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陈洪绶乞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陈洪绶乞士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陈洪绶乞士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678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陈洪绶乞士图轴❖图片

陈洪绶乞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乞士图轴❖简介

《乞士图》轴,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34.4厘米,横26.2厘米。

图绘乞士拄杖而立。款题“陈洪绶摹李伯时乞士图”,钤“陈洪绶印”白文印、“章侯父”白文印。乞士为比丘的别称,有“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一切众生”之意。《法华义疏》卷一云:“比丘者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比丘的境界也含有破除一切烦恼,了一切生死而能成正果的意思。

图中人物造型略为夸张,线条简洁洗练,高古奇隽。清代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指出,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兼有(李)公麟、(赵)子昂之妙”。此图虽题为摹李公麟,实则变圆为方,化整为散,主要是仿李公麟白描画法的秀灵和神韵,形不似而神似,寥寥数笔即刻画出乞士超脱不凡的精神境界。


相关知识科普


陈洪绶

陈洪绶(1599—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悔迟,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明代画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学者刘宗周、黄道周门下,1642年曾到北京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供奉内廷,不久即离京南归。明朝灭亡后,为躲避清兵,一度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自号悔迟,亦号老迟。后在杭州以卖画为生。工诗,擅画,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画初受蓝瑛影响,后广泛临学古人,并大胆创新,所作人物、花鸟形象古拙,擅用夸张变形手法,独树一帜,为晚明变形主义绘画大师。与崔子忠齐名于南北,世称“南陈北崔”。其画风对后世有巨大影响。著《宝纶堂集》。

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属安徽省)人。北宋著名画家。神宗熙宁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好古博学,喜藏钟鼎古器及书画。擅画人物、佛道像,尤精鞍马,更以白描画法独步当世。

白描

传统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指用墨线勾画物象,不施任何色彩者,名为“白描”。

相关文章

  •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和靖诗意图》轴,明,董其昌绘,纸本,墨笔,纵88.7 厘米,横38.7厘米。  本幅署题二 ,右上自题七言诗一首:“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写和靖诗意。玄宰,甲寅二月廿二日雨窗识”。下钤“董其昌印”白文印。左上又题云:“元时倪云林、王叔明皆补此诗意,惟黄子久未之见,余以黄法为此。玄宰重题,辛酉三月。”下钤“董其昌印...

    966 董其昌 叔明 深远法 黄公望 张照
  • 杨文骢仙人村坞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杨文骢仙人村坞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仙人村坞图》轴,明,杨文骢绘,纸本,墨笔,纵131.8厘米,横51.2厘米。图绘深山幽居之景,危峰断崖,坡岸嘉木,江边亭轩,水泊空旷,远渚几处,高士面江而坐,若有所思。此作主要用干笔淡墨,山石轮廓以清劲之笔勾轮廓,树石主体以干笔多次皴擦,奠定了全幅清逸幽远的基调。右上的题诗与本幅的“L”形构图呼应,秀逸的书法与画作巧妙地融为一体。此作意境超尘绝俗,笔墨隽秀...

    1466 董其昌
  • 松涧山禽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松涧山禽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松涧山禽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5.3厘米,横25.3厘米。本幅无款。钤鉴藏印“黔宁王子孙永保之”、“项墨林鉴赏章”、“神品”、“项元汴印”。图中古松苍劲,枯藤缠绕,怪石嶙峋,山泉奔流而下,水花飞溅。山鹊或凌空飞鸣,或栖止啄食于山涧之中、树石之上,形象生动。松干用浓墨画出,松针以花青勾染,竹叶采用严谨的双钩填色法描绘,而山石则用淡青加墨皴染,使之富有坚...

    446 项元汴 双钩
  • 李世倬桂花月兔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李世倬桂花月兔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桂花月兔图》扇页,清,李世倬绘,纸本,淡设色,纵167厘米,横49.4厘米。款署“戊申中秋日写,菉园之长”。根据李世倬生卒年,“戊申”为清雍正六年(1728年)。此图构思巧妙,一只白兔居于画面主体,通过其仰视的目光,可见左上角被桂树叶遮掩的半个月亮,从而生动地点出中秋时节,白兔与桂花和明月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美好传说。白兔形象生动、造型憨态可掬、...

    880 桂花 李世倬
  • 恽寿平富春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恽寿平富春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富春山图》轴,清,恽寿平绘,绢本,设色,纵168厘米,横69.2厘米。图绘林木葱茂、山峦起伏的雄秀景色。此图是作者仿元黄公望《富春山图》画意之作,线条勾勒粗犷,笔势潇洒而秀润。淡墨皴染,墨色透明而不失凝重,显现出作者对黄氏笔墨技法的娴熟运用能力。款题:“捲廉风雨过山窗,笔底流云扑酒缸。怪是眼边岚翠合,却疑身在富春江。戊申秋杪仿一峰富春图意,恽寿平。”钤“寿...

