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750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图片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剔花缸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当阳峪窑剔花缸底部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缠枝菊纹缸❖简介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 缠枝菊纹缸,宋,高34.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2.6厘米。

剔花装饰,自口至腹下部共5层纹饰,依次为花叶纹、回纹、缠枝牡丹、回纹、花叶纹。  此罐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纹饰繁缛生动。

花瓷器的做法是先在灰褐色胎上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划出纹样,再将花纹以外的地子上的白色化妆土剔掉,露出灰褐色胎,形成深色地子衬托白色花纹的装饰效果。宋、金时期,我国北方山西、河北、河南、内蒙、宁夏的一些瓷窑,为了解决当地制瓷原料不够纯净给瓷器生产带来的弊端,另辟装饰蹊径,利用化妆土或黑釉的遮盖能力,大量采用白釉或黑釉剔花装饰,形成新的装饰风格,其中以河南当阳峪窑的产品最受人称道。


相关知识科普


当阳峪窑

宋代北方民间瓷窑之一。受磁州窑影响,烧瓷品种丰富,以剔花产品最为精美。

剔花

剔花是瓷器的一种传统装饰技法,可分为留地剔花与留花剔地两种,花纹突起,露出胎色,具有浅浮雕般效果。宋元代南北各地瓷窑都有运用,其中以磁州窑与吉州窑剔花产品最具代表性。

化妆土

化妆土,即把较细的陶土或瓷土,用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或瓷胎上,在器物表面留着的一层薄薄的色浆。化妆土又称陶衣。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地子

所谓地子是指青铜器长期埋藏地下,受多种腐蚀因素影响,在器物表面生成的一层不同色泽的致密的腐蚀光膜,是鉴别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见地子有黑漆古、绿漆古、鸡骨白、反铜地、水银浸地等。

相关文章

  • 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清乾隆,高30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9.8厘米。瓶身修长、敞口、溜肩、自肩处分成两截。口、颈、肩呈八棱花瓣形,饰蓝地粉彩花卉纹,颈部两侧贴塑金彩夔凤耳。瓶腹中部施松石绿釉饰镂空云龙纹,上下饰紫地粉彩勾莲纹。通过镂空处可以窥见内套瓶中所绘的红蝠纹。足部饰仰莲瓣纹,连接仿黑漆描金底座。足底署描金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瓶连座烧...

    882 粉彩 镂空 龙纹 转心瓶 花卉 松石绿釉 勾莲 勾莲纹
  •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黑漆描金彩绘方壶,清雍正,高11.5厘米,口径12×9厘米,足径8×9厘米。壶直口,略呈长方形。器身方中见圆,圆中见长方。弯流,方柄,壸门足。出沿式盖,方亭式钮。壶为紫砂内胎,外髹黑漆,并以金彩绘画。壶身描金漆绘保存完好,盖上则大部分脱落。壶身四面所绘内容为山水楼阁图,壶柄和流上绘制梅花。以漆髹饰紫砂壶始于明代,清雍正年间吸收了漆画中重彩描金的技法...

    1811 宜兴窑 黑漆描金 描金 方壶 描金漆 金漆
  •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枯树栖鸟图,清雍正,高21.2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7.9厘米。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腹以下内敛,近底处外撇,玉璧形底。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通景绘枯树栖鸟图,栖落在冬日枯树上的山雀两两相对,野趣十足,别有情致。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书“雍正年制” 双行四字款。此瓶图案疏朗大方,画意生动自然。...

    1533 青花 梅瓶 玉璧
  •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喜字纹小碗,清同治,高3.4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以红彩满饰“喜”字纹。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外底中心矾红彩署楷体“同治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碗造型端庄秀丽。...

    543 黄釉 描金 弦纹
  •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清嘉庆,长16厘米,口径4.2厘米。笔管细长,一端圆形,一端呈半圆状,为固定笔头之用。通体松石绿釉为地,粉彩饰红蝠、祥云及“卍”字,皆有吉祥寓意。嘉庆时期文玩用具造型多样,制作精细,瓷制笔管比较少见。...

    1033 粉彩 松石绿釉
  •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双“喜”字桃蝠大碗,清宣统,高9厘米,口径21.1厘米,足径8.5厘米。清宫旧藏。口微外撇,弧壁,圈足,足内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碗外壁以青花为饰,满绘缠枝莲纹,间以蝙蝠与桃实纹样,并对称书四组双喜(“囍”)字。以“双喜”字作为瓷器的装饰纹样,在民窑中出现较早。在官窑瓷器中清早期偶有发现,清中期以后大量出现于官民窑瓷器上。同治大婚时,以此...

