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岗岗 点击 :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青花小罐

云南李朝春

烧制于元末明初的建水窑青花瓷器,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枝奇花异卉。其产品除日常生活用具外,还烧制出专门用于随葬的青花罐、瓶、炉、雕塑等冥器小件,这些造型古拙典雅、玲珑可爱的青花冥器,纹饰粗犷,散发着神秘的魅力,可谓是青花精华,掌中至宝。本文拟就其中的典型器型介绍如下。

一、青花小罐

青花罐是建水窑产品中产量最多、图案较为精美、存世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俗称将军罐。其中,一些高6~10厘米左右、造型小巧古拙的青花小罐,主要出土于明代土坑墓的腰坑内,一般内盛五谷、符咒、钱币等与风水有关的实物,因而又称风水罐,是专门用于随葬的冥器。其特征为乳钉钮,饼形盖,鼓腹溜肩,短颈方唇,敛胫,小平底微内凹。内壁不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灰青,较薄,有细开片、土沁和脱釉现象。青花发色呈蓝黑色,主要纹饰有蕉叶纹、凤纹、直柳叶纹、仰莲纹和卷云纹等,绘画粗率,点染较多。图1青花云纹西瓜盖罐通高6.5厘米,口径5.6厘米,腹径8.2厘米,底径4.5厘米。器形呈矮胖状,鼓腹溜肩,短颈方唇,敛胫,小平底微内凹,形同西瓜,因而俗称西瓜罐。盖饼形,乳钉钮。盖面绘青花云纹,钮顶部涂青料,肩部绘柳叶纹,足胫上部绘仰莲瓣纹。青花呈色蓝黑,釉色灰青,釉不及底,土沁严重。胎体灰白色,较粗松,淘洗不净,内夹砂及杂质。

图2是青花橄榄形小罐是迄今发现的建水窑最小的青花罐。此罐直口微内收,溜肩,鼓腹,敛胫,平底。通高3.8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2.3厘米。纹饰古朴简单,从肩部过腹直达胫部直向绘柳叶纹。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2青花橄榄小罐

二、青花高足杯

建水窑青花瓷中常见的杯有碗形杯、喇叭形高足杯、竹节柄高足杯、碗式高足杯和豆式高足杯等。建水窑青花高足杯高仅为10厘米左右,造型多为敞口,弧腹,高圈足。如图3青花高足杯上部为敞口、深腹的碗形杯,下部为喇叭竹节形空心高足,形态优美,古朴端庄。

釉色发青,口沿内侧绘青花草叶纹,杯心饰牡丹花纹,外壁饰牡丹纹,釉色蓝黑,雅致大方。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3青花高足杯

三、青花圆盒

图4为建水窑钴蓝釉圆盒,子母口盖,直腹,平底,底不施釉。通高5.6厘米,盒直径12.8厘米。盒内壁施白釉,外壁通体施钴蓝釉,盖面饰留白折枝花卉纹,盖沿和盒外壁饰留白云纹,云朵间分别用三道白色竖线相隔。器形规整,釉色莹润肥厚,有细开片和土沁现象。钴蓝釉地湛蓝幽静,白花晶莹通透,清新雅致,韵味十足。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4钴蓝青花圆盒

四、青花碗、盘

青花碗、盘是元明时期建水窑的大宗产品,也是出土量较多的冥器,一般出土于脚龛位置或者用于火葬罐盖。有敞口深腹、侈口浅腹、弧腹、折沿等形制,外壁以弦纹、点纹、蕉叶、牡丹、菊、莲、杂宝、鱼纹等为主要装饰图案,也有开光牡丹、缠枝莲、云气、仙山琼阁等图案装饰。碗内壁以人物、鱼、凤、蝙蝠、瑞花仙草等吉祥图案为装饰,清新明快,情趣盎然。如青花高足碗(图5),个旧王林寨小满坡明代墓葬(95GWM30:3)出土,造型为撇口,腹上部斜直,下部弧形内收,底微凸,涩圈,圈足较高。高7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6.2厘米,圈足高2.3厘米。外壁口沿下、腹部下和圈足上分别各饰旋纹两道,腹部饰菊花缠枝纹,胫部饰仰莲瓣纹。内壁口沿饰弦纹夹点纹的带饰一周,腹壁下部和底边各饰弦纹一周,碗心饰一“7”字。釉色白中透黄,有碎开片。青花灰黑色,浓艳处有结晶斑。圈足内施铁红色护胎釉。

