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三彩马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三彩马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7600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三彩马❖图片
三彩马❖简介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
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
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画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永远陪伴其左右。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此件展品由先生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障泥
马鞯中较长大的一种。障泥有铲形或箕形等形状,质地为皮革或织锦等物。其形体较大,悬于鞍垫外马腹两侧,从鞍下缘一直垂过马腹,可以用来遮挡泥土。现存考古发现以魏晋时期为最早。
唐三彩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多用作随葬明器,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类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均有制作,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李世民
李世民(599—649年),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鼓动李渊起兵反隋,曾平定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渊称帝,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即帝位。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开创“贞观之治”,为李唐王朝奠定了基石。
阎立本
阎立本,生活于7世纪,约卒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是唐朝初年的著名画家.他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内,父亲和兄长均是宫廷艺术家,擅长绘画和设计。在兄长去世后,阎立本接替他继续在宫中供职。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可知,阎立本的艺术活动与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密切相关。阎立本年轻时,即在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府中任职,并于唐武德九年(626年)绘制了为李世民夺取天下立过大功的18个谋士的肖像。唐贞观十七年(643年),阎立本又奉已即帝位的李世民之命,画了24 位唐朝开国功臣的肖像,并悬挂在宫廷的主要殿堂凌烟阁内,称为《凌烟阁功臣像》。这组肖像画群充分展示了阎立本的绘画才能。阎立本在宫廷的地位日益重要,最终担任官职很高的右相。与他同时的左相为武将,曾在边庭屡立战功,所以当时人们称赞道:“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唐太宗
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 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唐玄宗
唐玄宗(685—762年),即唐明皇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执政前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后期朝政日渐荒废,终致“安史之乱”爆发,遂被尊为太上皇,后抑郁而死。
千秋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