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壮壮 点击 :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7月25日晚上,一辆运载大量艺术品的货车燃烧,作品被烧毁74件。这批作品,本来是准备参加26日的预展——由元亨利贞艺术拍卖有限公司组织、沈其斌担任总策展人的“当代艺术:中国进行时”。大火后,众说纷纭,阴谋论和仇富心理在其中最为抢眼。在这样的浪潮中,28日的拍卖会按期举行,成交111件,成交总额6597.325万元(含佣金)。其中,徐震、邱志杰、汪建伟的装置作品,分别以980万元、750万元、350万元的价格成交。中国的收藏家们以往绝少收藏装置,这次却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装置,这是前所未有的。

沈其斌在一个多月前就高调宣称:“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重新洗牌!从4F到8G是必然进程!徐震、原弓、金锋、邱志杰、汪建伟等将领跑8G,成为当代艺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艺术的3•0时代已经来临!”这种说法引起纷纷议论。这次的“7.25艺术大火”、观念艺术作品的高额成交,则让他进一步成为风暴的中心。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低迷、资源缺乏、僧多粥少、既有利益链盘根错节的局面下,沈其斌携大量资本进入,又如此高调的出场,遭到围观和群殴也不难理解。

从目前出现的这些言论来看,“7.25艺术大火”之所以牵动人心,其实人们更关心的是: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人生由无数的问题组成,当代艺术是针对当下的问题而产生的,它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家个体对问题的独到体悟和精彩表达。世界的无限复杂和每个人的不同,产生了非常丰富多元的问题,关注任何问题都有价值。但以当下的社会为背景,众多问题之间有轻重缓急的差别。某些艺术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关注和把握的是核心、要害的问题,并有精彩的个人表达。从改革开放至今,当下的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依然是个体的权利问题。它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原点,现代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的最早和最明显,但它的基本价值观,也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人性的自然需求的,不止是西方的标准。近现代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的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从闭关锁国到消化不良、逐渐吸收和融合,这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缓慢渐进的改良比急躁冒进的革命要合理的多,但无论如何,国门一旦打开就关不上了,谁也无法阻挡这个过程。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顾德新作品

从这个角度看,F4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把握住了重要的问题,用艺术的方式传播现代文明。和那些沾沾自喜于细枝末节的情绪和无关痛痒的问题的人相比,F4们是触及关键问题的。张晓刚在画出《大家庭》之前,勤奋和诚挚都很突出,但作品表达的主要是他的个人心理感受,和别人没多大关系;《大家庭》则准确的表达出了中国人共同的心理痛楚。考虑到中国的现实状况,即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痛楚都很可能继续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王广义的《大批判》,图像极其简单,但作品的观念指向,是对中国结构性问题的精准概括(官方主导意识形态不变,同时引入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概括,放在如今的社会状况中依然准确。只不过,除了方力钧在流动的社会背景下继续推陈出新外,F4中的其他几位,都在商业利益链中不断复制旧作,终于泛滥。F4如今的作品市场价格已不再万众瞩目,但F4作品中包含的当代文化价值依然未必有多少中国人理解,甚至未必有多少艺术同行领会。抛开个人恩怨和利益纠葛,这才是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的难题,以及整体应该继续努力突围、拓展的目标: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国人目前可能依然不到1%,那就努力让它变成2%、3%……。

此外,“F4”这个名号,是市场造神过程中生产的。和F4同期的,还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远不只这4位。例如,2009年后声称不再从事艺术的顾德新……;张大力的《我们》,从单件作品来看,是本人眼中中国当代艺术这三十多年来最好的作品,但在浮躁氛围中被重视的不够……。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顾德新作品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顾德新作品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张大力《我们》

随着中国前些年的经济崛起,中国当代艺术成为中国这个巨大发光体上的亮点之一,曾经被国际关注和追捧。2005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井喷,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市场利益的吸引下,迅速透支完自己的学术价值。如今,金融危机中的西方不再像以往那样大力追捧中国当代艺术,而且只关注很少数的优秀个体。本土人群又不太理解和消费当代艺术。市场低迷、机会缺乏的阴影,笼罩在大多数当代艺术人身上。

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 | 艺术杂谈

张大力《我们》

而且,近年来的社会奇观层出不穷,网络的发达又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进来,成为“自媒体”并迅速呼应、频繁互动。面对这么多的社会奇观以及“大众”的兴起,中国当代艺术界很多人的公共意识、知识储备和行动能力相形见绌;科技成果的不断普及化,让艺术家们曾经拥有的视觉技术特权被更多的人轻松掌握。曾经的“新潮”、“前卫”、“先锋”,如今有“拖后腿”的趋势。艺术领域里的少数杰出者在介入社会、呼应公共问题时的能力和实际效应,又让同为当代艺术人的很多人自叹弗如。

