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语儿 点击 :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 | 美术知识郭庆祥(右)早年经常和画家吴冠中在一起探讨艺术创作。

从上世纪80年代末算起,万达从事艺术品收藏至今快三十年了。这么多年来,伴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我们也一点点成长了起来,收藏的艺术品也从国内扩展到了国际,逐步积累了自己的一套收藏经验。

万达已建立专家智库 严格规范收藏艺术品

记得在刚进入艺术品市场时,迷信过一些国内至今也很知名的所谓“鉴赏专家”“市场专家”,在他们的“点拨”和“指导”下,我们也曾买到过影响力很大而实际上不入流的“名家名作”,也曾买过流水线复制的商品画。今天看来,这种经历和教训能让我们快快成长,认识到市场的水深、水浑,以及具备自身独立收藏理念的重要性。所以,在2000年左右我就首次提出了学术性收藏的理念,也就是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思想作为我们收藏的基本衡量条件,这对我们收藏哪类作品和谁的作品起了一定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们已建立了一个由国内外学术和市场组成的专家智库,有一套严格而规范的学术评价程序和分析指标,收藏谁的作品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专业团队的意见对收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只买对的,但不一定是贵的。现在社会上也有种种传言,如某画家与万达领导见面或吃饭了,万达就会收藏他们的作品。领导与画家朋友间的往来,一起吃饭聊天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但收藏艺术品便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们的收藏是有原则的,这之间根本就没有关联。多年来,万达收藏在圈内也有了一定名气,许多画家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我们也愿意和各类艺术家做艺术方面的交流,以及发展私人间的情感,但这不意味就能收藏某某的作品。如画家陈逸飞,他在世时与王健林和我都是好朋友,我们经常见面吃饭,并畅谈艺术和人生,但万达至今没有收藏过陈逸飞一件作品。

对于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我们只能说不 | 美术知识郭庆祥

不能盲目推崇传统绘画 要更新艺术创作的观念

关于艺术创作,我们认为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会受到传统的影响,没有传统影子的艺术是不存在的。所以,现代人的艺术创作不能老是把“继承传统”挂在嘴边,这是对艺术的空谈和忽悠,要知道“继承”是艺术创作的学习过程,而非创作的目的,一些鼓吹继承传统的画家,基本上就是在山寨前人的作品,特别是有一批“国粹”派,学习绘画只靠临摹,创作也是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一代代临摹下来,中国画已经形成了近亲繁殖的“怪胎”。

在临摹古人的基础上谈艺术创作,绘画的技法、技术可能会是成熟的,那些招式化的表现语言也能运用自如,但我们不认为作者对艺术就有真诚的态度和真切的感悟。说具体点,一根树枝、一片树叶的线条勾勒,一块山石、一群土坡的皴点渲染,这些都是古人已有的表现技术,你只不过东抄点、西抄点,靠点小聪明拼凑成自己的绘画模样,也就是千篇一律的把式,甚至有的人还流水线生产作品,艺术创作过程中哪里有画家本人的真情实感?留下的作品也只能是些与画家本人无关的、虚伪的文化符号。

一些盲目推崇传统绘画的人会说中国画就是不断临摹学习前人的经验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北宋《千里江山图》是千古杰作,此画创作时画家王希孟还不到20岁,但他20岁刚出头就去世了,他能把他之前的传统吃透吗?这又怎么解释?所以,我们认为还是艺术创作的观念问题,也是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误读造成的!当绘画表现在不断复制中走进了死胡同时,不变就会死,为什么不早点更新艺术创作的观念呢?

