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清清 点击 :

有必要先对“技术”做一个限定,海德格尔在《关于技术的追问》一书中写道:一方面,现代技术是“建立在作为一个精确科学的现代物理学基础上”;另一方面,“现代物理学作为实验性的科学,依赖于技术装置和仪器制造的进步”。书是1954年写的,笔者认为其中的“现代物理学”并非现在细分学科之后的现代物理学,可能是一种广义上的研究物理世界的学科概念。毋庸置疑的是,在这之前,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已经日新月异,机动式电视、雷达、数字式电子计算机、原子裂变等等都得到发明和应用,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发生改变。从那时起,现代技术现象以古老的技术从未使用过的方式,向自然发起挑战,并以接连不断的技术变革,重塑人类社会。艺术这个处在意识形态范畴的门类,在技术的引导下,正在走向一个快速变革、边界模糊不清的未来。

艺术与科技的渊源

也有必要对“艺术”做一个限定,这篇文章里探讨的“艺术”,并非一个广义意义上的艺术形式,而暂指艺术圈内的绘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艺术、新媒体类艺术、生物艺术。“科技艺术”的概念在西方世界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在中国,2007年研究者张燕翔出版了《当代科技艺术》一书,以图书标题形式提出“科技艺术”这一概念。但为中国公众所知时,是2017年5月teamLab第一次在北京举办的大型个展“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时,这种利用数字技术模拟花草树木、飞鸟流水的沉浸式体验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从此引发了各种效仿(不标上沉浸式,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展览)。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Modified Paradise- Dress 改造的天堂:衣裙© Another Farm & Sputniko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实际上,艺术的创作与科技的渊源由来已久。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通常用一种叫作“绘画暗箱”的绘图装置准确再现景物的比例和透视。早期的画家利用这种装置研究透视原理与比例关系,然后将之完善,后来称之为“透视学”。历史上重要的画家如达芬奇、伦勃朗等大师都利用“暗箱”作为绘画的工具和造型手段。“绘画暗箱”最初是一个暗室,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墙上形成影像。16世纪,暗箱内安装了反射镜,把影像反射到箱子上面的玻璃板上的绘图纸。18世纪的绘画暗箱已经呈现出照相机的雏形。到了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最早的摄影术,在铜盘上成像,缺陷是无法复制;1850年,法国摄影师纳达尔改进了底片曝光的工艺,使摄影术走向成熟。在摄影发明之前的近半个世纪,以精细写实为主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摄影的出现取代了绘画的一部分社会功能,使绘画不再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记录外部现实的手段。画家们开始转向对艺术本体论的研究,绘画回归纯粹性,开始建立艺术家的自我表达。

可以说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变革,除了透视学和摄影术,矿物和油料提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北部欧洲明朗而富有层次的油画风格;机器生产的颜料和光学的研究成果,促成了外光写生和印象派的发展……但是这些艺术形式中,科技手段更多是为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而到现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的创意及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科技手段与艺术创意的融合直接催生了大量全新的形态艺术。技术本身的壮大,使得它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处于底层的基础手段,而是成为艺术本身。“科技艺术”这种复合体成为附生于科学线性发展序列之外的一个副产品。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1979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

科技艺术作品本身是对当代科技的创新性的应用,涉及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建立在数字技术的核心基础上,也称数码艺术。

新媒体艺术最初是来自艺术界的概念,指的是采用新媒体技术创作、以新媒体为介质的艺术形式,而新媒体本身其实是当代科技创造的产物。世界范围内,将新媒体艺术做得最为极致的是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称其为科技艺术界的“麦加”并不为过,第一次呈现于1979年,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新媒体艺术盛事,“4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电子艺术节正在构思并且实现的过程中,而数字革命的重要性已经浮现。最重要的时刻发生在1981年,电子艺术节诞生后的三年,IBM公司将其新型号命名为‘PC’(个人计算机)。由此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可能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时刻:计算机的个人化,使计算机脱离了大型机的数据中心和研究实验室,进入了日常生活”。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1980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ARS ELECTRONICA这个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有电子艺术节、电子艺术大奖、电子艺术中心、电子艺术未来实验室四个部分。央美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说:“虽然叫‘电子’,但什么都往里装,AI也可以,音乐也可以,计算机动画、生物艺术,还有传统的录像艺术,它反倒成了世界上历史最久的。其他很多电子的什么节都消失了。”

