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必经的途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历史上任何伟大的创造都不能替代新的时代创造。具有千百年创作发展历史的中国画,只有不断地创造、创新,才能创作出与旧时不一样的新样式,给人们以新的精神审美享受。中国画只有不停地向前发展,才能给人类精神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云法造境”是我为了中国画的创新,从1991年到2000年立足黄山之巅的西海、北海九个春秋,通过对大自然中云彩的深入观察体悟而寻找到的艺术创新突破口。“云法造境”简而言之就是把传统山水画中不十分关注或忽视、淡化,作为山水画辅助物的云彩提升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元素,提炼出多种新的表现技法,将云彩千变万化、吞吐天地间的神韵与人的真情实感相融通,来营造一种人生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新境界的创作新理念、新方式。“云法造境”也是舍弃传统山水画一贯沿袭的创作方式、方法,另辟蹊径,创立符合自己艺术理想的创作新理念、新方式、新方法,而走出的与传统模式不一样的创作道路。“云法造境”也是我投入一生几十年的光阴和精力,创作出与传统山水画不一样的“云海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大各具特质的艺术新样式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云法造境”艺术思想体系的建构意义,在于以创新的思维开拓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创作道路,拓展出一片新的表现空间、表现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人文精神境界,也为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新路径。具体而言,一是“云法造境”构建出了从前人忽视或不十分关注,没有探索、研究、创作到位的历史遗留难题入手,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扩大起来做文章的创作道路、创新方式。二是“云法造境”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画云彩表现的历史难题,开拓了以画云为主要题材内容的中国画表现新空间、新领域。三是“云法造境”提炼出了表现云彩的多种笔墨语言、表现技法,丰富、提升了中国画笔墨技法。四是“云法造境”以画云为主体,融山、水、树、石等物体于整体之中,创造出独具动态美、整体美、神韵美的表现“云天境界”的“云海山水画”新样式。五是“云法造境”突破传统山水画、“云海山水画”的画山、画水、画云的可指性具象表现,开创出表现中华民族宇宙时空观和天地大美的“宇宙境界”的“时空水墨画”新样式。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时空水墨画”依循“云法造境”艺术思想,融通宇宙时空与人生,突破传统山水画画山、画水、画树、画云等具象形式的束缚,将审美思维提升到对宇宙时空的生成变化和对社会人生情感体验的宏观整体把握上,通过对广袤无垠的宇宙时空、四维空间的生命律动等“似像非像”的系列意象的创造,表现了宇宙自然时空无尽、雄浑博大的大美景象和“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它将山水画由传统的对可游可居、小桥流水人家的静态美的追求,提升扩展至体验宇宙时空崇高、雄浑、博大、神秘的宏观美、整体美、运动美、节奏美、内在美的“宇宙境界”,开辟了一个中国画往更高度、更深度走的艺术新天地,为中国画的多元化创新发展提供一个实质性的、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回首云法造境三十载,艺术创新之路充满坎坷艰辛。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继续为中国画的发展而奋斗终身!
(节选自钟章法著《云法造境艺术思想论集》)·
云法造境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一条新路中国美协前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王琦题
“云法造境”系列作品两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暨学术研讨会部分专家点评
2001年11月和2010年7月,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在中国美术馆主办“云法造境——钟章法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40多名美术界权威专家、学者对“云法造境”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对钟章法几十年如一日、执著探寻中国山水画创新之路的探索精神给予高度肯定,认为“云法造境”艺术创新在创造中国画新样式,开拓中国画新空间,实现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部分专家的评论。
《流金岁月》80cm×70cm(云海山水画)
《云山放歌》90cm×100cm (云海山水画)
潘絜兹(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前主任):
钟章法的画很有特色,在黄山九年不容易。他画云像海,我去过黄山,就是这种感觉。历代山水画家画山就是山,画水就是水,画云就是云。他是从高空看下来,抓住宏观的感受,把山、云海、大海融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他的创作开了山水画的一条新路,特别是画山画云画海,都表现出了山水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刻画出了山水的灵魂。他这几年进步很大,可以说是走在别的山水画家的前面了。
《日破云涛万里红》450cm×100cm(云海山水画)
《银白世界》70cm×70cm (云海山水画)
于志学(中国美协理事、冰雪画创始人):
