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法的美育价值[图文]

时间 : 04-21 投稿人 : 健儿 点击 :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教育。《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人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知荣辱,辨美丑,以臻于至善。达到心灵美,必然需要美育。美育,是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蔡元培先生曾提出著名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其中便有“美感教育”(“五育”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他还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并在对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后认为:“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时下的教育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便蕴含美育。近年来,全国中小学逐渐恢复书法课,不单有继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是增强美育的具体举措。美育是精神层面的建设、是净化人心灵的工程,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明辨美丑,以尚美为荣,做人有底线、做事知进退、心中有标准,社会进步发展就会顺畅健康。所以,美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书法艺术历来是中华传统美育的重要内容

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书写是文字的呈现,书写与文字同生共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肇启于人类需要表达和记录的需求。文字和书写的产生,是人类进化的重要进程。文字书写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不但享受并受益于实用文字信息传递的方便,而且会渴望和追求把字写得更好更美、写出精神和气格、写出不同的风貌与品质,于是,书法艺术便诞生了。

学界迄今公认的书法遗存是出自殷商的甲骨文,距今约三千五百年。这个结果是不是定论,不好说。因为在华夏大地,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又会有新的考古发现,或许将书法历史再向前推进若干年也未可知。书写与书法的演进是渐进过程和连续系统,书写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书写的艺术化,书法依赖于书写又升华于书写。这是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一字一意的特色,为书法成为世界经典艺术提供了前提条件。书法与中国画,是东方尚神精神的呈现,也是区别于西方艺术思维的典型艺术代表样式。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的祖先千古以来重视书法教育,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初期,官学便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要求教养国子要“通五经、贯六艺”。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毛笔字写得差劲肯定中不了举。中国的私塾教育消失才半个多世纪,彼时启蒙读书首先要求认字、读经典以及写好毛笔字。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有辉煌、有沉沦,对传统文化有继承、有遗弃,但随着近年来国家的强大和繁荣,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魅力无限。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书法艺术具有美育的鲜明特征

毫无疑问,书法艺术的普及是社会美育的范畴。教育的真正目的,一是让受教育者获取能力,以便就业创业,经世治国。二是立德立志,提高个人修为,升华精神境界。书法艺术是精神产品,从事书法创作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修为。首先,就书法艺术自身看,是东方价值观的鲜明呈现:书法技法中,笔法的轻重缓疾、藏露提按,字法的正欹敛放,墨法的枯润浓淡,章法的疏密聚散等,都与中国人认识世界的阴阳二维世界观契合关联。所以书法谓之“书道”。道,便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书法家在一张宣纸上,按照约定的文字内容,运用墨迹的运动变化,制造黑白两象的锦绣图式,以制造矛盾为始、解决矛盾为器,最后达到和谐统一,其哲学基础便是阴阳二元世界观。

关于书法艺术,有多种定义,各种辞书不下几十种概念解释。我认为,书法是书写者运用软笔、按照法度书写汉字并以表达性情和追求艺术美为目的的艺术。书法法度,也即书法本体有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诸法。书法艺术与诗文、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门类,与管理、做人、谋事、谋篇等社会行为,有着广泛联系。书法是民族血脉和基因的组成部分,学习、研究、从事书法艺术活动,不但关乎民族文化认同,对个人也有诸多益处。既可以闭门修习,也可以交友互动;既可以孤芳自赏,也可以展示高堂;既可以专业研究,也可有助读书吟诗;既可以扪心悟道,又可以师法万象;既可以养性,又可有助养生;既可以抒情起兴,又可以防躁忘忧;既可以感染自己,也可有益于熏陶家庭……总之,诸多好处可以兼而有之。

三、书法艺术美的标准与鉴赏

美是精神感受,就像幸福也是一种感受一样。爱美是人的天性,所以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是一门学问,当然需要有相应的专门学识。书法之美既要靠作品说话,也需要鉴赏者慧眼识珠。书法美没有量化标准,智见仁见是常态。只有美育,才能让大家对美的认识产生尽可能多的共识。

