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蔻蔻 点击 :

内容提要

本文撰写的目的是为了挖掘中国草书中的图案美,从新莽和东汉时期草书中出现图案美的萌芽,到魏晋南朝的成熟,再到唐代的最高峰,以及唐以后的余波。系统地揭示出草书中存在的图案美,草书从字字独立到上下数字连贯,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模糊”字形图案美。

一、从草书到中国图草的三步曲是:

(1)草书上下字的连接是产生“模糊”美的重要手段;

(2)“模糊”美产生“图草素材”;

(3)“图草素材”左右融合、化合产生“中国图草”。(“模糊”、“图草素材”、“中国图草”和举例的具体解释见第一章)

二、“中国图草”产生的脉络:

(1)、古代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追求清晰好认,追求书写的速度),却产生了艺术的因素,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从清晰(字字独立)——通过连贯——达到“模糊”的字形图案,由于古代以实用为最高目的,缺乏产生“图草”的土壤,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以只能产生“图草素材”;

(2)、当代以艺术为最高目的(因为实用价值已经完全丧失),具备了产生“图草”的土壤,“图草素材”的左右融合、化合,从而产生了“中国图草”,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和探索,也是时代潮流发展的必然;

(3)、从清晰——“模糊”、从实用——艺术:

是“草书字字独立”——“中国图草”发展的整个过程。上下连贯产生“图草素材”;左右融合、化合产生了“中国图草”。

这种左右融合、化合,不是8+8等于16;而是8x8等于64,它是乘法不是加法,正如陈振濂老师在《书法美学》165页(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中所说的:“书法美的各个原之间的关系,是化合而不是组合……,组合是一种加法的‘和’,而化合则是乘法的‘积’……,则化合所产生的,并不是原有物质在数量上的累加,它是一种从原物质中产生新物质的‘性质’上的更新”。

“原物质中产生新物质”说的太精辟了,所以这种左右融合、化合,是一次质的飞跃,不是简单的相加,是“中国图草”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三、古代草书和现代草书的发展过程,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清代男人头上要留一根长长的辫子,为什么当代人穿牛仔裤,要在膝盖的上下左右位置磨出一个破洞,认为这样很时髦。微信上有一个笑话:就是几位姑娘送几百块钱去慰问一位老太太;但老太太却说:“你们自己穿的裤子连膝盖都遮不住,这钱我不能要”。

如果古代人要把草书写成像图案一样,谁都认不得,那将会贻笑大方,所以古代是绝对产生不了图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产生像张旭和怀素这样的狂草大家,已经是极限了;

现在不同了,草书的使用价值完全丧失,所以“图草”将应运而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这就是时代不同了,审美观不一样了。

正如刘洪彪老师说的:“书法进入当代,实用价值几近于零,而审美价值骤然提升,这是划时代的历史性转变。”

郑晓华老师也说:“当代书法创作的过程,与传统书法创作的过程出现了历史性分裂。”

第一章

什么是图草

因为是从“模糊”到“图草素材”,再到“中国图草”,所以先要从模糊开始说。

一、什么是模糊?草书上下两字或多字相连以后,会产生下面几种情况:

(一)两个字成为一个字

举例如下:

《中国书法全集第18卷》(荣宝斋出版社·1991年11月北京第一版·刘正成主编)

(注:(1)凡下面文章中出现的《中国书法全集》,其出版社、出版时间都是一样的,不再一一标注;(2)为了便于说明,本文引用古代字帖上的字时用繁体字,其余一律用简化字)

第159页,王羲之《知宾帖》第1行“亦非”

如图: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上面“亦”字的‘最后一笔’与“非”字的左边’一竖’相连,这一连非同小可,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连出了一个非常美的图案,这就是“模糊”!这就是“模糊”图案美,左边‘一点’和右边‘两竖’分列左右,两横(其中一横是竖折)、三竖、一点形成对比,两个字浑然一体,如同一字,乍一看还不知道是啥字,绝了!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晨光熹微)

(一)两个字相连后共形成三个图形

(1)上下两字各分成两部分;

(2)上一字的‘下面部分’与下一字的‘上面部分’相连;

(3)于是出现了三个图形。

举例如下:

同上书第118页,王羲之《知足下帖》第一行“至吴”

如图: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至”的最后一笔与“吴”的第一笔相连,‘半个字’加‘半个字’成了一个“什么也不像的字”,这个“什么也不像的字”所形成的图案,就是“模糊”图案美!其方法就是通过“上下字的连接”,“上下字的连接”就像变魔术似的,连接后变出各种各样的奇怪的图案!

