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诚诚 点击 :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花园街27号(rue Fleurus 27)

说起藏家和艺术家的关系,不少人会很自然的认为只是商品市场中买家与卖家的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藏家购买作品,支付购买费用,能让艺术家更好的生活与创作;而对于藏家来说,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能打开藏家的精神世界、还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这些说得都没错,但这样的“收藏”仅仅只能算“买家收藏”,与艺术中对于“藏家”的定义其实还相差甚远。因为,真真的藏家不仅拥有艺术家的作品,还会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艺术家的创造。

而回看整个艺术史,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便是其中的一位。她不仅是那个在艺术节一直被流传的“花园街27号”(rue Fleurus 27)的女主人,而且如果没有她,或许会没有毕加索的立体派,甚至毕加索。

“花园街27号”女主人的艺术抉择

1903年,格特鲁德来到巴黎定居,住进了花园街 27号。这个地址在后来的日子里变得极其有名,因为其在各艺术巨匠的回忆录里都被提及,成为二十世纪早期巴黎最受欢迎的艺术沙龙之一,在现代艺术史上造神无数。

在来到巴黎之前,格特鲁德本来计划是在巴黎写作,但很快被喜欢艺术的哥哥莱奥·斯泰因所影响,并对现代艺术发生了兴趣。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斯泰因家族合照,格特鲁德·斯泰因(右二)、莱奥·斯泰因(右一)

格特鲁德兄妹俩经常拜安布瓦斯·沃拉尔的画廊、卢森堡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莱奥在沃拉尔画廊买下了一幅塞尚的《引水渠风景》。1903年,当雕塑家罗丹和画家雷诺阿为落选法国官方绘画展览的艺术家举办“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时,还处于萌芽阶段的近代艺术给格特鲁德留下了很深印象。

随后在1904年的秋季沙龙上,斯泰因兄妹俩够买了一幅塞尚的《拿扇子的塞尚夫人》,然后又在1905年购藏了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这幅画被视为前卫艺术“野兽派”在巴黎的正式亮相,展出后引来一片吵嚷,几成学院派眼里的丑闻,但是兄妹两人还是毫无犹豫地买下它,并以这幅画为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前卫艺术收藏。等到1907年买下马蒂斯的《蓝色人体》时,花园街27号的客厅中集合了那个时期马蒂斯的几乎所有重要画作。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拿扇子的塞尚夫人》原斯坦因兄妹购藏,1914年后由格特鲁德收藏至1943年。现藏苏黎世E.G. Buhrle收藏基金会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女人》。斯泰因兄妹从1905年收藏至1915年,其后转卖给米盖尔和莎拉收藏至1948年。现藏旧金山MOMA的“Elise S.Haas遗赠”

此后他们与现代派的艺术家们交往频繁。

由于当时格特鲁德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她在接触那些立意创造新型艺术的画家的同时,也经常在这些画家最困难得时候慷慨解囊,收藏他们那些富有争议得作品,以示在经济上支持穷画家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新艺术的创造。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胡安·格里斯的《花卉》(1914),格特鲁德收藏至1946年

斯泰因兄妹并非职业画商,他们对待艺术家就像朋友,和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知道何为现代艺术,博物馆没有陈列过现代艺术,大学里更没有关于现代艺术的课程,因此花园街27号成了最有学术气息的现代艺术据点。每周六,一帮旅居巴黎的作家、文艺批评家、艺术家把花园街27号的客厅塞得满满的,而客厅墙上也挂满了如今被称为巨作,而当时少有人问津的“奇怪作品”。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花园街27号的客厅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格特鲁德的书房

除了将客厅打造成艺术沙龙,他们也总是竭尽所能,为那些还在不确定命运中奋斗的穷艺术家整合资源,哪怕有人只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来,相关当事人曾这么写过:“花园街27号的周六沙龙,有人整晚都没有离开过那个自助餐台”。

而也是这个时候,才出茅庐的贫穷小子毕加索走进了格特鲁德兄妹的视野。

斯泰因兄妹和毕加索的关系开始于1905年。那年春天,兄妹俩先是从画商萨戈手里买了毕加索的两幅新作:《马戏演员之家与猴子》和《提篮花的女孩》。很快,他们被作家亨利·皮埃尔·罗歇带到毕加索的画室。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毕加索《提篮花的女孩》(右),原格斯泰因兄妹收藏,后转手于藏家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2018年在佳士得以1.1亿美金成交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毕加索《马戏演员之家与猴子》