艺术节每年9月初举行,成为全球范围内每年的盛事,设有不同的主题展,规模宏大,吸引数千位艺术家、科学家、学者前来,几天时间会有五六百场讲座、工作坊、音乐会举行。只有5天时间,会达到15万观众,2019年9月的林茨电子艺术节成立40周年,便以“出箱——数字革命的中年危机”为主题拉开帷幕,并在11月联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互联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做了40周年回顾展“科技艺术40年——从林茨到深圳”。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2019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笔者并未去过林茨电子艺术节,因而以下所有关于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叙述均来自央美美术馆科技艺术研究员魏颖的文章部分节选《数字革命的中年危机》,但无力支付稿费:主题展每年提出新话题,2019年的主题是《人类极限-有限的人类》,探讨人之为人的优势、缺陷和极限,并着眼于其与非人——诸如动植物以及机器之间的融合。俄罗斯艺术家Helena Nikonole的作品《鸟语》探索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工具破解其他物种语言的可能性,艺术家让AI学习夜莺的啼声,并发展出一套与鸟类对话的机制。日本艺术家So Kanno的作品《激光老鼠》模仿动物世界中的蜂群效应,通过六十个小型机器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绚烂的光之舞曲;来自日本的组合Another Farm通过《改造的天堂:衣裙》展示了转基因蚕丝如何颠覆人们对于传统服饰的想象,并进入多重视角的材质学领域。这个作品同样也在深圳设计互联的回顾展上展出。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Wind of Shenzhen 深圳的风© Refik Anadol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在深圳设计互联的展览中,《深圳的风》是艺术家拉菲克・安纳度工作室为展览创作的数据绘画。他们收集了深圳区域一年的风速、风向、温度等数据,利用定制软件,以20秒的时间间隔,读取、分析这些数据,形成了四个动态篇章。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Progress 行进 © Akinori Goto (JP)后藤映则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日本艺术家后藤映则作品《行进》中,通过3D打印与灯光,在快速转动的三维结构上捕捉连续的时间,由此探索时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行走的城市》影响中的3D城市人形雕塑在荧幕上不断行走、变化、重塑,反映了现代建筑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关键美学趋势;《多重宇宙.pan》通过创建一系列实时生成的数字绘画,来尝试描绘无限平衡宇宙的永生;《脑机接口》采用反射微蚀技术,观众从蚀刻画左侧向右侧移动时,神经元的突触会形成类似恐惧面孔的形象,象征人类对机器未来的恐惧。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Walking City 行走的城市©Universal Everything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除了现场展览,林茨电子艺术大奖地位非常重要,与主题展并列。现在的电子艺术大奖有七个奖项,分别是:计算机动画奖、互动艺术奖+,数字社群奖,数字音乐与声音艺术奖,人工智能与生物艺术奖,及给19岁以下创作者的u19奖,还有不定期颁发的媒体艺术远见先驱奖,主要为媒体艺术领域具有终身成就的艺术家/策展人。欧盟新设立的科技艺术奖STARTS,也因为面向更为年轻广泛的群体而备受关注,每年颁发艺术探索奖和创新写作奖两种。值得注意的是,从2007年开始颁发给无法定义的前沿艺术形式的奖项“混合艺术奖(HYBRID art)”,从今年开始更名为人工智能与生物艺术奖(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fe Art)。给了这12年的‘无定义’一个颇有意味的定义,也定义了新时期科技艺术的两支重要力量。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2018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在于,最终都会导向一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这是艺术与科技最为分歧的一点,艺术强调一种自我表达,可以脱离生活层面,仅仅只在意识形态中;而科技在思想导向下,却必然需要实际应用。所以两者在山顶相遇时,是什么让它们达成了和解?也许是对非常规的一种突破的欲望,而这种突破,不是一种无缘由的空想,引用海德格尔的概念就是,建立一个世界,置造“大地”。它要与实际关联,并展示一种我们都未曾想象到的未知。