书法的美育价值 | 美术科普

葛昌永书自作联《容微纳滉青溟水 问道寻宗黄鹤楼》

我们赏析艺术品时,常常会遇到以下情况:一幅作品,自己觉得好,他人说不好;自己觉得不好,他人说好;人家说好的,自己却看不到好在哪里。这种认识的差异,使人产生迷惑,怀疑自己的眼光,怀疑别人的看法,甚至怀疑经典作品美之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从美的存在和发现看,美具有双重属性。从美的存在看,客观事物之美,如湛蓝的天空、巍峨的群山、万里长江、浩瀚大海,还有梅、兰、松、竹等,这些事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从美的发现看,美需要认知和感受,这是美的主观属性。湛蓝的天空美,可群山会觉得天空美吗?不会。荆棘或者蒿草,会赞赏梅、兰、松、竹之美吗?不会。癞蛤蟆知不知道自己很丑?不知道。存在是第一位的;存在被认识才会产生美与丑的比较。其次,从美的属性看,美分为自然美与人为美两大类。自然美是天然美,不需要雕饰,譬如白云、彩虹。人为美是人为创造出来的,譬如长城、三峡大坝、迪士尼乐园,还有文学、绘画和书法等。人为美源于自然美,是从自然美中概括、加工、提炼、再创造出来的。再次,从美的标准看,具有共性和个性双重标准。共性的标准是社会的、历史的、大众的标准。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东坡的《寒食诗帖》,尽管有人觉得并非百分百完美,但在比较中感觉到的是相对完美,于是被后人奉为经典。历史并不以某一个人的审美意志为标准。一是社会标准,是说审美受时代风尚影响,代表的是一个历史时期的审美特点,并经过历史沉淀,凝结为一种审美定势,如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二是个性标准,即个人标准。别人觉得某书法作品美,历史公认那件书法作品美,可我不这样认为,环肥燕瘦,各有所爱。审美领域是永远存在个人见解的领域,个性标准受到个人综合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水平、阅历和眼界、性情和偏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另外,审美还与情境和心态关联。这里不妨举个大家都熟知的贾岛关于“推”与“敲”的故事。贾岛将自己的一首诗给韩愈指导,其中有一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韩愈看后将“推”改为“敲”,大家都说改得好,说是夜深人静时有了响声。可是从贾岛所处的境况看,首先他是个僧人,又是很晚才回寺里,“推”其实更符合贾岛写诗的情境。如果是敲,声音很响,贾岛是个僧人,深更半夜从外面归来,他好意思“啪啪”敲门吗?这说明,审美在人、在情景、在场景、在际遇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评判。

审美水准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譬如我们走进黄山,品味黄山之美,在山脚下,看到的是山脚之美;继续上行,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看到的景致就不同。站在半山腰,绝对看不到光明顶的风光,也看不到飞来石的姿态。尽管你不写书法,可赏析书法作品也是这样的。你的高度,决定着你对书法美的理解,表现着你所具有的眼光和视野。“站在啥山唱啥歌”,也就是说,审美也是需要水平的。这水平从何来?需要普及美育,需要增进修养、积累知识,需要提高眼光,需要既强化专业知识又提升综合素养。

四、欣赏书法作品的基本素质

欣赏书法作品,还要从了解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开始。创作书法作品,是从纸上落笔第一个点画起步,到一个完整的字、完整的一行、完整的作品,逐次展开。这一创作过程,包括一个书家所具备技能的实践和运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题款、钤章),还有艺术思想和理念。观看书法作品与创作书法作品的顺序是倒置的,先从整幅作品入眼,再观照横竖行气、分析字组字型,然后才是点画笔法、落款、钤章等细节。

然而,在技术层面,两者的审美要求却是统一的。一个人,书法的审美感受总是与美学高度、审美情趣相一致,而美学高度又总是影响和制约着作品的质量。眼高手低是常态,眼低手高则根本不可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不妥处在于太绝对,合理处在于“思想有多远,我们才有可能走多远。思想不远,我们一定走不远”。不提高眼力,只重视技术问题是片面的,只有眼界高了,手上功夫才能上去。眼界不高,技法再精巧,也只是书匠。当然,不锻炼手上功夫,眼界再高,也写不出好作品。有些人说起来一套,写出来不中看,原因在于功力差。鉴赏与创作两者密不可分,所以,作为书法家,我们应当将提高眼界与增强手上功夫一致起来。

五、书法艺术美的表现形态

书法、绘画等艺术品的品鉴没有具象标准,不能用长、宽、高及重量等指标来衡量。评价一件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形美神足”。形美神足,是书法艺术美的总标准。

形美,主要是就书法的技术层面而言,指笔、墨、字形、章法俱佳。神足,指神采、气息、个性、张力等这些通过作品表达和透露出来的高迈气格。

形美是物质的,神足是精神的。形美取决于手上功夫,神足取决于精神境界。南朝书法家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采与形质两者是辩证关系。形质不好,再好的神采也没有表达的载体;形质再好,没有精神内涵,也称不上精品佳作。神采包含的要素更加广泛和模糊,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学问、修养、心态、品性,等等。书法,在解决技术层面问题之后,便要在书写情感的抒发上,找到转换和表现的途径,使笔能达意,心手双畅,物我两忘,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形外生意、意外出彩。一幅书作,技法完备是基本要求,但能够出彩,在情感和意趣的表达上打动人、感染人,让人产生美之共鸣,才是好作品。总的看,形质与功力相关,神采与修养相关。

