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1910~1997)先生的绘画素养非常全面,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极其精湛,这里面又以山水画最为特别。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创作大多以色彩浓重的青绿为主,墨与色的交融,浑厚华滋,传达出一股深邃的意境。下面从庋藏多年谢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诚献谢稚柳1996年作青绿山水丈二巨制《松瀑亭子》,以飨藏家。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谢稚柳《松瀑亭子》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1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2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3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4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5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6
△谢稚柳《松瀑亭子》局部-7
【题识】松瀑亭子。丙子春,壮暮翁谢稚柳。钤印:壮暮翁(白)、烟江楼(朱)
谢稚柳,近现代绘画史上成就卓著的国画艺术大师。十九岁时倾心于陈老莲画风,后又直溯宋元,取法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燕文贵、徐熙、黄筌及元人墨竹,1930年起与张大千相过往,并追摹陈洪绶绘画。
谢稚柳正式开始习画山水是在1936年,比他初习花鸟画晚了很长一段时间。谢稚柳学画山水的方法十分特殊,即有意识地避开对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的明清山水画的影响,直接师法宋人。谢稚柳曾自作诗云:「细参绝艳银钩笔,不识元明哪有清」。
虽然谢氏山水画并非全然不师元明清,如他颇偏爱元代王蒙的山水画,偶尔也取法石涛的笔意,但他所以对宋画如此情有独钟,并且穷其一生精研于此,却是有着非常深层的原因的。谢稚柳的绘画在近现代画坛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无论是他最早涉猎的花鸟画,或是他后来致力最深的山水画,包括他间作的人物画,都以精工典雅为尚。他的艺术追求,代表了近现代画坛一股重现宋元乃至晋唐绘画辉煌的思潮。
这幅稚柳先生的丈二山水画气势不凡,画幅前景左侧一虬松穿插而出,画家用笔力千钧描绘着松树的苍劲,画法亦是颇见功力。足见画家的描绘功力均非等闲。中景山脉中一泓清泉倾泻而下,山无水不活,画面中的泉水不仅串联起了整幅画作,更将山石的坚硬与瀑泉的柔顺形成了自然的对比。整幅画面融宋元山水画的气势与意境为一体,呈现一片雨湿的江南春色,秀而繁阴的山谷,茂密清幽的松柏,若隐若现的亭子,犹如银河飞落九天奔腾直下的瀑布,这幽闲静谧的画面使人感觉到一种空灵。
全画的笔墨运用是谢稚柳的风格典型,轻松大气,气局不凡,笔墨灵动,而不失厚重,墨色浓淡相宜。全画的设色同样以赭石染山石土坡,以花青墨染峰峦叠嶂。展观画作,彷佛已置身于画家所营造的美轮美奂的山水、林泉、丘壑之中,不禁使人流连忘返。作品中运用了青绿、泼彩、皴染等手法,显示出谢翁多方面的创作技巧,成为集传统山水画技法于一炉的经典之作。
谢稚柳晚年画风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此《松瀑亭子》以一种较为朦胧的笔法写出一个带有朦胧诗意的景致,画面青翠葱郁,画家以纯度很高的石青、石绿色染出青山绿水,但并非与古代的青绿山水相类,而是着重意境和氛围的表达,似乎是某个特定季节与时刻的瞬间印象,快速记录,不求细节毕现,只将新鲜的感觉保存下来。水润的山景洋溢着淡淡诗情,是谢翁晚年的佳作。
谢稚柳山水画作深受市场青睐,源于其艺术的独特风貌。可以说,用「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这句话来评价谢稚柳山水画最为恰当。因为谢稚柳山水画先从学习范宽的画格开始,取其雄宽伟美,再转从燕文贵与王诜,领悟其俊爽清峭、含蓄温婉的艺术神髓,走着一条扎实的师古之路。
特别是后来对徐熙所创立的「落墨法」,谢稚柳不仅深入研究,且付诸实践,进而移神取貌,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自己画风的突变,呈现出典雅贵气的风格。这种风格的画作,迎合了市场上藏家们偏爱唐宋富贵气的审美趣味。正是由于谢稚柳高超的宋人传统艺术底藴和高雅绝伦的画作风格,才使得喜爱宋元传统的藏家较容易找到雅玩和升值之间的心理平衡,让他们心向往之。
此幅《松瀑亭子》,是谢稚柳晚年山水作品的代表,其上款识为壮暮翁稚柳,可见其晚期作品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风度气势。作品采用鸟瞰式满构图,勾皴点染有北宗山水之雄崄峭拔,设色敷彩又不乏江南山水的灵秀清润,青绿借鉴泼彩的技法体现了画家晚年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艺术探索精神。
近现代青绿山水画大家有张大千、何海霞、刘海粟、谢稚柳、吴湖帆等巨匠。这其中谢稚柳吸取落墨法精华,创立了「落墨青绿山水画」。1997年6月1日先生逝世于上海广慈医院,终年88岁。此幅登峰造极之丈二巨制作于1996年,堪称其一生中最后一幅青绿山水大画亦不为过。今有幸隆重诚献其晚年青绿山水扛鼎之作,识者当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