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7522-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图片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玺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玺钤本

檀香木交龙纽“所乐自在山水间”印❖简介

“所乐自在山水间”印,清晚期,檀香木质,交龙纽方形印,汉文篆书。面9.6厘米见方,通高9厘米,纽高4.5厘米。

此玺为晚清敬懿皇贵妃闲章,与“敬懿皇贵妃之宝”、“静者之怀和若春”玺共为一组,储于一木匣中。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初以嫔侍奉同治帝,同治十三年(1874)由瑜嫔晋封为瑜妃,光绪二十年(1894)又晋封为瑜贵妃,宣统继位后晋封为皇考瑜皇贵妃,1913年被末帝溥仪尊封为皇考敬懿皇贵妃,是小朝廷时期著名的四大太妃之一。她天资聪颖,能画山水,墨笔作兰、自题小诗,常署“懒梦山人”之款,《清宫词》中有专门咏她的诗篇:“懒梦山人冰雪姿,婕妤宠幸冠当时。焚香绣佛应多暇,自绘林峦缀小诗。”才学在晚清后妃中首屈一指。其一生共刻制过七八十方印章,数量之多仅次于慈禧太后。


相关知识科普


交龙纽

帝后宝印的纽制之一。其纽形为两条相向的龙躯体合二为一。

敬懿皇贵妃

同治皇帝妃,赫舍里氏,(1856-1932),满洲正蓝旗,知府崇龄之女。同治十一年入宫册封为瑜嫔,后又晋为瑜妃。光绪二十六年(1894年)正月,慈禧皇太后以是年六旬大庆,命晋封为瑜贵妃。宣统帝继位,尊称为皇考敬懿皇贵妃。

闲章

镌刻诗词成语的印章,一般钤盖在书页上。为区别于公章与名章,故称为闲章。

相关文章

  •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东汉,印面1.9×1.9厘米,通高1.3厘米。印白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郭徹”二字。二字为标准汉印篆法,印面布局极具法度。此为东汉私印。汉代玉印与同时代的铜铸印因工艺不同,其印文一般可通过拓本得以辨别,而“郭徹”玉印文字却与铸造印的文字风格相似。此印玉质总体清透,光泽温润,旧时有人称其“较羊脂白微青”,“白如美...

    1528 羊脂 倪玉书
  •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狮纽“圆明主人”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圆明主人”印,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寿山石质,狮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8厘米见方,通高7.7厘米,纽高3厘米。该玺为雍正帝皇子时期所制,大致刻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后,因是年康熙帝把畅春园北赐给皇四子胤禛,并“赐以园额曰‘圆明 ’”,此后雍正便以“圆明主人”自居。“至若嘉名之赐以圆明,意旨深远,殊未易窥。尝稽古籍之言,体认圆明之德。夫圆而入神...

    1387 寿山石 稽古
  • 青玉鼻钮“淳于蒲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淳于蒲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淳于蒲苏”印,汉,印面2.3×2.3厘米,通高1.6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淳于蒲苏”四字。其青玉材质中有天然黄色细纹绺散布,形如腾空之烟,青黄相混相映,美丽异常。此印印面之工整端庄,篆刻之精细,几乎无出其右,即使以石质印材篆刻,若达到如此的艺术效果也须有相当的造诣,何况汉代于坚玉之上琢造精妙的篆文。其篆刻...

    156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银镀金龟纽“珍妃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银镀金龟纽“珍妃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珍妃之印”,清光绪,银镀金质,龟纽方形印,满汉文篆书。面11厘米见方,通高11.5厘米,纽高8厘米。印文为满文和汉文篆书“珍妃之印”四字。清代后妃中被封为珍妃者,除光绪帝珍妃他他拉氏外,还有道光帝珍妃赫舍里氏,其于道光五年(1825)八月晋封为珍妃。从此印的纽式、印文风格分析,当是光绪帝珍妃之印,是反映晚清后妃册封制度的重要典章文物。此印原定为金质,后经档...

    1295 珍妃
  •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1.2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小厩南田”四字。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简有“大田”之官。《吕氏春秋·勿躬》亦有“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如宁遬,请置以为大田。”之句。此为秦王朝管理小厩官田的田官之印。...

    753 小厩 吕氏春秋
  •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藏文“大明皇帝谕旨”“皇帝仁波切”木两面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3.6厘米,宽3.6厘米藏文两面印,一面译“大明皇帝谕旨”,一面译“皇帝仁波切”。“仁波切”为藏文音译,意为“珍宝”或“宝贝”,是藏传佛教中对最亲切及崇敬之人的尊称,用于此处,当为“御宝”意。...