在网络传播、视觉生产技术被普及的当下,“当代艺术”的内涵和方式,如今又已经明显拓展、改变了。近年来成为国际艺术明星的某艺术家,以向公众“借钱”这样的行动方式和所产生的强烈效应,让拥有“艺术家”身份的人直接而巧妙影响社会的可能变成了现实。在这个行动之后,“当代艺术”被进一步推进,彻底撕掉了“艺术”这个温室的塑料膜,让躲在白盒子里做被观看、收藏的作品的“古典当代艺术方式”显得滞后、矫情和软弱乏力。面对来自艺术内外的冲击,原有的思想资源和表达方式越来越显得滞后和僵化,当代艺术界不得不面对这种窘境进行调整、转型。新的“当代艺术”,要求艺术家具有更开放的“艺术观”和更多样的手段、更综合的能力。这时,那些具有跨领域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又在了解“古典当代艺术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的人,更可能成为新的主角和明星。

沈其斌谈到的徐震、原弓、金锋、邱志杰、汪建伟,是他眼中符合时代新趋势的明星艺术家。其中,除了原弓因近年才转型为艺术家而有较大争议外,其他四位多年来的表现和影响力,应该是争议不太大的。对文化艺术的判断,每个人都有差异,当然可以对沈其斌列的明星名单持不同意见,而且他本人也在不断寻找更多的优秀艺术家。但他关于艺术3.0时代以及8G(8G并不是指8个人,而是指中国当代艺术新的模式、新的艺术生产力、新的话语权……)的提法,是值得深思的。至于“谁才是新的艺术明星”,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同时还能引入各种资源来扶持、推动,当然更好了。我个人认为:张大力、沈少民、孙原&彭禹、何晋渭、邵译农、毛同强等不少艺术家也都已很成熟,并依然在不断自我更新,而且今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家的表现引人注目。

相关文章

  •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图文]
    宫崎骏:融合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大师[图文]

    宫崎骏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中新网9月3日电(上官云)综合报道,威尼斯当地时间9月1日,72岁的宫崎骏将退休的消息对外界公布,目前正在上映的作品《起风了》成为其收山之作。这条新闻很快引发影迷的一片惋惜之声。宫崎骏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动画大师,其作品艺术风格将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故事内容表达美好情感、希望和人文关怀,受到全球动漫迷的追捧。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日本,他参与编剧导演的动...

    191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用真情呵护艺术的画家--王晓银[图文]

    甘肃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王晓银(左二)和裕固族原住民位于我国西北腹地的河西走廊,虽未曾前往,但在我的想象中不外乎戈壁、大漠、雪山、草原、古老的烽火台,加上时而显现的一簇红柳,一幅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寂图画。幼时课本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便是我对祖国大西北的最初印象。多年来,随着阅历伴随年龄的增长,加之新媒体不时所展现殊异于西北地区原有想象的风景物象,内心也些许改变...

    154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图文]

    王端廷:1961年生,湖北蕲春人,当代中国艺术评论家,西方美术史研究学者。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先后留学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研究院(1997—1998年)、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文学与哲学学院艺术史系(2002—2003年)。掌握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研...

    93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摄影的随意中不失严肃[图文]
    摄影的随意中不失严肃[图文]

    《美国摄影》热烈欢迎了一位大人物在instagram上的登陆,这位就是AlecSoth。AlecSoth乘着火箭一路成名,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室“小小棕色蘑菇”(Littlebrownmushroom),生产各种奇怪的独立出版物。这回,Soth的instagram也是以工作室的名义建立。(@littlebrownmushroom)美国摄影认为,Sot...

    163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沙特阿拉伯艺术“一起来”[图文]
    沙特阿拉伯艺术“一起来”[图文]

    沙特阿拉伯艺术“一起来”一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艺术家制造了美国国会大厦圆顶的微缩版,同时还缩小了自由女神铜像,并将其置于圆顶的下方——而这个由托马斯·克劳福德设计的铜像原本位于国会大厦的圆顶之上。这个13尺宽的微缩版与原版更加不同的是,它的内部设计更像一座清真寺。这件作品从属于“一起来”(ComeTogethe...

    851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中国书画中的多子多福图鉴赏[图文]

    刘海粟《石榴图》(中国画)文/图钟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家族传承的民族。在古代,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是每个中国家庭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象征多子多孙的吉祥物。这些吉祥物既有神兽和鱼、青蛙、蟾蜍、老鼠等动物,也包括石榴、莲蓬、枣、栗、荔枝、萱草等植物,“榴开百子”、“早立子”、“早生贵子”、...

