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1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时代 战国(前475-前221年)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出土
备注 鉴通高21.6厘米,口边长30.1厘米;罍通高32厘米,口边长15.6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战国(前475-前221年)

鉴通高21.6厘米,口边长30.1厘米;罍通高32厘米,口边长15.6厘米

勺长43.7厘米

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战国墓出土

出土时方罍置于方鉴内,罍内附勺。方鉴四壁各攀附一曲身探首之龙,形态生动。器口、颈及腹部方栏内施错金嵌绿松石方形和菱形花纹。方罍肩和腹部用错银丝组成的几何纹带将器表隔成方栏。栏内饰精细的蟠螭纹。整套器物采用了精湛的错金银工艺,方罍上的错银花纹细如毛发,说明当时的错金银工艺已达到了精细入微的程度。《周礼•凌人》郑玄注:“鉴……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这套器物可称为冰鉴,用于为食物降温保鲜。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错银方罍(附勺)

错金方鉴、错银方罍(附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错金方鉴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院编《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丛书》之《逐鹿与争鸣:东周时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相关文章

  • 辟大夫虎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辟大夫虎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辟大夫虎符,战国,长8厘米,高3.6厘米。战国时齐国用器。虎符应为两半,拼合成卧虎形。现存右半部分。虎形翘尾,尾上有一穿孔,正面有铭文两行11字,背面有两个凹卯。铭文从左至右读,释文为:“填(营)丘牙(与)塿䋣为辟大夫信节”。“填丘”,即营丘,指齐国首都临缁。“塿䋣”,地名,可能在今山东胶县境内。“辟大夫”,职官名。“信节”,指发兵用的信物。铭文意为“由齐国...

    732 大夫
  •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乳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冲耳 乳足炉,明,高11.2厘米,口径14.3厘米。铜炉口外侈,收颈,鼓腹,下腹圜收,三乳足渐起自器外底。口沿上左右各立一冲天耳。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明宣德年制”。此炉秀雅古朴,经长年累积,包浆极厚实坚固。无丝毫浇铸范缝与焊疤,应是以古老的失蜡法铸造。该器款识在法度谨严中见自然,通过与我院所藏沈度《敬斋箴册》辑字比较,结字用笔颇有其神韵。...

    1122 冲耳 乳足 阳文 沈度 敬斋
  •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唐代,青铜器。铃平口,半环形纽。铃身上部两侧饰兽面纹,间隔有楷书四字铭文“四季平安”。铃身下部饰缠枝花纹,一侧中央有楷书“曹造”二字铭文。...

    1557 兽面纹 缠枝
  • 同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同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同簋,高14.2厘米,宽32.3厘米,重3.9kg。簋圆形,侈口,鼓腹,圈足,双兽首耳。颈部前后对称雕铸兽头,兽头两侧是窃曲纹带。腹部有一道凸弦纹。盖器同铭,9行91字:唯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格于大庙。荣伯佑同立中廷,北嚮。王命同佐佑吴大父『0051』昜、林、吴、牧、自虒东至于河,厥逆至于玄水,世孙孙子子佐佑吴大父,毋汝有闲。对扬天子厥休,用作朕文考...

    846 窃曲纹 弦纹 黄河
  • 成周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成周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成周铃,通高8.5厘米,宽6.5厘米,重0.164kg。此铃平口,顶上有半环形钮,铃身一侧倾斜,形成不平衡状态。体内有舌,舌碰击铃内壁时可以发声。铃正面有阳文2行4字:成周王铃。标明其为成周(洛阳)王室用铃。...

    1220 阳文
  •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通高26.4厘米,宽14.8厘米,重0.93kg。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腰与足之间有十字孔二及弦纹二道,足部镂空 透雕兽面纹。铭文“受”字在足内壁上,受为族名。商代后期的青铜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渐增大,器身变细,十字孔变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时期,青铜觚的足部饰镂空透雕纹饰较为罕见。...