什么都可以塑造艺术,不仅仅只是科技,阿多诺索说过艺术“确定性的丧失”,就是指艺术具有高度的自体调节功能,“艺术并非它自古以来的样子,而是它现已生成的样子”。而科技是一种刚性的东西,始终在有序地沿着一个逻辑序列前行。科技艺术成为两者的交叉融合,是否谁能重塑谁,这不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专业细分回归到学科交叉,体现着人类本性无法安分守己,这种不安分守己会将人类带往何处?不得而知。既然“人类世”是一个笑话,人类的存在意义就是在这短暂的时间中尽可能将自己的已知拓展至最大。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2007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事实上,早在1999年,以电子艺术为主的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主题便是“生命科学”,这年的论述中提到:“林茨电子艺术节开始关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内的议题。这个历史悠久的艺术节在传承过往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位:换句话说,将注意力投向气氛紧张,酝酿着冲突的领域。”这在千禧年曾催生过大量标志性的生物艺术作品的出现。而自2007年以来颁发的混合艺术奖也有90%是颁给了生物艺术家。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1999年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海报

生物艺术与人工智能艺术

1997年“生物艺术”一词的提出者爱德华多·卡茨,201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做“生物艺术”工作坊时,带来一份《生物艺术宣言》,其中一段提到“生物艺术是操控、修饰或者创造生命和活体过程”。魏颖则认为,作为研究者和教育者可以将这个概念向外延伸,出现“泛生物艺术”这个概念,也就是说艺术与生物学的结合可以超越技术上的借鉴,而延伸到“材料层面”“图像层面”“数据层面”和“概念层面”。

简言概之,“材料”即生物材料,既可以是细胞组织,也可以是微生物,甚至蜂蜡、花粉等材料也包括在内;“图像”则涉及生物仪器设备对裸眼之外的空间颠覆,如红外成像和颅内透视成像等;“数据”即对生物数据的提取、对脑电波等生物信息数据进行艺术上的转化;“概念”则更贴近人文学科,泛文化领域中信手拈来的“进化”“后人类”“意识”等概念均源于生物学词条。魏颖认为生物和艺术的结合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利用,而是广泛存在于从材料运用到观看方式、到图像生成等多种层次。(《艺术商业》杂志2019年1月刊《生物艺术在中国破冰,betterlate than never》)

浅析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 美术趣闻

The Art of Deception 欺骗的艺术©Isaac Monté (BE) Toby Kiers (US)图片惠允: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互联

人工智能艺术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创造力”培养,其假定计算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来加以构建。基础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早期的机器学习方法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s),通过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来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而近期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是多阶层结构神经网络结合大数据的逐层信息提取和筛选,使机器具备强大的表征学习能力,也使机器学习从技术范畴上升到“思想”范畴。此时,通过调用包含大量艺术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专家系统,可以实现对机器艺术思维模式的培育,形成具有“艺术自觉”与“创造力”的人工智能“艺术家”。比如,美国罗格斯大学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AAIL)研发的“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即利用两个相互博弈的神经网络不断生产出截然不同的全新图像。

很显然,人工智能艺术正当红。2019年的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主展区展出了大量人工智能作品,装修完的电子艺术中心首展《罗盘——航向未来》也是一档以人工智能为主的展览。在深圳设计互联中,美国的大卫・汉森带来的《索非亚机器人》,是一个正在完善中的科幻角色,用来探索人工智能和仿真人形机器人的未来,Sophia曾受邀参加Charlie Rose主持的CBS、《吉米・法伦今夜秀》、《早安英国》、《我是未来》、《对话》等节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ta“创新大使”称号,2018年荣获Edison Award年度机器人类别金奖。

相关文章

  • 焦宣洛:简说抽象主义绘画[图文]
    焦宣洛:简说抽象主义绘画[图文]

    图/文作者:华夏收藏网 焦宣洛华夏收藏网讯 在读这个帖子的时候,可能有一些细心的藏友会注意到这个帖子的标题上没有冠以现代西方绘画流派这个词,是的,在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就很注意“抽象主义”的含义,同时,也有感觉写这样的东西会有难度。就绘画中的抽象意识而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难理解,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的水墨画里,中国文人及画家由追求自然的真到创造人性的真;中国山水画从表现山水的外形,跃进到表现...

