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气气 点击 :

意象之美是苏天赐风景创作的独特魅力,所谓“意象”,苏天赐曾解释道:“意象出于愿与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心灵,它将风云、张弛、兴衰、虚实、疏密重新排列,有其常理,而无定则……在画面建立起和谐的具有人文品格的家园。”正是凭借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不断探索,苏天赐开创并发展了独具东方审美趣味的意象油画新式样,他始终秉承恩师林风眠“调和中西”的艺术理念,与同门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分别在各自领域探索,共同成为中国油画的领军人物。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 | 艺术百科苏天赐(1922-2006)

最美是江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苏天赐几乎每年都会到太湖小住,别具风情的江南水乡早已成为他热爱的“第二故乡”;苏天赐爱画春、秋两季的景致,西画讲求明确光源,常常短于体现薄云遮日的美感,画家却决心走别人不画的“偏路”,破除西方的框框,其多绘阴天、梅雨时节的江南,尤显清新秀润、典雅悠远。《江南风景》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画面幽静空灵,笔法自由潇洒,“东方意趣与西方实感”兼具,堪称苏天赐意象风景的集大成之作。画家取湖边初春之色,岸边倒影影影绰绰,远山、树林、民居水雾笼罩,观者彷佛可以透过画面感受到潮湿的空气;老树垂临湖面,几支枯败的荷茎残留水中,秋去春来洗尽铅华,这是自然的春秋,也是苏天赐豁达乐观的人生和艺术写照。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 | 艺术百科Lot.762 苏天赐 江南风景 1990年代   布面油画 81×100cm。

出版:《21世纪的投资瑰宝:中国油画》,香港东方艺术基金会, 2006年 ,第218页   《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宝龙美术馆,上海,2017年,第53页

展览:“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2017年11月18日至2018年4月18日,宝龙美术馆,上海

来源:北京拍卖会,2003年7月12日,拍品编号32

现藏者得自上述拍卖

色彩与造型的结合

苏天赐的风景画清新婉约,不求强烈、艳丽的色彩对比,而在淡薄的交融中取得和谐统一。1987年苏天赐得到一个访问法国的机会,在短暂的行程中,他造访卢浮宫二十多次,越发觉得应该画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他的画风更加概括简练,物体交接轮廓降到最低,以点、线、面的色彩形式塑造物象,创造出色彩即造型的个人艺术语言。《江南风景》中,远山与天空融合,樱花树林一片粉红,右侧李树带着柠檬黄的枝条自由摆动。江南民居隐匿其间,古色古香的白墙黛瓦在粉、绿、米色的掩映下,流露出淡淡温情。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 | 艺术百科Lot.762局部

苏天赐的用笔还渗透着强烈水墨韵味,画家用快而稳定的笔触上挑,勾勒树干主体、枝丫与荷茎,创造出中国画中“飞白”的效果,拓展了油画语言。吴冠中曾评价“苏天赐油画是讲究笔墨的”,在《江南风景》中,天空和水面适当留白,表现出空灵的意蕴;山峦和水面色彩铺陈过渡,又产生一种水墨晕染的流动效果;李树枝条以书法式的棕色笔线写出,清奇挺秀、富有弹力,飞舞跃动的形态增添了画面动势和趣味。苏天赐在回顾自己的习画体会时曾说:“为了研究线条的造型,除了在油画写生中尝试以外,我还用毛笔勾勒临摹波提切利和拉斐尔的作品。我研究其作品中处理形体边缘的内部结构关系的方法,以线条的轻重、徐疾的互相转换来表达形体的空间,颇有心得”。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 | 艺术百科Lot.762局部

统领全局的构图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热爱自然,以大自然为师,他的风景画具有一种俯瞰式的大局观,构图严谨、浑然天成。

观于海者难为水:苏天赐的《江南风景》 | 艺术百科Lot.762局部

《江南风景》以水为镜,将画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山丘概括一体,树林茂盛纷繁,形成简与繁的视觉冲击;画面中心的老树又将上部切分为二,自左至右色彩渐趋清丽明亮;歪脖树枝桠旁逸斜出,右侧矮木扭曲着身子,于静态画面中展现出动态之美。湖面表现更为精彩,近处大片水域增强了画面空间感,各种物体的倒影与残荷交相辉映,虚中有实,趣味十足。有学者认为:“苏天赐的大批风景画,均以前景寥寥几株树木的荣枯,分别代表大自然的春夏秋冬,这也形成了苏天赐风景画构图的一大特点。”

