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螭梁盉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螭梁盉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781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螭梁盉❖图片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螭梁盉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螭梁盉盖顶正中猴形钮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螭梁盉鸟首形流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螭梁盉人面鸟咀怪兽形足

螭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螭梁盉

螭梁盉❖简介

,高24.2厘米,宽24.2厘米,重3.52kg。

短颈,广肩,有提梁,肩部有流,圆体,鼓腹,腹底圆,下有三异兽形足。

提梁整体作镂空螭形,螭扁平,尾下垂,有四爪,螭身弓起,呈桥状,首、尾分别置于器口两侧肩部,这种镂空螭梁在青铜器中是比较少见的。盖顶正中有一猴形,猴曲腿蹲坐,颈上套一环,环上有链,猴单爪握链,链的另一端与梁上的环钮相连。猴的神态自然生动。流作鸟首形,鸟首顶上伏卧一小虎。三足为站立的怪兽,人面鸟咀,额上有双,身侧有两翼,前爪左右各抓一蛇,形象奇诡。

盉通体满饰花纹,盖顶饰云纹,盖边饰螭纹,肩及腹下饰勾连云纹,腹中部饰蟠螭纹,流饰羽纹。

螭梁盉铸造工艺精湛,构思巧妙,镂空螭梁、鸟首流、异兽足等均独具匠心,反映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鸟兽等动物形象刻画的生动传神。


相关知识科普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音和),《说文》:“盉,调味也。”王国维《说盉》:“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和之而注之于爵。”玄酒即水。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

剑茎末端圆形内凹的部位称作“首”。

即铜镜背面中央的凸起部分,有穿,可系以丝带,便于把持和悬挂。

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蟠螭纹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勾连云纹

云纹呈“T”形转向相接,连续勾转不断,故名。常作为仿古玉器上的地纹。

造工

总成制作之工。

相关文章

  • 镞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镞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镞,战国后期,通长5.3厘米。镞之横截面作三角形,狭刃,十分锋利。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战国时期,远射的三棱矢镞已改成铁铤。...

    1076
  •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20.3厘米,口径22.6厘米 1966年河南潢川高稻场出土 敞口,折沿,束颈,鼓腹,圜底,其下有三个矮蹄足。盖呈覆钵形,中央有六个环形捉手,沿部有三个边卡。盖之肩部与器腹部各附四个对称的半环耳,耳上饰几何纹,盖顶饰蟠虺纹,其余部分素面。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

    1702 青铜器 环耳蹄足铜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寽父癸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寽父癸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寽父癸甗,商代后期,通高48厘米, 宽32.5厘米。甗是蒸饭器。侈口敛腹,甑较深,甑鬲连体,分裆柱足较细长,具有商代晚期甗的典型特征。器内有三字铭文:寽父癸。...

    1490
  • 错金铜蟠龙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铜蟠龙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铜蟠龙,三国魏,通高11.4厘米。器通体造型为一只凶猛的张牙舞爪的蟠龙。这只神兽似乎充满了力量,蕴涵着一种一触即发的强烈动势。这件作品除对蟠龙动态的成功表现外,还有许多造型、装饰方面的特点。它脱离了单视点的正面构图方法,具备了可供人围观欣赏的立体造型,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此器,形成了许多既衔接完整又各自独立的生动画面。龙头规整,躯干起伏,腿部坚实粗大,棱角分...

    1736 错金
  •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清乾隆,通高55.8厘米,口径7.3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头部饰两道回纹,周围附4个小耳,耳部也饰两道回纹。壶颈为节竹样式,中间刻篆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两端对称,别致优雅。壶肩部为连珠纹。壶身主体无纹饰,淡雅自然,两端配饰蕉叶纹,喻富贵高洁之意。壶身两边各有龙头手柄一个,不仅使壶本身更加美观,且使其更有生活气息。壶底部为如意云纹,寄托...

    1718 回纹 蕉叶纹
  •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通高26.4厘米,宽14.8厘米,重0.93kg。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腰与足之间有十字孔二及弦纹二道,足部镂空 透雕兽面纹。铭文“受”字在足内壁上,受为族名。商代后期的青铜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渐增大,器身变细,十字孔变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时期,青铜觚的足部饰镂空透雕纹饰较为罕见。...

