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孔达达:艺术东西[图文]

时间 : 05-23 投稿人 : 会会 点击 :

艺术与科学是两条截然不同的学科,科学讲究发展进步,永无止境。艺术注重时代高峰,数千年文化文明,每个时期都有他的艺术高峰,艺术登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民族特性。儒家思想崇尚相互制约又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界限,在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阶层背景下,无形地压制着各阶层发展的创造力。道家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玄而又玄,众妙之说”,又被引导为虚幻之象。在文明、思想高度自由的当下,艺术将怎样去攀登新的高峰,我们通过科学理性的思维,从原始本能的角度去剖析我们所思考的人性本质的东西,从而获得当代艺术的创造力。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37x68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220x80cm

所有动物对事物的颜色、视觉、角度差异巨大,但本质相近。狗看不到红色和绿色,但狗能区分多达数十种灰色,看到的距离是人类的几十倍。老鼠眼中看到的动态事物都是慢动作,它的眼睛都能够各自独立转动。猫也不区分红和绿,映入它们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棕色物体和蓝色影子,视野比人类更宽。世界上每一种动物所看到的事物具象都不一样。很多动物看到或感知的物质是人类无法感知的东西。而人类所看到的东西是真的吗?一定不是。我们只看到是我们需要的,人类的视觉如同照相机一样记录下客观事实,这种事实只是眼睛工作的一部分,眼球是一个透镜,将图像投影到眼球的后半部分,折射到拥有1.3亿感光元件里,眼睛相当于一台1.3亿的数码相机,成像来动用人类大脑中数十亿计的神经元和几万亿的神经突触,经如脑科学家说,他们实时创造人类眼中见到的所有形式、物体、颜色和运动。人们本身用眼睛给景物拍了一张照片,蓄存在大脑中,通过大脑的思维构建出我们想要的画面。换而言之,人类具备动物特性,我们捕捉想要那些对我们有利的东西,所有看到的事物,都是人类主观意识选择看到的事物,不同的动物不同的人甚至在不同情绪下的人,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尽相同。就艺术创作而言,当我们捕捉到这个世界的事物,通过我们的思考、总结、归纳来构建创作的艺术作品,其实都是我们本能反应的结果。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20x120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220x90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37x68cm

在高度文明发展的当下,当代艺术需要呈现丰富多样的语境和观点,以符合时代特征,一件艺术品呈现在眼前,不同的人且有不同的方式解读,多样性的建构成为艺术创造的可能性。艺术的多视角和开放性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更具包容性,它可以没有明确主题和固定的表现形式,更注重艺术家的个人思想和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反思和探索,当代艺术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广泛而主观的话题,艺术家追求的是一种独立人格和思考,不受他人的认可和外界评判所左右,有艺术家认为,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行动、行为和思维都可视为艺术,这种独立的思维模式,往往共有多重的解读和理解的可能性,同一件作品,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解读,它与传统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不拘泥艺术形式和技巧,艺术家可运用不同的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形式的多样性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艺术可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跳脱传统时代的束缚,用当代的语言和媒介,去探索时代所赋能的精神和时代跳动的脉搏。艺术作品不仅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创作者更注重艺术与观众的互动,观众通过作品的互动,感受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给观众提供更好地了解艺术的空间,用自己的角度理解解读艺术。艺术的创新,需要不断地挑战观念和艺术之外的世界。艺术需要观念和思想,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他是这个时代所要攀登的高峰。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37x68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37x35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120x120cm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240x145cm

艺术东西,我们在新时代的语境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创作方式,更多的思考,因为人类本体已经具备高同质性,面对的自身同质大量残化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直观去构建价值体系,艺术需要用逻辑和思想建立自己的艺术体系去感悟世界,我们需要更多的精神内质和看不到的东西,艺术的内核,正是这些看见的事实和看不见的精神本质,才能去创造这个时代的艺术高峰。

孔达达:艺术东西 | 艺术评论

作者:孔达达 240x145cm

相关文章

  • 化腐朽为神奇  让木头能唱歌 —— 记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方江鸿[图文]
    化腐朽为神奇 让木头能唱歌 —— 记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方江鸿[图文]

    日前,我们到了浙江乐清老家。当方江鸿大师得知我们在乐清的消息,热情地邀请我们抽空到他的工作室坐坐。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他的工作室,看到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黄杨木雕作品,有反映乡土风情的《喜悦的金秋》系列,有诉说祖孙情《话当年》系列、城市生活《美丽人生》系列、革命题材《红色印象》系列等,作品琳琅满目,让我们陶醉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当得知他的部分作品又获新奖,并且前不久《鼓舞天下》《悄悄...

