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图文]

时间 : 12-12 投稿人 : 小山 点击 :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 | 艺术美文

《艾略特藏中国书法研究》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以美国最为蓬勃,然而近十余年来,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不如以前活跃了。方闻先生退休之后,接替他的教授虽然对书法也有兴趣,但毕竟不是专家。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培养以中国书法为论文选题的博士了。而在欧洲,随着雷德侯教授的退休,海德堡大学大概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是欧洲中国书法研究的重镇了。

由于西方并没有可以和中国书法相对应的艺术,中国书法的收藏和研究在欧美晚于绘画和器物的收藏和研究。不过,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深入,很多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书法及其历史,也有数量不是很多但却颇为可观的研究成果。

欧洲的中国书法研究,以德国为重镇。海德堡大学的雷德侯教授对中国书法一直很重视。他的博士论文为《清代的篆书》,其另一本重要的著作为《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他还有一些论述中国书法的单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被译成中文。柏林东方博物馆的馆长AdeleSchlombs的博士论文是《怀素及中国书法中的狂草的诞生》(德国的博士论文一般都出版)。台湾的戴丽卿小姐在德国以“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为题完成了她的博士论文。在法国,华裔学者熊秉明先生有关于草圣张旭的法文专著,他的中文著作《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对传统书论进行分类,作了体系建构的工作,加上文字优美,和1980年代美学热、文化热的中国书学界十分合拍,发表后,在大陆书学界受到热烈欢迎。瑞典学者比莱德(JeanFrancoisBilleter)的英文著作《中国的书写艺术》,在介绍中国书法艺术时,把西方艺术作为参照,写得甚是生动,是一本很适宜于西方读者的书籍。自1990年代以来,又有几位欧洲学者以中国书法为题撰写博士论文,如德国的劳悟达(UtaLauer),是雷德侯先生的弟子,她曾专门研究过和赵孟頫夫妇关系密切的高僧中峰明本的书法。目前,在欧洲最优秀的书法史研究者是意大利拿波里大学的毕罗教授(PietroDeLaurentis),他对中国古代书论有着多年的深入细致研究,他最近刚刚出版了关于唐代书论家孙过庭《书谱》的专著。近年来,雷德侯教授一直在主持一个北朝刻经的项目,在山东各地广泛地调查佛教摩崖刻经的状况,已经发表的单篇论文,让人十分期待其研究成果的早日问世。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 | 艺术美文

