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图文]

时间 : 05-11 投稿人 : 小铮 点击 :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很多看上去专属于人类的领域,正在经受智能化大潮不间断的冲刷、侵蚀和淘洗,绘画也不例外。

2019年夏天,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上,展出了一套系列组画《历史的焦虑》,从表现手法和观念上来说,这些画并没有太多新奇之处,但绘画语言娴熟,格调不俗。当观众知道作者的身份后,纷纷驻足欣赏。原来,这组画的作者“夏语冰”,其实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她是实验艺术系教授邱志杰的“研究生”,而这组作品则是她通过三年的深度学习后自动生成的画作。今年8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中,一位游戏设计师通过人工智能绘画工具生成的作品《太空歌剧院》,参加了数字艺术单元的竞赛,获得第一名,在插画圈引起热议,并漫溢到整个网络。

面对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能力日新月异的进展,有人感叹:“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如果创造性工作也会被机器淘汰,人类还拥有什么?”

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每个绘画创作者思索和直面的问题。作为插画师,这几年我也在积极关注、使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同时在思考:人工智能绘画程序能代替人类绘画创作者吗?绘画创作者该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

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 艺术常识

人工智能绘画创作的内在机理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不是近几年突然出现的,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了。用人工智能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那时美国艺术家拉博斯基用示波器制作的数字作品,主要是曲线集合的有序变化,非常抽象。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人工智能绘画工具,还不能创作写实作品。这种情况随着人工智能绘画程序“亚伦”的出现而改变。“亚伦”不是在电脑上生成数字作品,而是通过控制机械臂去作画。经过不断迭代,到上世纪80年代,“亚伦”已经可以进行写实创作,其风格是程序开发者哈罗德·科恩创作的翻版。

近年来,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创作水准的快速提升。今年非常热的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如DiscoDiffusion、DALL·E2、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都建立在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基础之上。

它们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收集大量前人创作的作品,通过算法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然后生成新图像。2018年,《埃德蒙·贝拉米》在佳士得拍出43.2万美元的高价,这幅肖像画的创作者是巴黎艺术团队Obvious,2016至2017年间,他们收集了15000幅经典肖像画,涵盖14世纪到20世纪的作品,然后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算法对它们进行处理,最终制作出一系列人工智能肖像画,其中就包括这幅拍出高价的作品。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绘画程序的创作,本质上是计算。科学家把程序接入一个绘画数据库,再用算法对这些作品进行视觉风格的分析和学习,进行图像模式的识别和计算。现在,人工智能绘画已经进入“text-to-image”(文字生成图像)的新阶段,用户打开人工智能绘画程序,提供一个词群来描述所想要的内容、风格、材质,绘画程序就能进行解析,生成相应风格的画作。

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 艺术常识

人类独有的生命体验仍不可替代

这种需要人类进行数据投喂的智能程序,属于弱人工智能。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绘画程序,不论怎么精巧、强大,都没有自己的意识,只是从属于人类创作者的工具,这也是由艺术的本质决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它通过感性的形象来反映世界、表达感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绘画创作是“有感而发”“感同身受”,是内心情感的升华或宣泄。法国艺术史家丹纳也指出,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绘画创作者的创作,是创作者独特生命体验、审美和情感的表达,还或隐或现地传递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情绪。

绘画创作中的这种“意向性”,是人工智能程序所不具备的。人工智能绘画创作,离不开科学家和艺术家的选择性输入和训练,它没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没有绘画创作者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那种特有、复杂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虽然人工智能程序能精准对笔触、颜色、构图、空间、形状、纹理等特征进行模仿,但它进行艺术创作时,更多的是“根据一个指令,深度学习数据库,叠加优化出方案”,暂时还无法主动地提炼出属于一个鲜活创作者的“生命故事”来注入作品、感动观众。

如今在视觉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专业级绘画作品,但AI画作的价值,关系到艺术价值、功能等方面的界定,而我们的审美体系中的审美主体还是人,艺术价值的评判体系,还在由人所主导。正如邱志杰所言:“艺术的价值不单是美学的,也是社会的,更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对于绘画创作而言,创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仍是绘画作品的最大生命气韵和价值所在。

由于人工智能绘画程序是基于“前人的数据库”去创作,其演化建立在当下这一刻往前所有艺术风格的数据库之上,其表现手法和风格,跟这个时代最前沿的风格相比,是有些滞后的。以笔者所在的插画领域为例,这个领域的活跃艺术家,还在一分、一月、一年的时间进程中,创造着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风格和“艺术史”。

即使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发展到有自我意识了,传统绘画仍有其不可替代之处。人的艺术创作,是跟物质、跟真实世界的互动,画面从无到有的过程,是有触感、有味道、有人的精神参与的。只要人的肉身还存在,人类就会有对肉身感知、表达的持续渴望,其结果是,手工、手感、手绘会不断焕发生机,让传统作画方式回到艺术领域“收复失地”。

