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影视演员张凯丽提交了“5G时代应建立‘手机艺术’门类,引领文艺健康发展”的提案。她说,十几年来,手机微电影、手机摄影、手机文学、手机短视频等从手机衍生出的艺术形式,已经深度介入大众生活。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有必要逐步建立“手机艺术”的概念,让这个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更加专业化,为人民群众增添更加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这个提案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4G技术的迅速普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方式,远远超越了通信媒介和社交手段的物理意义。5G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手机技术的革新让更多的艺术想象有机会成为现实。超验审美与日常经验的缝合,便捷传播与艺术灵感的交融,创作自由和接收随意的契合,共同构成新的审美体验,实现了“文化”“艺术”和“技术”的最大整合,这使得“手机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门类成为可能。
“手机艺术”是一片海,富有包容性
文化产业与手机技术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大众审美需求与数字娱乐消费的双重满足,更是“内容为王”时代的产业发展策略。在新技术的作用下,手机功能的拓展不断走向多元化,外在的技术保障满足了内容扩张的本质要求,审美载体的成熟为艺术样式的丰富提供了新的审美空间和娱乐内容。“手机艺术”打破了生产机制的局限,突破了欣赏空间的障碍,冲破了运行时间的束缚,利用技术优势、网络优势和平台优势实现了艺术跨界。
用手机拍摄的电影《三分钟》,讲述一位列车员母亲过年期间在列车上值班,无法与孩子团聚,仅凭列车靠站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资料图片
“手机艺术”吸纳了多种艺术门类,在内容上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兼容并蓄,涵盖了文学、影视、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传统艺术领域,既有文学艺术的意蕴悠长又有影视艺术的直观呈现,既有听觉艺术的动听悦耳又有视觉艺术的感官震撼。同时,“手机艺术”的内容关注现实、贴近生活、感悟人生,是对社会话题、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全方位覆盖,为人们进行自我言说和认知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近几年,一些以读诗、朗读、夜读为内容的微信公号广为流行,成为不少人从日间到夜晚的温柔陪伴。从李白到路遥,从泰戈尔到莎士比亚,从人生感悟到情感生活,从美文故事到晚安心语,文学作品与声音艺术有效融合,作家的真挚情感在动听美妙的声音艺术中缓缓流淌,成为喧嚣忙碌中的一股清泉,成为诗意人生的一个注脚。有的新媒体平台启动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情怀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原生民歌、民俗风情、手工技艺等在“手机艺术”中焕发出灵动与鲜活的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再次呈现,重新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
“手机艺术”稀释了“怀才不遇”的缺憾
手机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传播的终端。“手机艺术”体现了文化样式与创作主体的深度融合。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审美期待的多维取向和受众审美的日渐提高,为“手机艺术”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重要媒体基于手机平台创造性地生产“手机艺术”作品,实现对日常生活的生动表达,是信息时代媒体融合的典型案例。这些作品,适合手机这个载体传播,有文化底蕴,有艺术品位,有利于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形象和培养国家认同,成为当下值得关注的文化景观。
“手机艺术”不仅释放了重要媒体的传播能力,也让重要艺术家有新的渠道进行艺术创作和情感表达。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陈可辛等知名电影导演,都尝试探索大银幕外小屏幕的艺术潜力,利用手机自身强大的影音功能来“讲述中国故事”,并通过手机传播平台快速推广和传播,成为一时引人注目的热点事件。陈可辛导演的《三分钟》,片长七分钟,讲述了一位列车员母亲过年期间在列车上值班,无法与孩子团聚,仅凭列车靠站的三分钟与儿子相聚的故事。贾樟柯导演的手机电影《一个桶》,讲述一个年轻人带着妈妈给他的一个装满东西的塑料白桶,踏上离开家乡的路,等到打开这个又大又重的桶时,才发现里面装了用细沙包裹着的一个个鸡蛋。这些手机电影作品也许没有大电影的宏大叙事和恢宏场景,没有电视剧的情绪绵延和剧情跌宕,但短时间的影像,讲述的是日常化的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是日常生活情绪的审美化传递。
