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831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图片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底款

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简介

蓝地珐琅彩 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5.2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4厘米。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蓝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装饰。足内施白釉,有胭脂彩楷体“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珐琅彩瓷器的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时,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 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器。此碗在宝石蓝地色的衬托下,以紫红、金黄、草绿色绘就的缠枝牡丹显得格外娇美,具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的典型特征。


相关知识科普


珐琅彩

彩瓷品种之一。系清代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将铜胎画珐琅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烧的彩瓷新品种。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按照清代宫廷档案记载和珐琅彩瓷器原盛匣之标识,珐琅彩瓷器之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器是专供帝后玩赏的艺术品,宫廷控制极为严格。制作它所需要的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运送到宫廷后,在皇帝的授意下,于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由宫廷画家精心彩绘,宫廷写字人题写诗句、署款,最后入炭炉经600℃左右焙烧而成。 珐琅料是一种人工烧炼的特殊彩料,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需依赖从欧洲进口,雍正六年以后,清宫造办处已能自炼20余种珐琅料,而且色彩种类比进口彩料更为丰富,遂使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多以胭脂红、蛋黄及蓝色作地,还有一类特有的在宜兴紫砂胎上画珐琅彩的器物。典型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器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是中国古代彩瓷工艺臻达顶峰时期的产物。那些形状看似普通的珐琅彩盘、碗、瓶等,已摆脱被用作餐具的功能,纯属能给人们视觉带来美的享受的艺术珍品。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胭脂彩

从西洋传入我国的一种低温彩釉,亦称“蔷薇红”、“洋金红”、“玫瑰红”。浅淡者为“胭脂水”,浓重者又称“胭脂紫”。胭脂彩的工艺为首先在烧好的素瓷上采用喷釉的方法将釉料薄施于其上,入窑经800°C低温再次烧制而成。胭脂彩以金为着色剂,但与金的颜色截然不同,在铅硼熔剂中加入万分之一左右的金,就会出现浅粉或红紫系统的颜色,由于它略带螺红的色调,极似胭脂,故称胭脂彩,俗称胭脂水。胭脂红色在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绘中偶有应用,如当时珐琅彩中出现的淡红蔷薇色,似红宝石般的浓胭脂色,或闪紫的苏枋色等。到雍正时期,出现了众多呈色稳定、以单一胭脂彩作装饰的器物。造型以杯、碟、盘、碗较为多见,均为景德镇窑所制。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御窑厂

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如意馆

为宫中画师作画之处。原属造办处,郎世宁、艾启蒙等西洋画家都曾供职于此。同治年间迁至乾东五所之头所,仍隶属造办处,设画工,多为苏州人。所画有卷、轴、册页、贴落等,并设玉匠、刻字匠等。现建筑完好。

相关文章

  •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 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清嘉庆,高11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12.3厘米。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衍衍,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利”,署“曼生为止侯铭”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延...

    267 宜兴窑 杨彭年 阳文 陈曼生
  •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渣斗式花盆,北宋,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4.5厘米。花盆呈渣斗形。侈口,宽唇,长颈,圆腹,圈足较高。底开有五个渗水圆孔。胎体厚重。里、外施月白釉。器底露灰胎,底外和圈足内壁均刻有数目字“二” 。圈足所刻数目字笔画宽且深,同其他“官钧”器物上所刻数字风格相同,应是钧窑工匠所刻。外底刻划的数目字笔画细而浅,当为后人补刻。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它不...

    1469 钧窑 月白 渣斗 花盆 青釉 红釉 蓝釉
  • 灰陶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井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27厘米,口径21厘米 1953年河南洛阳烧沟汉墓出土 井身上宽下窄,敞口,平沿,腹壁斜直,平底。井沿上安有滑轮井架,滑轮上系有两罐,井身磨印有常青树,云纹等装饰纹样。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

    739 陶器 灰陶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 青釉四足盖炉,宋,高8.5厘米,口径8厘米,足距8.3厘米。盖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敛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盖面隆起呈盔状,上饰宝珠钮,四周各饰一长条形镂空,盖面上部饰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黄,温雅柔和,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此种炉又名香熏,为熏香之用。炉盖多作镂雕装饰,将所燃香料置于炉内,袅袅轻烟从镂空处飘出,有如云雾缭绕。瓷香熏始...