坚持自我收藏方向 绝不跟着市场乱跑

回顾这近三十年,经历过艺术品市场的潮起潮落,万达一旦坚持自己的收藏方向后,就不会跟着市场风向乱跑,如十年前一些丑态图像横行的国内所谓当代艺术在市场上炒作“高价”时,我就著文斥之是“垃圾”,他们把民族情感演变成了民族仇恨,很多画面血腥、丑陋和庸俗,并极力丑化自己的同胞,他们这些“当代艺术”现象已经脱离了艺术的范畴,我们就不会去跟风收藏。

社会上有称“贵圈水很深”,不管对艺术市场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我们深知有许多不正常的现象,艺术已经被各种官气、匪气、匠气和铜臭气抹杀,这在我们收藏过程中是必须极力避免和反对的。画家靠谋求位置、靠市场炒作去提升影响力,我们是不认可也不参考的。

在我看来,那些被神话了的画家的行为以及与艺术不沾边的权利,已经严重破坏了大众的文化价值走向,误导了中国人的艺术审美。也正是这些原因,中国当下的美术在世界上影响力有限。真正的艺术家要用真情实感搞创作,才能感动这个时代。

还有就是自我炒作的一批画家,自己把画拿到拍卖行上拍,再叫人买下来,无耻地制造一些所谓的天价行情,单件价格就能达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这种做局市场的恶劣行径,也是我们不屑的。现在还有一些从事拍卖的经营者,有点兴趣爱好也开始搞点“艺术创作”,花拳绣腿,看上去似乎有点名堂,如果出于个人情趣或修身养性的目的也无可非议,但有些人却堂而皇之把这些业余消遣之作拿到拍卖市场去拍卖,自我炒作高价,人为制造价格行情,欺骗广大收藏者。可见,一些传统绘画技术通过习练是能够被掌握的,但这不意味着这就是艺术品可以收藏。

收藏要有横纵向比较 拒绝虚情假意的作品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关注的应该是艺术表现语言的创造。吴冠中是我们深交的一位前辈艺术家,也是在艺术上交流最多的导师,更是对我们艺术品收藏影响最大的顾问,我们对艺术创作有一致的认识。真正的艺术不是传承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艺术表现的创造力问题,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都是当时代的创新,沉浸在“继承传统”的画家,实际上也远离了中国艺术精神,对艺术缺乏起码的真诚。所以有人说一些中国画不是艺术,是游戏,是应酬,我们都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明清以来中国所谓的某些文人画,就是这个现象,披着古人的“画皮”来忽悠收藏者,误导大众艺术审美。画家的名气、作品的尺幅、对传统的继承程度都不能说明作品艺术价值的高低,视觉语言和艺术表现力没有自己风格的创作,艺术观念没有当时代的创新,其艺术价值等于零。

我们选择收藏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上既要做纵向比较,也要做横向对比,纵向就是和历史上前人的艺术成就作比较,横向就是与当时代国内外他人的艺术成就作对比,然后找到坐标位置,艺术表现的创造力及其艺术人格才是衡量艺术高下的标尺。对那些亵渎中国传统文化的虚情假意的作品,我们只能说:“NO”!

(文/郭庆祥)

作者简介:

郭庆祥,1962年生,土生土长大连人,被称作收藏界传奇人物。他携巨资杀入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以前瞻性的目光屡屡创出中国现当代书画的市场成交纪录。郭庆祥与大连万达集团合作,第一次将收藏与企业形象文化相结合,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增添了活力。同时将吴冠中艺术推向海内外市场,奠定了吴冠中作品在今天的市场地位。

相关文章

  •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傅抱石策划:黄颂豪撰文:杨小彦学者巫鸿提醒我们,就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视觉记忆来说,以“迹”为主题的绘画,可以分为“神迹”、“古迹”、“遗迹”和“胜迹”四个类型:“神迹”表现的是一种越过历史的超自然事件,“古迹”与某一历史事件有关,“遗迹”象征着新近的逝者,而“胜迹”则从属于永恒不息的现在(见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北京三联,2009)。巫鸿讨论的是古代山水绘画中...