    1993 富春山 恽寿平 黄公望
  • 倪瓒秋亭嘉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倪瓒秋亭嘉树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亭嘉树图》轴,元,倪瓒绘,纸本,墨笔,纵114厘米,横34.3厘米。图中绘平坡远岫,草亭嘉树,广阔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幽静雅洁,仿佛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画面取三段式构图,用笔尖峭秀逸,树干皆双勾,稍事皴染,树叶点法富于变化。墨色较为干淡,仅以浓墨点苔,提出精神,为沉寂的画面融入了些许生气。本幅自题:“七月六日雨,宿云岫翁幽居,文伯贤良以此纸索画,因写秋...

    1799 倪瓒 双勾 诗塘 吴宽 内府
  • 倪瓒幽涧寒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倪瓒幽涧寒松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幽涧寒松图轴》,元,倪瓒作,纸本,水墨,纵59.7厘米,横50.4厘米。此幅是为友人周逊学所作,并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澗松,清蔭滿庭戶。寒泉溜崖石,白雲集朝暮。懷哉如金玉,周子美無度。息景以橋對,笑言思與晤。”倪瓒清高持节,一生不仕,他“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今名。”(《述怀诗》)不仅自己抱守出世的生活态度,而且对...

    751 倪瓒 平远 两段式 渴笔 折带皴 大夫
  • 宋人竹间焚香页 - 故宫绘画藏品
  • 丁观鹏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丁观鹏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不二图像》轴,清乾隆,丁观鹏绘,纸本,设色,纵118厘米,横61.2厘米。...

    982 丁观鹏
  • 徐悲鸿晚秋栖霞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晚秋栖霞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晚秋栖霞图》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87.3厘米,横47.2厘米。自题:“辛未晚秋游栖霞归写此。悲鸿。”钤“悲鸿之印”白文方印。辛未年为1931年,徐悲鸿时年36岁。本幅左上吴倩题:“千里断鸿供远目,廿年芳草挂愁肠。阅悲鸿廿年前遗作,书石林词志怀。甲午吴倩题。”甲午年为1954年,时值徐悲鸿逝世一周年。徐悲鸿在山水画创作上主张“外师造化”,到大...

    1067 徐悲鸿 外师造化 四王 栖霞山
  •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弋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弋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弋凫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258.6厘米,横171.8厘米。图轴画套粘有旧签,题:“乾隆七年十月吉日”。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时年32岁。钤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印。此图是乾隆皇帝谕令宫廷画家绘制的巡狩题材系列作品之一。图绘在远山连绵、云雾簇涌,水木清华的静谧环境中,乾...

    1721 郎世宁 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太上皇 皇帝之宝 渲染 透视
  • 郑燮竹兰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郑燮竹兰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竹兰石图》轴,清,郑燮绘,纸本,墨笔,纵123厘米,横65.4厘米。图绘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构图奇巧,不落俗套。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用笔率意,施墨润泽,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本幅自题七律一首,劝慰友人要象有君子之谓的兰、竹一样心胸开阔,“...

    1356 郑燮
  • 赵佶枇杷山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赵佶枇杷山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枇杷山鸟图》页,宋,赵佶绘,纨扇页,绢本,墨笔,纵22.6厘米,横24.5厘米。本幅款押“天下一人”。钤“御书”朱文葫芦形印一方。裱边题签:“宋宣和枇杷山鸟”。鉴藏印钤“宣统御览之宝”,中缝钤“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朱文印各一方。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此图体现崔白 清澹之体。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以设...

    420 赵佶 纨扇 太上皇 皇帝之宝 崔白 清澹之体 没骨
  • 宋人百子嬉春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宋人百子嬉春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宋代, 佚名作 ,绢本设色,纵26.6cm,横27.7cm...

    134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会昌九老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会昌九老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会昌九老图》卷,宋,绢本,设色,纵28.2厘米,横245.5厘米。此卷描绘的是唐会昌五年(845年)白居易居洛阳香山时与友人的“尚齿”之会。虽以人物为题材,但建筑部分不论整体还是细部都描绘得准确精微,水榭、房舍、板桥、河堤、护栏、石凳乃至屋内的陈设交代得一清二楚,可谓“咸取砖木诸匠本法,略不相背”,几乎可以按图构建。画家不仅对建筑的构造和做法至详至悉,而且...

    341 会昌九老 九老图 透视 界画 白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