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三彩马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三彩马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7600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三彩马❖图片

三彩马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马❖简介

三彩马,唐,高76.5厘米。

此马两耳上耸,双目圆睁,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伫立时宁静的神态。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鞦带,上挂杏叶形饰物,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尾系花结。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

此件作品造型准确,比例匀称,挺拔有力的四腿刻画得尤其生动。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三大乐事之一,让画出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永远陪伴其左右。李隆基驯养舞马在自己生日的千秋节上应节踢踏,翩翩起舞。诗人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之佳句。马是唐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唐代墓葬中出土三彩马众多,反映出唐人对马的喜爱。

此件展品由先生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障泥

马鞯中较长大的一种。障泥有铲形或箕形等形状,质地为皮革或织锦等物。其形体较大,悬于鞍垫外马腹两侧,从鞍下缘一直垂过马腹,可以用来遮挡泥土。现存考古发现以魏晋时期为最早。

唐三彩

唐代低温彩色铅釉陶的通称。它以含铜、铁、钴、锰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做呈色剂,入铅做助熔剂,即可以直接施彩釉入窑经800℃左右低温一次烧成。也可以先烧素胎,再施彩釉入窑低温二次烧成。所谓“三彩”即多彩之意,包括黄、绿、白、褐、蓝、黑、紫等多种色彩,有的一色单用,有的多色混合使用,而黄、白、绿三色在三彩器中最为常见。制作时先在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有意识地施以各种色釉,或者使用类似“蜡染”的所谓“漏花”技法,做成色彩缤纷的器物。唐三彩是在汉代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三彩器始创于唐高宗时而盛于开元朝,多用作随葬明器,在我国河南、陕西等地有大量出土。其器类繁多,包括日用器皿、建筑物、家具、动物、人物等,均有制作,其中各种动物俑及人物俑在世界美术史上享有盛誉。

李世民

李世民(599—649年),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鼓动李渊起兵反隋,曾平定窦建德、刘黑闼、王世充等割据势力。李渊称帝,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其兄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后即帝位。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府兵制,开创“贞观之治”,为李唐王朝奠定了基石。

阎立本

阎立本,生活于7世纪,约卒于唐高宗咸亨四年(673年),是唐朝初年的著名画家.他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内,父亲和兄长均是宫廷艺术家,擅长绘画和设计。在兄长去世后,阎立本接替他继续在宫中供职。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可知,阎立本的艺术活动与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密切相关。阎立本年轻时,即在尚为秦王的李世民府中任职,并于唐武德九年(626年)绘制了为李世民夺取天下立过大功的18个谋士的肖像。唐贞观十七年(643年),阎立本又奉已即帝位的李世民之命,画了24 位唐朝开国功臣的肖像,并悬挂在宫廷的主要殿堂凌烟阁内,称为《凌烟阁功臣像》。这组肖像画群充分展示了阎立本的绘画才能。阎立本在宫廷的地位日益重要,最终担任官职很高的右相。与他同时的左相为武将,曾在边庭屡立战功,所以当时人们称赞道:“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唐太宗

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 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唐玄宗

唐玄宗(685—762年),即唐明皇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执政前期,社会经济有所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后期朝政日渐荒废,终致“安史之乱”爆发,遂被尊为太上皇,后抑郁而死。

千秋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的生日。

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长庚,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出生于碎叶(今苏联托克马克)。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因荐召翰林供奉,遭谗出京。游历江湖,纵情诗酒。以后坐永王之乱流夜郎,中途遇赦,还依族叔李阳冰,后以病卒。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亦擅书,他的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被世人称为“诗仙”。诗文收入《李太白集》。

相关文章

  • 哥窑青釉鱼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鱼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耳炉,宋,高9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9.6厘米。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痕。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

    1602 哥窑 青釉 金丝铁线 开片 支钉
  •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像生瓷果品盘,高6.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2.3厘米。盘折沿、底平坦、圈足。盘心爬伏一只螃蟹,四周散落核桃、红枣、荔枝、荸荠、石榴、花生、莲子、瓜子、樱桃、菱角等。盘口沿处模印 缠枝莲花纹,圈足内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件像生瓷果品盘仿生效果精湛,盘中诸果品不但酷似实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义,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举殿试第一;荔枝树有...

    831 粉彩 像生瓷 模印 缠枝 缠枝莲花纹 缠枝莲 青花 殿试
  •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压手杯(狮球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压手杯(狮球心),明永乐,高5.2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3.9厘米。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纹,圈足外墙绘,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缠枝花图案。青花色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

    374 青花 狮戏球 缠枝 缠枝莲 卷草纹 卷草 二方连续 景德镇
  •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葵花式洗,高3.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8.8厘米。洗呈葵花瓣式,敞口,斜直壁,矮圈足。通体施灰青色釉,釉汁厚润,釉面满布开片,纹片大小相间,大片的纹线呈铁黑色,小片的纹线呈金黄色,俗称“金丝铁线”。内底中心微凸,外底有6个支钉烧痕。洗在古代生活中用途广泛,有盥洗用具,亦有文房用具或陈设品。汉至晋代,洗有陶、青瓷制品,流行在内底刻鱼纹。宋代南北瓷窑...