    1900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 青花蓝查体出戟法轮罐之盖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蓝查体出戟法轮罐之盖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蓝查体 梵文 出戟 法轮罐之盖,明宣德,高6.5厘米,面径20.5厘米,底径21.5厘米。盖面饰4朵云纹,间以5个蓝查体梵文,是佛教种子字。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环围九9枚莲瓣纹,每瓣之上各书一蓝查体文字,中央双线圈内从左至右篆书“大德吉祥场”五字。此应为宣德青花出戟法轮罐之盖,罐身已失。此物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

    485 青花 蓝查体 梵文 出戟 法轮 种子字 莲瓣纹 大德吉祥场
  • 红地金喜字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羹匙,清同治,长17厘米。羹匙内外均施红釉,内以金彩满书单“喜”字,外以粉彩对称绘折枝 花卉纹3组,图案间署“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口沿处描金彩一周。...

    797 红釉 粉彩 折枝 花卉 描金
  • 定窑白釉印花吴牛喘月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吴牛喘月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 吴牛喘月图盘,金,高5.1厘米,口径30.5厘米,足径11.8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菱形开光内一轮圆月高挂天空,下方一头水牛口部微张,前腿直立,后腿屈膝跪地,抬头仰望,菱形开光周边及牛的四周刻以简单的花草纹饰。此图案传统认为是“犀牛望月”,后经考证认为应是“吴牛喘月”。《世说新语》曰:“今...

    622 定窑 印花 吴牛喘月 菱形开光 开光
  •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西汉,高32.5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3.6厘米。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双系,鼓腹,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青釉。肩部以划花变形凤鸟纹装饰。颈、肩及腹部划有5道。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向东汉成熟青瓷过渡期的产物。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发展而来。其...

    581 青釉 划花 双系 弦纹 青瓷 原始青瓷 印纹硬陶 铺首
  •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霍县窑仿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元,高3.2厘米,口径13.2厘米,足径14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盘折沿,弧腹,圈足。胎、釉均洁白,釉质光亮,施釉不及器底。里心模印 阳文牡丹两朵,外壁刻竖线纹多道。模仿定窑白瓷是金、元之际山西霍县窑的主要特色之一。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霍窑”条载:“出霍州,元朝戗金匠彭君宝效古定折腰样者,甚整齐,故曰彭窑。土脉细白...

    602 霍县窑 定窑 印花 模印 阳文 白瓷 格古要论 戗金
  • 黄地粉彩花蝶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花蝶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花蝶纹花盆,清光绪,口径11.5厘米,足径6.2厘米,高8厘米。花盆撇口,深腹,腹下渐丰,底承3足。里白釉无纹,口沿蓝彩绘回纹一周,口沿下自右向左书红彩“大雅斋”3字楷书款,右钤椭圆形闲章,内书“天地一家春”5字红彩篆书款。外壁通体以黄釉为地,粉彩绘花蝶图,花纹细腻,色彩浓艳。“天地一家春”为圆明园中一组建筑的名称,曾为慈禧居所。此款识与“大雅斋”款...

    862 粉彩 花盆 回纹 大雅斋 闲章 黄釉 圆明园
  •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清同治,盆高10.9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1.5厘米;奁高3.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3.2厘米。盆板沿,直壁,圈足。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口沿处暗刻卷枝朵花纹,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兰图案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

    1336 黄釉 折枝 花盆 刻花 花卉 体和殿
  •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5厘米,纵33厘米,横16.5厘米 河南上蔡城关二郎台出土 枕面为荷叶形,其下是一童子伏卧于长方形托板之上。童子左侧躺卧,头顶有一绺长发,颈戴项圈,两只手腕均戴钏,右臂袒露,手握一束荷叶莲花,左肩披长衫,臂向前弯曲,用力支撑身体。童子赤足,着短裤,右膝向前拱曲,左后腿蹬作欲跃状。通体施黄、绿、白三彩。 (以上...

    774 陶器 三彩荷叶童子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斗彩云龙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云龙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云龙纹 盖罐,清雍正,通高10.4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8厘米。罐小口,矮直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斜收,底内凹成圈足,带盖。盖面微现弧度,直壁,面饰青花飞龙一条,壁绘斗彩朵云纹。器腹部饰青花三爪飞龙两条,间以绿彩朵云,肩、胫处以黄、红、绿彩分别绘覆仰莲瓣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罐造型模仿成化斗彩“天”字罐,规整端庄。...

    363 斗彩 龙纹 盖罐 青花 莲瓣纹 御窑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