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57181)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图片
紫砂桃式砚滴
紫砂桃式砚滴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简介
宜兴窑紫砂桃式砚滴,清雍正,直径7.2厘米,口径1.3厘米。
砚滴为连枝带叶桃实式,以黄白砂泥为胎。顶端进水孔有粉红色小桃花覆盖,茎端为出水孔。口与盖作卡口,将盖稍做旋转便会牢牢卡住,即使晃动和倒悬也不致脱落。砚滴表面于黄白之上点染褐红色斑点,周围浸染一片浅粉色,好似熟透了的鲜桃。
清雍正时期的御用文玩中不少是宜兴制作的紫砂器,如此精美的紫砂砚滴却并不多见。
相关知识科普
宜兴窑
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砚滴
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具,用于贮水并向砚池内滴水。清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记:“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砚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