    4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浅谈瓷器中的青花黑筋[图文]
    浅谈瓷器中的青花黑筋[图文]

    青花瓷碗明中期至清早中期的一种青花特征。在偏灰的青花中,会有一条黑色的细线条,很像青草中的筋脉线,故又称青草筋。乍看是黑色,细看呈深蓝色。青草筋是顺着青花绘画笔势而产生,每一笔画中也只会出现一条青草筋。笔势长,则青草筋也长。在青花中的左右位置,是跟笔锋走的。中锋用笔,一般会出现在青花的中间部位。有小分岔,是坯胎纹理造成的分岔,分岔线条很短,也不规则。现在的仿品,区别在于仿品的青草筋是细笔补重色彩...

    126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线上策划或将重新定义艺术展览[图文]
    线上策划或将重新定义艺术展览[图文]

    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被迫搬到线上,而一连串关于线上展览的讨论与思考其实才刚刚开始。例如,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应该怎么办?有哪几种形式?策展人如何在线上展览中发挥作用?随着虚拟空间的出现,是否还需要策展人?策展人还能继续发挥像在实体空间里那样的作用和重要性吗?而作为一家博物馆,又该如何与不同的策展人合作,体现多元和包容的理念呢?郝伊《春已到来,冬已走远》,“戴口罩的自画(拍)像”线上展展品...

    190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抽象是什么呢?抽象涉及到艺术家在更深层次上如何处理视觉经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于对日常视觉性经验的否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将其归纳为“一种视觉表达的立场,一种认知模式,一种哲学的方法论,一种人生在世的精神方式”。“抽象艺术是对相似性原则的颠覆,或者说抽象艺术的标准即是非相似性,不再以实在的物象作为判断依据。比如一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所说的,‘看一张人脸的素描,我们看的是一张素...

    79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杨跃乐(组图)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杨跃乐(组图)

    【艺术简历】杨跃乐,男,白族,1962年生于洱源凤羽古镇。笔名杨天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成员,大理实力派画家团体“点苍五子”之一,政协大理州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大理州书画室特聘画家。大理当代书画篆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2007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首届西部书法展,2008年刻字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刻字艺...

    40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岳敏君与娱乐圈有渊源:画作贯穿电影《爱出色》[图文]
    岳敏君与娱乐圈有渊源:画作贯穿电影《爱出色》[图文]

    图为:岳敏君创作的油画《井冈山》“F4”中的三成员作品要来武汉展览了!你还在掰着手指想是言承旭、周渝民还是……都不是!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方力钧和岳敏君,被称为当代艺术“F4”。从2004年以来,他们作品已经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明日,湖北美术馆将举行《再历史—&md...

    10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偏执天才达利的虔诚和狂想[图文]
    偏执天才达利的虔诚和狂想[图文]

    《是》 作者:达利《是:一个艺术家的狂想》是萨尔瓦多·达利的杂文集,其文体变化多端,遍历批评、诗、散文诗、记事、访谈、论文、书信等等。一大半谈论自己,一小半谈论艺术。当他谈论自己时,喜欢幽默地夸大人物和事件的古怪。而他的天才就是将那些离奇古怪的故事讲得一本正经。同样具备此类天才的还有伍迪·艾伦和詹姆斯·瑟伯等。不过达利和其他作家之间有一个区别:别人为了达到幽默的效果会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呆瓜,而...