相关文章

  • 齐白石《九虫图稿》[图文]
    齐白石《九虫图稿》[图文]

    九虫图稿 托片 纸本设色 67.5 cm×34 cm 无年款余平生工致画未足畅机,不愿再为,作诗以告知好:从今不作簪花笑,夸誉秋来过耳风。一点不教心痛快,九泉羞煞老萍翁。——齐白石《工致草虫》文 /吕晓九虫图稿(局部)在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中,有两百多件只画工虫,而不画花卉,没有落款,也没有印章的画稿。据齐白石的弟子娄师白回忆,因为齐白石的草虫很受欢迎,他担心自己年老后受视力限制,...

    181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刘益谦:我展的是鸡缸杯文化 不是天价[图文]
    刘益谦:我展的是鸡缸杯文化 不是天价[图文]

    这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花2.8亿港元拍下的,目前正在龙美术馆展出。2.8亿港元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自今年4月拍卖以来便成为焦点。如今它带着一个明代皇帝朱见深的世界来到公众面前。昨日,“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刘益谦称自己从买下第一天就担心这个小小的杯子撑不起一个展览,不过最终想到“围绕成化时期的思想、文化,用...

    59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80后马锦的古玩收藏之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图文]
    80后马锦的古玩收藏之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图文]

    古玩国际在线四川消息:“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近日,一家有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古玩店“非传奇”在成都琴台路落成,80后的店主马锦用这样简单而纯粹的话描述着自己的古玩收藏之路。马锦,重庆市奉节县人,儿时的印记让他迷恋上了对文物的寻觅和收藏,在他看来,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文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是需要去挖掘、传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2000年,马...

    47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文献藏品走俏今年春拍[图文]
    文献藏品走俏今年春拍[图文]

    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文/艾祥在今年的春拍中,文献藏品无疑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朵云轩春拍中的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抑或是北京保利的三件国宝级书画,都已经超出了收藏的一般范畴,成为了难得的珍贵史料。宋代书画意义非凡宋代书画传世本就罕见,宋代官员告身除了北京匡时今年春拍征集到的两件,更是未有真迹现世。而宋代书画大部分已被博物馆收藏,能在市场...

    127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志钧说瓷|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青瓷[图文]
    刘志钧说瓷|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青瓷[图文]

    夏代原始瓷长流平底盉原始瓷长流平底盉,二里头文化早期器物。颈径7.5厘米、腹径15厘米、残高15.2厘米、厚0.3厘米—0.4厘米。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夹细砂灰胎,青釉。束颈较粗,窄平肩,鼓腹。颈部饰二周凸棱,腹部外壁拍印雷纹。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少量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残片,它们基本上仅见于作为酒器的长流平底盉(也称“象鼻盉”)...

    4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爆款游戏里的中国元素[图文]
    爆款游戏里的中国元素[图文]

    近日,在广州举行的2021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的数字背后勾勒出游戏产业一年的发展,也透露出游戏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游戏+”将成为游戏企业的下一个“风口”。游戏用户数量渐趋饱和《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65.13亿元,较去年增收178.26亿元...

    3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李成奎(组图)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李成奎(组图)

    【艺术简历】李成奎,字木子,号润禾斋、听雨轩,安徽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重彩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2022年9月被“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授予“书香神州•爱满星河”爱心大使。国画作品:2018年,《高塬春意浓》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入蜀...

    179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高端钱币收藏:不可或缺的实战[图文]
    高端钱币收藏:不可或缺的实战[图文]

    战国赵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近年来,各种高端钱币不断走俏拍卖市场。如在2010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352.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在2016年北京诚轩秋季拍卖会上,一枚由著名收藏家刘改造旧藏的“浙江省造楷书体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样币受到众多买家竞投后,最终以632.5万元的天价成交,并一举创下中国近代机制银币拍卖价格最高纪录。确实,赏玩高端品是...