一个艺术家终生所追求的是要创建独立系统的艺术美学形式,具体表现就是应该在艺术形象上要有独立的语言系统,要创建自己的样式。我觉得钟章法在艺术实践上有几个难度。第一个难度,我们有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表现空间越来越少,余下的空间展现难度都是很大的。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画黄山的人很多,但大都画奇峰、怪石、树木,画云雾是一笔而过。因为实的东西好表现,虚的东西很难画。云、雾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要在画面上固定它的具体形象,难度是很大的。这是长期以来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创作空间之一,这也是钟章法创作的第二个难度,因为他要以实写虚。第三点,他的画篇幅都不大,却展现出一种博大的气势。为什么一张小纸有大画的气势,我想钟章法研究了现代视觉艺术效果相关理论。他没有用渲染的办法来画云和雾。他的画,极虚的地方也用笔触画出来。渲染方法的信息量没有用笔触的信息量大,因为每一个笔触都是画家的一种情绪和一种激动的储存,我觉得钟章法抓住了艺术上最基本的一个手段。审视他的画使人体会到:中国绘画自始至终都要突出用笔的重要性。
《秘境天开》90cm×100cm (云海山水画)
《云天浩荡》90cm×100cm (云海山水画)
我觉得一个艺术家能够取得成绩很不容易。画画的人太多了,好画家也相当多,大家画得都好,但好画不等于有学术价值。学古人的画法,和古人一模一样,好不好?好,画得好,但是没有学术价值。为什么说它没有学术价值?因为它没解决问题,没能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问题,没给历史增添新因素。为什么我特别提出钟章法呢?因为他解决了一个问题。他用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感受、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来描写黄山风情,创造了“章法”的绘画样式。一个艺术家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不多。
《天地皆有情》70cm×140cm(云海山水画)
《旷野遗韵》70cm×70cm(云海山水画)
杨力舟(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
钟章法的画很有特点,以黄山云海为主体,开辟了黄山景观的一个新课题,这也是他多年来在黄山云海之中发现的新的视觉领域。他的水墨云海和其他人画的黄山烟云有所不同,十分难得。他的云与光融在一起形成波涛,墨色变化丰富,使得画面效果好,非常有气势也有墨韵,直观地看像大海波涛一样,而且光感很强,他把黄山的另一面画出来了,这种独特的画法应该坚持。另外,他将云、山和海融为一体,追求整体的气势,突出大自然的宇宙宏阔感,体现出较深的内涵和精神,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这是他的匠心独运。
《天工造化势自成》90cm×100cm(云海山水画)
《天地有灵》70cm×140cm (云海山水画)
程大利(中国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我觉得在同类画云的画家里头,钟章法是画得最好的。他是这么一位画家:熟练、轻松、表达出自己一种感受,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这是非常难的,给我印象很深刻。钟章法选择云这个课题是有难度的,因为表现云要靠山和树的对照,或者靠其它物体的对照,云本身仅仅是一个对比关系中的主体。西洋画家画云是用色彩将它记录下来,而中国画最重要的传统是写意,我觉得章法在写意上有所突破。第二个感觉就是章法确定了一个技术目标加以挑战。中国画是一个讲技术的画种,特别是宋以来的中国画,对技巧的成份越来越讲究。技术是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成份。钟章法在锻炼画云的技巧上下了很多功夫,他很执着,认定一个题材,认定一种形式,花了多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符号。
《秋山红树》70cm×80cm(云海山水画)
《天路》90cm×100cm (云海山水画)
《秋山红树天一色》360cm×100cm (云海山水画)
中国美协理事、著名画家周韶华题
时空水墨画导读
时空水墨画在创作理念、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等方面都与传统山水画不同,可以说是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
传统山水画表现的是以大自然的下半部为主的崇山峻岭、江河湖泊、树木屋宇等具体可视的形象,而时空水墨画关注的是宇宙之无穷缅邈,日月之阴阳盈亏,天地之动静上下,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大自然宏观景象。
这种宏观景象犹如人在太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是大自然的纹理,是大地、山川、云海、大海的整体轮廓,感受到的是似云、似海、似山的一种宏阔浩瀚、苍茫无尽的宇宙人生宏观体验。
具体而言,以“云法造境”构建时空水墨画,就是将云彩的运动神韵作为画面的主旋律,让天空、大地、山川等一切景物围绕这一主旋律展开,并以此为中介,整合天地间适合意境创造的表现元素,把自然上下物象连成一体,上达苍穹,下连大地,一以贯之,展现洪荒初辟、天地空蒙、日月辉映等种种奇特神秘的时空境象。
因此,欣赏时空水墨画仿佛置身于无极太空俯瞰地球的浩瀚山川,是山?是海?是云?画面中没有具体可指的形象,但又好像无处不在,非常亲近。它把欣赏者带入一种远古、一种神秘、一种浩瀚无垠、一种返璞归真的美的境界。
时空水墨画展示了宇宙时空演化的大律动、大节奏,表现了似云、似海、似山三位一体的大自然宏观美感,达到了一种“云与山共舞、山与海同韵”的艺术效果。它将中国画由过去的对可游、可居,小桥、流水、人家静态美的追求,扩大至体验宇宙时空崇高、雄浑、博大、神秘的宏观美、节奏美、动态美和内在美,把中国画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更神秘、更高深、更广阔的艺术境界。
