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剑
在火药发明之前,人类争斗的沙场是冷兵器的世界。
在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剑,历来被称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长者,唯青铜剑是也。
从商朝时的短如匕首开始成长,到东周时期,吴越之地的铸剑大师造就的青铜剑已达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其冶炼技术领先西欧大陆近千年,精湛技艺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
“吴戈越剑”
吴越之地,自古便以冠绝天下的铸剑技术著称。
商周时期,江南一带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当时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两个国家,即吴国和越国。
吴国的疆域在以太湖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越国的疆域在吴国之南以会稽为中心的周围地区,与姬姓吴国不同,它纯粹是由土著越人建立的一个方国。
在吴、越两国所铸青铜器中,兵器既精且美。春秋中晚期,随着吴越对外军事扩张的需要,其兵器铸造业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繁荣的状态,因此“吴戈越剑”不仅为时人所艳羡,其美名还留传千古,为历代所称道。
越王勾践剑
好勇之君、好剑之民
我国的宝剑,主要起源于吴越青铜剑。而吴越青铜剑,一开始是在吴地发展起来的。
古代越人以勇武好剑而称著。《汉书?高帝纪》称:“越人之俗,好相攻击”。《汉书?地理志》又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这种轻死易发、勇武好斗是越族的天性,越人喜好用剑的传统应与其天性有密切联系。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个传统大约发端于西周时期。
自西周时期吴地出现早期青铜短剑之后,青铜剑的制作和使用在吴、越地区发展。很快,吴、越两国地域壤接、民族相同,风俗一致、交往密切,自古有“同气同俗”之说。当青铜剑制作技术在吴地得到发展之时,很快也传入了越国。于是,发端于吴地的青铜剑也就成为吴、越两国的共同财富。
春秋晚期,吴越青铜剑已经发展至成熟的颠峰,其铸剑术为列国最先进者,故所出之剑为举世所重。
青铜剑由短变长
考古发现的春秋早期青铜剑,都是柱脊剑,也就是由圆柱体的茎,直向前伸延而形成剑身的凸脊,只是有的剑茎上装有剑首,有的没有,形体都比较短,一般在28至40厘米之间。这样类型的剑只适于前刺,而不适于劈砍,更像是匕首,所以也称它是一种“直兵”,是一种防范非常的卫体兵器。
西周时期的战争以车战为主,两军对阵时,首先用远射的弓矢,待到战车错毂格斗时,多以长柄的戈、戟、矛、钺为主。剑,这种仅有几十厘米的手握短兵器,在当时不占重要位置。从考古发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剑的出土数量与铜戈数量相差很大。
但在江苏南部到浙江北部地区出土的同一时期青铜短剑,却与中原地区的剑有明显区别。剑茎实芯,有的饰有花纹,茎端有较大的圆首,剑身中脊隆起,前锋尖细,两侧刃已呈现两度弧曲的雏形。这种侧刃的弧曲,是吴越青铜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到春秋晚期,吴越国力日渐强盛,军队扩大,促进了兵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此时吴越的铸剑技术达到高峰。在发展过程中,吴越青铜剑的剑身变长,柱脊变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锷收狭、刃部由直刃变为弧线内收。形制上的变化,提高了剑的杀伤能力,使其在步战加强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复合剑:青铜长剑的巅峰之作
青铜剑在变长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难题。
所以在东周时期,吴越之地出现了很多铸剑大师,比如欧冶子,以及我们所熟知的干将、莫邪等。
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点是:如何使日益增长的青铜剑完美地克服柔韧性和攻击性“不可兼得”的难题。
青铜时代,铸剑采用的是铜锡合金,如果锡多了,剑会很锋利,但容易折断;如果锡少了,剑的柔韧性会明显增强,但是攻击力度却要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青铜剑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复合剑应运而生。
越王州句复合剑
勾践的曾孙—越王州句就拥有这样一把刚柔相济的复合剑。它的中脊及两从由不同成分之青铜嵌铸而成。中脊使用锡含量较低的合金,以确保剑的韧性;而剑的刃部和锋部用锡含量较高的合金,确保剑的杀伤力。