    1735 长沙窑 青釉 镂空 褐彩 开片 镂雕 划花 模印
  • 灰陶牛车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牛车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牛车西晋(公元265-316年) 通长33厘米 河南禹县白沙颖东村发掘出土 车有輿、辕及弓形牛套,輿上有卷棚顶车厢,车厢前门敞开,后壁右侧有一打开的长方形门。輿下有两个十六幅条车轮,辕内置一牛。陶牛车是晋代牛车的模拟品,为研究这种代步工具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较好的实物资料。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1866 陶器 灰陶牛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碗,清光绪,高9厘米,口径19.7厘米,足径8.2厘米。碗敞口,高足中空。口沿及高足凸起处描金一周。外壁施藕荷釉为地色,上粉彩绘花鸟纹,高足绘海水江崖一周。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旁有椭圆形闲章,内红彩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高足碗装饰画面采用工笔画法,画工精细严谨,色彩鲜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39 粉彩 高足碗 描金 大雅斋 闲章
  • 青釉花口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花口高足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花口高足杯,唐,口径8.5厘米,足径4.5厘米,高4.5厘米。杯为五瓣花口,圈足外撇,器形小巧,釉色青润。造型仿同时期金银质地的高足杯,是晚唐时期青瓷器的流行样式,反映了当时青瓷器逐渐替代金银器的发展趋势。此种形制的瓷器至宋、元时期依然流行。...

    242 青釉 青瓷
  • 粉彩花蝶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盅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蝶盅,清同治,高6.1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盅敞口,深腹,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通栏绘粉彩花蝶纹,枝叶青翠,鲜花娇嫩,彩蝶翻飞,描绘生动细腻。底部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花蝶纹传统陶瓷图案,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制品。清代,随着西方绘画透视技法传入,花卉注重阴阳向背,描绘更加生动传神。...

    1347 粉彩 青花 五彩 透视
  •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清雍正,直径7.2厘米,口径1.3厘米。砚滴为连枝带叶桃实式,以黄白砂泥为胎。顶端进水孔有粉红色小桃花覆盖,茎端为出水孔。口与盖作卡口,将盖稍做旋转便会牢牢卡住,即使晃动和倒悬也不致脱落。砚滴表面于黄白之上点染褐红色斑点,周围浸染一片浅粉色,好似熟透了的鲜桃。清雍正时期的御用文玩中不少是宜兴制作的紫砂器,如此精美的紫砂砚滴却并不多见。...

    1418 宜兴窑 砚滴
  •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描金云龙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 描金云龙纹碗,高8.8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9厘米。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红釉,口沿一周呈白色,称“灯草边”。内外壁均以金彩描绘二龙戏珠纹,外壁近底处以金彩绘变形莲瓣纹一周,金彩虽已脱落,但图案依稀可见,可以想见原初金彩与鲜红釉相辉映的富丽气度。足内施白釉,无款。清乾隆帝曾于丁酉年作诗赞此宣德红釉碗:“雨过脚云婪尾垂,夕阳孤鹜照飞时。...

    1830 鲜红釉 红釉 描金 龙纹 灯草边 莲瓣纹
  • 景德镇窑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花飞凤麒麟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飞凤纹盘,高7.9厘米,口径46.1厘米,足径26.1厘米。盘折沿,菱花式口,盘心坦平,圈足。通体施,底素胎无釉。盘内外绘青花纹饰多层。折沿上绘,内壁青花网纹地上突出白色缠枝牡丹纹,盘心边缘环以卷草纹,中央青花地烘托麒麟、翔凤各一,空间衬以白色的莲花及朵云纹。盘外壁绘纹。此器青花发色纯正,构图严谨。盘心纹饰寓意“威凤祥麟”以示天地祥和。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

    1783 青花 麒麟 青白釉 卷草纹 卷草 缠枝 缠枝莲 花瓷
  • 粉彩耕织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耕织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耕织图碗,清嘉庆。...

    1027 粉彩 耕织图
  • 醴陵窑釉下五彩花鸟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醴陵窑釉下五彩花鸟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醴陵釉下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6.3厘米。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湖南瓷业公司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1870—1937年)在湖南创立。在我国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

    759 五彩 青花
  • 岳州窑青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岳州窑青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岳州窑 青釉碗,唐,高8.1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8.3厘米。碗口微撇,弧腹,阔底,圈足。腹刻莲瓣纹。里外施青釉,釉薄而不匀,釉色青中闪绿,釉面有细密开片纹。岳州窑位于湖南湘阴县城堤境一带,是隋代湘阴窑的所在地,唐时隶属岳州,故称“岳州窑”。唐代岳州窑的瓷器胎壁较薄,比较粗松,呈铁灰色,釉色明亮,底足有釉,器物精致,少装饰。多采用支钉烧法。经科学的考古...

    1809 岳州窑 青釉 莲瓣纹 开片 支钉 青瓷
  •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鹅颈瓶,明,高24.5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7.6厘米。呈曲颈鸠首式,肩颈处凸起一道,扁球腹,圈足。曲颈中部有唇边入水孔。深紫色砂泥,外罩纯净的天蓝釉,釉汁匀净,光亮宜人。晚明时期宜兴窑开创紫砂挂釉器,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载:“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明代宜钧也称欧窑,《陶说》记载:“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欧姓者造瓷...

    796 宜兴 宜兴窑 天蓝釉 蓝釉 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