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57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图片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简介

《董其昌洞庭空阔图》卷,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21.3厘米,横227.3厘米。

本幅自题:“记语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阔之景写此。乙卯玄宰识。”钤“董其昌”、“太史氏”印。后纸自题:“米老居京口,常以清晓登北固,眺望烟云之变,曰:‘此最似潇湘虎儿楚山清晓图’。进道君大都写潇湘奇景也。余常谓画家须以古人为师,久之则以天地为师,所谓天厩万马,此吾粉本也。虎儿有长图自题曰:‘夜雨初霁,晓烟未泮,谓其状有类于此。’余亦时仿。董其昌自题,寄嵩螺侍御。”钤“知制诰日讲官”、“董其昌印”印。鉴藏印钤“嘉庆御览之宝”、“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商丘宋荦审定真迹”等。

乙卯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49岁。

本幅以墨笔画洞庭湖之景,左虚右实,用笔生拙,劲力内敛。起首之景画云烟弥漫,天水渺茫,山峰、平坡、树木若隐若现,主要以米氏点子皴表现远山,淡墨点写小树。本幅的主题部分在中段,天高云淡,奇峰耸立,湖面辽阔,树木丛生,房屋掩映,意境深远而自有生气。山石皴染并施,树木勾、写、染兼用,笔法多变。后段则以寥寥几笔勾写山峰、树木,淡出画面,似余音缭绕,回味无穷。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画为《明董其昌仿小米潇湘奇境图》。


相关知识科普


米芾

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晚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地方官,宋徽宗时任书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精书画,绘画擅长水墨山水,作泼墨云山,自云:“信笔作之,多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画史》)创“米家山”。他善用墨法,董其昌评:“老米画难于浑厚,但用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尽得之矣。”(《容台别集》)所创“米点山水”意过于形,极富笔墨情趣,使山水之格为之一变。书法初宗二王、颜真卿,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用笔变化多端,有“八面出锋”之誉,结体欹侧多姿,具真率自然之趣,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书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潇湘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古文“潇湘”也泛指洞庭湖一带河湖密布的地区。洞庭一带山清水秀,风光无限,不同时节、不同地点、不同角度的景致都大有可观,古人将其主要景点概括为“潇湘八景”。分别为: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山市晴岚、烟寺晓钟、暮雪。八景各有侧重,包含了不同季节、不同时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谓“朝昏之气不同,四时之景不一”。自宋代起就有专为游人欣赏风光而建的“八景台”,后世不断有诗人、画家为其歌咏图记,“潇湘八景”之名长盛不衰。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宋荦

宋荦(1634—1713年),字牧仲,号漫堂,晚号西陂老人,一作西陂放鸭翁,河南商丘人。宋权之子。康熙年间以父荫入仕,官江苏巡抚,后累升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为官以清节著名于时。博学多识,精鉴藏,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所藏皆古人名迹及一时名家名作,朝夕研习,耳濡目染,遂悟画法,所作兰竹亦极超妙。著有《西陂类稿》、《枫香词》、《漫堂墨品》、《沧浪小识》等书行世。

相关文章

  • 徐悲鸿竹鸡觅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竹鸡觅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竹鸡觅食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54厘米,横34.2厘米。款题:“剑青先生惠教。悲鸿廿四年冬”下钤“徐悲鸿”白文方印。廿四年即指民国廿四年(1935年),徐悲鸿时年40岁。本幅有商承祚于诗塘处所题:“鸡有五德,慈其一焉。蕞尔三雏,遗爱大千。我佛云是,菩提相是。大乘禅咄尔画师,造化毕宣。癸未十二月商承祚题。”钤“商”白文方印、“□斋”朱文方印...

    1036 徐悲鸿 商承祚 诗塘 菩提 大乘 宣纸
  •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清,王时敏绘,纸本,设色,纵15.1厘米,横49.3厘米。扇页有自题:“戊戌初秋仿黄子久笔。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戊戌”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王时敏时年67岁。此扇构图以视野开阔的平远法取势,远处山峦叠嶂,草木成荫;近景平湖碧水,蜿蜒曲折。在水际、山坳处房舍、板桥穿插隐现,俨然世外仙境,深得文人画淡泊清幽的审美意趣...

    1235 黄公望 王时敏 平远 文人画
  • 李鱓松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鱓松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松藤图》轴,清,李鱓绘,纸本,设色,纵123厘米,横50.5厘米。松柏是古代绘画中十分常见的题材,而专门以松树和藤花入画的则十分少见。作者对松藤一类题材十分偏爱,传世有多幅《松藤图》轴,构图近似而画面题诗和细节略有不同。画中老藤盘松,枝叶交错,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画面,树皮斑驳,高大伟岸,雄伟挺拔;松树旁边藤条攀缘而上,虬曲盘旋,坚韧柔活。画家以浓笔重墨写松树...

    914 李鱓
  • 陈继儒墨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继儒墨梅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墨梅图》扇页,明,陈继儒绘,金笺,墨笔,纵17.3厘米,横51厘米。扇页有自题:“甲子春至写。眉公。”钤“眉公”朱文印、“一腐儒”白文印。“甲子”是明天启四年(1624年),陈继儒时年66岁。此图是陈氏最擅长的以墨梅为题材的画作。他基于对梅树的了解,在梅树的刻画上,已达到信手拈来皆成妙趣的地步。此扇面构思巧妙,所绘梅不是按照通例自下而上或者是左右横向出枝,...