AmyMcNair著《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以美国最为蓬勃,自1970年代以来有过多次中国书法展览,近年来研究中国书法的学者的人数也有所增长。展出目录一直是欧美艺术史界的一种重要著述方式,它的好处是能比较快地反映新的学术成果(美大学出版社审核和出版学术著作的周期较长)和发表未曾发表过的艺术作品,同时因在展出期间出版,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1971年,曾佑和女士在美国费城举办了欧美第一个大型的中国书法展,同时出版展览目录《中国书法》,比较全面地向西方介绍中国书法。1977年,当时执教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的傅申先生主持了一个比曾女士的展览更具研究深度的展览,其展览目录《海外书迹研究》至今在欧美仍被书法研究者、收藏者作为重要的参考读物。在展览的同时,傅申先生还策划了在西方的第一个中国书法学术研讨会,提高了艺术史学界对书法研究的重视。1999年3月在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举办的艾略特收藏中国书法展,也出版了由韩文彬(RobertE.Harrist,Jr.)、方闻等多位学者编写的450页的大部头研究图录,收有论文《中国书法的理论和实践》、《王羲之与中国书法文化》、《书法与宗教》、《明代苏州地区的书法》、《晚明书法中的奇》、《中国尺牍的私人性与公众性》、《中国书法与建筑》等。艾略特收藏中国书法展开幕时,还举办了中国书法史讨论会,出版了讨论会论文集。美国近十余年来,在美国专门致力于收藏书法的藏家并不多,其中最活跃者是雅虎的创始人、前总裁杨致远先生(JerryYang)。在杨致远先生的收藏中,较早的有元代的作品,但最为突出的还是明清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不少吴门书家和晚明清初诸大家的精品。2012年秋,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为杨致远的收藏举办了“法迹:观远山庄珍藏法书展”,并出版了351页的研究图录,可以说是近十余年来西方最大规模的书法展和研究图录。图录由该馆资深馆员MichaelNight博士和张子宁博士编辑,共有九篇论文,MichaelNight的导论,王连起的《赵孟頫小楷真迹妙法莲华经考》、肖燕翼的《观远山庄藏明人法书读记》、王耀庭的《陈洪诗翰册研究》、何传馨的《清代中后期金石派书法》、黄惇的《十八世纪扬州的书法风气》、薛龙春的《从“点画”到“线条”:论晚明书法的小大之变》等七位大陆、台湾的学者的论文,他们的论文全部中英对照,是此书的一个特色。两位美国学者则是诗词翻译家JonathanChaves和著名董其昌专家李慧闻(CeliaCarringtonRiely),前者的文章分析论书诗的传统,后者研究观远山庄藏的两件董其昌书法。此外,一些展览的研究图录也包含了研究书法的内容,如何惠鉴和JudithG.Smith合编的《董其昌的世纪》(1992),里面不但有许多董其昌的书法作品,还有研究董其昌书法和所用印章的论文。再如,张子宁、白谦慎等编写的《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展览图录中,也有许多八大山人的书法精品以及笔者撰写的研究八大山人书法印章的论文。专题研究性质的展览过去在中国大陆不多,近年来逐渐有所增加,也出版了一些专题研究图录(如几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兰亭特展的研究图录),但依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今后或可以借鉴欧美、中国港台和日本的经验,多筹办专题书法展览,并出版研究图录,向外界披露博物馆的藏品和研究成果,这样可以推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 | 艺术美文

傅申等著《海外书迹研究》

博士论文是美国中国书法专题研究的主要著述方式。在目前已经完成的关于书法的博士论文中以普林斯顿大学为最多。普林斯顿大学能成为研究中国书法的重镇是和方闻先生分不开的。该校艺术史系的方闻教授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的侄子李健的入室弟子,对中国书法史一直有兴趣。自从1960年代方闻先生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后,他就一直积极在美国推动中国书法的研究。由于该校的中国书法收藏(包括私人寄藏)在全世界的大学美术馆中首屈一指,所以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书法研究,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原作。从1970年代以来,在美国完成的博士论文有:傅申的《黄庭坚的书法及其赠张大同卷——一件流放中书写的杰作》(普林斯顿大学,1976),ChristianF.Murck,《祝允明和苏州地区对文化的承诺》(普林斯顿大学,1978),SteveJ.Goldberg的《初唐的宫廷书法》(密歇根大学,1981),王妙莲的《鲜于枢的书法及其1299所书〈御史箴〉卷》(普林斯顿大学,1983),AmyMcNair的《中国书法风格中的政治性:颜真卿和宋代文人》(芝加哥大学,1989),朱惠良的《钟繇传统:宋代书法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普林斯顿大学,1990),AdrianaG.Proser的《道德的象征:汉代中国的书法和官吏》(哥伦比亚大学,1995),白谦慎的《傅山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变迁》(耶鲁大学,1996),王柏华的《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寒食帖〉》(哥伦比亚大学,1997),AlanGordonAtkinson的《按九曲度新声——王铎的艺术与生平》(堪萨斯大学,1997),张以国,《王铎草书线条的意义》(哥伦比亚大学,2001),卢慧纹的《一种新的皇朝书风——北魏洛阳地区石刻书法研究》(普林斯顿大学,2003),薛磊的《朦胧的鹤:记忆、隐喻与中国六世纪的一个石刻》(哥伦比亚大学,2009),何炎泉的《北宋书法的物质文化》(波士顿大学,2013)。还有一些博士论文虽非专门讨论书法,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却是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或有一定影响的人物,因此对研究书法史也很有价值,如金红男的《周亮工及其〈读画录〉——17世纪中国的赞助人、批评家与画家》(耶鲁大学,1985)和李慧闻的(CeliaCarringtonRiely),《董其昌生平(1555-1636):政治和艺术的交互影响》(哈佛大学,1995)等。美国的许多博士论文并不由出版社出版(这点和德国不同),要利用这部分研究成果,可以向密歇根博士论文复制中心邮购,所以对学术界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 | 艺术美文

