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展览的理念不同 决定不同的观展效应[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田田 点击 :

展览的理念不同 决定不同的观展效应 | 艺术市场

观众其实敏锐着,一场展览到底是高水准还是平庸,到底是数年磨一剑的全力以备,还是四处露脸的积极营销,是能够感觉的,其被感染程度和反应自然不同。

当下书画界展览从数量上看,极为兴盛,但如果从观众情况看,则常显尴尬。相当一部分展览都会为观众数量发愁,特别是担心开幕时人少冷清,所以保证观众数量成为组织者、策展人的重要任务。这种情况对于官方展览还好,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观看,而且一个展览往往有数十上百名作者参加,只要促使作者到场,开幕现场人气便有足够保证;对于民办展览则难得多。民办展览是各显神通,有的人气爆棚,有的不叮不当,相差很大,不一定是水准的差距所致,还与作者的身份地位、工作性质、处世技巧、邀请的广度力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开幕仅是一个重要节点,此时观众到场更多是礼节性质,之后正常展期的情况才更体现展览的内在吸引力,有些开幕时候热闹非凡的展览,往往在之后长达数周的展期内门可罗雀,打出原形,所以有人戏称开幕结束便是闭展。

在这种情况下,展览似乎不再是展方市场,而是观方市场,与二三十年前相比,难以同日而语。以前,看展览是一件很值得珍惜的事情,只要有展览,相当多的业内人士和爱好者往往关注惦记,交通不便也要想办法前去一看,而且大多看得仔细,称为“学习”;而现在,很多人看展览似乎只是体现对主角的莫大的友情,称为“捧场”。有人开玩笑,以前朋友之间感情如何看喝几杯,现在就是看办展时是否前来、是否发朋友圈。如此,以至于有人把观展人数作为水准和成功的标志,似乎100人到场的肯定比50人到场的厉害有面子。

从理想状态说,一个真正的好展览并不在于开幕时来了多少人,因为开幕时来客原因复杂微妙,并不是很纯粹;相比开幕,正常展期内观众数量更能说明实质;甚至也不必论数量,而是在于观众是否看得仔细,是否会反复端详品味,是否在展厅内停留较长时间,看后是否有较深印象。这样的展览,即使只有几十位观众,其品质与效果可能好过那些数百位穿梭浏览的。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与展主没有多少关系的观众自发前往、甚至成为网红展览。

展览的理念不同 决定不同的观展效应 | 艺术市场

一种是名气实力皆超一流的大画家、大书家的大型展览。这类展览,展主得到公认的水准名气是天然的内在吸引力,像前几年浙江美术馆举办的潘天寿画展,每天都有不少从各地赶来的观众在展厅里静静地细看。这些观众,大部分都是艺术的虔诚者,虽然也有部分主要是为了拍照发圈而已,但确实是超越利害关系自发而来的。

一种是展陈环境时尚的展览。有些展厅及策展人设计意识好,展厅环境布置现代感、时尚感、品味感很强,也容易吸引观众,只是相当一部分观众注意力重心可能不在作品本身,而是环境氛围,像有些自媒体从业者或类似者,就喜欢到这样的场所取景,使制作的图文视频等能吸引更多的观看。对于这类展览,虽然观众数量不少,但可圈可点的并不是作者作品本身,而是展厅布置者。

即使如此,现在能主动吸引观众的展览也是少数。为何如此之难,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是展览的重要性在降低。展览其实是人们信息量的来源之一,以前展览容易成为宠儿,是因为那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展览重要性相对而言便突出。现在渠道多,图书无比丰富,几乎应有尽有;媒体高度发达,随时可以了解,人们通过看书、上网、看微信,已经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对展览的需要程度自然降低。再说,以前生活单调,可以把看展览作为一项准娱乐活动,积极主动性就高,现在生活丰富程度空前提高,可做可玩的事很多,一部分对展览爱好关心程度不是特别高的人便失去兴趣。

二是高质量的展览比例少。以前展览不多,主要是官办和个人展览都少,像个人展览,即使是高手一般也要好多年才办一次,有的甚至到了晚年才办,一辈子办一次或少数几次,质量自然高。现在一方面是官办展览多;另一方面是个人展览大量增多,因为办展条件好,公办展厅好申请,民办展厅纷纷出现,场地问题容易解决,而且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下,书画家办展的意愿大大增强。

