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牙“无逸斋精鉴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牙“无逸斋精鉴玺”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牙“无逸斋精鉴玺”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46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牙“无逸斋精鉴玺”❖图片

牙“无逸斋精鉴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象牙“无逸斋精鉴玺”

牙“无逸斋精鉴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象牙“无逸斋精鉴玺”钤本

牙“无逸斋精鉴玺”❖简介

“无逸斋精鉴玺”,清宣统,牙质,光素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4厘米,长4.9厘米,通高5.9厘米。

无逸斋位于紫禁城养心殿东院,清代末帝溥仪在宫中居住时可能用于存放书画等艺术品,故有“无逸斋精鉴玺”之制作。宣统“无逸斋精鉴玺”共有两方,小朝廷时期,曾对收藏于宫内的古代书画进行过清点,钤盖“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等玺。此玺即是其中之一,是鉴别清宫书画收藏的重要标志。


相关知识科普


养心殿

相关文章

  •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柜长之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1.9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柜长之印”四字。印文之“柜”系县名。《汉书·地理志》琅邪郡下载“柜,根艾水东入海,莽曰祓同”。《补注》引钱大昕曰:“根当为柜。”“长”即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至三百石”。此为西...

    1251 琅邪 钱大昕
  •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甲辰榜眼”寿山石印,清,通高6.9cm,纽高2.5cm,印面方2.6cm寿山石狮纽方形印,阳文篆书。此印为清末民初文学家朱汝珍所有。朱汝珍于光绪三十年(1904)殿试一甲第二名,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名榜眼。...

    126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龟钮“太原王玺”,明,印面2.25×2.25厘米,通高1.95厘米。清宫旧藏。印白玉质地,龟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太原王玺”四字。此印为明代托名汉代封王玺印之作。印文所谓“太原王”本为汉文帝时的封王,名刘参,汉文帝刘恒之子。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于是当时诸子皆立为王。其中刘参被立为太原王,刘恒另一子刘武被...

    144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家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池阳 家丞”印,印面2.5×2.5厘米,通高2.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此为东汉时侯国官印。...

    1634 池阳 家丞
  • 铜龟纽“折冲猥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折冲猥千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折冲 猥千人”印,印面2.2×2.3厘米,通高2.4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折冲猥千人”。此为新莽时官印。...

    585 折冲 猥千人 千人
  • 寿山石卧象纽“雍正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卧象纽“雍正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尊亲之宝”,清雍正,质,卧象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9.8厘米见方,通高9.7厘米,纽高6.2厘米。卧象雕刻细腻,身体各部位比例恰到好处,体态生动,象侧置宝瓶一,取“”之意。据《活计档》记载:雍正元年(1723)“八月十七日,怡亲王交太平有象寿山石图书一方,奉旨:镌‘雍正尊亲之宝’。钦此。本日郎中保德交袁景邵、滕继祖各篆字样二张,呈怡亲王看。王谕:准袁景...

    1367 寿山石 太平有象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明楼 隆恩门 隆恩殿
  •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养心殿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宝”,清乾隆,青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0.7厘米见方,通高9.5厘米,纽高4.6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浅刻乾隆帝御制《养心殿铭》,绶带上系黄签,两面写有不同的文字,分别为“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常禄交养心殿宝一方,青玉”和“玉匠周文玉认看,廿一日”,为同治时期整理宝玺时所留。养心殿位于西面,西六宫的南端,明代和清初都是皇帝活动的重要场所。康熙帝崩逝后...

    379 养心殿 交龙纽 后三宫 乾清宫 暖阁
  •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银镀金蹲龙纽“贵妃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贵妃之宝”,清晚期,银镀金质,蹲龙纽方形玺,满汉文篆书。面13.1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5.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此宝宝文为满文和汉文篆书“贵妃之宝”四字。贵妃之宝是册立贵妃时颁发的用以证明贵妃身份地位的信物,为宫廷重要的典章文物。关于贵妃金宝,《清史稿》记载:“皇贵妃金宝,清、汉文玉著篆,蹲龙纽,平台,方四寸,厚一寸二分。贵妃金宝,与皇贵妃同。”...

    195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钮追水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追水豹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追水豹图案印,西汉,印面1.4×1.3厘米,通高1.1厘米。印铜铸,印台分层上敛(后人磨制损坏成尖状),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兽前窜,一名勇士飞身向前落于兽身,正欲扼之但尚未站稳,图案右下角有隐约可见的游鱼。《汉书·扬雄传》:“蹈飞豹,绢嘄阳;追天宝,出一方;应駍声,击流光”,张衡《南都赋》中“追水豹兮鞭魍魉”,讲的就是这种搏兽活动。追水豹是汉代流...

    623 扬雄 天宝
  • “读书乐”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读书乐”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读书乐”青田石章,清,长1.9cm,宽1.9cm,高5.9cm青田石质,印圆雕兽钮,兽蹲身而坐。白文印文。宋人有“读书乐”劝学诗,古代读书人发奋读书都要参与科举考试,成为一时风尚。朱熹训导弟子们读书要熟读精思、循序渐进,将圣贤言语身体力行,提出了系统的读书方法论,在科举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80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昇平署木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昇平署木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昇平署木印,清晚期,复制件,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昇平署印是昇平署行使权力的信物,木质,其印文为篆体“昇平署之图记”。...

    592 昇平署
  • 铜鼻钮角觝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角觝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角觝图案印,西汉,印面2.0×2.4厘米,通高1.0厘米。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名斗士相扑觝,其中一人俯身寻找进攻机会,欲从下盘扑抱,对斗者张臂跳跃,后闪移避。角觝又称角抵,是汉代百戏中的重要项目之一,类似后世的摔跤或相扑,宋、元时称相扑或争交,应属体育运动。实际上这种表演形式始见之时代较早,《汉书·刑法志》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

    618 相扑
  • 齐国铜鼻钮“大车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齐国铜鼻钮“大车之鉩”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大车之鉩”鉨,战国·齐,印面2.9×3.0厘米,通高0.9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此为战国时期齐国制造或管理大车的机构中的官鉨。齐鉨通常不如燕鉨的文字整齐,鉨面布局随意性较大,但此鉨鉨文笔画则较匀称。“大”、“之”两字笔画简略,布排于鉨面上部,占位较窄;“车”、“鉩” 两字笔画较多,布排于鉨面下部,占位较宽,从而使布...

    359 大车 阳文
  •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纽“执灋直二十二”印,印面2.3×2.3厘米,通高2.2厘米。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六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执灋直二十二”。此为新莽时官印。印文中“直”为更直执法之意,《汉仪》曰:“其二人者,更直执法省中者,皆纠察百官,督州郡。”...

    1348 执灋
  •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东汉,印面1.7×1.7厘米,通高1.2厘米。印黄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陈毋伤印”四字。印面上排“陈”、“伤”两字皆是左右结构,笔道较繁,下排“毋”、“印”两字篆体为上下结构,笔道相对较略。如果四字作等距田字布局,印面必失均衡。此印制作时上排两字占印面稍多,下排两字占印面略窄,考虑周全,效果极佳。此印玉质黄...

    1012 黄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