    71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印,清乾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3.4厘米见方,高6.1厘米,纽高3.7厘米。该玺置于紫檀木宝匣内,为《石渠宝笈》续编著录之部分书画作品上所钤盖的八玺之一,刻制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月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五月《石渠宝笈》续编编纂期间。《石渠宝笈》续编“凡例”规定,凡收入《石渠宝笈》续编的古今臣工书画,除照例钤盖“...

    1648 宁寿宫 石渠宝笈 石渠 紫檀木 三希堂 三希 乾清宫 养心殿
  •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雅正希音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清乾隆,每片高21.9厘米,宽10厘米碧玉质,共4片,双面阴刻填金楷书,第一片正中隶书“雅正希音”四字,册文为董诰敬书乾隆帝御制《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和《再题朱载堉乐律全书》。乾隆帝在文中表示,赞同朱载堉历代雅乐追求古琴一弦一音的中和之声、力辟繁音悦耳之俗调的观点,翻悔昨日之非。...

    37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文县 守御所印”,清康熙,印面7.6×7.6厘米,通高10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文县守御所印。礼曹造。周五年二月 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号”。清定鼎中原后,清圣祖为加强统一政权,实行撤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联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举兵叛清,吴...

    1547 文县 守御所 阳文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提督 三藩
  •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雕夔龙瓦纽“雍正御笔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御笔之宝”,清雍正,质,雕夔龙瓦纽,汉文篆书。面13.2厘米见方,通高15厘米,纽高6.5厘米。此宝体量硕大,瓦纽上雕出没于云间的九条夔龙,形态各异,宝周边浅博古夔龙纹饰,古朴典雅,做工精细,为典型的清早期寿山石雕作品。《活计档》详细记载了此宝的制作过程:雍正元年(1736)“正月十七日,懋勤殿首领太监苏培盛交出寿山石夔龙钮宝一方,上书朱字‘雍正御笔之...

    1031 寿山石 夔龙 浮雕 龙纹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张照 亲王
  •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韩国铜鼻钮“武遂大夫”鉨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武遂 大夫”鉨,战国·韩,印面1.3×1.3厘米,通高1.2厘米。鉨铜铸,鼻钮。鉨文为战国古文字体,朱文,右上起顺读。鉨文中的“大夫”二字作“大﹦”,是一种省文,常为相通两字的连写。“武遂”,战国时期韩国的地名,曾一度属秦国。《史记·秦本纪》载秦武王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又《史记·韩世家》中记襄王“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

    1385 武遂 大夫 本纪
  •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秦国铜鼻钮“工师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工师之印”,战国·秦,印面2.1×2.1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鼻钮。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秦国文字特征明显,印文圆转流畅,凡纵向笔画皆下垂感十足。尤其是“印”字末笔半行横折下曳更是秦印文的特征。秦国地处关西,与东方诸国相比经济文化发展较慢,其文字沿袭了周的正体文字,少有创新。秦统一后颁行的小篆字体,其基础就是秦的正体字。秦国官印称...

    812 工师
  •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螭纽“味余书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味余书室”印,清嘉庆,白玉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4.3厘米见方,通高3厘米,纽高2厘米。味余书室为嘉庆帝皇子时期的书房名,嘉庆帝继位之前所作的《味余书室纪略》一文纪录了此书房命名的经过:“予居禁中,有室五楹,不雕不绘。公余绎昼所习书史,游艺于诗文,或临法帖一幅,怡然自得其趣也。欲题其楣端,请于石君先生,先生曰:‘勤学者有余,怠者不足,有余可味也,名之...

    856 味余书室 纪略 毓庆宫
  •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古稀天子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2.9厘米见方,通高10.8厘米,纽高5.2厘米。宝四周填金乾隆帝御制《古稀说》。此玺制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万寿。稽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汉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 。但在乾隆帝看来,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为法的,余下的元世祖和明太祖虽为创业之...

    717 天子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三代 忽必烈 朱元璋 杜甫
  • 寿山石双兽纽“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双兽纽“亲贤爱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亲贤爱民”玺,清雍正,质,双兽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6.6厘米见方,通高9.2厘米,纽高4.5厘米。此宝刻于雍正元年(1723),据《活计档》载: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双兽钮图书一方,奉旨:镌‘亲贤爱民’,钦此。于四月初八日红色寿山石双兽钮图书一方,镌‘亲贤爱民’字样完,配做锦匣,怡亲王呈进。”此宝为雍正帝御极后的自箴之作。其一向以为君...

    344 寿山石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