那时毕加索还住在蒙马特的“洗衣船”,贫困生活尚未真正过去。在毕加索当时的女友费尔南多眼里,这两个美国人很富有,看起来也确实发自内心地喜欢现代艺术和艺术家,费尔南多后来回忆“他们第一次造访就买了800法郎的画,简直出乎意料”。

格特鲁德很喜欢这个西班牙人,开始定期购买他的油画和素描,并邀请毕加索参加每周六的艺术沙龙。

一幅《格特鲁德·斯泰因》,让毕加索成为“毕加索”

毕加索这时的创作虽正处在从蓝色时期转向粉红时期的阶段,但此时作品仍然延续了传统的绘画方式。当他走进花园街27号的客厅时,满墙挂着的马蒂斯的作品无不刺激着毕加索。这种刺激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墙上所挂着的马蒂斯画作,正是马蒂斯所开创的“野兽派”的作品。画作所用的色彩与线条,是对传统绘画的大胆突破,更是当时毕加索作品所不能达到的前卫性。

2.当时的毕加索还是个小画家,个人画风还没有建立。而成名颇久的马蒂斯的画,不仅有着自己的体系,还被藏家认可及大量收藏。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当时已享有名气的马蒂斯与他的艺术信徒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马蒂斯在工作室创作作品

这些都在刺激着当时“一无所有”的毕加索。

与大胆突破传统绘画的马蒂斯相同,身为文学家的格特鲁德其文学作品也是独树一帜,并标新立异的去反对传统文学。而这种反传统,通过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来增强语言的表意意识,也逐渐影响到了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中。

1905年冬天,格特鲁德邀请毕加索为自己创造一幅肖像画。而正是这一幅作品,那个世人熟知的毕加索终于初见雏形。

毕加索是绘画的天才,其不只一次这样评价自己的绘画水平:“在我青年的时候,我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而且,毕加索不仅画得好,快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如果是常规的常规的肖像画,一个上午的时间,其就能绰绰有余的完美完成。但对于格特鲁德的这件消息,他却画了近一年时间。

从1905年冬天到1906年夏天,格特鲁德为这幅肖像做了八十次模特,毕加索也对画面修改了100多次,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完成了《格特鲁德·斯泰因》。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成名后的毕加索与格特鲁德等人的合照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当代话剧重识格特鲁德与毕加索等艺术巨匠的情缘

如今,在文学界中,格特鲁德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被公认为造就了海明威,而且被认为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但或许现在很难说清,两人所取得的成就,到底是毕加索立体派影响了格特鲁德,还是格特鲁德的文字成就了毕加索。但作为艺术家与藏家,两人的牵绊显然不只于简单的买卖,而是相互促进与前进,挑战与突破传统。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毕加索的《格特鲁德·斯坦因》(1906),格特鲁德本人收藏至1946年,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当作品完成时,艺术家朋友们看了都觉得不以为然,甚至不能算是一件好的作品;莱奥更觉得画出这种作品的毕加索应该正处于瓶颈期,担心其未来发展。而格特鲁德虽然说不出缘由,却被画中的“前卫”表现手法所吸引,很是喜欢,并将它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如今我们通过艺术史进行回看,这件作品是毕加索以新的姿态在“现代主义绘画”中实现最为关键的转折。

在以往的创造中,无论是毕加索的“蓝色时期”作品。还是“粉红时期”作品,其绘画主题虽都随着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改变,作品的感染力也是截然不同的,但其创作方式还是延用了传统的。而上面这件《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头部、面部以及五官,毕加索开始尝试以切割般的块面去表现,而这种画法不仅有塞尚的味道,更正是以后的“立体派”的一大特色。

藏家与艺术家:谁成就了谁? | 艺术常识

而正是基于这件作品的画法,毕加索尝受到了从来没用过的新滋味。此后毕加索更为“膨胀”,以此画法画出了那被视为世界进入近代艺术的代表作《亚维农少女》,开创了“立体派”。

相关文章

  • 令人生厌的八种收藏家[图文]
    令人生厌的八种收藏家[图文]

    收藏是一个人综合学问的有效利用,而不是道听途说。从我这些年来在艺术界以及艺术市场上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看,大概有这么八种令人生厌的所谓收藏家,我从他们对艺术市场危害程度上,讲出来一起共鉴,依次为:混淆是非型、混淆黑白型、耳听为实型、闻枪即倒型、别人都是假的型、前怕狼后怕虎型、不懂装懂型、名人后人自居型。混淆是非型:这种收藏家,不在少数。他们懂一点书画常识,也认识一些书画家。他的危害性在于把事情搞混...