由于“吴”的‘天’字和“吴”的‘口’字不相连,在视觉上“至”的下半部分与‘口’连成一体,与‘天’分成两部分,两个字共分成三部分,构成了一幅抽象的图案,最上面是一点,接下来是弯曲的波浪式的曲线,最后是一长横,代表达到高潮,然后复归曲线,很有音乐节奏感。

(三)两个字相连后,共形成两个图案:

(1)一个半字形成一个图形;

(2)半个字形成一个图案。

举例如下:

《怀素自叙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5月的一版)

(1)第12页,第2行“于吴”

如图: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于”字的‘最后一笔’与“吴”字的第一笔‘撇折’相连,“于”字一个半字成了一个图案,“吴”字的‘下半部分’半个字成了一个图案,上下两字相连后,乍一看,根本就不是“于”和“吴”,而是两个什么字都不像的图案,这就是“模糊”!这就是“上字之终与下字之始”连接后的效果——从清晰到“模糊”,这个“模糊”就是“于”字变得不像“于”了,“吴”字变得不像“吴”了。

(一)三个字相连后,形成三个图案,

(1)‘上面整字’与‘中间半字’的组成为上图;

(2)‘中间半字’与‘下字的一部分’组成为中图;

(3)‘下面整字’(缺了一部分)组成为下图。

举例如下:同上书第19页,第一行“外云初”

如图: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3字相连,“外”字的‘最后一笔’与“云”字的‘点’相连,

“云”字的‘最后一笔’与“初”字第一笔‘点’相连。

三个字组合后形成的中间这个“独立的图案”,这就是模糊!“什么字也不像它,它也不像什么字”,这个图案就是上下字相连后,从清晰到模糊的效果。

以上举了4个例子,草书上下字相连后出现的情况,还有好多,具体再看“第四章和第五章”,现在可以得出结论,“模糊”字形的产生,就是草书上下字组合以后的结果。

二、下面我们再用具体的图草作品来解释:

什么是图草素材?什么是中国图草?

如图:

(本人图草作品供举例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登山臨水送將歸)

这是本人创作的“图草”作品,“登山臨水送將歸”(唐人诗句)

右边“登山臨”3字相连,“登”字上面的‘癶’与下面的‘豆’分开,‘豆’字与“山”整字、“臨”的‘左上点’相连,形成了一个什么字也不像的图案,‘癶’和“少了一点的‘臨’”独立,3个字相连后,也分成了三部分,但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字形结构,产生了模糊;

左边“水送將歸”,”“水”与‘关’相连,“送”的‘走之低’与“將”整字、“歸”的‘左边部分’相连,也分成了三部分,但完全进行了重新组合,达到了模糊的目的。

左右两行草书通过上下连接产生了“模糊”,变成了“图草素材”,然后“图草素材”左右融合、化合,产生了“中国图草”。这就是“模糊”、“图草素材”、“中国图草”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再补充一例:

如图: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乘冥塵定)

这是本人创作的“图草”作品,“乘冥塵定”(无语意图草作品)

“乘”的‘右边点’与“冥”字的‘上半部分’连接,

“冥”字分成三部分,上面部分与”“乘”的‘右边点’相连、中间部分是‘一段曲线’、下面部分像一个‘八’字,加上“乘”上面的一点独立,共分成五部分,完全重新组合;“塵”字与“定”字的‘上半部分’连接,也进行了重新组合,左右两组重组后都达到了“模糊”,成了“图草素材”,然后再成为“中国图草”。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不置可否)

