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贺卡文化与人文回归

时间 : 12-29 投稿人 : 大眼仔 点击 :

是年龄的增长抑或时代的推移,很多美好在不知不觉中远离,当它倏地又出现在面前,你便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它回归的意义,这其中就包括贺卡。

昨天惊喜,收到朋友寄送的贺卡一张,却有一种不适应感,猛然想起在这之前信箱空空已久。打开信箱将贺卡收纳入手,未见其名,心中已满期待。轻手撕开信封,挺拔清新的贺卡从牛皮纸信封中抽出,展开纸页,悦目而体己的手写体似还透着隐隐墨香,于是内心暖流涌动,不自觉追忆过往,不胜唏嘘。真想与好友见面把酒言欢。

这感觉久已未见,于是匆匆翻阅,偶有所感。

中国的贺卡文化自成一体,写、寄、收、藏各具含义,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

书写贺卡是寄托情感的过程。说来可想,一个人,一盏灯,玩笑时微笑窃喜,感伤时埋首流涕,只对着一支笔,一张纸。因为下笔的时候会像是在跟收件人对话,写下想诉说的语言,这些话也许就是属于那一时刻、那一情境,但是其他时刻与其他氛围都代替不了,通过书写贺卡的过程,完成即使是面对面可能也无法完成的跨越时空地交流。

当然这种交流也需要传递,寄送贺卡就是思念旅行的过程。贺卡需要旅行,这是短信、电话,甚至面对面交流都不能企及的方式,一张贺卡的旅行延长了感情的回味,寄者斟酌,收者期待,像茶一样,经过沉淀的情思也愈加醇厚。最终一句收到,感情也随之升华。

因此接收贺卡实际是提升感情的过程。我以为这依托于书写的独特性,展开贺卡,见字如见人,看到熟悉的笔迹,会很自然地想到写贺卡的那个人和与他经历的一切。而前面所述的对着纸笔的情感抒发,也全部融入每一笔画之中,这时候,文字是一种感情的载体,而贺卡是这些文字的载体。

贺卡也有一个特殊的属性,只有收藏贺卡的人才会发觉。就像无意,你翻到了自己在某时某地由某人寄出的一封贺卡,再读的时候已是时过境迁,味道和情感也自然不同。而这个贺卡,像是曾经的你寄给现在的一封信,短短几行字,却让人怀念感慨。藏起收到的贺卡,就是收起美好回忆的过程。

这写、寄、收、藏4个要素是中国贺卡文化自成一体的体现,也勾勒出自古以来民族文化推崇的人与人情感交流的过程。收藏家马未都认为,贺卡是中华民族曾经的文化精髓“礼”的一部分,私深以为然。礼是儒家思想所讲求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的重要组成,所谓“仁”即人与人的亲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

因此贺卡文化的再兴,可说是一种人文的回归。我们已经意识到千篇一律的短信拜年和电子贺卡,在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纸质贺卡面前那么苍白而机械,人与人关系的冷漠通过其表象显露无遗,其实很多对于旧时美好的回忆早已淡漠。很高兴贺卡承载了一些温情回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忆起书写贺卡也曾是中国孩子文字格式的最初洗礼,挑选贺卡曾是我们心中最在意的节日活动,也曾为书写不整而担心烦忧,曾为收到在意的人寄来的贺卡而激动鼓舞,如今我收到一张贺卡,就能拿出封存已久的过往。

天南地北,红印加身,一张贺卡不仅承载了这一路风尘,也预示着新的重视人与人关系的时代来临。

相关文章

  • 从最不可欲的生活中……认识权利[图文]
    从最不可欲的生活中……认识权利[图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听到这样的质问:“谁给你这样做的权力?”但是较少听到有人问“谁给你这样的权利?”或“你的这种权利从哪里来的?”质疑权力,往往是因为权力可能越界干预了权利;但是质疑权利,则是为了讲清楚权利到底来自何方。可惜的是,生活中较少人能够认识到明白和讲清楚权利到底来自何方有什么重要意义。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涉...

    10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何多苓:你让我画丑我有些困难[图文]
    何多苓:你让我画丑我有些困难[图文]

    何多苓画作一个梦境一样的园林,一位身袭长裙的女性,迎面走来,眼神里带着淡淡的哀伤。这是四川艺术家何多苓的新画,展览于近日于上海外滩22号璘宝轩画廊何多苓的个展《自然的诗意》上。何多苓以描绘女性而闻名,在他的画面中,他总能够把特定的形象和特定的气氛不可思议地混合起来。除了上世纪80年代《春风已经苏醒》以及《青春》,一张《小翟》同样影响巨大——给女诗人翟永明的造像,让人分...

    1761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诗情画意汪国真(图)

    夏荷(中国画)汪国真作林贵春对于汪国真由诗人成功转型,一举成为诗歌、书画、音乐三栖艺术家,大家都颇感好奇,甚至感到不可思议。一个曾经能令“洛阳纸贵”的著名诗人,为什么突然一下子喜欢上书法和绘画?并且像当年他的诗一样很快一举成名,红遍大江南北。对此,汪国真的回答却是如此的坦诚:“1993年诗歌出名后,自己经常出席一些社交场合,经常会有人找我题字、写贺词,甚至...