    17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被误读的梁启超及民国书法[图文]
    被误读的梁启超及民国书法[图文]

    梁启超(1873-1929)今天我们所谓的“民国热”,其实是虚幻的、模糊的,缺乏对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具体认知。那些过早逝去或凋零的艺术家,真的就是被艺术史无情抛弃了吗?还是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好在还有梁启超这样的人物在今天获得了逐渐理性的认知。“无人出其右者”很多人有一个错觉,以为梁启超的字以前不被看好,是因为水准不够;现在被看好,是因为他的政治名声和学问名声。不得不说,持此观点者不在少数...

    12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川:佛像之美[图文]
    王川:佛像之美[图文]

    喜龙仁曾对云冈石窟进行考察,并进行研究,写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文章,从而成为研究北朝雕刻的专家。特邀撰稿江苏镇江市作协主席、画家王川2007年我进入斯德哥尔摩的远东古文明博物馆时,不仅看到了安特生当年从中国带回的那许多彩陶珍品,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在一个陈列室里,竟然有200多件来自中国的雕塑在静静地面对着观众。这些大多是从北朝到明清的石刻,以各种佛像和菩萨为主。相对于彩陶来说...

    17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乾隆时期“春宫图”:燕寝怡情[图文]
    乾隆时期“春宫图”:燕寝怡情[图文]

    《燕寝怡情图册》是无锡秦家历代收藏的珍品。无锡秦氏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素以“孝友传家”、“书史传家”,仅明清两代,无锡秦氏就出了进士32人,而康熙帝、乾隆帝祖孙两代分别六次下江南,每次到无锡均由秦家接驾。其家世显赫可见一斑。文学巨匠鲁迅曾在日记中记载“七日雨,午后霁。在艺苑真赏社买《燕寝怡情》一本,三元二角。”&ldq...

    51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以工匠精神弘扬传统书法技艺  ——记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包景洲先生[图文]
    以工匠精神弘扬传统书法技艺 ——记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包景洲先生[图文]

    伴随并支撑着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步伐,“工匠精神”正在各行各业日益发扬光大。除了在典型的现代制造业,“工匠精神”必然是应有之义,在文化艺术领域,对“工匠精神”的推重与秉持,也承载着特殊的技艺传承与文化引领意义。春意盎然的时节,年逾七旬、擅工欧体楷书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包景洲先生兴味盎然地为书法学员授课。实际上,每天从早晨起至少六七个小时的习字,每周的教学课,已经成为他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生活习惯...

    5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故宫拍裸照别谈艺术先说法律[图文]
    故宫拍裸照别谈艺术先说法律[图文]

    在故宫拍裸照的摄影师与模特前几天颇受网友关注的“故宫拍裸照事件”,终于从网友们的吵吵中脱身出来,进入它早就该进入的司法程序。6月8日,故宫就裸照事件报案,等待依法处理。刚刚得知“故宫拍裸照事件时”,第一反应是“哇噻,太酸爽了,故宫居然以裸照为卖点宣传自己,来让我看看它是裸了一幅画还是裸了个雕塑啊!”要说裸个真人实在是难以相信,故宫那种人山人海的地方,若不是故意为之,连...

    55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杨乾钊[图文]
    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杨乾钊[图文]

    艺术简历杨乾钊,重庆巴县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水彩画学会副会长,西安美术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1965年从四川美院毕业后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多次获奖。1978年任教于西安美院。1994年后任西安美院成人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成人教育先进个人奖等多种奖励。并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坚持科研、创作,于近年发表专著、出版画册、参与编著辞林等10余部(册)...