青花盘有菱口和圆口两类,形制多为折沿、浅腹、折腰、圈足。绘画粗简,仅在折沿上涂染青花料,或在盘心绘一束莲。如钴蓝印贴花葵口碟(图6),2002年个旧市旧城大桥片区施工工地出土。菱花口,折腰,圈足,直径11厘米,底足径4厘米,高2.5厘米,通体施透明青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莹润肥厚,有细开片。口沿刻划一道双线葵纹,盘底为钴蓝地刻划留白花卉纹,图案青白相间,古拙可爱。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5青花高足碗

五、青花壶

明代建水窑青花壶有执壶、系壶、提梁壶等,造型有玉壶春瓶形、橄榄形、葫芦形等,形制各异,古朴可爱。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6钴蓝印贴花青花葵口碟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7青花花浇

图7为花浇式青花执壶,灰白色胎体,通高6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5.2厘米,底径3厘米。唇口有流,执柄贴于颈部和下腹部,成曲柄状,肩鼓腹,平底微内凹,有明显的旋切。颈部饰弦纹3道,曲柄上饰5道粗纹,肩部与腹部绘粗简的云纹,胫部饰青花弦纹一道。内壁不施釉,外壁施半釉仅及腹部,有流釉现象。器型小巧,纹饰粗放,釉面布满土沁,为出土冥器。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8青花开光花卉执壶

图8青花开光花卉执壶形体呈玉壶春瓶形,个旧王林寨小满坡明代墓葬(M37:3)出土,为明洪武间建水窑产品。盘口,细颈,扁圆腹,圈足,执把和流口已残,。颈饰空茎叶纹和云纹,腹部一面绘开光折枝莲纹,另一面绘开光折枝牡丹。釉色青中发黄,有细开片,青花呈蓝黑色,有脱釉现象,圈足内施铁红色护胎釉。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9青花三系壶

系壶多为直口,短颈,橄榄形,如青花三系壶(图9)形体呈橄榄型,通高7.4厘米,底径4厘米。直口,短流,肩部有三个S型的系,平底,鼓腹,造型浑圆古朴,胎体敦实厚重。器身施青釉,流口、三系上用青花点染,肩部饰花卉纹,腹部绘缠枝花卉纹,胫部饰变形仰莲瓣纹。釉色莹润,青花发色深沉,局部釉下结斑,时代特征明显。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0青花笏耳三足炉

六、青花炉

明代建水窑青花香炉有鼎式、竹节式、簋式、筒式等,往往与瓶组合出土于关龛内。鼎式如青花笏耳三足炉(图10)。盘口,短直颈,两笏形耳从肩部向上延伸,与盘口粘接并越过口沿向外曲伸。鼓腹,三兽形足,粗壮朴实。通高13厘米,口径9厘米,腹径9.9厘米,造型古朴敦实,浑圆丰满,为明代景德镇常见器型。盘口外壁绘有回云纹,腹部绘简笔折枝牡丹,沿伸到足部上端,双耳上也绘有简笔花草,花姿饱满,绘画手法粗犷自然。从胎体呈色青灰色,釉为泛青黄色透明釉,青花色泽黑中泛灰蓝色和器物的装饰风格来看,又带有云南青花的特有风格。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1青花平口三足炉