    105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书法热潮背后,蕴含怎样的文化信息?[图文]
    书法热潮背后,蕴含怎样的文化信息?[图文]

    今年开年以来,多个重量级国宝级书法名迹对公众展出。人们研究颜真卿《祭侄文稿》,一篇手稿何以成为“天下第二行书”,研究怀素和尚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的文化价值,在国内外掀起了一阵研究中国书法的热潮。与此同时,在上海博物馆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不仅是中国内地举办的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主办方向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书画精品共计154件,其中不乏晋唐宋...

    126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何东速写故事
    何东速写故事

    编者按:速写纪录生活,更纪录着画家的成长历程。何东速写从1974年的这幅《新华书店》到1976年的《水上公园》,短短两年间在绘画技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在构图上对全局的掌控到对建筑物透视的表现,以及在用线的熟练成度上,都有了新的面貌。为此,可以说,画好速写是画家成长的阶梯。速写在练手的同时,也反作用于眼睛。眼睛过滤功能强化,不为繁琐表面现象所迷惑,把落到眼里的本质特征又由手呈现出来。长此以往,可...

    165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数字化无法取代实体文物 可与传统修复相辅相成[图文]
    数字化无法取代实体文物 可与传统修复相辅相成[图文]

    巴米扬大佛虚拟投影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留下了众多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近些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纪录片、综艺片已进入大众视野,更唤醒了年轻观众的关注和敬畏之情。同时,发展迅猛的虚拟现实(VR)等科技手段也为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字文物领域,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助理教授陈无畏长期致力于数位成像、设计与人体美学方面的研究,参与重庆大足石刻数位档案及白塔...

    99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讴歌生命——谈韩墨画荷[图文]
    讴歌生命——谈韩墨画荷[图文]

    画画这个行当有很多人喜欢,但是喜欢并不一定能够成为画家。只要那些既有很高的悟性,有很喜欢画画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画家或者大画家。韩墨就属于后者,所以啊成了画家,就爱你过来也有可能成为大画家。以他现在的艺术成就,我已经不能通过一篇短文来概述他了。我也只好借他成就之一斑,来窥探一下他的艺术风格了。一个画家一生可以画很多的题材,有的画家一生也只可以画一个题材甚至一朵花、一只鸟,这都不会影响他成为一个大画...

    140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真色不是亮色  高亮彩坑爹好多年有木有[图文]
    真色不是亮色 高亮彩坑爹好多年有木有[图文]

    众所周知,设计师对电脑的色彩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这是因为色彩的真实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作品的好坏,针对设计师这一偏执的追求,很多商家都打出了高亮彩的电脑宣传概念,但是,亮色真的就适合设计师吗?亮色真的等于真色吗?真色,顾名思义,就是真正的色彩,设计师朋友们都知道,真色的最高境界就是“所见即所得”,意思就是电脑上所呈现的每一种色彩都是我们肉眼见到的最真实的色彩,而亮色仅仅突显出了亮,虽然市面上...

    2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列宾:他的生命为绘画艺术而存在[图文]
    列宾:他的生命为绘画艺术而存在[图文]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张 炜看到这个名字,会首先想起《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起那幅托尔斯泰肖像画以及《哥萨克人写信给苏丹》……伟大的俄罗斯在十九世纪产生了两位巨人,这就是托尔斯泰和列宾。他们都拥有如椽大笔,都是一个时代最忠实的记录者和不朽者。像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一样,他总是在使我们深深惊讶的同时感到阵阵羞愧。他劳动的质量与数量,特别是他的劳动精神,更不要说渗透在这些劳动中的高贵灵魂,总让...

    124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中国特有的独立创作形式:白描人物绘画[图文]
    中国特有的独立创作形式:白描人物绘画[图文]

    使用纯线条创作佛道人物画始于唐代吴道子。作品不设色,全部以线条勾画,这种画法后来称作“白描”。它还有个形象的比喻叫“莼菜条”。到了北宋时期,道释画开始流行,这是因为宋代佛道俱盛,寺庙壁画以及社会各阶层对宗教绘画的大量需求,进一步促进了道释画的发展和传播,涌现出以武宗元为代表的一大批道释画家。画法多为白描,衣纹用“铁线描”。到了北宋中期,李公麟又将这一技法推向极致。把白描绘画发展成一种独立而成熟的...

    6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