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772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图片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简介

《人物山水图》扇页,清,陈枚绘,纸本,设色,纵18.8厘米,横57.9厘米。

扇页有自题:“陈枚恭画。”

图绘老者策杖,童仆相随漫步林泉的景致。画法工细,人物造型准确,枝繁叶茂的树木,杂而不乱。设色不同于陈枚用色丰富的工笔重彩《月曼清游图》册,仅以赭色为主,烘染出一种幽淡的氛围,与逍遥优游的主题相契合。此图无年款,据题“恭画”推知,应该是陈枚入宫后所作。


相关知识科普


陈枚

陈枚(约1694—1745年),字载东,号殿抡、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他精于人物、山水、花鸟画创作,有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功底。雍正四年(1726年)入宫为专职画家。其作品在承袭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又深受郎世宁等西洋画家的影响,以中西结合的新画风备受世人瞩目。

相关文章

  • 唐寅《秋葵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秋葵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秋葵图》扇页,明,唐寅绘,金笺,墨笔,纵18.1厘米 ,横51.3厘米。扇页款署:“叶裁绿玉蕊舒金,微贱无媒到上林。岁晚冰霜共摇落,此中不改向阳心。唐寅。”钤 “唐寅”、“南京解元”朱文印二方。唐寅在扇页上重点刻画了三株茁壮的秋葵,并且通过诗文赞美了秋葵在寒霜气候及与杂草丛生、荆棘相伴的恶劣环境下,仍然“此中不改向阳心”的品质。从其咏物感怀的文辞中,可见他...

    1575 唐寅
  • 十同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十同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十同年图》卷,明,绢本,设色,纵48.5厘米,横257厘米。本幅无款印。卷后有李东阳书《甲申十同年图诗序》,钤“宾之”(白文)、“大学士章”(朱文)印各一方。之后有闵珪、张达、曾鉴、谢铎、焦芳、刘大夏、戴珊、陈清、王轼、李东阳等10位与会者的唱和诗,诗为七律,或两首,或一首,惟李东阳三首,共十八首,皆本人亲手书,接之是聚会次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谢...

    1936 李东阳 甲申十同年图诗序 大学士 王世贞 谭泽闿跋 尚书 工部 谨身殿
  • 髡残垂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髡残垂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代, 髡残作 ,纸本淡设色,纵290cm,横131.5cm...

    29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髡残仙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髡残仙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仙源图》轴,清,髡残绘,纸本,设色,纵84厘米,横42.8厘米。本幅上有自题诗两首,分别款署:“辛丑八月写于借云关中,幽棲电住道人”、“石谿残纳又笔”。钤“介丘”朱文印、“石谿”白文印、“白秃”朱文印。“辛丑”为顺治十八年(1661年),髡残时年50岁,此图正是他精力最为旺盛时的佳作。《仙源图》名即来源于诗之起首二字。根据诗的内容“天都保障石关巈,面对天都...

    297 髡残 黄山 王蒙
  • 溪山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水阁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4.7厘米。本幅款署“李嵩”为后添款。收藏印有“陆氏水村”、“无逸斋”、“宣统御览之宝”3方。《石渠宝笈三编》著录。此幅绘溪水寒林,峭壁危岩,远山空濛,白云缭绕,溪前敞榭虽只以粗笔界尺寥寥勾出,但造型准确,结构清晰。近景徒手意笔写板桥,颇有野趣。榭中人物凭栏远眺,于湖光山色映衬下,画面清秀明净而略显空寂。...

    1117 李嵩 石渠宝笈 界尺 斧劈皴 马远 册页
  •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清,绢本,设色,纵61.8厘米,横467.8厘米。先农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年间扩建,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地方。根据史料记载,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曾多次前往先农坛参加祭祀典礼。《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就是这样一件描绘他在先农坛祭祀农神活动的纪实性绘画作品。画卷起始为一片...

    822 具服殿 吉美博物馆
  •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设色。纵50.2厘米,横42.8厘米。本幅自题“臣姚文瀚恭绘”,钤“文”“瀚”朱白文联珠印。另钤“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宝蕴楼书画录”朱文印。以校勘图书的题材入画,可以远溯到五代时南唐翰林待诏王齐翰所画的《勘书图》(现藏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自此之后,历代画家多有...

    1087 姚文瀚 乾隆皇帝 四库全书
  •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摄山棲霞图》卷,清,龚贤绘,纸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51.8厘米。摄山与棲霞寺是南京地区的著名景观。作者以花青为主色调,石面或皴或染,表现出其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和山岭的地貎特征,以图中大片的空白巧妙地表现飘缈虚无的云气,同时,与层层积染的山石、树木形成疏密呼应,增强了虚实层次的变化。龚贤平生很少创作设色画,广州美术馆藏其《秋山飞瀑图》轴,自题:“半...

