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国十分注重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建筑工业化方面的发展。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较受欢迎的新型建筑。要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良好发展,除技术设施等硬性条件亟待升级外,国内建筑行业对建筑工业化及装配式建筑存在的认知误区则成为其有效发展的另一项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在建筑工业化问题上主要存在下文的四大认知误区。
1、用结构的装配式思维研究装配式建筑
与之前的建筑工业有所不同,现阶段广泛谈论的装配式建筑本质是一种建筑产品建造方式的转变。当前行业内存在着过分重视主体结构装配化率的现象,但装配式建筑体系本应由市场自发形成。而诸如混凝土剪力墙和核心筒等已无法适用于装配式结构体系、毛坯房交付造成的极差的居住体验、对通用建筑体系重视度不够等现象也普遍存在着。
2、用传统模式实施装配式建筑
建筑工业化以实现建筑性能和成品交付为目标,以模数化设计和工业化制品为基础,以系统集成和机械化施工为手段,实现建筑设计、制造、施工和运营的过程。而传统的先建筑设计、再构件拆分、后工厂预制的模式,无法实现各要素的集成与协同,既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及用户体验,也使得建筑制品企业成为定制生产者,造成产能严重过剩。
3、将工厂化预制理解为建筑工业化
建筑制品规格化和接口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只有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多样性的建筑产品。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做法是将主体结构切分预制、现场组装,把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转移到工厂,造成工厂生产通用构件错误的变成了在工厂预制工程。此外,强制性的预制率要求也助长了这种错误思维。而在各地相继出台的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及相关政策中,普遍采用装配率指标来衡量建筑工业化水平,且大多数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制定,也导致了“为装配化而装配化”的现象。
4、工业化通用建筑体系未获广泛共识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中仍普遍存在在楼板和墙体中埋设管线的传统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空间的可变性及功能的适应性,管线、墙体等的寿命差异也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使用维护带来了很大困难,成为我国建筑短寿命的重要原因。而国际成熟的SI体系(支撑体S(Skeleton)和填充体I(Infill)分离的建筑体系),则高度统一的实现了支撑体的耐久性及填充体的适应性。这种通用建筑体系至今未获行业普遍共识,已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顶层问题。
本文主要讲到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上存在的四大认识误区,如果及时改正,相信未来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上会有一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