    3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四成艺术品投资者最关注赝品风险[图文]
    四成艺术品投资者最关注赝品风险[图文]

    从《胡润百富》官网获悉,近日,由胡润研究院携手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高净值人群艺术品投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18年的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为美国、中国和英国,总份额占比超过八成;“艺术品自身的赝品风险”是投资者在购买艺术品时最关注的风险问题。据介绍,此次研究将家庭净资产千万以上、常住地在中国境内、年龄20岁以上、初中以上学历且过去有过艺术品收藏投资经历或未来一...

    127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陈履生: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资源需悉心保护和收藏[图文]
    陈履生: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资源需悉心保护和收藏[图文]

    约克国家铁路博物馆城市的发展历史与文化积淀,除了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中有记载和研究之外,最为直观和有说服力的就是用博物馆的方式来展示,启发当下,教育后人。因为其中所展示的哪怕是与之相关的零碎,都曾经是具体的存在,都关联着历史与故事,这就是与城市相关的博物馆所具有的特别的魅力。世界上与城市相关的博物馆有很多,各式各样,有大有小。纽约的移民公寓博物馆,记载的是一百多年前欧洲移民进入纽约的“血泪史”;巴黎...

    171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传统延伸的风采——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图文]
    传统延伸的风采——读胡嘉梁花鸟近作的思考[图文]

    图:胡嘉梁《五世同堂》胡嘉梁是一位极具思辩能力的有成就有影响的花鸟画家。他的花鸟画以文质并胜、特色鲜明而引人瞩目。从五十年代末进入河北美术学院(即后来的天津美院)至今四十年间,他一直锲而不舍地进行花鸟画的研究与创作,信念坚定,情志不移,在不断调整自我认识和深化思考的过程中,坚定地锤炼笔墨,推进笔墨表现和强化修养并重的苦学之路,终于寻求到了适于自我发挥的艺术空间,在与文学和思辩哲学结合的契合点上...

    29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段俊平:书法是以文化为底蕴写照本心的艺术[图文]
    段俊平:书法是以文化为底蕴写照本心的艺术[图文]

    段俊平先生与莫言先生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段俊平:书法是以文化为底蕴写照本心的艺术——段俊平先生访谈录记者:有句对您作品的评论,我记得是“自然之美“,您对此怎么看?段俊平:这是莫言先生对我书法给的评论,他们比较喜欢我的书法,认为我的书法有自然之美,我本人不是走现代化书法路子的,比较追求自然还有和谐的风格,用道家说法,大概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路子。汉字的起源就是祖先对自然与人的本质的心...

    122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由李静书法看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图文]
    由李静书法看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图文]

    [内容提要]在历代书家中,女性书家比较少见,我们知道的便是诸如卫夫人、管道昇等,目前针对女性书家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仅有零星寥寥的记载。本文即是针对现代女性代表书家周慧珺的研究,从她的学生李静的书法入手剖析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以此还原周慧珺的教育观念。[关键词]周慧珺?李静?教育?创新?观念弁言谈及李静的书法,就不得不提及她的老师周慧珺先生。目前针对她的艺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

    5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塞尚:笔尖流露出的洞察与激情[图文]
    塞尚:笔尖流露出的洞察与激情[图文]

    近日,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惠特沃思画廊举行了塞尚的素描和版画展,展出的作品来自不久前去世的艺术品经销商卡斯滕·舒伯特的捐赠。在《卫报》评论员乔纳森·琼斯(Jonathan Jones)看来,对于大多数艺术家而言,这些精妙的素描和版画杰作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感触只有通过大型装置才能传递出来,而塞尚用简单的草图就做到了。他用铅笔所画下的一切都是他洞察力与热情的沉默而静止的爆发,他的素描捕捉了人的欲望和痛苦...

    51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如何让时尚展现经典之美 赋能创意产业[图文]
    如何让时尚展现经典之美 赋能创意产业[图文]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经过岁月洗礼,留存下许多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经典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的造型理念等。我国创意产业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有必要充分挖掘经典画作的多维度之美,运用好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宝藏,才能以原创性、时尚性和独特性在世界创意潮流中大放异彩。展现经典之美,赋能创意产业,...