    138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水墨材料的“新规范”(图)

    贾方舟【编者按】:798艺术区新绎空间在2013年4月6日下午开幕的《“言”新水墨-切片系列第一回展》,进而引发的“中国新水墨研究暨水墨切片系列主题展”沙龙,探讨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此次沙龙的嘉宾有:批评家贾方舟、批评家皮道坚、策展人杭春晓、青年批评家段君、雅昌网副主编谢慕、艺术家陈林、艺术家郝世明、艺术家李戈晔、艺术家刘琦...

    1042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蔡国强画的鬼能让我脊背发凉[图文]

    姚谦他捧红过萧亚轩、李玟、蔡健雅、刘若英,是许多大牌歌手口中的“谦哥”,也是台湾综艺圈教母张小燕口中“最懂女人心的人”。《最熟悉的陌生人》《我愿意》《好心情》等脍炙人口的歌词,无一不出自他的笔下。他就是台湾知名音乐人姚谦。上周六,蔡国强在浙江美术馆名为《春》的个人画展第一天展出,姚谦应邀为这位心中的绘画大师助阵,带来了一场名为《艺术与生活》的演...

    145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王羽佳:游走中的钢琴家[图文]
    王羽佳:游走中的钢琴家[图文]

    王羽佳最初回到中国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用“郎朗师妹”的称呼来叫她,虽然与郎朗同出一个师门,可是王羽佳对这种称呼毫不感冒。她只是淡漠地解释:我和他不一样,我练琴不是被迫的。王羽佳独奏专辑封面《幻想曲》现在没有人用这种称呼去打扰她了。作为一个游走在世界各地的年轻钢琴家,人们现在感兴趣的是她的演奏计划,她合作的大师,以及她究竟什么时候会谈恋爱,最后一项是针对明星的,不过她确实...

    741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二十年:前卫艺术是否到此为止[图文]

    宋庄当代艺术二十年本报记者张黎姣6年前,做批发油画布生意的老颜离开老家哈尔滨来到北京扎根,他将自己的“北方画布行”开在一个镇上。想不到,这里的竞争激烈得很,为此,他只得努力干活,常常整天都在裁画布,手指上磨出厚厚的茧子,但画布仍供不应求。老颜笑说:“我就是在给画家打工。”老颜住的镇子,离河北省燕郊7公里,离北京天安门24公里,它就是宋庄。自1...

    52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雕塑:凝固的快乐与哀愁[图文]

    何健君作品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是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停留在城市。”城市的美好在于它富含了文艺的因子,而雕塑“取体赋形”,在三维空间中凝聚生命的永恒。文、图记者郭晓昊、林琳“我把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式传递给大众,与平面的书画不同,立体的雕塑可供全方位欣赏,你可以用手触摸感受它的肌理效果。”...

    1324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文]
    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图文]

    熊广琴《静观》近些年,我一直关注中国绘画的“现代化”,追问写意花鸟画的终极价值。其实,对如何让自己的花鸟画“现代化”,每一位画家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做着不同的努力,我原以为在“中西”之间有一条自己的路,但却在观摩了西方各个流派的大量原作以后又自行否定了。还是沿着中国画本体道路走,因此我选择了潘天寿和郭味蕖两位中国意笔花鸟画...

    164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由“勁”“猛”到“凈”“圓”:張德林的回歸[图文]

    张德林作品早年人生意气风华之德林兄,谈笑自如,还有着入世的精神。观其行草遒劲、迅猛,颇有些颠张狂素之遗风。我以为张兄当延续此路,再发扬直接生命本真的“酒神精神”,必能大有作为。然而近年来,德林兄却一心向佛,并皈依了三宝,成为一名虔诚的俗家弟子,法名净圆,其理由不得而知。到参加他展览的研讨会时方知,他早已心向往之且很有年头。在拜佛参禅中,开始了超脱的人生。许多戒律开始在...

    1648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对话法兰西院长[图文]

    詹建俊近日,被授予“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的詹建俊先生将在11月16日举办的“中法油画家高层对话”的论坛中现身,并与法兰西学院油画院院士PierreCarron、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RemyAron等人进行中法油画艺术探讨的消息吸引了众多藏家的注意力。据悉,此议题与“中西方艺术高层论坛”中15日举办的&ldq...

    389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三问新水墨[图文]
    三问新水墨[图文]

    周韶华在雨中纸本水墨68×68cm2002年在游泳池中学会游泳,在自己的展览里学会思考和画画,新水墨高研班开出史上考博也汗颜的书单,不能自己有病自己找药——老师只能帮你打开一扇门,怎么画自己决定。周韶华的思路和周韶华的作品一样,有着与众不同的模板和角度。两周前,本报刊发了他意欲寻找水墨达人的报道后,报名和咨询者踊跃,而他约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

    1010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