相关文章

  • 张怀存:艺术是生活,生活是艺术,爱是一切的来源[图文]
    张怀存:艺术是生活,生活是艺术,爱是一切的来源[图文]

    【艺术是生活 生活是艺术】艺术,是对美的创造和表达,但由于个体对美的判断和感知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大众大多数时候是无法迅速进入艺术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之中的,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艺术似乎总是曲高和寡的。事实上,艺术和生活本就密不可分。生活成为了艺术的灵感缪斯,而艺术则点亮了生活。作家、艺术家张怀存秉承着“艺术是生活,生活是艺术。有爱就有一切,爱是一切的来源。“的艺术理念,巧妙地利用生活元素与...

    6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赵野对话尚扬:必须画得更大画得更综合[图文]
    赵野对话尚扬:必须画得更大画得更综合[图文]

    39 布面综合材料 360x290cm 2012年如何突破绘画的困境?画得更大、更综合。人类不断更新视觉,这种能力不可限量。越来越多中国诗人把触角伸到了当代艺术领域。芒克、严力、吕德安等人很早就拿起画笔,张于、王琪博、吴震寰等人也在艺术界争当会写诗的画家。在诗歌没落的年代,诗人找到了新的避难所,没有拿起画笔的也以策展人或当代艺术批评者的身份介入当代艺术。尚扬找到将传统融于现代的方法。相对于...

    18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邱文银[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画家邱文银[图文]

    【艺术简介】邱文银,笔名:秋雨,1958年元月出生,重庆市开县人,系苗重安入室弟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疆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中外陶瓷协会理事,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美术、摄影展览中展出并先后分别获得两次全国金奖、一次铜奖、一次自治区金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作品及传略被多部辞书收录。艺术成就和作品先后被全国多家媒体报道。编著有画册《邱文银山水画精品集》、...

    4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寂寞修正果 古雅出清新 品读萧和人物画[图文]
    寂寞修正果 古雅出清新 品读萧和人物画[图文]

    马鸿增虎踞龙盘的金陵,自六朝以来,便汇聚了中国画史上第一批彪炳於史册的杰出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与此同时,顾恺之开创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为核心的“传神论”;谢赫总结出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为核心的“六法论”。宗炳、王微则提出了“澄怀观道”、“畅神”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的山水画论。他们共同建构了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框架。从此,南京成为历代名家荟萃之地。萧和,就是秉承六朝文脉,在得天...

    12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关于艺术品鉴定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关于艺术品鉴定 我们需要知道的事[图文]

    看问题、办事情需要坚持“辩证法”,正、反两方面都要加以衡量和考察,这样我们才会做到全面而不片面、公正而不偏颇。对艺术品的鉴定,也应坚持“辩证法”。张葱玉是我国著名收藏家、书画鉴定大师。在《怎样鉴定书画》一书中他这样写到,鉴定书画,应当采用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学习方法。所谓多看,不仅要看实物,也要看文献;不仅看真的,也要看假的。今年有两个书画展览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

    9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区的吃瓜群众很多 愿意买单的人却很少[图文]
    艺术区的吃瓜群众很多 愿意买单的人却很少[图文]

    随着北京环铁艺术区、爱荷华艺术区和草场地艺术区相继接到撤离通知,关于艺术区命运的讨论再次成为一大话题。艺术区鱼龙混杂,复杂多变,却也话题性十足。没有消费,缺少经济效益,艺术区还能活多久?说起艺术区,对于大部分自拍党观者来讲,狂热崇拜的原因既简单也复杂。现代生活大部分职业还是以非艺术行业居多,别说现代抽象的绘画、雕塑或者装置了,衣着裸露的古典油画都能让人惊诧不已,吃久了家常便饭总会想叫个外卖、...

    46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鱓花鸟画《蔷薇花石图轴》赏析[图文]
    李鱓花鸟画《蔷薇花石图轴》赏析[图文]

    《蔷薇花石图》清代以来,被皇室奉为正宗的“四王”画派,因袭守旧,摹古成风,垄断了中国画坛,导致了中国画的萎缩和僵化。康熙至乾隆时期,李鱓、郑燮、金农等杰出画家,破旧创新,偏师奇出,冲破“四王”之束缚,形成了以“扬州八怪”为中心的扬州画派。在“扬州八怪”中,具有强烈个性的李鱓是较突出的一位。李鱓(168...