    9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如何找出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的中国方案[图文]
    如何找出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的中国方案[图文]

    进入“十四五”,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在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甚至今年有权威研究机构提出文化科技融合进入“数字文化经济”时代的论断。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文化遗产?数字文化遗产如何取得长足发展?这是业内颇具前瞻性又普遍关心的话题。近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了《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研究报告》,对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化遗产事业与产业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论证,引来文化经济研究领域的关注与讨论。“...

    63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关于油画破坏及修复的思考[图文]
    关于油画破坏及修复的思考[图文]

    4月7日,消息称巴黎奥赛博物馆的一幅梵高自画像被一位六岁女孩肆意涂抹而遭毁坏,就在人们担心能否被修复之余,被爆出是一则愚人节的玩笑,玩笑固然轻松,但关于油画修复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中西方美术史上,绘画作品因为各种原因遭遇破坏非常常见,经典油画像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委拉斯凯支《镜前的维纳斯》,荷兰伦勃朗《夜巡》,俄罗斯列宾《伊凡雷帝杀子》,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等都曾遭遇损坏,神...

    117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丹青写富不知足,翰墨寻贵能脱俗——观倪殿军牡丹作品[图文]
    丹青写富不知足,翰墨寻贵能脱俗——观倪殿军牡丹作品[图文]

    画家倪殿军牡丹被国人喜欢久矣。至今关于国花的争论一直不休,无论是选梅花还是选牡丹,都能从侧面印证牡丹是国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中,唐人尤爱牡丹。大约是有了唐人的情怀和诗意,于是牡丹也变成了这个国度诗意的精神坐标和文化图腾。倪殿军作品《富贵康宁》国花之名未定,但我想,倪殿军心中的国花却是早已却定了的。倪殿军少时即画牡丹,大约和他生活在山东有关,菏泽牡丹盛名于天下,有了这样的地...

    152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科技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北京科技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北京科技大学简称“北科大”,是一所朝气蓬勃的高校。1952年,她由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和华北大学工学院五所大学的采矿、冶金和材料等系科为基础组建而成,名称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建校60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十...

    10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著名国画家耿建先生《中国古代圣贤人物画集锦》赏析[图文]
    著名国画家耿建先生《中国古代圣贤人物画集锦》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耿建,1941年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现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宋——李清照》冯向杰:“乡音”不改——耿建其人其画耿建,一位年逾七旬的陕北“老汉”。他那张笑...

    44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达利到底画的是什么[图文]
    达利到底画的是什么[图文]

    达利作品《原子的丽达》王德彦经常有人用“梦中的画与画中的梦”来描述达利的作品,仿佛达利画的就是他的梦境。其实,不是这样的。达利的老乡,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位大学教授埃利纳·冈蒂奥拉(Elena Guardiola)和约瑟厄·贝诺斯(Josep-E.Banos)指出:“达利(1904-1989)对科学极感兴趣。1930年代,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双重影像与幻觉; 1940年代他转向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并...

    17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第十一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范德宏作品赏析[图文]
    第十一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范德宏作品赏析[图文]

    范德宏,男,大学文化。原中远总公司远洋船长,大连海事大学客座监考官,渤海大学客座高级讲师,现任浙江省兰溪市凯姆学校校长兼书法老师。范德宏同志从学生时代就善长书法,在初中,高中阶段就包揽学校的黑板报,墙报等宣传工作。在校级,市级书法比赛中多次得奖。在部队服役期间曾在,团师,军,海军书法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转业中远后曾多次参加总部书画大赛并得奖。现担任凯姆学校书法老师,学员多人在校级,市级,地...

    18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听水陆攻战纹铜壶“壶说” 讲述巴蜀图语的神奇[图文]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现藏于四川博物院的水陆攻战纹铜壶,诞生于战国时期,是1965年在成都市百花潭中学基建工地出土的。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中,水陆攻战纹铜壶是25件“受采访”国宝中的一员,他的亮相将为全国观众展现巴蜀图语的神奇。这是一件古人盛酒浆的器皿,铜壶上的图像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铜壶身上有三圈纹饰,将壶身分为了四层,反映了...

    189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