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771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图片
王时敏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简介
《仿黄公望山水图》扇页,清,王时敏绘,纸本,设色,纵15.1厘米,横49.3厘米。
扇页有自题:“戊戌初秋仿黄子久笔。王时敏。”钤“王时敏印”白文印。
“戊戌”是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王时敏时年67岁。
此扇构图以视野开阔的平远法取势,远处山峦叠嶂,草木成荫;近景平湖碧水,蜿蜒曲折。在水际、山坳处房舍、板桥穿插隐现,俨然世外仙境,深得文人画淡泊清幽的审美意趣。图中景致繁多,但疏密呼应,高低错落,于严谨的章法中不失隽永的形式趣味,是王时敏晚年仿黄公望的代表作。
相关知识科普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平远
山水画技法名,“三远”之一。出自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