    17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风水轮流转:文学手稿走红拍场的秘密[图文]
    风水轮流转:文学手稿走红拍场的秘密[图文]

    图注:陈垣先生著作和稿本几乎每隔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都有一两种艺术品成为新宠,一方面是拍卖公司、古玩界、收藏经纪人“事先看好”了某些类别的藏品有潜力,就先期大量“囤货”,通过人脉之口口相传,专场拍卖的推动,更多以众媒体及舆论之“概念引导”炒作这类拍品;另一方面,在此类古董或名家书画被炒热、追捧,此后的一年半载或较长的时间里,这些艺术品被一般收藏者因从众心理驱使而“争购”,使其逐渐“干涸”。而由于...

    13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明崇祯青花瓷的时代特征[图文]
    明崇祯青花瓷的时代特征[图文]

    明代青花瓷器在中国青花瓷中影响深远,不同年代的不同青花钴料都能很好地适应中国绘画的各种题材。青花瓷器的绘画用传统的毛笔,以各种线条和点染、渲染来完成画图。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朝历时17年,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当时仍有民窑瓷大量出口。制瓷质量明显下降。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有细器和粗器之分。...

    173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艺术市场冷淡期为什么展览反而更加活跃[图文]
    艺术市场冷淡期为什么展览反而更加活跃[图文]

    回顾2016,展望2017——来谈谈展览。(相关视频链接:[雅昌圆桌]谈谈2016年的展览)一般来说,艺术市场会影响展览的数量和质量。但对于2016年来说,却恰好相反,艺术市场虽然不景气,但是展览活动却异常活跃。政府出资,美术馆快速蜕变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政府出了一些钱。国家艺术基金、“一带一路”等文化专项资金的积极注入,带动一批展览的出现。这里面既有公立美术馆,也包括民间机构、学院及画廊的...

    162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埃贡·席勒:被艺术史遗忘了50年[图文]
    埃贡·席勒:被艺术史遗忘了50年[图文]

    席勒作品《交叉手臂的男子裸像》(1910)威廉·博伊德我有一本1964年的《现代艺术家大辞典》,在当时,这是一本颇具权威性的工具书。它始于阿波利奈尔(Apollinaire),终于占都蒙那奇(Zandomeneghi),由30位著名专家联合编撰,是对于之前100年的“总结陈词”。值得注意的是,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的名字并未被收录其中。克林姆特(Klimt)当然占有一席之地,甚...

    19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开大学[图文]
    孟云飞:高校校名书法赏析之——南开大学[图文]

    一、校史沿革南开大学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1919年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严范孙创办于天津,并首开北方私立高校男女同校之先河。1937年,天津沦陷,南开大学南迁至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临时大学,后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三校回归,南开大学得以重建,张伯苓任校长。其实,南开大学的历史最早要从1904年算起。从1904至1905年,南开校名分别是私立中学堂、私立敬业...

    86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廖静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祭[图文]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廖静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祭[图文]

    斯人已逝 风范长存——廖静文先生逝世一周年祭文/李宪忠廖老逝世,瞬间一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廖老慈祥的面孔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值廖老逝世一周年之际,谨把以往自己有关廖老的日记稍加整理,予以发表,以此寄托无限的哀思,表达对她老人家的深切怀念之情。(2001年) 2月9日 星期五 晴上午九时,我和潘建强先生按时到达徐悲鸿纪念馆。我的老朋友、著名画家郭味蕖先生之五子、徐悲鸿艺术研究及文物书画...

    153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心仪驼 笔凝情——解读画家毛伟[图文]
    心仪驼 笔凝情——解读画家毛伟[图文]

    毛伟 (弗拉基米尔·阿·波波夫)男,俄罗斯族,一九五零年十月 。现为 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阴山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2013年美术报.视野中国美术(年度珍藏)第二次特邀艺术家毛伟参加2013年特邀参加中国临沂全国名家中国画作品邀请展2013年入选中法建交50周年在法国“卢浮宫”举办的中国书画艺术邀请展。2013年特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最具代表性·...

    4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罗伯特·亨利:年轻艺术家不该被老一辈艺术家评判[图文]
    罗伯特·亨利:年轻艺术家不该被老一辈艺术家评判[图文]

    罗伯特·亨利是开启美国20世纪新现实主义绘画的画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他质疑艺术评奖的作用。他认为,年轻艺术家就不该被老一辈艺术家所评判,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应该主动去评判老一辈艺术家。以下经出版社授权节选自《艺术精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在我看来,一个人在试图向世界表达什么之前,他必须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新的个体,一个与他人截然不同的个体。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做到...

    92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