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的重要性正在加强。日本钢铁联盟提出了关于新结构系统、巨大海啸应对策略、钢结构防灾点建筑、长寿建筑、采用高强钢降低钢材重量以及减排CO2等各种思路。
1、新结构系统是通过使用强度为传统钢2倍的钢材“H-SA700”和制振结构,避免部件的塑性化。据称,即使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主体结构部位也可无损伤,可确保人身安全和震后各项业务的继续开展。
2、巨大海啸应对策略包括采用高强钢增设加固街区、建设海啸避难塔,实现柱材直径的最小化和减少柱材根数等。海啸避难塔是由方钢管柱和H型钢组成的轻量化、抗震、抗海啸结构。
3、钢结构防灾点建筑是采用超过预想海啸强度的独立支柱(Piloti)结构,避免海啸破坏力的建筑。Piloti柱采用具有高屈服强度、高刚性的混凝土填充钢管(CFT)结构,上部为采用控制压曲拉条的制振结构。抗震性好的钢结构可实现轻量化,结合Piloti结构,能够降低地震的影响。
建筑用钢及钢结构发展方向
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变化都会导致对钢结构要求的变化,可实现大空间的钢结构的应用正在扩大。在建筑行业人力短缺的背景下,钢结构施工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动向。如通过实现钢骨材料的标准化而缩短工期的系统化建筑近来发展迅速,由于可比现有的施工方法实现省力化而获得青睐。
在地震大国日本历经多次灾害而造就了日本先进的钢结构技术。为了避免海啸、地震、台风等造成的灾害重演,这项技术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而作为构成建筑物的建筑用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另外,在熊本地震中又出现了新的课题,当时发生了地震和余震均为7级以上大震,因此如何应对数次大幅度震动,将是今后钢结构领域要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