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维墓中的壁画
近日,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Khaled Anany)宣布了一则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在位于埃及萨卡拉金字塔群中发现了一座4300年前的埃及古墓。这座古墓中的壁画鲜亮如初,就和刚刚上完色一般,令人惊叹。甚至还有网友调侃,这是不是故意制造出来的假新闻吸引大家去旅游的。
不过调侃归调侃,主要是大家难以置信几千年前的壁画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
胡维墓中的壁画
据埃及当地媒体报道,这座古墓属于一位名叫胡维(Khuwy)的贵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五王朝,第五王朝是自公元前25世纪至前24世纪统治古埃及的一个王朝,历时约150年。
考古人员是从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地下通道发现这一墓穴的。墓穴呈L型,从一个小走廊进入到达前厅,接着通往一个更大的墓室。
研究人员在胡维墓中
墓室内的墙壁上饰有五彩缤纷的浮雕和保存完好的铭文。壁画上发现了很多原始颜料和象形文字,内容主要描绘的是墓主人坐在一张祭桌上的情景。除此之外,还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拿着切好的肉以及屠宰牛的场景。
发现了这么美丽的壁画,就连考古人员也忍不住开始自拍。
研究人员在胡维墓中自拍
当然,这不是埃及近年来考古的特例。
就在2018年年初,埃及考古队在开罗南郊吉萨高地发现了一座4400年前女祭司的坟墓,这座墓属于埃及第五王朝后期一位官位很高的女祭司海特佩特(Hetpet),墓室内还有保存良好的罕见壁画。
海特佩特墓内场景
海特佩特是生育女神哈索尔(Hathor)的女祭司,协助妇女分娩。壁画的内容描绘了海特佩特出席渔猎活动、接受贡品的画面。
其中,最精美的是两幅有猴子的壁画,其中一幅是一只猴子在摘水果,另一幅是一只猴子在乐团前跳舞。像这样的壁画生动地显示了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
海特佩特墓内壁画
我相信,很难有人不被这种经历千年时光的艺术所打动。
那么问题来了,埃及壁画如何保存得这般完好?
历经千年为何鲜亮如新?
对死者灵魂的呵护始终是埃及宗教和艺术的中心主题。
壁画中的颜色(古埃及称为“'iwen'”),被古埃及人认为是人和物的本质的一部分,具有相同颜色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他们对颜色的纯度极其重视。
古埃及艺术家同时也是技术高超的矿工。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开始严格的颜料生产,他们发掘了铜、青铜、银和铅等各种矿物颜料,并发明了通过洗涤颜料以增加其强度与纯度的方法。
而埃及壁画之所以能够维持这么强的稳定性,主要原因就来源于其采用的性质稳定的无机矿物颜料,譬如白色颜料的成分是碳酸钙镁石,黑色颜料的成分是炭黑,红色颜料是红赭石,黄色颜料是黄赭石和雌黄,蓝色用蓝铜矿(石青)和埃及蓝,绿色用孔雀石粉(石绿)和埃及绿。
于数的精确性和确定性,众多作品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后人的模仿、继承确立了标准规范,也使这一表现形式延续了3000年之久。
此次考古新的发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埃及壁画色彩的魅力,也为探索埃及法老Isesis四十年来的统治生涯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不过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壁画得到很好的保护!
一般来说,提取的有机物染料具有容易变质、褪色、滋生微生物等缺点,因此并不适合在墓室中长久保存使用。而古埃及墓室中使用的颜料几乎都是无机金属氧化物,因此颜料的中心成分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那时人们处理颜料的主要方式是,从很远的地方将矿物运来,将之粉碎、研磨然后用黏合剂搅拌后进行涂色,磨得越细,颜料的附着力、覆盖力、着色力就越好,穿越了时间的长河依然保存着当时的色泽。
另外,与之前被发现的壁画不同,胡维墓中壁画所用的颜料中,除了在古王国时期经常使用的黄色、白色之外,还被检测出极为罕见的绿色树脂和为了防止棺木和木乃伊腐烂而使用的油脂。或许正是这层保护膜让壁画保存得如此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