因而较之传统山水画,时空水墨画更符合中国人的宇宙时空观,更能体现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也更能彰显中华民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和“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审美文化特质。
《横空出世》70cm×70cm(时空水墨画)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
看了钟先生的展览和文字材料,觉得耳目一新,充满了探索性、开拓性,也有继承性。他的创新,致力于开拓山水画的空间,突破口选择画云,又是植根传统的。前人有一定认识,但是没有解决,他再继续往前推进,有超过前人之处。他发现了黄山云海的美,但不是纯粹画黄山,是画观察黄山云海后的一种想象。以云作为画面的主体,气魄很大、很开阔,形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云海山水,一种叫时空水墨。云海山水已经是一种新的面貌了。时空水墨更由画地面的云海实景,上升到对宇宙时空的生成变化的想象,画广袤无尽的时空,画四维空间里的生命律动。他通过云法造境、水墨时空,来表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给画云以丰富的内涵。不只是开拓了题材,而且也开阔了视野,是一种精神性的探索。
【画家简介】
钟章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法造境·时空水墨画创始人,曾任云海画院(国家民政部批准并主管)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现任名誉院长。
1948年出生,为了艺术的创新,从1991年起立足黄山之巅西海、北海等地,历时九个春秋,对传统山水画中被淡化、忽视的大自然云彩深入观察体悟,在中国画坛首次提出以“云”作为中国画创作主要元素的观点,开创“云法造境”新课题、创作新方式,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云海山水画”和“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作品。数十篇论文在《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报刊发表,从理论到实践形成独特的艺术思想体系。《二十世纪中国画史》评:“钟章法多年居黄山,皴云如海,奏黄海乐章,实出于时代感受,追求动态之思。”日本学术杂志《教育实践研究纪要》(ISSN1346-8294)刊发的山口大学副校长、美术教育家、博士生导师福田隆真教授的论文《水墨画家钟章法的创作理念和美术教材化》,指出其创新性水墨画在美术教育中具备教材价值。
2001年和2010年分别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在中国美术馆主办个人画展暨学术研讨会。多幅作品在全国画展中获奖。作品曾作为国际艺术交流项目在美国、日本等地展出。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收藏。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钟章法》(大红袍)《钟章法云法造境作品选:山水画·时空水墨画两大系列》《中国画名家技法丛书:云海山水技法全解》《云法造境艺术思想与创造》《云法造境艺术思想论集》等。
《山海魂》70cm×70cm(时空水墨画)
他的水墨时空把握了云的运动规律,表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景色,而是一种洪荒初辟、乾旋坤转、日月交辉、云海奇观,还有惊雷闪电等奇特神秘的时空境象,是在宇宙生成变化中既像山又像海的那种云的涌动,体现了大自然的宏观美感。这就把传统的画山、画水、画树的意境,提升到更宏大的境界,包括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未知领域。他不只是跟大地、山川对话,还跟整个宇宙对话,这就可能赋予画更多的精神容量,画法也会更神奇。这方面他是想跨越一大步的,而且确有成效。另外,中国画由于历史长、积累厚,不仅讲境界的高度,也讲技法的难度,二者要结合起来。画云是很难的,他从难处入手,很可贵。他画云发挥了笔墨,有很多的画法,有线描的、有泼墨破墨的,手段很丰富。能形成浑然一体的大境界,我觉得墨发挥得比较充分。
《波光》100cm×100cm(时空水墨画)
周韶华(中国美协理事、著名画家):
章法老弟以“云法造境”方式开拓中国画发展的新空间,把立足点定位在强化山水画的时空感、强化境界的辽阔深远,并以云气流动为主体语言来建构画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开拓中国画多元发展领域里,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具有原创精神的画家。章法的画面构成是以广袤无垠的大自然,像大海起伏一样的山川与大自然浑然一体,靠的是以一气运化的整体感构造极富容量的大境界、大气象。我以为,这就是钟章法的“云法造境”所追求的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的大气象、大境界。它是人与天地江山、人与大宇宙豪迈雄壮的交响。尤其是那些令人震撼的鸿篇巨制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京展出必定会产生轰动效应。
《日月同辉》70cm×70cm(时空水墨画)
徐虹(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钟章法在十多年前就选择云作为突破传统中国山水画的一个课题来进行探索,是非常有眼光的。看他的作品更多想到的是庄子。在两千三百多年之前,庄子就已经提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先验体验。庄子和屈原把自然作为一种有品格特性,超然于人,人游弋其中,但不以人的感情和意志为转移的状态。表现为人在宇宙、在自然中飞舞和翱翔,人可以被宇宙所包容,人可以融化在宇宙中,但不能亲近它,也不能彻底认识它。钟先生的作品既非常现代,又很传统、很中国,它和庄子的精神是相合的。钟先生正在进行新的开拓、新的尝试,无论是从宏阔和细微的对比、空灵和实在的对比,还是经验和想象、超越和拓展的对比,其前景可能是中国水墨真正走向一种浩瀚无涯,传导着中国人时空观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