但是,展览数量多,并不意味着质量必然高。对于相关协会主办的展览,在浓厚氛围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但在是否利于高等级水准方面存在争论,有观点认为这种展览实际上已经是从业者实际利益的指挥棒,数十年下来形成“展赛体”,事实上反而影响顶级高手的出现,“有高原缺高峰”是公认的行业现状和忧虑,与此恐怕不无关系。而且,这样的展览大同小异,看过几次之后看展的意愿便降低。对于个人举办的展览,相当多的是商业展,因为展览办得多、参与得多,便容易提高曝光度知名度,也容易炒作,所以只要有能力办个展的便尽量办,有的甚至一年东南西北办几次;没有能力办个展的,也尽量参与到各种各样群体展览中。所以,放眼四望,一年到头各种展览接二连三此起彼伏,以至有时行业内的显要人物出面站台都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展览次数和宣传操作被提高到重要位置,相当一部分低质量便难以避免,不要说水准一般作者的展览难以吸引观众,即使有些相当不错的书画家,因为展次过频,其质量也已经不同程度注水稀释,观展效应自然降低。很多观众其实敏锐着,一场展览到底是高水准还是平庸,到底是数年磨一剑的全力以备,还是四处露脸的积极营销,是能够感觉的,其被感染程度和反应自然不同。

对微观的具体从业者来说,则应该引起重视,办展览到底仅是为了举办而已,还是希望打动观众,经得起推敲和回味。不同的理念决定不同的质量,也决定不同的观展效应。

傅振(衢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原标题:展览的数量与质量 文字、图片来源艺术商业及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 著名书画家王兴杰作品赏析[图文]
    著名书画家王兴杰作品赏析[图文]

    『个人简介」王兴杰,字溪罟,号义德斋主,1972年出生于安徽太和,先后拜中国著名画家顾俊峰、雷绍成、何镜涵、王祥之、溥启等名家为师。2003年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现为北京义德斋书画院院长、西楚唐韵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文化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副秘书长兼外联部主任、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画圣吴道子艺术馆理事、河北五联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画家、保定义德斋文化传媒有限...

    11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腕底江山意象新,茫茫丘壑有诗魂:记著名山水画家高杰[图文]
    腕底江山意象新,茫茫丘壑有诗魂:记著名山水画家高杰[图文]

    艺术简历高杰,1955年生于天津,197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回天津美院国画系进修一年,2005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课程美术学研究班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级访问学者班”。现为天津工艺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2012年应邀为中南海创作大型山水画《群峰沐朝阳》。另有全国各大专业刊物以不同形式如:封面、封底等重点推介。有《中国画》《书画家》《国画家...

    2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孔达达:用榜书书写大国时代精神[图文]
    孔达达:用榜书书写大国时代精神[图文]

    榜书艺术以其雄浑豪迈之气、方正雄强之形,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时运与气息,国之盛、运之昌,皆于挥斥方遒中展现,亦犹如秦汉之熔铸,将古代的辉煌铄古铸今,以弘扬国强民强之胜景。在当代社会,榜书艺术的时代意义更加凸显,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更在于其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榜书艺术作为中国书法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在当代社会,随...

    17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岁朝图里的“年味”[图文]
    岁朝图里的“年味”[图文]

    李士达《岁朝村庆图》岁朝指阴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古代的文人画家多以“岁朝图”为名,描绘各地过年的风土民情。明代画家李士达的《岁朝村庆图》(见图)描绘的是山村浓浓的年味。这件画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纵132.9、横64厘米。画面充满欢快喜庆、吉祥如意的热闹景象。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他的画常借作品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描...

    68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被人低估的稀世珍宝[图文]
    被人低估的稀世珍宝[图文]

    宋人《秋塘双雁》我们现在的研究水平高于古人,一些自古流传的真迹被发现并非真迹,而一些过去评价不高的,现在也许会被重新评价。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的形成”特展上半期的限展作品《秋塘双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被古人低估的《秋塘双雁》《秋塘双雁》是一幅大画,画心高170、宽167厘米,画面上有一公一母两只鹅(古人雁和鹅是不分的)在郊野的池塘里,此时荷叶已经枯萎,香蒲的花期也过了,是一片深秋的景象。这...

    13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细读纽约春拍数据[图文]
    细读纽约春拍数据[图文]

    KAWS, The Walk Home, 2012. Courtesy of Phillips.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拍卖1.107亿美元《干草堆》刷新莫奈价格纪录近日,苏富比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上,莫奈的《干草堆》以接近估价两倍的价格成交,创下了莫奈的价格纪录。整场拍卖总额达到3.498亿美元(连佣),超出3.332亿美元的高位预估(估价不含佣金),整场成交率90.9%。不过,拍卖整体算不...