    21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李怀玉:冰雪山水画以水驱墨 别出心裁(组织)
    李怀玉:冰雪山水画以水驱墨 别出心裁(组织)

    李怀玉,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字崇仁,1955年生,安徽太和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侨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理事,被誉为最具有潜力的中国实力派画家。2009年被中央中直机关、国务院指定为特聘画家。2011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特聘为艺术委员会委员、客座教授。李怀玉先后深造于西安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师从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

    51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流落到美国的《晋文公复国图》是否出自李唐之手[图文]
    流落到美国的《晋文公复国图》是否出自李唐之手[图文]

    宋(传)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原标题:方闻谈“宋元绘画”,考《晋文公复国图》是否出自李唐之手方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立收藏的黄金时期,时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特别顾问的方闻是这项事业的重要的领军人物,他说服王季迁,将自己收藏的25件佳作捐赠给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批旧藏,填补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亚艺术收藏的重要空缺。方闻的《宋元绘画》...

    10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涂鸦艺术是开启不同文化对话的一把钥匙[图文]
    涂鸦艺术是开启不同文化对话的一把钥匙[图文]

    涂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随后凭借其形式的不断创新和特有的社会吸引力,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行为,迅速扩展至世界各地。从最初涂鸦者的表达自我,到现今成为一项塑造城市形象的艺术行为,涂鸦构建了一个以特殊方式展示城市特色的视觉艺术体系。近年来,印度德里的城市管理者站在改善城市面貌、展示多元文化和拉动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在推广涂鸦艺术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实践,逐步探索出发展涂鸦艺术的“最大公约数”...

    15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一问世就充满争议、矛盾和不确定的当代艺术[图文]
    一问世就充满争议、矛盾和不确定的当代艺术[图文]

    9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逐渐被“当代艺术”所取代。伴随着“现代艺术已死”的感叹而起的,是一种新的审美倾向,它首先在建筑领域出现了……011966年,美国建筑师兼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宣称:“我喜欢混杂而不是纯粹,爱好折衷而不是简洁,欣赏含蓄而不是直率,宁要模糊而不要明确、怪戾、无个性、或‘有趣’,宁要通俗而不要造作,我赞成兼容而反对...

    70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顾大明:重聚婺源[图文]
    顾大明:重聚婺源[图文]

    中国青绿山水画院写生团春天回大地,中国青绿山水画院一年一度的婺源写生团于2019年3月2O来婺源岭脚写生。其实岭脚村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它是散落在浙岭脚下几个村庄的统称,翻过这座浙岭就是安徽了,所以岭脚一直被驴友称为“吴楚分源第一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小小的山村也是有着很多的故事的。据说唐朝咸通年间,岭脚詹氏始祖詹朗从隔壁的宋村迁来此村。詹朗迁居到岭脚村时,岭脚村民主要以王姓为主。而詹氏在岭...

    12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石田富春山图》的前世今生[图文]
    《石田富春山图》的前世今生[图文]

    1972年3月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天津大连道的一间旧屋中,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正在慢慢打开一幅画作,随着他的手,“石田富春 山图”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石田富春山图》?男子在记忆中迅速搜索——难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绘制的《富春山居图》摹本?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这幅长达三丈的画卷,是沈周在原画丢失的情况下,凭借记忆所绘制的,人们称之为 “背临”。凭借着高超的艺术造诣,沈周对原作...

    152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师物知变 学古善化——解读刘绍斌山水画艺术[图文]
    师物知变 学古善化——解读刘绍斌山水画艺术[图文]

    画家刘绍斌刘绍斌自从1979年起经孙其峰介绍跟我学习山水画,如今已有二十余年了。这些年来,他无论寒冬酷暑都坚持不断地登门求教,勤于笔耕,挥毫不辍,克服了学画中的种种困难,付出了很多艰辛,终有收获。自1983年起,他的作品在天津市画界崭露头角,在第三届天津青年美展和多次市级美展中获奖,1996年起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举办个人画展和出版画集。刘绍斌作品我平时常和绍斌讲自己年轻时的学画经历,以此鞭...

    112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快来围观:一元纸币能让你成为暴发户吗[图文]
    快来围观:一元纸币能让你成为暴发户吗[图文]

    当下这个时代谈论收藏的人越来越多,子正君认为收藏无外乎考验人们两种能力,一是眼光,一是眼力。眼光这个问题说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收藏的这个东西日后会不会升值,但细化开来就又很复杂,因为人毕竟没有长着前后眼,对于许多年之后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收藏时注意知识积累和一些历史资料的收集,从规律当中找到收藏的脉络,进而对自己收藏的物件加以判断。眼力就是技术问题了,最起码你得知道什么是真的,...

    144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