AI绘画可以取代人类画家吗 | 艺术常识

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智能绘画

人工智能技术浪潮澎湃而至,作为绘画创作者,是不能无动于衷的。人工智能专家吴军说得好:“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最初受益的都是发展它、使用它的人,而远离它、拒绝接受它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是迷茫的一代。”

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像摄影术的发明一样,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介质和可能。作为绘画创作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利用这种创作工具。

我们可以把人工智能的绘画作为启发自己灵感创意的一把钥匙。由于其技术与工具特点,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人类创作者知识结构、想象力,以及所处文化环境的限制,迅速生成一些出人意料的图像,极大地提高创意过程的效率,带来一些新的可能性。

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新的工具来展示自己的创意。随着人工智能绘画对算力和计算机硬件要求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用人工智能画画,人们对它的接受与认知,会逐渐从猎奇转变为欣赏。人工智能作画,也可能会像摄影、电影那样,逐渐从一门技术变成了艺术门类中的一种。

现在的人工智能绘画程序,已经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生成绘画,但正如有了相机并不等于就会摄影一样,要想用它创作理想的作品,创作者的审美素养仍非常关键。从笔者使用人工智能绘画软件的体会来看,文字描述虽然降低了绘画的门槛,但要想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创作一幅好作品,创作者仍必须不断发挥想象,进行调试、补充、修改。插画师、设计师、画家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他们熟悉不同派别的画作特点,不仅可以用精准的语言描述,还可以导入草图,帮助人工智能程序更好理解描述语言,以获得相应构图和配色,并通过后期修改、补绘调整细节,因此他们用人工智能绘画工具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提升创意、审美能力,必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作者要亲近自然、深入生活,在自然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历练熏陶,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练就识美和懂美的眼睛。同时,要博览群艺、广泛撷取,从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的认知和扩充心灵的纬度。此外,还需要创作者具备工程师的思维,系统思考自己的创作脉络,并能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法,将自己独特生命体验融入创作表达中。无论未来智能技术大潮如何汹涌,笔者认为,这些都将是绘画创作者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作者:韩娴 (插画师、绘本作者)

(本文配图均为作者使用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ViLG文生图创作。)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3日11版)

相关文章

  • 买艺术品还是买房 艺术市场迎来新投资热?[图文]
    买艺术品还是买房 艺术市场迎来新投资热?[图文]

    3月27日,证大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2元/股的价格成功发行1334.5万股,募集资金1.6亿元,资金主要投向艺术品市场,用于艺术品采购。一则看似寻常的发行新股消息,却在艺术品市场引发关注。因为当下正值中央与地方同时发力,楼市调控多管齐下,楼市真的要变天了吗?在楼市动荡莫测时,投资者为了降低风险,开始寻找新的保值投资品。今年3月以来,艺术品市场传递出来的回暖迹象也越来越清晰。中国拍卖市场逆势领...

    54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郜科接受《周末艺术》专访。摄影/潘安琪人人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快乐。对于有艺术天赋的人尤其如此,因为艺术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在以前,小孩表现出唱歌、跳舞、绘画等喜好,常常遭到主流价值观的扼杀。当然,现在的小孩已经很幸运了,在艺术品市场财富效应的引导下,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作用下,艺术爱好已普遍受到了重视。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时段基本没有课业压力,社会生活又很贫乏,许多人会...

    5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康雍乾三朝画珐琅器赏析[图文]
    康雍乾三朝画珐琅器赏析[图文]

    画珐琅,是金属珐琅器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品种,是用单色珐琅釉料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作地,再根据图案设计的色彩,用珐琅釉料描绘出人物、风景等花纹图案,再入窑经高温烘烧,出窑后经磨光、镀金即成。画珐琅器吸收并借鉴了掐丝珐琅器、瓷器、料器和西方画珐琅的制作工艺。本文介绍了康雍乾三朝的画珐琅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画珐琅八宝莲花纹法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画珐琅番莲双蝶纹花口盘画珐琅器,是金属珐琅器中的另外...

    4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秋拍的艺术史梳理与其他[图文]
    当代艺术秋拍的艺术史梳理与其他[图文]

    沙耆《比利时女肖像》2015年秋季艺术市场的重磅消息,都撇不开中国与亚洲富豪。11月初,上海商人刘益谦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场上,斥资10.84亿元人民币“夺取”了莫迪里阿尼的《斜躺的裸女》,一时轰动全球当代艺术收藏圈,而另一则震动西方收藏界的艺术新闻,也指向了亚欧板块上曾经的王者——俄罗斯。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期在报道俄罗斯富豪、艺术品收藏家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DmitryRbolovlev...

    17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梵高与徐渭:命不同价[图文]
    梵高与徐渭:命不同价[图文]

    梵高 雏菊与罂粟花重庆 吕传彬大家应该都还记得这样一个消息:某中国“土豪”在纽约苏富比的一场秋拍中投得印象派大师梵高作于1890年、即其死前几星期才完成的《雏菊与罂粟花》油画(见右图)。因为价格高达近6200万美元,合人民币近3.8亿元而轰动一时。当今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无数亿万富翁。从去年底的另一富豪以2800多万美元购得毕卡索的《两个小孩》起,中国的媒体就不断地予以报导。似乎以为中...