青花盂式三足炉(图11),通高14厘米,口径16厘米。撇口翻沿,短颈,鼓腹,三足微外撇,造型端庄。腹部绘粗简的缠枝牡丹纹。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2青花簋式炉

簋式炉如青花兽耳假三足炉(图12),底径5.2厘米,口径8.3厘米。敞口,束颈,口沿有三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鼓腹,由圈足支撑地面,而胫部下悬三个矮兽足不着地,已失去支撑作用,仅为一种装饰。腹部绘缠枝菊纹。器型小巧玲珑。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3青花开光玉壶春瓶

七、青花瓶

青花瓶是建水窑青花冥器中的大家族,器型多,变化大,纹饰独特。有玉壶春瓶、胆式瓶、梅瓶、棒槌瓶、花口瓶、瓜棱瓶、直颈瓶、荸荠瓶等品种,主要出土于明代土坑墓的头龛内,与炉或碗、盘组合随葬。其中的玉壶春瓶基本器形为卷沿,侈口或盘口或蒜头,细颈、圆腹、圈足,也有带双耳者。其纹饰以花卉纹为主,以折枝牡丹、开光折枝花果纹、鱼藻纹、狮子戏绣球、水波纹、缠枝牡丹纹、缠枝菊纹为主题图案,并配以蕉叶纹、花草纹、仰莲瓣纹、弦纹、卷云纹等纹饰。其中通高在10厘米左右的青花小玉壶春瓶,为专门用于随葬的冥器。如青花开光玉壶春瓶(图13),喇叭形口,细长颈,削肩,鼓腹,圈足,高9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3厘米。器身绘两个从颈部及腹部的开光,内绘折枝牡丹纹。造型优美,体态匀称,俊美端庄。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4青花菊纹觚

青花觚形瓶一般呈敞口,长颈,丰肩,直腹,胫部急收,喇叭形平底微外撇。如图14青花菊纹觚形瓶,通高9.6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4.6厘米。颈部绘蕉叶纹一组4片,叶脉疏密有致,清新爽朗。肩部饰菊纹一周,腹部绘缠枝菊纹,胫部饰变体莲瓣纹,器型端庄古朴,釉色明润,绘画精细生动,青花发色浓艳纯正,是建水青花的精品。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6青釉留白直颈双耳瓶

青花直颈瓶多为平口,细直长颈,溜肩,鼓腹,饼形平砂底,整体如棒棰状,造型修长秀美,纹饰素雅质朴,胎质厚重,有双耳和无耳两种。如图15青花直颈瓶,通高12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4厘米。颈部饰折枝牡丹纹,腹部绘缠枝牡丹纹,格调清新,韵味十足。

青釉留白直颈双耳瓶(图16),方唇,直颈,颈部两侧对称贴竖直双耳,长直颈,溜肩鼓腹,胫急收,砂底饼足。通高10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5.2厘米。外壁施蓝釉,釉不及底,釉色均匀润泽,在腹部留出朵朵白色梅花纹,清新淡雅。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7青花开光花卉双耳花口瓶

青花开光双耳花口瓶(图17),长颈,颈两侧对称置衔环桥式耳一对,鼓腹收胫,喇叭形平底。通高17.5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8.8厘米,底径9.7厘米。内口和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透明泛青。青花呈蓝黑色。口沿饰回纹,颈部饰两层蕉叶纹,肩部绘双弦纹,弦纹带间饰蕉叶纹,腹部绘开光牡丹图案,胫部饰仰莲纹。其器型与蒙自瓦渣地明代土葬墓(TM22:2)出土盘口瓶相同,应为明代建水窑产品。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8青花梅瓶

