏趺坐 束腰 曲阳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31厘米,长25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又称“彩兔”,基本都是泥塑彩绘而成。此兔儿爷以文官形象出现,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手持捣药杵,一手托住官带,侧身骑在梅花鹿上,神情憨态可掬。兔儿爷端坐在梅花鹿上,因“鹿”与“禄”谐音,借指“俸禄”,进而引申为官职,表达了人们期盼官运亨通的意愿。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玩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拜月神...

    318 玉兔
  •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立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观音立像,残高17.5厘米。此像铜质含铅量高,比重大。观音发顶束髻,额前头发中分,脑后头发下垂披肩,作绺状。鼻梁高直,眼角细长,留有胡须,面相接近欧洲人种。上身袒露,胸饰缨珞,斜披披帛垂至右膝,下著长裙,长裙衣纹繁密细致。双手一上举,施无畏印,一下垂,下垂之手持瓶,足及背光已失。类似者在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也有一件,相传出自陕西三原。公元前后,佛教及其造像艺...

    654 观音 背光 三原 造像 菩萨
  • 陶黄釉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文吏俑,隋,高58.4厘米,宽18厘米。文吏俑头戴冠,细眼略向下垂,蒜头鼻,唇上蓄八字胡,颌下蓄须。上身穿右衽宽袖衣,下着裳,双手拱于胸前,足下为圆形立板。隋唐时期的文吏俑多为器宇轩昂之态,此种形象尚属少见。...

    1569 黄釉
  •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三彩文吏俑,唐,高102.2厘米,宽25厘米。 文吏俑头戴冠,眉毛、眼睛、胡须皆墨绘,上穿宽袖衣,下着裳,外穿裲裆,足登如意头云履,双手交握,中有长方形孔,推测为插笏板之用。足下为台座。裲裆,也称“两当”,其一当胸,其一当背。隋唐时期武士多穿带甲之裲裆,以为防御身体之用,文吏之裲裆多不带甲。...

    1916 裲裆 穿带
  •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高99厘米,长100厘米。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永和为东汉顺帝刘保使用的年号,五年为公元140年。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型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

    540 圆雕 李济 殷墟 石像生 西京杂记 麒麟 霍去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