毕罗著《书谱及其作者孙过庭研究》

从1990年代后期以来,在美国有四本关于中国书法的专著出版,即石慢(PeterC.Sturman)的《米芾:北宋的书法风格与艺术》(耶鲁大学出版社,1997),AmyMcNair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成的《心正笔正: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一书(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8),我的《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韩文彬(RobertHarrist,Jr.)的《摩崖:中国中古时期石刻书法研究》(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8)。在欧洲,近年来的书法专著就是上面提到的劳悟达女士的中峰明本研究和毕罗的《书谱》研究。

在通论式的著作中,早期有杨毓珣先生法文版的《汉代以来的中国书法》(1937年),蒋彝先生的《中国书法》(最先于1938年在英国出版,修订本197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此书的特点是通俗生动、文笔流畅,至今依然被许多学校作为中国书法课的基本教材。生前长期居住在纽约的张隆延先生,是黄侃和胡小石先生的弟子,对书学有精深的造诣,他曾和洋弟子PeterMiller合作出版了《中国书法四千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0)。居住在夏威夷的曾佑和女士在1993年出版了《中国书法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已不如从前活跃 | 艺术美文

韩文彬著《摩崖;中国中古时期石刻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在美国也曾出版过一些不是艺术史学者写的、但却和中国书法有关的学术著作。譬如说,著名汉学家牟复礼(FrederickW.Mote)曾在1950年代末和方闻教授一起在普林斯顿大学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博士生项目,他曾和朱鸿林合作,出版了《书法与古籍》的展览图录,讨论书法和版刻的关系。政治学学者RichardKraus长期研究中国政治文化,曾经写过《钢琴和政治》一书,讨论1949年以后,围绕着西方音乐问题上的一些争论。他的另一本著作《笔力千钧:当代政治和中国书法》一书则探讨书法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角色。这些著作对书法史的研究也很有借鉴意义。

从我在上面列举的博士论文和书籍,不难看出,西方既有的学术机制鼓励专题性的研究。有学术特点和风格的单篇论文和专书在高校专任教员的评审制度中占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综合他人研究成果的教科书或面面俱到、四平八稳、无独特建树的通论则得分很少。这种体制无疑鼓励学者们从事具有原创性的专题研究。因此,西方从事中国书法史研究的人员虽不多,但概论式的著作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

需要指出的是,近十余年来,欧美的中国书法研究不如以前活跃了。方闻先生在十二年前退休了,接替他的教授虽然对书法有一定的兴趣,但毕竟不是专家。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史专业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培养以中国书法为论文选题的博士了。而在欧洲,随着雷德侯教授的退休,海德堡大学大概也不会再像过去那样是欧洲中国书法研究的重镇了。这对于喜爱和关心书法的人们来说,确实令人深感遗憾。

相关文章

  •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的失范与重建[图文]

    “中国当代建筑师论坛”现场传统中国建筑曾有着完整的体系、鲜明的特征。而今天之所以讨论“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与范式重建”,是因为我国建筑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历经了一个严重的文化断层以致失范。如今的中国,能够找到任何国家的建筑风格,却鲜有中国自己的风格。那么,范式重建的意义何在?如何重建?新共同体是否已初现端倪?姜岑整理前不久举行的“中国当...