梅瓶创烧于北宋时期,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建水窑青花梅瓶呈小口、宽沿、短颈,丰肩,下腹内收,平底,分矮胖和修长两类,青花简朴。如个旧王林寨小满坡出土青花梅瓶(图18),翻沿,厚唇,短直细颈,丰肩,直腹,平底,通高17.8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14.8厘米,足径12厘米。肩部饰双层空茎蕉叶纹,腹部饰缠枝牡丹纹,胫部饰仰莲瓣纹套如意云纹。器身粗矮,施青黄釉,有生烧和脱釉现象,青花呈色蓝黑。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19青花葫芦瓶

青花葫芦瓶(图19)器形为小口,直颈,溜肩,上瓶溜肩鼓腹,下瓶体广肩圆腹鼓下圆腹,小平底,器形匀称,线条柔美。器体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灰。瓶体从上至下

依次绘蕉叶纹、弦纹、折枝花纹、覆莲瓣纹、缠枝莲纹及仰莲瓣纹等。青花呈色浓淡不均,有铁锈斑。蕉叶各自单独一体,相互独立成体,莲叶为葫芦状,花瓣留有白边,具有元代青花纹饰的特征。

九、青花瓷雕

瓷雕是建水窑青花冥器中最少的一类,也是难得的艺术精品。如青花弥勒佛(图20),秃顶,圆脸大耳,面带笑容;头部微前倾,弓背,收腹,含胸,袒胸露腹,着开胸斜襟长服,宽口大袖,衣襟飘逸,线条流畅。右手持布袋扛于肩上,通体施青釉,五官、衣襟、衣袖等处均用青料点染,造型生动自然,形象憨态可掬。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20青花弥勒佛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21青花男俑

青釉青花瓷俑(图21),一组,1991年出土于通海县西山脚墓葬。该组青花俑形态大致相同,各自直立于一个圆饼形台座上,双手抱拳在胸,披发梳髻,身着圆领的长袍,袍下着裤,腰系有带,双手捧于胸前,手中有孔,表情拘谨、敦厚。通高14厘米,胎质微粗,呈灰白色,釉色青中闪绿,有细开片。人物身体各部位比例匀称准确,衣服的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层次丰富,用笔硬朗,且每个人物的神、形都保持一致,体现了熟练的雕刻工艺和手法。瓷俑的头发、眼睛、眉毛、领口、衣袖、鞋子都加青花点染,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22青花猫形烛座

青花猫形烛座(图22),昂首,竖耳,卷尾,为匍伏卧式,腰部正中位置有一圆形孔,前爪伏地,全身施青釉,用青料凸呈出五官、胡须、斑纹等关键部位,釉色呈青灰色,青花呈蓝灰色,色彩斑驳,神态威猛,气宇不凡。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 | 美术理论

图23青花镇墓兽

兽形青花镇墓兽(图23),后腿踞坐、前脚支撑地面与后坐腿呈三角形,昂首,呈坐状;高鼻大耳,圆眼外凸,呲牙咧嘴作怒吼状,下颌有山羊胡须;腹部肋骨暴绽,尾巴向上卷扬。全身施青釉,眼睛、胡须、鬃毛、尾毛以及前肢等部位均用青花钴料勾勒点染。构思谲诡奇特,形象恐怖怪诞,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和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

以上元明建水窑青花皿器小件,玲珑古拙,纹饰简朴生动,釉色青润,青花呈色深沉,展示了中国传统青花瓷器的另一种美,既体现出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又有粗犷、厚实的云南地方特色,堪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葩异卉。

参考文献

1、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2、冯先铭《古陶瓷鉴真》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2月

3、田丕鸿《建水陶瓷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微博]2006年12月

4、马文斗《薪火南来》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

相关文章

  • 高冷的博物馆如何培养出更多乔英子[图文]
    高冷的博物馆如何培养出更多乔英子[图文]

    前不久大火的电视剧《小欢喜》中,从小在天文馆里培养兴趣的中学生乔英子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也启发了不少家长趁着孩子的知识启蒙阶段,带孩子走进天文馆、科技馆等各类博物馆。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博物馆虽然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孩子,但展品无论是文字介绍还是语音讲解都格外专业,不仅孩子们直呼“听不懂”,一些深奥的专业术语让家长都连连挠头。记者走访发现,这种“听不懂”的讲解在多家博物馆不同程度存在,不少孩子在...