    1441 蕉叶纹 兽面纹 弦纹 镂空 透雕
  • 癸『0550』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癸『0550』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癸『0550』簋,通高12.7厘米,口径12.8厘米,重1.78kg。簋侈口,鼓腹,圈足。通体以雷纹作地,口沿处饰蕉叶纹,颈部饰浮雕兽首及夔龙纹,腹、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底有“癸『0550』”二字铭文。“『0550』”为族徽。铭文表明此器是为『0550』族名为“癸”的先辈做的祭器。...

    965 雷纹 蕉叶纹 浮雕 夔龙
  • “黄季佗父”铜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季佗父”铜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黄季佗父”铜戈春秋 通长25.2厘米,内长7.6厘米 1988年河南省光山县黄季佗父墓出土 直内长胡式。援略上扬,前锋呈龟首状,有脊,长胡,上铸四穿,有下阑,内为长方形,并有一穿。内部饰透雕变形的虎纹,虎身满布纤细密集的云雷纹,内一侧有铭文:“黄季佗父之戈”6字。 该戈是出土为数不多的带有铭文的黄国兵器之一,且工艺极为精湛细腻,当为黄国兵器的经典之作。 (...

    1635 青铜器 黄季佗父铜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铜单“左”字虎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单“左”字虎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单“左”字虎符,六朝,长6.6厘米,宽4.5厘米。虎符呈卧虎状,张口显出利齿,立体虎斑纹,形态凶猛。此片虎符为完整虎符之一半,单字铭文“左”字。符是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一符从中剖为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两半互相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符多做成动物状,常为虎形,称为虎符。六朝虎符传世罕见。...

    1030
  •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史鼎,商,通高18厘米,宽15.5厘米。侈口,折沿,口沿上有双立耳。深腹,腹下有三柱足。口沿下饰夔纹一周,以云雷纹为地。...

    1845
  • 鎏金铜象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鎏金铜象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东汉(公元25-220年)高3.5厘米,长4.2厘米1974年偃师市寇店乡李家村窖藏出土...

    850 青铜器 鎏金铜象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龙耳簋春秋 通高28厘米,口径26.5厘米 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有盖,敛口,鼓腹,平底,喇叭形圈足。腹侧饰一对龙形而,器盖与器身分别铸有四个夔龙状扉棱,扉棱两侧饰以瓦纹、蟠螭纹及重环纹带,圈足上饰蟠虺纹和四个凸起的兽首。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

    538 青铜器 龙耳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素面铜胄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素面铜胄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素面铜胄战国(前475-前221年) 长22厘米,高19.5厘米,宽19厘米 胄的截面似圆形,上部隆起,前面有心形开口,并有折边,其余两侧与后部皆素面。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院编《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丛书》之《逐鹿与争鸣:东周时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1444 青铜器 素面铜胄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鸟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纹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纹壶,战国后期,通高37.5厘米,宽24.7厘米,口径11厘米,重3.48kg。这是一件典型的秦式壶,圆体,圈足,肩部饰二兽首衔环。有盖,盖上三钮,中央饰涡纹。器颈、肩、腹部浅雕鸟纹四周,并以弦纹作间隔。此器为河南洛阳西宫秦墓出土。战国时期秦国铜壶在青铜器中的地位有明显的提高,中原式鼎与秦式壶相结合是这一时期富有特征的秦国青铜容器的基本组合形式。...

    333 涡纹 弦纹
  •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清乾隆,通高55.8厘米,口径7.3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头部饰两道回纹,周围附4个小耳,耳部也饰两道回纹。壶颈为节竹样式,中间刻篆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两端对称,别致优雅。壶肩部为连珠纹。壶身主体无纹饰,淡雅自然,两端配饰蕉叶纹,喻富贵高洁之意。壶身两边各有龙头手柄一个,不仅使壶本身更加美观,且使其更有生活气息。壶底部为如意云纹,寄托...

    1712 回纹 蕉叶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