    7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全国艺术家共贺新春:中国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诗、书、画、送祝福[图文]
    全国艺术家共贺新春:中国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诗、书、画、送祝福[图文]

    艺术简介: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2018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10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图文]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图文]

    傅雷在充斥着“墓志铭”式美术批评的当下,或许只有读读傅雷当年的美术批评,才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点慷慨激昂。应该说,“墓志铭”式的美术批评看似赞声一片,但细细品来,其传递的信息却是盖棺论定的“送终哀乐”。真正学术性批评的缺乏,正是导致当下美术创作和美术批评鱼龙混杂、鬼话连篇局面的根源所在。近阶段,傅雷的美术批评被许多媒体大肆引用,因此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美术批评的标准和经典。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

    167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四王之王纯祥 • 十次亮展美协填补空白[图文]
    当代四王之王纯祥 • 十次亮展美协填补空白[图文]

    他学历最低-却把写意猫画绝填补了美协展览空白。他学历低却在高手如林中,生长岀艺术奇葩独树一帜。王纯祥自学研画创造岀"菱形眼"写意猫。据有关资料: 徐悲鸿说自己画的猫比马还要好。夫人廖静文、女徐静霏给王纯祥共同题词: 有先父徐悲鸿遗风。当代四王: 王琦、王学仲、王纯祥、王明明(按年龄顺序 - 中国文化出版社岀版2013年)王纯祥先生大胆创新,突破前人,“菱眼猫”艺术创始人,独树一帜,探索...

    10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古画之中那不断升高的发际线[图文]
    古画之中那不断升高的发际线[图文]

    一个学术问题——发际线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学术”观点,从古代画作和文献中都可以找到例证。听琴图 宋代 宋徽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常规来说,宋徽宗的《听琴图》与发际线没有关系。赏画时,主要体会这幅画直贯向上的气势和观察古人刻画无形之物——琴音——的能力:画中 4 人与一座假山石形成闭环,为的是不让琴音散去,同时呼应“听琴”二字;戴纱帽的两个人并不完全对称,因此置一童子在身后以平衡画面,同...

    141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于阗佛教图像的发现与研究[图文]
    于阗佛教图像的发现与研究[图文]

    新疆和田市古称于阗,为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一站,也是西域大乘佛法兴盛之地。由于气候的变化,大量遗迹留存在沙漠之中,19世纪末期吸引了大量西方探险家来此挖掘。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考古学家的保护、发掘,大量遗址得以重新呈现,考古和美术研究也得以顺利进行,特别是大量唐代遗址的出土。于阗唐代佛教美术的繁华以及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时人重视。千手千眼观音像壁画残片 唐代 达玛沟喀拉墩1号遗址出土 策勒...

    18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析版画收藏[图文]
    浅析版画收藏[图文]

    近些年来,版画收藏的热度呈现出持续升温势头,尤其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回调行情之下,版画这个上拍量向来很不起眼的板块,却显示出十分顽强的抗风险能力,显露出“黑马”成色。先来看一组数据,在2019年11月举办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套毕加索1930至1937年间创作的《沃那版画集》(全套共100张),一举拍出了48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38.9万元)高价。无独有偶,在2019年北京举办的一场秋...

    2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鉴赏——品读著名书画家芦书增重彩山水(组图)
    艺术鉴赏——品读著名书画家芦书增重彩山水(组图)

    【艺术简历】芦书增,曾用名卢书增,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艺术研究院艺委会评委,2013年至2015年先后在北京画院和清华美院高研班学习,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品参选国家级展览经历2020年12月,作品《尖峰时刻·上天入地》入选“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并获奖。2020年12月,作品《同源·梦回家山》入...