    334 龚贤 朱白文 包首 陆恢 引首 尾纸 吴昌硕
  • 徐渭水墨牡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渭水墨牡丹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水墨牡丹图》轴,明,徐渭绘,纸本,墨笔,纵109.2厘米,横33厘米。本幅自识:“四月九日,萧伯子觞吾辈于新复之兰亭,时费先生显父至自铅山,李兄子遂父至自建阳,并有作。余勉构一首,书小染似伯子。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分水邻封会,双珠明月胎。今朝修褉地,益见永和才。天池中漱者渭。铅建两道,首尾相接,共分水一关,故颈联云。”钤:“文长...

    1660 徐渭
  • 吴伟灞桥风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伟灞桥风雪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灞桥风雪图》轴,明,吴伟绘,绢本,水墨,纵138.1厘米,横106厘米。 款署:“小仙”。钤“吴伟”印。 “灞桥”位于西安市东的灞河之上,是东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古人常于此送别,唐诗中“灞桥折柳”的典故即由此而出。 吴伟此图并非写实之景,而是取其送别的含意。图绘严冬景象,山岩积雪,树木萧瑟,行旅之人正在通过一座狭小的木桥。作者用侧锋卧笔勾勒...

    1028 吴伟
  • 沈士充寒塘渔艇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沈士充寒塘渔艇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寒塘渔艇图》轴,明,沈士充绘,纸本,设色,纵132厘米,横50.5厘米。本幅篆书自题:“寒塘渔艇”,并识“庚午秋日沈士充写”。钤“沈士充印”、“子居”印。“庚午”为明崇祯三年(1630年)。左裱边钤鉴藏印“曾在田桂舫处”。图中画深壑幽谷中木叶尽脱,枯树槎桠交错,一位隐士驾舟穿行于湖上,舟中满载诗书、酒瓯,船篷上放着钓竿,隐士正停橈远眺。用笔多干毫枯墨,水分...

    1543 沈士充 浅绛
  • 文徵明红杏湖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文徵明红杏湖石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红杏湖石图》扇页,明,文徵明绘,金笺,墨笔,纵18.5厘米,横51.5厘米。扇页有自题:“三月融融晓雨干,十分春色在长安。香尘属路红云煖,总待仙郎马上看。小诗拙画奉赠补之翰学。丁酉腊月既望。徵明。”钤“徵明”白文印。“丁酉”是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文徵明时年68岁。扇页有王守题七言诗一首。这是一幅文徵明送与做官友人的画作。图绘有着皱、漏、透、瘦之美的...

    835 文徵明 王守 太湖石 太湖 文人画
  • 陈师曾蕉石幽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师曾蕉石幽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蕉石幽鸟图》轴,近现代,陈师曾绘,纸本,设色,纵137厘米,横32.9厘米。自题:“卷幔鸟声喧坐处,野花顽石破芭蕉。师曾衡恪。”钤“师曾”印。图中画芭蕉、湖石、蔷薇花和小鸟等景物。其中芭蕉和湖石用大写意笔法,笔势粗放不羁,色墨结合,水分充沛。蔷薇花枝与小鸟的刻画相对细腻,在构图时布置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既增添了画面的生趣又平衡了构图。画中作者的自题诗句内...

    1321 陈师曾
  • 搜山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搜山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搜山图》卷,宋,佚名,绢本,设色,纵53.3厘米,横533厘米。《搜山图》卷表现的是民间传说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所以也称为《二郎神搜山图》。二郎神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在许多文艺作品中也有反映。元代有《二郎神醉射锁魔镜》的杂剧,描写二郎神与九首牛魔王、哪吒及金睛百眼鬼比试高低,最后拿住二洞妖魔的故事。据记载,最早有北宋画家高益画的《鬼神搜山图》,受到皇帝...

    666 杂剧 铁线描 刘松年
  • 白衣观音像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白衣观音像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白衣观音像页,五代,绢本,设色,纵52厘米,横55.2厘米。敦煌遗画。画面左侧为白衣观音,面微向右,屈腿坐于方形束腰台座上。头束高髻,戴化佛冠,顶披白纱,项饰璎珞,内着红色僧祇支,外穿白色田相袈裟。面相丰满,造型已呈女性化。右手执柳枝,左手下垂提净瓶搭于左膝上,跣足踏莲花。观音头上部有伞形华盖,身后有头光、身光。神态自然安详。六方柱形仰莲台上供养盆花牡丹。右...

    423 观音 束腰 高髻 化佛冠 璎珞 僧祇支 田相袈裟 净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