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黄釉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黄釉彩绘男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黄釉彩绘男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150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黄釉彩绘男俑❖图片

陶黄釉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彩绘男俑❖简介

黄釉彩绘男俑,唐,高81.5厘米,宽25厘米。

男俑头戴皂冠。上身穿博袖大衣,下着裳。胸前饰裆,双手相交于胸前。衣服及裆绘有图案纹饰,袖口与领口纹饰尤其精美。


相关知识科普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相关文章

  •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有英造木雕彩绘罗汉像,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高55厘米 ,宽21厘米。 罗汉光头,头偏向左,身穿袈裟,双手相交于两膝之间,倚坐在镂空山形座上。座正面中央阴刻楷书发愿文:“连州客人郭有英舍钱刁造罗汉,舍入南华寺永供养。庆历六年口。”南华寺位于广东省曲江县正南10多千米处。寺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是由印度到中国传教的智药三...

    527 罗汉 镂空 阴刻 发愿文 南华寺 梁武帝 净土 柏木
  •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男俑,西晋,高22厘米,宽8厘米。陶俑头戴平顶帽,头发上绾,双目圆睁,张口。穿右衽衣,左手持圆状物,右手持锸,双腿直立,中空。制作时采用分模合塑的工艺,身体两侧有模塑痕迹。体腔内空,双腿仅表现两侧,这是西晋陶俑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

    100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张双卧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双卧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张双卧造石弥勒 菩萨像,北齐天保二年(551年),高47.5厘米。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系宝缯,身著袒胸衣,肩披披帛,下垂至座,项下饰物,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持莲苞状物,双腿相交,坐于覆莲座上,下有二帝释天相托。素面 背光。底为素面长方形基座。基座刻发愿文:“天保二年五月一日,清信士女佛弟子张双卧为亡夫杨早造弥勒下生像一区,举高尺八,愿使亡夫舍秽讬生,得妙净果,...

    917 弥勒 菩萨 宝缯 披帛 与愿印 帝释天 素面 背光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明,高23厘米,宽8.5厘米。女俑长圆脸,双目清秀,头戴圆形高帽,身穿宽袖长衫,下着百褶裙。右手持一扁圆状带纹饰的物品,推测应为铜镜。左手自然下垂,直立于方板上。人物形象颇为生活化。...

    60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泥塑彩绘关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关羽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关羽像,明,高168厘米,宽82厘米。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奉为关圣帝君、“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至迟宋朝末年,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已经“郡国州县、乡邑间并皆有”。明清时期,供奉关羽的庙宇遍布中国内地,且延伸至海外。关羽多为骑枣红马、身穿铠甲、手持青龙偃月刀之形象...

    1805 关羽 孔子
  • 陶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狗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狗,东汉,高16厘米,长30厘米。狗呈卧姿,头侧向一方,双耳竖立,张口,露出牙齿,双睛圆睁,尾巴呈扇形,足向前伸,悠闲之中保持着特有的警觉。...

    64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听琴女俑 ,东汉,高53厘米,宽33厘米。东汉中晚期,陶俑制造中心由西安、洛阳等地转向四川。此时的四川,社会安定,经济富足,人们注重享乐。不仅生时及时行乐,还欲死后带入地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享乐活动及器具,便被仿制成明器,听琴女俑即其中之一。听琴女俑双腿跽坐,似正专心致志欣赏音乐,听到会心处,情不自禁以手扶耳,弦外之音,令人有绕梁之想。川俑合模翻制,陶质中...

    899 明器 跽坐 合模
  • 霍黑造石双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霍黑造石双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霍黑造石双佛像,北齐河清四年(565年),残高28.5厘米,宽26.3厘米。背屏双坐佛二弟子四身像。双佛姿势一致。佛像长圆脸,扁平光素肉髻,右佛首残。穿露胸通肩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单线刻衣纹。结跏趺坐,露右足,袈裟下摆呈半圆形只一层平铺在座面。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右足。二佛外侧各立一身弟子,左侧弟子残,仅存双足;右侧弟子着通肩袈裟,双手端于腹前,袈裟几无衣纹...

    476 肉髻 通肩 僧祇支 结跏趺坐 无畏印 施无畏印 基座 博山炉
  •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执戟门吏门柱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戟门吏即小吏,汉代做官人按照级别设门吏。一般的门吏手持戟或盾牌,出行时也可用作仪仗使用。...

    17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德化窑白釉送子观音像,清,高18厘米,宽8厘米。此观音身穿天衣,胸饰璎珞。左腿盘坐,右腿斜倚,双手抱一童子,坐在镂空山形座上,其左侧置放经卷。母亲的世俗亲情与神祇的超然气韵在这里被工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家族宗法制为基础的,人们对血脉传承极为重视,也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观音具有大慈大悲心肠,对信众有求必应,人们也将民间送子娘娘的...

    288 德化窑 送子观音 观音 天衣 璎珞 镂空 说法
  •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唐,高32厘米,长24厘米。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此应为鼓吹仪仗俑。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

    942 黄釉 卤簿 李渊 筚篥 排箫 永泰公主
  •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 观音像,清,高116厘米,宽103厘米。观音高挽发髻,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璎珞挂满前胸。双手相交于右膝。身着袈裟,领口低垂,服饰上彩绘莲花图案。右腿支立,左腿盘地。下身着裙,裙摆呈波浪状铺地。...

    1894 金漆 观音 璎珞
  •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狩猎纹门楣画像石,东汉,高36.5厘米,宽193厘米。画像石门楣的左右两角分别刻日月轮,圆形中分别刻蟾蜍和三足乌。画面分两栏,上栏画面为仙禽神兽,以卷草纹为装饰。下栏刻画武士张弓骑射与虎、熊等野兽搏斗的狩猎场面。画像石为陕北出土。门楣上雕刻狩猎场面是陕北画像石经常出现的题材。东汉时期的陕北地区是屯兵、移民的地方,这种大型的骑猎活动,是当时社会历史的真实再现。...

    1903 狩猎纹 卷草纹 卷草
  •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羊,汉,高12.8厘米,体长15厘米。灰陶胎。此羊颈短,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耳下耷,尾短,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将死者生前所拥有的物品随葬...

    149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僧成造铜弥勒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成造铜弥勒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僧成造铜弥勒像,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高10.5厘米。此尊造像为一佛二弟子形式。弥勒佛磨光肉髻,圆脸微笑,内著僧祗支,外穿双领下垂袈裟,袈裟下摆外撇,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莲台左右各伸出一枝忍冬,承托着站在覆莲座上的弟子。火焰纹舟形背光,背光上部略向内卷,头光处饰莲瓣纹。像背刻铭“大同三年七月十二日,比丘僧成造珎勒像一躯”。“...

    1385 弥勒 大同 造像 弥勒佛 肉髻 僧祗支 施无畏印 无畏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