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7275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图片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简介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清乾隆,纵77厘米,横28厘米。清宫旧藏。
五言古诗《柳色》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乾隆皇帝在出巡途中歌咏春色、抒发情怀的诗作。诗文曰:
御苑临仙跸,鹅黄看尚浅。
涿鹿度行旌,柔条绿堪绾。
窣地映青牟,飏风迎玉辇。
向南气已暄,来东飔正软。
披拂无纤尘,掩冉待新藓。
景光触目佳,情怀以诗遣。
乾隆皇帝一生数万首御制诗中咏春之作颇多,但以御笔为稿本再缂织成轴者并不多见。
此诗轴主要以平缂、搭缂等常见技法缂织而成,运梭灵巧精妙,缂工平齐细密,准确地传达了弘历行书的神韵。配色以浅粉色为地,深蓝色为字,高雅别致,似又透露出融融春意,堪称书法与缂织合璧之佳作。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搭缂
缂丝技法术语之一,亦称“搭梭”。当缂织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纹边缘时,因两色不能互相连接而形成裂缝,故在每隔一定距离处,使两边的色纬相互搭绕对方色区的一根经线,以避免竖向裂缝过长而形成裂口,此种缂织技法称搭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