    93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范迪安:油画审美重写实令人担忧[图文]
    范迪安:油画审美重写实令人担忧[图文]

    近日,“军旅•行旅——孙立新油画精品展”在广州江南世家揭开帷幕。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并接受了本报专访。范迪安就写实油画被市场热捧、当代艺术批评的现状与不足等问题,率性直言,鞭辟入里。他还表示,这当中的不少观点,是他第一次公诸媒体的。而本报也希望这样的探讨,无论是对整个社会审美取...

    962 美术理论 美术知识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影像批评:顾铮——为了一张更大的照片[图文]

    BottegaVeneta艺术空间“鸟头”个展(2014年1月-3月)现场,姚瑶摄双人艺术小组“鸟头”形成于2004年,其成员是宋涛与季炜煜,两人现在生活、工作于上海。这两位以摄影为工作媒介的艺术家所产制的作品,在近年主要以两种不同的展现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一是以大量的手工印放的快照拼贴一起而成大幅壁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把众多照片所积聚起来的能量,...

    1950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师首先要有思想要有立场[图文]

    王澍建筑作品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见到“普利茨克建筑奖”的新科状元王澍教授,朴素、淡然,是笔者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自称是个智商不高的人,而且,在旁人看来,有点古怪。他说他读书那个年代,没人去图书馆时,他就一个人泡图书馆;当大家都在课堂里拼命读书时,他就背着包,带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沈从文写过的地方,“我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每个地方都走过。&rdq...

    2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朱新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图文]
    朱新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图文]

    艺术家朱新建朱新建朱新建(1953-2014)江苏省南京市人。我国当代新文人画代表人物。198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留校任教,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质奖;作品《除三害》获全国少儿图画优秀奖。为上海美术电影厂、中央电视台设计动画片《老鼠嫁女》、《金元国历险记》、《皮皮鲁与鲁西西》的人物造型。曾赴比利时、法国举办个人作品展。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法国国家图画馆、比...

    47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沈行工: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图文]
    沈行工: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图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沈行工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作品复评工作已经圆满结束,由组委会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强大的复评评委团队参与了此次复评,其中部分专家评委对本次美展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我们将为大家逐一呈现。在南京国际美术展复评现场,当谈到在艺术品收藏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沈行工再三强调,“欣赏性是收藏的前提”。面对近1000件的复评...

    1642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崔健:摇滚没有末日[图文]

    早报记者高征图崔健为自己的这场全国巡演起名“蓝色骨头”。用他的话来说,“蓝色代表未来,黄色是迷失的感觉,伤感,而红色是我的颜色,充满理想、反叛、愤怒。”这次他选择了蓝色,为智慧、为自由、为无限广阔的蓝色未来。昨晚,崔健“2012蓝色骨头全国巡演”来到上海大舞台。平安夜,全体起立昨晚大概是今年上海最冷的一天,加上逢周一和平...

    374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水墨: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唯一稻草”[图文]

    当代中国本土艺术的“救星”:水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对于本土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追问一直没有停滞,如何在世界文化加速融合的当下为“中国艺术”定位?对于当下水墨的发展,虽然前进的道路仍未明晰,但人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共识:中国艺术的发展,终究还得回到自己文化传统如何演变这一线索上来,而水墨正是我们自己成长的基因。当代水墨画主要特点:有别与中国传统画法表现...

    775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艺术:维多利亚时代世纪末式风格[图文]

    比尔兹利的作品比尔兹利的作品变革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很多英国人开始质疑这种快速改变的生活和日益工业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与工业化资本主义十分合拍的维多利亚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自然也受到攻击。在英国19世纪80年代后期,主流派文学艺术维护着这一价值体系和社会规则,针对现状,一些艺术家和作家发起了批评和讽刺它的前卫运动。奥布里·比尔兹利(AubreyBeardsley)...

    1893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抗战时期的郑午昌及海上画坛[图文]

    1943年中秋,郑午昌与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共20位甲午同庚合影。郑午昌,名昶,以字行,号弱龛。自1922年受聘于上海中华书局任史地编辑,继高野侯于1924年任美术部主任,至1952年患脑溢血在沪逝世,涉足上海美术界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作为传统文人画赖以生存的士大夫社会和经济基础,早已不复存在。海上国画家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绘画如何适应现代性,如何对具数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加以定位,是摒弃传统&l...

    970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王克举:都市化语言中的本土景观[图文]
    王克举:都市化语言中的本土景观[图文]

    《门前是港湾》120cm×140cm布面油画2013年当代中国的一切文化热点,都是以中国城市建设以及城市消费而展开的,这和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农业为中心的社会变革具有较大的区别。这种都市文化的建设,无疑也转移了艺术家的视线,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由此成为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语境。这种带有都市文化特征的艺术兴奋点,几乎改变了中国所有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审美方式,他们从各自的创作起点汇聚...

    7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陈显宝:艺术品有双重属性 既是投资品也是收藏品

    “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2014年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上图为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显宝。2014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于8月22日-24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在中国经济已由高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增长观”,为经济转型、深化改革赢取时间。本届夏峰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在...

    1685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墨舞神韵 自出一宗[图文]

    周明智周明智先生为人诚实,质朴中透着睿智,不张扬,不唯上,平和之中却才气横溢。在中国画的品评标准中,历来讲究画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人品不高画品也高不了,因而修养、品格、素质等有形无形的会在其作品中显现出来。周明智先生远离喧嚣的都市,隐居在京郊,用其平淡天真的心态,默默耕耘在纯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那片自留地,从不问亩产多少,却让我们品尝到新鲜别样的绿色食粮。周明智作品周明智作品先生尤擅牡丹和梅花...

    64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