    9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解安宁[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解安宁[图文]

    【艺术简历】解安宁,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主任,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主席,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澳门画院副院长,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基础教学美育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陕西省教学名师,西安交通大学九三学社城市学院支社主委,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博士。《九曲黄河万里沙》260×130cm 2014年变古泽今·独开奇境——简析解安宁的画风解安宁是一位年轻而深具潜力的画家...

    172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如果艺术参与城市“微更新”[图文]
    如果艺术参与城市“微更新”[图文]

    参与城市“微更新”,艺术正汇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越来越多融入公共艺术的社区微更新项目在世界各地茁壮生长,潜移默化改变着园区、社区、城区的空间形态,带来更加便利、新鲜、有趣的生活体验,悄然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在上海,“微更新”也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妨让我们走到身边熟悉的街区,看看艺术给它们带来了哪些微更新,艺术连接日常生活还将迸发出怎样的可能。以修整代重建,...

    169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为什么故宫里的宝贝永远是笔糊涂账
    为什么故宫里的宝贝永远是笔糊涂账

    故宫如果管理缺位,给予权利的时候也给予了能力,权利不受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利,就像让猫看着鱼,让狗看着肉,肯定看不住。故宫里到底有多少件宝贝?想必故宫博物院的历任院长,也未必能清点清楚。其实,最早把故宫的宝贝搞成一团乱账的,是溥仪。紫禁城宫殿重重,辉煌壮丽。然而,在漫长的明清两朝,这壮丽的宫室中,却不断地发生着盗窃勾当,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更是登峰造极。据溥仪回忆,就他所知,宫内太监们对故宫宝...

    163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以齐白石“梅”“菊”题材为例再谈衰年变法(上)
    以齐白石“梅”“菊”题材为例再谈衰年变法(上)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晚年变法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借助学界近年来整理出版的新材料,齐白石研究者、齐白石曾孙女齐驸近期通过对20年代变法期间齐白石的京华生活进行考证,并以此切入点重新审视齐白石“梅”“菊”两种传统文人画题材,对它们在齐白石变法历程中的风格演变重新进行梳理分析,尝试以新的角度分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成果和动力。本文为全文上半部分,从齐白石在北京的生活状况说起,探索其内心对于“变法”的渴...

    79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很多画家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图文]
    很多画家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经验[图文]

    杨大伟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可以这样认为,原创力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品格,是真切的、质朴而有力的。静观这些年国内艺术创作的状态,难以列举出几个令人服膺的原创性艺术家。大多艺术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乏善可陈,相对沙化,造成过度符号化,并进而引发自身辨识度与公众认同度日趋降低,畸形复制漫天。而这些又隐含着软性的自我封闭性。而今,所有的商品、事物、行动、事件,不是因为没有品质不显得珍贵,而是因为严重过剩而贬值。...

    199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要收藏投资17版熊猫币,先看看他们怎么说[图文]
    要收藏投资17版熊猫币,先看看他们怎么说[图文]

    2017版熊猫币已经发行一月有余,尽管因大环境影响,市场表现平常,但对17版熊猫币的投资与收藏,依然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熊猫普制币是世界五大投资币之首,拥有非常好的投资属性,而其精制币则因工艺的精美,成为了众多收藏人士的首选。关于收藏投资新近发行的17版熊猫币,他们的观点或许对你有所益处。投资商:从发行量看商机2017年熊猫精制金币和1公斤精制银币的最大发行量与2016年持平,而150克精制银...

    58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两会特刊—著名书画家俞富康作品赏析[图文]
    两会特刊—著名书画家俞富康作品赏析[图文]

    书画家俞富康俞富康,艺名夫康,号岩山寒松,现为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画院院士,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驱邪图》俞富康早年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得到著名画家(教授)邓白、朱恒、孔仲起、潘鸿海、吴山明、顾生岳等诸位先生指点,艺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后又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名师班学习...