对于普通人来说,“手机艺术”是一个出口,他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技能。以往令人抱憾不已的“怀才不遇”,通过手机这个平台,有了“遇”的可能。
更多的普通人,利用手机强大的剪辑软件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加工,并借鉴影视艺术的视觉表达方式,将日常生活场景通过手机进行二度创作,使之成为审美空间的表现主体,进入“人人皆是艺术家”的自主创作时代。
手机短视频记录日常生活的点滴,呈现情感转变的轨迹,在艺术创作中再现百态人生;手机录制的网络音乐,让人的情绪与情感得以在公共平台上抒发,并赢得天南海北知音的赞赏;手机摄影将生活中的美丽瞬间定格,眼中所见的美景化身情感记忆的永恒。特别是手机摄影大赛的举办,甚至奖金不菲,让摄影不再是那些背着“长枪短炮”摄影器材的专业人士的专利,普通人拿起手机,随时随地,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获得更广泛认同。这让更多的人对自己的手机有了更为清醒的认知:这是一个手机,又不仅仅是一个手机,它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让人享受艺术的美好。
正是“手机艺术”的存在,让日常生活的片段转变为个人风格鲜明和独具艺术特色的“家庭艺术品”,个人化的私密生活空间转变为可供大众观摩的情感共鸣,在众人的祝福中自身的幸福感也得到不断提升。
“手机艺术”具有的多样选择的艺术形式、瞬间迸发的审美体验和自主参与的情感愉悦,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多种文化形态,借用手机媒介打破藩篱和界限,多声部的话语聚集在同一个话语平台,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思想碰撞。“手机艺术”本身就有着日常寒暄的色彩,接地气,自有一种活力。
“手机艺术”要想“自成一派”,路还长
“手机艺术”集多种艺术门类优势于一身,将技术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成为大众文化中传播广、受众多、影响大的艺术样式之一。它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传播平台和记录空间,更拓宽了诸多艺术形式的审美格局和展现内容。“手机艺术”依托手机的便捷特性满足了大众的审美期待和心理慰藉,消解了真实生活环境与诗意艺术呈现之间的界限。
“手机艺术”把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像融汇在手掌的方寸之间,与原先的艺术门类不同,其对创作灵感进行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样,“手机艺术”也满足了大众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和随意性的空间位移,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践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用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建构起新的审美生态系统,为大众认知世界、提升审美和传递情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视角。
“手机艺术”的全民参与性,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大众的创作热情和接受效果,使他们有了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欲望,也能随时随地实现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更多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地展现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呈现。
不过,“手机艺术”也面临诸多的质疑和挑战,能否成为独立的门类需要经受多方位的考验。有些所谓的“手机艺术”作品,只是对日常生活片段的粗暴攫取,背后缺乏情感的支持和积极的态度,容易将言行出位的“审丑”乱象,等同于情感愉悦的“审美”体验。有些所谓的“手机艺术”作品,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内容的直接“迁徙”,是对其他艺术创作的“索取”而非“创作”,原创性在海量的内容空间中被弱化,“手机艺术”的本质特征被遮蔽在人云亦云的喧嚣中。传播平台的开放和准入机制的宽容,使得“手机艺术”的内容很难实现全面掌控,容易导致心理感悟的高端审美体验让位于感官性的即时满足,出现因话语失序而导致的道德失序,陷入缺乏深度、哗众取宠和个人宣泄的尴尬境遇。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语境下的媒介转型和数字化的生存方式,是“手机艺术”发展的背景和机遇,而文化市场的井然有序、艺术教育的社会担当和受众审美的良性引导是“手机艺术”前行的约束和责任。“手机艺术”如果想在艺术体系中有所建树并“自成一派”仍然需要时间的考验、专业的判断和规范的引导,使其走在绿色、稳健、有序发展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