    1563 陈继儒
  •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龚贤摄山棲霞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摄山棲霞图》卷,清,龚贤绘,纸本,设色,纵30.3厘米,横151.8厘米。摄山与棲霞寺是南京地区的著名景观。作者以花青为主色调,石面或皴或染,表现出其向背虚实的块面体积和山岭的地貎特征,以图中大片的空白巧妙地表现飘缈虚无的云气,同时,与层层积染的山石、树木形成疏密呼应,增强了虚实层次的变化。龚贤平生很少创作设色画,广州美术馆藏其《秋山飞瀑图》轴,自题:“半...

    334 龚贤 朱白文 包首 陆恢 引首 尾纸 吴昌硕
  • 陈洪绶乞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乞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乞士图》轴,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34.4厘米,横26.2厘米。图绘乞士拄杖而立。款题“陈洪绶摹李伯时乞士图”,钤“陈洪绶印”白文印、“章侯父”白文印。乞士为比丘的别称,有“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之意。《法华义疏》卷一云:“比丘者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比丘的境界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成正果的...

    1896 陈洪绶 李公麟 白描
  • 孝贞显皇后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孝贞显皇后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孝贞显皇后像》轴,清,绢本,设色,纵169.5厘米,横90.3厘米。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是清入关后第七任皇帝清文宗奕詝(咸丰皇帝)的第二位皇后,姓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奕詝为皇子时,她为侧福晋。奕詝登基后不久,晋封她为贞贵妃。因孝德皇后在咸丰即位前的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已去世,她则成为六宫之主,咸丰二年(1852年)十月立为皇...

    1851 福晋 亲王 奕訢 肃顺 徽号
  • 马远梅石溪凫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马远梅石溪凫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梅石溪凫图》页,南宋,马远作,绢本,设色,纵26.7厘米,横28.6厘米。本幅款署“馬遠”。钤藏印:“ 潞王之寶”、“茅林心賞”、“阿蒙”、“于騰私印”。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画面呈典型的对角...

    1822 马远 斧劈皴 春江水暖鸭先知
  • 李世倬指画岁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世倬指画岁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指画岁朝图》轴,明,李世倬绘,纸本,设色,纵104.5厘米,横46.3厘米。本幅作者自题:“指头蘸墨肇自少司寇且园舅氏,古无有也。余稚时效之,舅氏每令代为之以作酬应,悉莫能辨。缘其污手则已。而画家宗派端不系此,是以追本去末,积之有年。有强之者,勉应之,此偶然耳。此其是也。李世倬。”后钤“世倬”、“天涛”、“幻中了幻”印,左下角钤“窗草盆鱼”印。此画名为岁朝...

    877 指画 李世倬 司寇
  • 伏羲女娲像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伏羲女娲像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伏羲女娲像页,唐,绢本,设色,纵左199.6厘米,右175厘米,横上82厘米,下53.7厘米。吐鲁番遗画。此图上彩画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大袖裙襦汉装,二人腰相连,共穿一条白裙,白裙角饰云头纹。男子居左,微髭,高髻,张左手执矩,右手执剪刀状物搭于女子肩部。女子居右,束高髻,张右手执规,左手执剪刀状物搭于男子肩部。男女上身相拥,下尾盘曲相交两节成螺旋状。两人头...

    1453 伏羲 高髻
  •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大阅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绘,绢本,设色,纵430厘米,横288厘米。画幅左上角乾隆帝自题诗一首:“廿年一举宁为数,周礼分明节侯论。便设军容示西域,佇看露布靖坚昆。好齐以暇千旓飐,既正还奇万礟喧。风日晴和士挟纩,非予恩也总天恩。南苑大阅纪事一律,戊寅仲冬御笔。”下钤“惟精惟弌”白文方印、“乾隆宸翰”朱文方印。又钤三朱文方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1258 大阅 郎世宁 宸翰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实录 渲染 透视
  • 傅抱石柳荫放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柳荫放牧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柳荫放牧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45.2厘米,横57.3厘米。本幅自题:“抱石白下作。”钤“傅”朱文方印、“抱石私印”白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抱石得心之作”朱文方印。傅抱石对于雨的描绘堪称“出神入化”,或暴风骤雨,或和风细雨,尽得其妙,各有千秋。与《暴风雨图》、《风雨归舟图》上酣畅淋漓的风雨情形不同,《柳荫放牧图》展开了“杏花、...

    864 千秋
  • 夏昶湘江风雨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夏昶湘江风雨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湘江风雨图》卷,明,夏昶作,纸本,墨笔,纵35厘米,横1206厘米。画幅右上方自题图名《湘江风雨》,款“東吳夏昶仲昭筆”,钤“東吳夏昶仲昭書畫印”、“燕寢凝香”印二方。夏昶画竹,以其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他一改前人画竹独幅数竿的表现形式,而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宏。他笔下的墨竹...

    654 夏昶 斧劈皴
  • 原济奇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原济奇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奇峰图》扇页,清,原济绘,纸本,墨笔,纵17.5厘米,横49厘米。扇页有自题:“夜梦文殊座上,白云涌出青莲。晓向笔头忙写,恍如乙未初年。纪为燕老道翁博教。瞎尊者济。”钤“原济”白文印、“石涛”朱文印。“乙未”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此幅应是原济晚年之作。图绘黄山两处重要景观莲花峰和文殊院。构图新颖大胆,极尽含蓄隐现之妙。画幅中部的莲花峰以“截取法”...

    1301 原济 文殊 石涛 黄山
  • 徐悲鸿老殿古杉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老殿古杉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老殿古杉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86.4厘米,横76.4厘米。自题:“西天目山老殿古杉参天,不下万本。廿三年秋游之归忆写所流连。悲鸿。”钤“悲”白文印。廿三年即指民国廿三年(1934年),徐悲鸿时年39岁。1934年8月,徐悲鸿从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以及前苏联莫斯科等地举办画展后回国。9月,他不顾旅途的劳顿,率领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的...

    423 徐悲鸿 西天目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