    57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独创的光芒——冲墨大师李长文作品欣赏[图文]
    独创的光芒——冲墨大师李长文作品欣赏[图文]

    李长文·艺术简历李长文,字笔庄,号金相堂主,58年生。当代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大家,冲墨画派创始人。师承李苦禅、董寿平、卢光照等大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燕京书画院终生高级院士,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特级书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新加坡神州艺术学院高级顾问。博宝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曾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家”称号。《春常好》180×97cm...

    102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笔简意足 气韵生动—浅析欧阳子白水墨人物画[图文]
    笔简意足 气韵生动—浅析欧阳子白水墨人物画[图文]

    减笔人物画是以精炼简约的笔墨和诗一般的含蓄去表现物象的,以引而不发、率意灵动及意想不到的淋漓酣畅手法抒发情怀与思绪。宋代的梁楷把减笔画的造型和笔墨推向一定的高度,并达到某种极致。这种泼墨手法笔简意足,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当代水墨人物画家欧阳子白先生就是这样的画家。中国文化的精神特征是含蓄和内敛,崇尚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即人类心态与外界自然的协调与平衡。但是,今天的时代已不可能再有古代先贤们...

    145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120年后 如何让甲骨文再次“惊天下”[图文]
    120年后 如何让甲骨文再次“惊天下”[图文]

    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20年后的今天,甲骨文的价值愈发受到珍视,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也以表情包、书法课等形式,从高冷变得亲近。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甲骨文见证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圆圆的太阳,是“日”;弯弯的月亮,是“月”;三山耸立,是“山”……3000多年前,...

    134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孙过庭《书谱序》中的崇王思想[图文]
    孙过庭《书谱序》中的崇王思想[图文]

    作者:孟云飞孙过庭之所以在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因为其《书谱•序》的传世及影响。他在《书谱•序》中云:“自汉魏已来,论书者多矣,妍蚩杂糅,条目纠纷:或重述旧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徒使繁者弥繁,阙者仍阙。今撰为六篇,分成两卷,第其工用,名曰书谱,庶使一家后进,奉以规模;四海知音,或存观省;缄秘之旨,余无取焉。”这里说出了他写作《书谱》的初衷。孙过庭传世佳作《书谱...

    17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孙恩道巨制《商汤崛起·汤誓》:构筑史诗般宏阔而悲壮的历史画面[图文]
    孙恩道巨制《商汤崛起·汤誓》:构筑史诗般宏阔而悲壮的历史画面[图文]

    【艺术简介】孙恩道,1950 年生,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曾任湖北美术出版社社长、编审、编审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江汉八家之一,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北省美术院院外画师,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湖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文史馆馆员,湖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

    153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年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创新[图文]
    年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创新[图文]

    又是一年春节到,家家户户张贴对联,格外喜庆热闹。随着国家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增快,似乎年味也发生着一系列改变,以前常见的很多春节习俗,似乎只剩下了贴对联和团圆饭等,逛庙会和放鞭炮都很少了,已经逐渐被上网和旅游等娱乐活动取代。在众多春节习俗中,年画更是逐渐淡出现代年轻人的视野。很多一出生就面对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的00后,也许都没有见过年画。本文简略的梳理一下中国的年画起源与分类、发展,以及在新时代的当...

    3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张大千与齐白石当下掉价了吗[图文]
    张大千与齐白石当下掉价了吗[图文]

    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以4502万美元(约合2.79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中国地区年度最贵作品。热点据《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度艺术市场超过30亿美元的成交额由西方艺术家创下,而中国艺术家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李萍最近,由Artprice和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联合发布《2015年度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对于2015年度东西方艺术品市场进行盘点和总结。《报...

    180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