    120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穆家善:独创新路画胸中丘壑[图文]
    穆家善:独创新路画胸中丘壑[图文]

    镜泉图(焦墨画)2011年33X33cm日前,“苍茫化境——穆家善焦墨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著名华裔画家穆家善22年后,再次回到中国美术馆办的又一次个展。37幅独创的“焦墨千豪皴”,为传统中国画拓展了崭新的创作空间。他的作品以焦墨体格为描绘方式,以书写式的用笔用线为集中语言,以苍茫化境为画面格调,成为中国当代山...

    188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明清时期书画的作伪与炒作[图文]
    明清时期书画的作伪与炒作[图文]

    (传)仇英 书长信宫词班克斯毁画,或是自嘲,引发的却是对艺术品、资本与市场的沉思,结果是成为热搜事件,画价飞涨。可是,现代艺术品的市场化仍在进行中,其结果难以预料。相比之下,300年前的书画市场已呈现出早期的市场化趋势:作伪的流水化作业,市场的全球化,书画著作的功利性,鉴定术语的标签化,甚至形成了以当时的苏州为中心的全球性造假中心,在晚明嗜古、博古、拟古的浪潮中,以书画为代表的艺术品成为早期艺...

    1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赵华胜以丹青绘铸抗战史诗[图文]
    赵华胜以丹青绘铸抗战史诗[图文]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以14年的艰苦斗争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著名画家赵华胜30余年研究抗联史,重走抗联路,作品数次荣获全国奖。他的笔下深刻、系统地描绘了东北抗联的历史,着重塑造了赵一曼、杨靖宇等英雄人物,在绘画史册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鲁美读书时就埋下“抗战情结”赵...

    135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家推荐系列——刘春明[图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艺术家推荐系列——刘春明[图文]

    画家刘春明刘春明,1964年2月13日(正月初一)生于无锡,祖籍江苏南通,现旅居北京。80年入无锡二泉画院从事艺术创作,84年入江苏文艺学院美术系,90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刘春明导师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书画研究所特聘专家、江南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民革...

    113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拍卖市场监管与行业建设[图文]
    拍卖市场监管与行业建设[图文]

    2017年度,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随着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的成熟度也在逐渐提升。而就监管与行业建设方面而言,2017年度也取得诸多成效与进步:各级政府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包括修正《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修订《拍卖监督管理办法》,废止《文物拍卖企业年审管理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展文...

    117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孟云飞:钱学森的绘画情怀

    钱学森(1911~2009)钱学森(1911~2009),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弹元勋”。他不但在科学上成就非凡、功勋卓著,而且在艺术方面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非常强调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科学家需要懂一些具体的艺术,艺术家也要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在这方面,他不但一直身体力行,而且也卓有成效,拿他的话来说自己就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受益者。他的艺术修...

    17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草间弥生幕后最重要的艺术推手[图文]
    草间弥生幕后最重要的艺术推手[图文]

    大田秀则在画廊内。摄影:YT。1994年,OTA FINE ARTS在东京惠比寿地区开幕。在多年的工作和探索中,OTA FINE ARTS通过自身的建设和实力,将自己打造成为日本当代艺术的先驱。而20余年来,OTA FINE ARTS创始人大田秀则本人也成为了当代艺术领域最具价值的推手之一,而其中,对当代艺术领域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作为草间弥生幕后最重要的推手,将其推到了更加国际的舞台上。在...

    166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作画又作诗 国画艺考提高门槛为哪般[图文]
    作画又作诗 国画艺考提高门槛为哪般[图文]

    刚刚过去的中央美院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又增新难点:中国画学院在保留专业必考的内容之外,首次增加了诗歌的创作,要求考生自作咏春七绝一首。众多考生表示入学门槛较往年更高了。在业界人士看来,回归传统文化,“诗画合一”的考量是美术艺考发展的良好方向。但是,本科入学也不宜难度过大,还需谨防速成式的应考模式,让艺术教育跟上命题改革的步伐是一个大课题。“诗意”提高录取门槛3月3日,中央美院国画系本科...

    3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谁在推动最贵中国艺术品诞生[图文]
    谁在推动最贵中国艺术品诞生[图文]

    图为2017年12月6日,上海,观众在拍卖预展上欣赏《山水十二条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9.315亿元,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成为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虽然至今还没有哪家机构或者藏家个人宣称竞拍了这件艺术品,但毫无疑问的是,终于有一件中国书画作品的成交价突破1亿美元,虽然这个价格在西方绘画市场上可以看到。去年的北京秋拍,亿元似乎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然而,当重新审视这些天价拍品时,却可发现一个值...

    60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画家李锡宗[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画家李锡宗[图文]

    【艺术简介】李锡宗,字凤麟,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先后毕业深造于广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艺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研究员。2016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教研室教学部主任。...

    116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