    758 哥窑 支钉 开片 金丝铁线 鱼纹 青瓷
  •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梅花鹿,清乾隆,高12.8厘米,长13.8厘米。一只小鹿睁大眼睛机警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姜黄色砂泥制成。鹿的毛色暗黄,通体布满白色梅花斑。双眼及四蹄皆为黑色,神情警觉,聪明可爱。鹿与 “禄”同音,寓意高官厚禄,因此明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工艺美术品的装饰。此紫砂小鹿形态逼真,做工精致,代表了宜兴窑制作皇室御用文玩的高超水平。...

    1774 宜兴窑
  • 汝窑天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盘,宋,高3.5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2.6厘米。盘撇口,浅腹,圈足外撇。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细小的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南宋宫廷有“寿成殿”,此器刻字或许表明其与该宫殿有渊源。...

    926 汝窑
  • 青釉印花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印花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印花高足盘,隋,高12.5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14.5厘米。盘为浅式,直口微外撇,盘心坦平刻划弦纹二周,有印花装饰,并有5个支钉痕,下承以空心喇叭状高足。内外施青釉,外壁仅施半截釉,足底露胎。此件高足盘釉色偏黄,从其胎釉特征看,应属安徽淮南窑制品。高足盘是南北方瓷窑普遍烧造的器物。从考古发掘资料看,高足盘最早见于北朝,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墓...

    535 青釉 印花 支钉 巩义窑 邛窑
  • 五彩鱼藻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鱼藻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盖罐,明嘉靖,通高33.2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24.1厘米。罐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通体以红、黄、绿及装饰。肩部绘变形。腹部绘莲池鱼藻纹,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极其醒目,莲荷、水草、浮萍为陪衬。近底处绘。盖面绘,中心置火焰纹宝珠纽,盖沿饰鱼藻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 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罐是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

    1659 五彩 鱼藻纹 盖罐 青花 莲瓣纹 蕉叶纹 璎珞 璎珞纹
  • 白釉武士俑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武士俑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武士俑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72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头戴盔,上身着甲,甲上涂彩(已脱落),盔耳下垂至护膊处,下着长袴,腰束革带。右手平握,原执武器已失,立于覆莲座上。通体施釉。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

    1510 瓷器 白釉武士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霍县窑白釉凸花带字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白釉凸花带字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白釉凸花带字小碗,金,高3.8厘米,口径10.8厘米,足径3.3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心有一周无釉,这种无釉的现象被称作涩圈。内壁印有10组花卉和文字“郭窑”、“瓷器”。此碗特别之处在于其花卉和文字装饰,文字巧妙地穿插于花卉间,既是一种装饰,又是一种广告语,得以宣传窑主。宋、金时期,许多民窑窑场为了市场竞争、扩大销路都采用这种行销手...

    1727 霍县窑 花卉
  • 豇豆红釉莱菔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豇豆红釉莱菔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豇豆红釉 莱菔瓶,清康熙,高19.8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4厘米。瓶撇口、长颈、宽肩、长腹、浅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通体素净,仅于颈部饰数道凸弦纹,起弦之处因釉层较薄可见白胎。内壁施透明釉,微泛绿色。外底施白釉,书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三行款。豇豆红釉器外壁的铜红釉是分几次吹釉后高温烧成的。由于釉中含有微量铜的成分,在烧成过程中会造成氧化而产生绿...

    886 豇豆红釉 红釉 莱菔瓶 弦纹 青花
  • 白釉瓷烛台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烛台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瓷烛台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15厘米,座长8.4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烛台底座呈方形,中央立一有覆盆式柱础的螺旋形空柱,柱端置一横架。架上塑有“蜡烛”。通体施釉,釉不到底。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

    1651 瓷器 白釉瓷烛台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 盘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端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支钉痕较大。1925年河南省鄢陵县城关镇窖藏出土一件钧窑盘,与这件盘造型、釉色相近,唯尺寸稍大。...

    1447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6.1厘米,口径11厘米 1962年河南修武出土 直口,深腹,平底。用褐、白两色瓷泥搅拌形成花纹,口部施一圈白釉。绞胎工艺形成的花纹复杂,是宋代当阳峪窑工匠们在制瓷工艺上的发明创造。此碗两种纹理相绞,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艺术效果,属修武当阳峪窑代表作品。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

    1509 瓷器 当阳峪窑绞胎碗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蛋黄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蛋黄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蛋黄釉盘,清雍正,口径13.3厘米,底径8厘米,高2.8厘米,捐献自孙瀛洲。 盘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黄釉,素面无纹饰。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该素面黄釉盘是雍正御窑大量生产的器型,当是宫廷常用之物。...

    890 黄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