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于谦行书题公中塔图赞页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于谦行书题公中塔图赞页 |
时代 | |
门类 | 书法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1913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于谦行书题公中塔图赞页❖图片
于谦行书题公中塔图赞页❖简介
《题公中塔图赞》页,明,于谦书,纸本,行书,纵29厘米,横61厘米。
释文:
余以巡抚奉命还京,道过都城东南之夕照寺。有僧普朗者,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遗公中塔图并赞语,和南请余题。余惟师之是作,盖易所谓立象尽意者也。图以立象,而意已寓于象之中;言以显意,而象不出于意之外。所谓贯通一理而包括三教,因境悟道而舍妄归真者也。非机锋峻拔、性智圆融而深造佛谛者,乌足以语此哉。普朗能宝而藏之,日夕观象以求其意,则于真如之境也何有。焚香赞叹之余,书此数语以遗之。
款署“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侍郎于谦书”。钤“辛丑进士”、“少司马章”、“节庵”印。鉴藏印有“仪周鉴赏”、“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潘厚”、“顾崧之印”、“张葱玉家珍藏”等共13方。
此作是于谦应北京夕照寺僧普朗之请,为其师古拙俊禅师遗存的《公中塔图并赞语》所作题记。当时为正统十三年(1448年),于谦51岁,被召入京官兵部左侍郎。此书体势仿赵孟頫,点划圆阔遒劲,别具峻拔清刚之气。
相关知识科普
于谦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钱塘(浙江杭州)人。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宣德时初官御史,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前后在任19年,有惠政。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升任兵部尚书。反对都城南迁,拥立景帝,总督军务,为朝廷倚重。“夺门之变”使英宗复位,于谦以谋逆罪被杀。万历间追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巡抚
别称抚台、抚军、抚院、部院等。明永乐年间以朝臣巡视地方、安抚军民,谓之巡抚,或名镇守,非地方专任,事毕即停。明宣德五年(1430年)始于各省专设,成为定员。景泰四年(1453年)加都御史衔。名称以管辖地区及职责不同而时相参错。巡抚兼军务加提督,有总兵地方,加赞理或参赞。所辖多、事众者,加总督。有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以及总理巡视抚治等员,皆加都御史衔或副都御史衔。与总督同为地方最高长官。清初沿明制,无定员。后来每省均一,或由总督兼任。乾隆十四年(1749年)定,巡抚不由侍郎授者,俱兼右副都御史,是否兼兵部侍郎衔由吏部请旨定夺。兼侍郎衔者为正二品。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宋广
宋广(元末明初人),字昌裔,河南南阳人。曾官沔阳同知。善画。最擅行、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略变其体,书风纵横俊发,时与宋克、宋璲俱以善书知名,人称“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