    1862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平民雕塑理应自信“走入”公共空间 [图文]
    平民雕塑理应自信“走入”公共空间 [图文]

    中国“胖女”雕塑“行走”、“运动”在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市政广场,感染了以拘谨与冷幽默著称的英国民众。曾雨林图当融合了中国普通平民朴实、幽默、乐观风格的雕塑作品与欧洲城市公共空间碰撞会产生什么?这些天来,泰晤士河畔的伦敦市政广场、都灵市皇宫广场、米兰水上世界等欧洲城市公共空间不约而同成为中国平民雕塑的展示场所。广州雕塑院院长...

    278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善本题跋真迹见古风[图文]
    善本题跋真迹见古风[图文]

    《周益文忠公集二百卷》(宋刻本宋周必大撰清翁同龢、潘祖荫跋)题跋书法纤毫毕现,版刻书影不失其真,总数达17册的《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既有书版书影的呈现,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书法文献鉴赏宝库。前不久,这套编纂多年的丛书在上海图书馆首发。以如此形式大规模地编纂出版一馆古籍题跋在大陆图书馆尚属首次。庐江刘氏远碧楼、吴江柳氏磨剑室、常熟翁氏等的藏书及各家精品几乎尽现其中。《會昌一品制集二十卷》(宋刻...

    921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蒙娜丽莎的手为何那么美?[图文]

    从达·芬奇解剖手稿上发现秘密“达·芬奇的科学密码———蒙娜丽莎的25个秘密”大型展览,自今年8月底开始在广东科学中心二楼专题展馆连续四个月免费对外展出。展览中展示了当年达·芬奇留下的绘图手稿,其中一部分达·芬奇的解剖学手稿,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达·芬奇绘画手稿壹...

    1184 美术理论 美术常识 艺术科普 艺术杂谈
  • 艺术不能为开心服务[图文]
    艺术不能为开心服务[图文]

    严培明《蒙娜丽莎的葬礼》布面油画严培明工作室供图2012年底,艺术家严培明的新作《龙》和《长城》分别在龙美术馆的开幕展与昊美术馆的展览中亮相。长期生活在法国,很少在国内现身的严培明,在位于上海莫干山的工作室,接受了《京华时报·艺术品投资周刊》专访,一向以黑白为创作主色调的严培明表示,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东西不需要他去表达,画画是让自己反思,而不是让大家开心。>>谈新作希望《长...

    1387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宣纸制作:传承在前 发展在后[图文]
    宣纸制作:传承在前 发展在后[图文]

    中国宣纸集团内待蒸煮的稻草对话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胡文军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时,中国宣纸集团董事长胡文军认为,宣纸制作100多道工序,是典型的系统性和集体性的传承艺术:“‘皮’、‘草’、‘水’、‘技’是制作中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宣纸是独特的,但不是唯一的,&ldq...

    747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李玉民的绘画精神[图文]
    李玉民的绘画精神[图文]

    李玉民山水作品贴近文脉,贴近时代,贴近自然,正本清源,是我国绘画界在20世纪中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冷静的思考,针对当今中国绘画的情景状况所提出的。在绘画上是时代理论的精髓,应记入史册。在当今山水画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是不可代替的指导性纲领。在画界,由于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和侵蚀,中国画发展一度失去了灵魂,中国画的结构逐渐消失。可以说贴近文脉,正本清源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中国画回归到正确道路上,回归中国绘...

    1616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 新水墨:何处求新
    新水墨:何处求新

    空城记(水墨)徐累盛葳如果说新时期的“新水墨”有一种共同点,那么就是排除了前述传统文人画和新中国成立以来“蒋徐体系”的写实中国画。在对其边界缺乏共识,对时间节点不预设的前提下,“新水墨”只能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新水墨之新,不应是题材之新、手法之新、图像之新,而应是观念之新、哲学之新。对于任何一个艺术评论家而言,谈论&l...

