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530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图片
姚文瀚《仿宋人勘书图》轴❖简介
纸本,设色。纵50.2厘米,横42.8厘米。
本幅自题“臣姚文瀚恭绘”,钤“文”“瀚”朱白文联珠印。另钤“石渠宝笈”朱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宝蕴楼书画录”朱文印。
以校勘图书的题材入画,可以远溯到五代时南唐翰林待诏王齐翰所画的《勘书图》(现藏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自此之后,历代画家多有创作,久而不衰。清乾隆皇帝雅好文化,曾敕令编纂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库馆臣在编纂期间校勘工作极为繁复,或许是乾隆帝目睹这一情况,有意让画家摹绘《勘书图》,使馆臣紧张的情绪有所缓解。
此图是仿照清宫庋藏的宋人《勘书图》绘制,描写五位文士在勘书之暇的小憩情形。图上环境优雅,前后翠竹遥相呼应,竹叶随风摇动,凉意顿生,雕镂“万”字纹的曲折木制栏杆前,淡蓝染出的太湖石秀丽挺拔,远处的白鹭静静地伫立在栏外平如镜面的水中,四周浮萍聚散无序。校勘图书的文士神态各异,桌边一人手指摊在面前的书卷,注目校读,口中念念有词;轻摇小扇之人,目光为盆里开放的莲花与碧绿的荷叶所吸引,盛夏的酷热仿佛已被它们化解得无影无踪;趁着辛苦工作中难得的间隙,平素注重外表的文士正整理衣衫,稍事休息;皓首老者显然不胜长期伏案之苦,忙命小童轻锤酸痛的腰背以缓解劳顿;出于爱护书籍之心,满面络腮胡须的文士在洗去手上的汗污,以免弄污图书。画上的衣纹先用极淡的赭色线摹绘原作,再用墨线勾出,线条细劲连绵,起伏转折处能得宋人风致,赋色细润艳丽而不失雅淡,别有韵味,令人眼目一新。
相关知识科普
姚文瀚
姚文瀚,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画家,生卒年不详,顺天(今北京)人,号濯亭,乾隆初年进入宫廷供职,工绘人物,兼善道释画像,仿古之技人皆称妙,画风规矩工整,设色浓丽。
乾隆皇帝
《四库全书》
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代乾隆皇帝敕辑。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开“四库全书馆”,裒辑《永乐大典》之散篇,并收罗天下之遗书,参其事者4400余人,历时10年完成。《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3400余种,79300卷,凡6114函,36381册,约9亿9千7百万字。内容涉及广泛,对整理保存古代文献起了极大作用。
《四库全书》以丝绢作书皮,其中经部书用褐色绢,史部书用红色绢,子部书用黄色绢,集部书用灰色绢,分别贮于楠木书匣中,再放置在书架上,十分考究。《四库全书》前后共抄录七部,其中以文渊、文源、文津三阁藏本最为精致,疏漏较少;文宗、文汇、文源各本已亡失。现存四部中,文渊阁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散佚后补抄复原现藏浙江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