越王州句复合剑从剑脊到剑从因材质差异而呈明显不同的颜色。在浇铸程序上比一般的青铜剑要更加复杂。青铜剑采用的是分段铸造的工艺,先浇铸剑体,再在剑体的基础上铸接剑格、剑柄和剑首,最少都要经过两个浇铸步骤。但如果是复合剑,铸造剑身的时候中部还要留有凹槽,凹槽中的部分要单独浇铸,然后再嵌进去。至少都要经历三到四次浇铸才能做出这样一把良剑。
越王勾践剑暗格纹
王剑翘楚:越王“勾践”剑
自60年代以来,在各地陆续出土大量带有吴、越王名的青铜剑。
这些有铭吴剑的形制并不一致,但大同小异。大同,是指锋为弧形尖状,刃缘呈外凸的弧线,近锋处略为内收,隆脊有棱;小异,在于茎、格、首的区别。
春秋晚期的典型吴剑多是宽格、茎作圆柱或扁圆柱形,其上或有两道箍,圆盘形首或喇叭形首。有的剑身饰有几何形或火焰朵状暗花纹,制作精美。吴剑的精良,从出土的三件吴王光剑便可见一斑。
越王不寿剑
但是,代表当时铸剑技术最高水平的并非吴剑,而是越剑。现在所出土的吴越兵器之有铭者,也以越剑为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0余件越王剑重见天日,而越王勾践剑是其中最为精绝的佼佼者。
越王勾践剑出土于1965年12月,剑出土时,装在黑色漆木剑鞘内,剑与鞘吻合较紧。剑身寒光闪闪,毫无锈蚀,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
剑身一面近格处有铭文两行8字。铭文为鸟篆,当时正在发掘现场指导工作的历史学家、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方壮猷教授带领着一班年轻考古工作者连夜对铭文进行释读,在工地无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释读出“越王、自乍(作)用钅佥 (剑)”6字,但最关键的越王之名未能释出,为搞清楚这个问题,由方壮猷教授发起了一场以书信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讨论,先后经过两个多月,最终确定这件青铜越剑为“勾践”之剑。
有铭的越剑以“越王勾践剑”为最早,有铭的吴剑始于诸樊而终于夫差,夫差与勾践同时。从吴越青铜剑的发展渊源和独树一帜的形制、纹饰等方面来看,其冶铸工匠应是土著。他们在不断改进工艺的过程中,至越王勾践剑时达到铸剑技术的顶峰。
越王勾践剑为何历经千年不锈不腐?
首先,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本来就不像铁那么容易生锈;二是越王勾践的墓室本身建造得非常精良,密闭性比较好;第三个原因则跟剑身上密布的黑色菱形暗格纹有关。
“暗格纹是一种独立于剑身的物质,但又有机地和剑身融为了一体。它不仅提高了剑的装饰性,而且还起到了防腐作用,提高了剑的韧性。但这具体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工艺附着在剑身上的?到目前学界还是众说纷纭。
在2017年的热播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演员段奕宏化身剑灵,向观众诉说越王勾践剑的故事。节目中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江旭东博士为大家还原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剑”的真身,这把青铜剑之所以被称为王剑翘楚,更多还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历经千年不朽,展现青铜剑本身的面貌,越王剑所映射出的文化、社会、历史背景完整的展现在公众面前。
战国·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不光)剑
王者归来·越王不光剑
2017年,西泠秋拍中国历代青铜器,多件重器辉耀呈献,其中,战国?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不光)剑成为焦点。
“战国·青铜错金银越王旨殹(不光)剑”为越王勾践后世孙——越王朱勾之子、越王翳(不光)所作之剑,剑格及剑首错金银鸟虫书铭文,铭文共计三十字之多,不仅记载了越王翳(不光)的史实,剑格铭文竖写横列,在以往所见传世或出土的越王者殹剑(包括越王不光剑)中尚是首例,填补了越王者殹剑过渡到越王丌北剑之间在剑格铭文书写形式上的缺环,为解决越王兵器铭文中的准确释读提供了一把钥匙。
据考证,此剑原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卢吴古玩公司公司售于日本藏家塩冶金雄,并有出版展览记录。在已知的数把越王旨殹(不光)剑中,此剑在工艺、书法上皆属上乘,是越国青铜铸造技术的代表。
古越国即在今杭州,越王不光剑也算是重回故地。
青铜剑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伴随着吴越两国的鼎盛颓败而衰落,但它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却始终保留至今,它的铸造技术让现代人叹为观止,它利刃出鞘的瞬间让人重回千年古战场的刀光剑影……
我们无法也不能忘却青铜剑和它的历史,它值得被称为真正的国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