    2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气韵生动——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气韵生动——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元_佚名_仿米友仁云山图(局部)中国画的美贵在气韵生动,这是东方美学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中各种对象的神态和审美,其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气韵的气是指神气,能传神,有精神。韵是情思、趣味、神韵等。根据记载,这是南朝齐时代的画家谢赫提出的美学命题,在他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书中讲到品鉴中国画作品,是否达到风致韵度,自然生动,是否...

    78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孔雀绿釉是中国本土创造还是舶来品[图文]
    孔雀绿釉是中国本土创造还是舶来品[图文]

    唐 波斯孔雀绿釉陶瓶孔雀绿釉为一种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的低温彩釉。1965年2月,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市北郊新店公社战坂大队莲花峰发掘了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墓中出土三件孔雀绿釉陶瓶,器形高大,敛口、广腹、小底,通体施孔雀绿釉,釉厚晶莹,瓶内着青灰色,橙红胎,质松。其中一件四绹纹环耳陶瓶,微敛口,丰肩,长腹斜收,腹最大径在偏上,平底、沿外突,肩颈部饰四个绹纹环形系、系孔不通...

    60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探索艺术品金融化之路[图文]
    探索艺术品金融化之路[图文]

    论坛现场孔达达(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执行院长)第三届上海国际收藏论坛重点关注艺术金融。艺术品金融化问题的讨论已有数年,但至今尚未有很成熟和成功的案例。艺术金融发展的初期,由金融机构发起和操盘的大量艺术基金因未取得预期收益而草草收场。另一种艺术金融形式的全新探索,文交所也因为缺乏有效的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而中途而废。艺术金融成功开展的先决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以往的尝试鲜有规模性成功的案例?其实答案...

    13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独特的创作风格,不照搬大自然,寻求简化的具象风景油画[图文]
    独特的创作风格,不照搬大自然,寻求简化的具象风景油画[图文]

    我以一种具象的风格工作,但努力捕捉主题的本质,而不是照搬大自然提供的东西,我总是寻求编辑和简化。我的灵感来源于西南部风景的肌理。我在硬纸板上的亚麻布上画油画。理查德·普拉瑟(Richard Prather),美国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的签名会员,新墨西哥州户外画家协会的签名大师会员。美国西部的标志性图像和大气景观构成了理查德今天作品的最大部分。理查德目前与他的妻子Sharla和他们的狗Louie住在...

    14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洛可可世纪绘画大师布歇:肯定人生的悲剧[图文]
    洛可可世纪绘画大师布歇:肯定人生的悲剧[图文]

    (法国)布歇《苏格拉底之死》◎ 远 人有“洛可可世纪绘画大师”之称的布歇不是受到每个人推崇。与其同时代的狄德罗就直言不讳地谴责布歇画风过分夸张,矫揉造作。在翻阅布歇的画册时,我也有些赞同狄德罗的看法。因为布歇的画基本上都被奢华和艳丽充满,比比皆是的神话人物差不多只给人纯粹的感官冲击。但读到他那幅《苏格拉底之死》时,我改变了对布歇的观点。这幅画未...

    3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市场与学术的问题探究[图文]
    艺术市场与学术的问题探究[图文]

    无论哪个时代,具有学术价值的艺术品未必受宠于艺术市场,这源于艺术市场保本逐利的本质诉求。虽然偶有学术价值高的艺术品得到高额回报,但在艺术市场得到炒作的常常是学术价值一般的作品。八大山人作品关于艺术市场与学术的问题,一直是国内艺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热议话题。艺术市场和学术原本可以相互宽容,可当有些人把某些不对等的因素作为策略时,两者之间便有了道不明的尴尬,甚至给人一种要么市场不纯要么学术异化的曲解...

    56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科技发展给艺术市场带来了什么?[图文]
    科技发展给艺术市场带来了什么?[图文]

    科技与艺术相伴而生,互相促进,相互影响。最近几十年,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对艺术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外表,还深入到艺术生产、展示、鉴定和流通等方面的本质环节。首先,科技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表现形式艺术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和再现,是时代的印记、记录和镜像。科技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必然会反映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中,科技的发展给艺术创意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191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