    1447 蕉叶纹 兽面纹 弦纹 镂空 透雕
  • 团龙纹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龙纹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龙纹 簋,高15.8厘米,宽27.3厘米,重2.24kg。此簋侈口,圆腹,圈足。腹有二兽耳垂珥。腹饰浮雕团龙纹。龙张口,双齿外露,鼻上卷。龙纹两两对峙。圈足饰弓身卷尾蚕纹。通体以细云雷纹填地。...

    1862 团龙纹 龙纹 浮雕 云雷纹 雷纹
  • 网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网纹斝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网纹斝,通高25.8厘米,宽17.1厘米,重0.93kg。斝圆体,侈口,口上有二小柱,口内侧有一圈唇边,束腰,此腹上有一素鋬,腹下有三锥足,足中空。腹饰网纹,网纹中饰乳钉纹。此网纹斝形制较为原始,纹饰、铸造工艺均很粗糙,器壁很薄,具有商代前期的风格。此网纹斝收购于1957年。...

    449 束腰 造工
  •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觚,商代后期,高26.5厘米。觚是饮酒器。此器体形高而细,中段明显收缩,器身饰兽面纹,两段兽面纹之间仅有十字形而不穿孔,是商代晚期细腰觚的特点。...

    816 兽面纹
  • 宽脊薄格剑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春秋 通长40.8厘米,宽3.6厘米,首径3.5厘米 1988年河南省光山县黄季佗父墓出土 前锋尖锐,两从斜宽,且有锐刃,宽脊凸起,呈三棱状,薄菱形格,扁茎,首部为圆饼状,中空。通体素面无饰。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47-3058-9。)...

    1779 青铜器 宽脊薄格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高67.6、口径25.6×23.2 厘米 1976 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器铸造发展至商代晚期而为一高峰,西周早期铜器铸造之精美,多承殷商余绪。从此件方斝造型与纹饰或可略窥商代铜器铸造水平之一斑。以铸造工艺而言,方形器较之圆形器用范为多,浇铸更复杂。以考古发掘实际而言,方形器一般皆出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1969 青铜器 妇好方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ㄐ毌父戊方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ㄐ毌父戊方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ㄐ毌父戊方卣,通高38厘米,宽21.5厘米,重5.78kg。卣方体,斜肩,腹部平直,有盖,盖顶上有一屋顶形钮,有提梁,提梁两端各有一兽首,盖、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肩部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盖饰兽面纹及夔纹,颈部饰夔纹,腹部饰夔纹及兽面纹,足饰夔纹,通体无地纹。盖、器有7字对铭:ㄐ毌六六六父戊铭文大意是:该器是为去世的父亲戊做祭器,在做器时进行了占筮,...

    788 浮雕 兽面纹 夔纹 地纹
  • 凤鸟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凤鸟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凤鸟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3.8厘米,重179.3g。铜镜圆形,外缘为素面低卷沿,弦钮,方形钮座。4只回首的凤鸟各占踞钮座一角,尾羽高扬舒展,呈流畅的“S”形线条。四凤之间沿镜内缘各伸出一花枝形图案,上立一短尾小鸟。铜镜的地纹为布满碎点的连续山字纹并间以云纹。此铜镜图案主次分明,对称规整,线条流畅,与四川省羊子山工地征集的一面铜镜十分相似。...

    800 素面 地纹
  • 卫始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卫始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卫始豆,通高17.4厘米,宽18.5厘米,重2.3kg。此豆敛口圜底,浅盘高足,隆盖圈握。盖顶饰瓦纹,盖沿与器腹均饰重环纹,足饰粗弦纹一周。盖与器同铭,均2行6字:卫始作『0231』霝簋。记卫始自做灵簋(此豆自铭为簋)。...

    461 重环纹 弦纹
  •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赤铜象纹五环带盖壶,战国前期,通高52厘米,口径14×12厘米,腹径37厘米。器直口,粗颈,鼓腹,器形硕大,有平盖,环形钮,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壶身正面有一系环,另在肩部两侧及腹部靠下处铸有对称的两对系环。由于此器庞大,若盛满酒再加上自重必难移动,故设计了系环用以穿绳,以便于搬运携带。此壶颈部采用浅浮雕手法铸出一周突起的象纹,象纹简洁而抽象,通过庞大的身躯...

    1413 象纹 浮雕 龙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