    17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尽美矣,又尽善也——颜真卿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的璧合[图文]
    尽美矣,又尽善也——颜真卿书法艺术与汉字规范的璧合[图文]

    汉字是中国原创文化的典型代表,但中国的汉字字体设计却相对起步较晚,目前刚有一些起色,又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在字体美观与字形规范方面都需要经历一次由乱而治的整顿,以使其更加健康地发展。颜真卿《多宝塔碑》拓片汉字的形体美化与字形规范从来都不是矛盾的。二者的和谐统一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颜真卿的实践与贡献。颜真卿开创颜体楷书,推行规范字形,将审美与规范圆满结合,使唐代楷书臻于尽美尽善...

    4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故乡的人·魂牵梦萦是故乡——画家耿建的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故乡的人·魂牵梦萦是故乡——画家耿建的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耿建·艺术简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冯向杰:“乡音”不改——耿建其人其画耿建,一位年逾七旬的陕北“老汉”。他那张笑眯眯和善而带有农耕文明基因的脸,操着高亢有力的陕北乡音和穿着不大入时的衣裤。你很难确信他是位才学具富、创作欲望极高、作品...

    53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助力[图文]
    浅聊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助力[图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无疑是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文物艺术品市场。2009年以来,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一直与美国和英国比肩,稳居全球三大市场之一。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中华五千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市场供给,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激发的中高收入阶层对艺术品的旺盛需求。艺术爱好者观看展览。资料图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艺术品承载着历史、文化、审美、科学等多重价值,艺术精...

    17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年度人物崔龙俊特别报道[图文]
    天地玄黄 金墨无界——年度人物崔龙俊特别报道[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

    19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王家训:用心灵图画自然[图文]
    王家训:用心灵图画自然[图文]

    王家训王家训的人物画有一种引人回忆的内涵,透过它的抒情性、叙事性和神秘感,我们可以发现打动他的东西,同时我们又为这同一种东西所打动。好之乐之 69×138 纸本 2012年说到中国画,总免不了要涉及到传承与创新的老话题。王家训曾师法任伯年和陈老莲,这体现了他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发展的某种脉络。但他深悟“师古而不泥古”之道,他的人物画作品充满古意,同时又透出现代气息,传承与创新得到了和谐的...

    128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法“高汤” 弥久余香[图文]
    书法“高汤” 弥久余香[图文]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孔夫子的《论语》涉及面非常广,包括饮食烹调,“食不厌精”就是名言之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出典也从《论语》中来。宋元明清,江南一带已成为文艺复兴重镇,深厚的底蕴让江南文化色彩呈现“高汤”的味道,书法的味觉弥漫在书法家纵情挥洒的笔墨中,拂之不去。花巨资收藏晋代陆机《平复帖》、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帖等并无偿捐赠给国家的张伯驹,自己是一个著名书法家、美食家,2017年拍卖会...

    114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周惕平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周惕平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周惕平,男,汉族,1937年12月出生于江苏东台。1962年大学毕业后分到部队,历任师新闻干事、宣传科副科长、科长。1978年调工程兵学院,任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学员大队政委,大校军衔。几年来,书法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巴西里约奥运会、联合国成立70周年、建国7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及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内蒙、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

    141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建刚:我的朦胧新语[图文]
    李建刚:我的朦胧新语[图文]

    李建刚:墨语3-31x31cm文/李建刚近年来我沉迷于朦胧水墨的绘画中,我的艺术追求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笔、墨在宣纸上绘出当代语境下的生活。我曾经迷恋过技术,追求娴熟绘画的技能,后来我发现绘画的技艺只是一种表现能力,就艺术效果而言,是属于低级趣味。只有将这些技术融入感觉,升华为感悟中的思考时,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审美感觉决定了绘画的高度。李建刚:浮影系列-36X50cm我创作的朦胧水墨,...

    15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尺度”雕塑何以层出不穷[图文]
    “大尺度”雕塑何以层出不穷[图文]

    一座成年男子当众撒尿的雕塑作品近日,上海杨浦滨江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内,一座成年男子当众撒尿的雕塑作品,引发了人们的吐槽。有人表示,对一些大尺度的雕塑作品,不必大惊小怪;也有人表示,这样的雕塑不应该放在露天的公共空间里。相关学者表示,艺术欣赏还是要尊重人们普遍的审美习惯。老实说,公共雕塑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挑不出一丁点儿毛病,那不太可能。毕竟,艺术作品的鉴赏,历来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众口难调的问题。从...

    55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