    66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借古开今摄瓷魂[图文]
    借古开今摄瓷魂[图文]

    借古开今摄瓷魂—— 纵丰利印象“中国的瓷器,中国的国画,是世界艺术殿堂王冠上两颗最耀眼的明珠,两者都是中国的国粹精华所在,共同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格调,把中国画用瓷器这一载体,把瓷器的美,中国画的韵糅合在一起,赋予瓷器鲜活的生命及人文气息,充分体现了陶瓷肌理和国画色彩画面珠联璧合,那就是目前艺术上最具有魅力的上乘艺术之作,换句话来说,其历史意义和民族特色的新的文化形式也就彰显出来了”“诗以...

    99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0余古董述说600年海防[图文]
    200余古董述说600年海防[图文]

    雄崖海防博物馆藏品63公斤重的关公大刀、做工精细的苞米皮草鞋、重25公斤的海防擂石……昨天,记者在新建的雄崖海防博物馆看到,已有200余件古董入住,从移民溯源到明清海防,博物馆从四个方面介绍和展示了雄崖所的来龙去脉。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地小学拆迁,博物馆的一些房舍暂时担负起教室的任务,暂时还不能对外开放。 200余件古董入住新馆昨天记者在即墨市丰城中心社区看到,雄崖海防博物馆已落成,这座四层小楼...

    53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图文]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图文]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机器人“小度”在图像识别等方面完胜人类选手;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日前,就在《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时候,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

    14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乘物游心:任建国“人物山水”画的“物我合一”之境[图文]
    乘物游心:任建国“人物山水”画的“物我合一”之境[图文]

    以“游”为核心的画意,是任建国所探索的“人物山水”中关于人和理想生活环境之间关系的表达。自那些行笔畅意的写意人物画开始,任建国逐渐展开了一个酣畅淋漓的画法,创作题材也逐渐从人物向山水转向。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任建国发展出了一种具有鲜明个人面貌的“人物山水”题材,即打破人物和山水的空间位次和传统图像程式的一种融合性画法。在这些作品中,人物和山水仿佛超越了常规事物的界限,山石巨岩、楼阁酒馆和行游的人群被...

    9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导师李志向作品导师 李志向作品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在当今画坛,主题性花鸟画近年来如异军突起,引起了广大美术理论家、画家、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很多画家在茶余饭后,聚集一起谈论主题性花鸟画。何谓主题性花鸟画?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热议主题性花鸟画?记者带着困惑,走近了李志向先生,走近了他的教师团队,走进了他的主题性花鸟画国展冲刺班。导师 李志向作品导...

    127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张大千曾为自己临摹破坏敦煌壁画[图文]
    张大千曾为自己临摹破坏敦煌壁画[图文]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背景:张大千辞世30周年之际,他的敦煌人物造像《观音大士》亮相保利香港秋拍,40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起拍价的近三倍价钱——1100万港元落槌。这幅作品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之作,当年还引发过一段“破坏敦煌壁画”的争议。更多背后故事,我们请到关注和收藏敦煌文献的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何鸿来讲述。一幅画牵出张大千的敦煌往事20世纪不...

    62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病孩》:蒙克一生最重要的画作[图文]
    《病孩》:蒙克一生最重要的画作[图文]

    病孩(1885–1886)早在1895年,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在他职业的初期,就在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医生合写的论文《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论歇斯底里现象的心理机制:绪言》中强调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童年时代遭受的心理创伤,因为“在创伤性的神经病中,起作用的病因不是那种微不足道的身体损伤,而是恐惧的影响——心理创伤”。作者特别指出:“任何一种引起不愉快情感的经验如:恐惧、焦虑、羞愧或身...

    141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