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几年各地政府对临时用地的监管不到位,制定的临时用地范围过宽,临时用地不临时、侵占耕地红线等问题频发。为解决这一危机,自然资源部近期印发了《关于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严格规范并完善临时用地的各项管理措施,坚决防范“临时变永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021年临时用地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吧!
2021年临时用地最新管理办法:
一、严格界定临时用地范围
本次《通知》牢牢抓住临时用地应具有“可恢复性”这个要害,严格界定临时用地范围:
1、与建设项目施工、地质勘查等无关的用地,使用后无法恢复到原地类或者复垦达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用地,不得使用临时用地。
2、临时用地应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
3、制梁场、拌合站等难以恢复原种植条件的不得以临时用地方式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可以建设用地方式或者临时占用未利用地方式使用土地。
4、临时用地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能够恢复原种植条件。
二、提升临时用地审批等级
提升了临时用地使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审批层级,防止损害耕地保护红线。规定县(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临时用地审批,其中涉及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由市级或者市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不得下放临时用地审批权或者委托相关部门行使审批权。
三、调整了临时用地期限与复垦期限
1、细化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临时用地期限,建设周期较长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使用的临时用地,期限不超过四年。
2、完善复垦期限的规定,临时用地使用人应当自临时用地期满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土地复垦,因气候、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复垦的,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复垦期限。
3、严格落实临时用地恢复责任,临时用地期满后应当拆除临时建(构)筑物,使用耕地的应当复垦为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使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的应当恢复为农用地;使用未利用地的,对于符合条件的鼓励复垦为耕地。
四、加强临时用地批准、使用、复垦监管
1、建立临时用地信息系统,关联建设用地审批、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卫片执法检查,全方位强化监管。建立定期抽查和定期通报制度,部、省两级加强定期抽查。
2、严格临时用地复垦责任,按年度统计,县(市)范围内的临时用地,超期一年以上未完成土地复垦规模达到应复垦规模20%以上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要求所在县(市)暂停审批新的临时用地,根据县(市)整改情况恢复审批。
有关2021年临时土地最新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住宅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如果有需求申请临时用地使用,或者正在使用临时用地的朋友一定要仔细阅读本次通知,了解临时用地最新的管理措施,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临时用地管理。小编今后会在住宅在线平台为大家分享更多有用的土地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