    1938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图文]
    高居翰:让绘画通过画史进入历史[图文]

    高居翰美国著名艺术史学者高居翰(JamesGahill)于美国时间2月14日在加州家中去世,享年87岁。他在《隔江山色》、《江岸送别》、《气势撼人》等系列著述中所构建的对于元明清绘画的独特叙事分析模式,被评价为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一个高峰。最后的著述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是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顶级博物馆之一。该馆前中国艺术部主任、现任斯坦福大学坎特艺术中心亚洲...

    904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能诗善画的孟淑敏[图文]
    能诗善画的孟淑敏[图文]

    孟淑敏,号湘竹居士,汉族,籍贯河北省黄骅市,自幼爱好美术、诗词,师从工笔仕女画大家刘思良先生,专攻工笔仕女、花鸟,其绘画风格细致、飘逸,搭配自作诗词题款相得益彰,深受书画收藏者喜爱。作品《读西厢》获沧州市书画比赛一等奖,作品《春夏秋冬》获沧州市中青年书画比赛二等奖,作品《昭君出塞》、《李清照》、《红叶仕女图》、《富贵全家》、《富贵满庭》、《富贵花开》、《富贵和平》、《有余图》等被众多国内外书画爱...

    1529 艺术理论 艺术常识 美术科普 美术文摘
  • 草间弥生在纽约[图文]
    草间弥生在纽约[图文]

    波点拥有太阳的形状,这是世界和生活力量的象征;它也有着月亮的形状,这意味着宁静。圆形、柔软、色彩斑斓、无知无觉、不可捉摸,波点成了一种运动。波点是通往无限的方式。1969年3月17日,草间弥生与一些艺术家在纽约中央公园83岁时,草间弥生再次来到纽约这座对其影响至深的城市。她一生的作品,从她尚未到达纽约的上世纪40年代,到其离开纽约的70年代之后,被精心挑选,以回顾展的形式,陈列在纽约惠特尼美术...

    1314 美术知识 美术资料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顾黎明: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在哪里[图文]

    图片资料编者按:2012英国伦敦奥运会期间,由北京国子监油画艺术馆主办的“2012中国油画艺术展”将于本月24日至31日在伦敦奥林匹亚西厅展出,此次展览甄选了具有艺术影响力的老中青三代油画家的代表作品,旨在向英国公众和各国奥运会观众展示具有本土情怀的中国油画。近日,参展艺术家顾黎明老师接受记者专访,向我们讲述了他个人的油画师承故事,他对东、西方绘画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理解,...

    5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西方解读[图文]

    《最后的晚餐》去年十月,曾梵志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见上图)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以1.6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当代艺术品世界最贵新纪录,这给了2008年后由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跌落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注射了一针莫名的兴奋剂。当代艺术的门道和玄妙让很多圈外人无法参透。是谁决定了好和坏?又是谁操纵着巨额资金的走向?芬兰导演米迦•马迪拉(MikaMattila)一直觉得这是个令他琢磨且颇为...

    977 美术趣闻 艺术评论 美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为什么写实主义在中国能代表官方主流[图文]
    为什么写实主义在中国能代表官方主流[图文]

    奥赛博物馆馆藏作品由米勒、库尔贝领衔的“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展自从2012年11月中旬开幕后,至今仍在中华艺术宫展出。近日,艺术家杨千观看之后谈了他的感受:“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居然还有那么多所谓的写实派在模仿或跟风。写实主义已经进入历史100多年,为什么在中国还能代表官方主流。这不得不让人反思。在21世纪,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说到...

    386 艺术理论 美术知识 美术文摘 美术评论
  •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美退休批评家称当代艺术肮脏愚蠢[图文]

    图片资料一位重量级美国批评家近日炮轰当代艺术界,称任何人只要“看过蝙蝠侠漫画”就足以在艺术界任职。戴夫·希基是一位策展人、教授以及一位以捍卫美的激情洋溢的散文集《看不见的龙》和一系列文化批评文章而著称的作家。他正远离被他称为僵化、自我崇拜和被一群对自己所行之事毫无敬意的富有的收藏者们绑票了的艺术界。“他们从事对冲基金业务,所以他们把赚取的暴力...

    387 美术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