三、中国图草的定义:

综上所述,我们给图草的定义如下:

(一)具有抽象图案美的草书,也就是具有画意的草书,也称画草(具有画意的草书)、美草(具有美术意味的草书)、绘草(具有绘画意味的草书)等。

(二)它由两组“图草素材”组成,按照传统的书写方法,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然后左右融合、化合,这样一幅图草作品就完成了。

(三)那么什么是“图草素材”:即上下连贯的草书群,一般为2到5个字。

(1)上下字的连接有3种形式:

(a)全连;

(b)意连,上下虽不相连,但紧紧依靠,浑然天成,我们称之为“堆叠”;

(c)半连,即有连有断,断的地方笔断意连;(这是在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种)。

(以上三种连接形式详细情况见下面第七章)

图草素材是“中国图草”作品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所以非常重要。

(四)完成后的图草作品,左右两行加起来,一般4到10个字,也可以更多,但难度增大,图案性反而会减弱,图型会变得更加狭长;左右3行溶合起来的图草作品,难度太大,而且画面会很乱。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出言不當)

四、图草的图案和绘画中图案的区别

(一)虽然“图草”具有绘画中图案的意味,但是它和绘画中的图案是有明显不同的,“图草”是以草书字型为基础,每个草书的独立性很强,这是中国书法真、草、隶、篆、行的基本特点,草书比其他书体的独立性稍弱一些,没有绘画中的图案那样可以随意变化,所以以草书字型为基础所形成的图案,和以绘画为基础所形成的图案,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图草”有自己独特的图案美,所以不能以绘画的图案美为标准,来评价“图草”图案的优劣。

(二)“图草”作品所构成的图案,它有2层意义:

a、文字语意(当然也可以创作是汉字,但无语意的“图草”作品,我上面就创造了一例)。

B、图草呈现出的抽象美。

绘画中的图案,不可能有语意,虽然也是抽象的,但它表现的还是与具象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的素材来源于具体的人和物,是从具体的人和物中高度概括提炼出来的,而图草的素材来源于草书的字形,二者创作素材来源截然不同。

虽然中国的篆书有些字形模仿于大自然,但是从篆书过渡到草书,如果从小篆算起,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而立的李斯《泰山刻石》和《峄山碑》,到唐代怀素(725——785),经历了将近上千年,如果从大篆算起,那时间就更长了,所以草书已经凝固为一种固定的符号,与具体的人和物没有直接的联系。

(三)图草中的图案美来源于“图草素材”和书法家的巧妙安排;绘画中的图案美来源于画家对现实(包括人和物)高度概括和抽象。

(四)不是所有的草书都能进入图草创作的,只有那些有亲和力的草书、容易和别的草书融合在一起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能成为“图草素材”的草书;而绘画中的图案则没有这一问题。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終日望夫夫不歸)

五、“图草”和现代书法的关系

“图草”不属于现代书法。

现代书法的定义:“这些书家以西方的视觉艺术的方法来改良中国的书法艺术”、“现代书法泛指70年代以后,用笔、表现手法、创作思路、艺术风格逆反于传统书法和传统书法观念的书法作品总称”。

而“图草”是在中国草书内部寻找草书的图案美,展示它迷人的魅力,除了章法发生改变,不从书法以外引进任何东西,正如胡抗美老师说的那样:“探索必须从传统内探索,在传统里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找到时代的特点。”

所以说“图草”是中国草书大树上的另一个分枝,可以用“万变不离其宗”来形容,与现代书法没有任何关系!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曾与美人橋上别)

六、图草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

(一)说它是传统的,是因为:

创作所用的汉字是传统的草书,并严格按照草书的规范,(即古代书家写过的草书为范本)笔法、墨法等也是传统的。

(二)说它是创新的,是因为:

把草书创作当作完成一件“美妙图案”的工作,从另一角度最大限度地挖掘草书中的图案美,把草书的图案美发挥到淋漓尽致。从草书到“图草”的过程,章法发生了改变,最关键是图草的左右两行是融合、化合在一起的,而传统书法行与行之间是不融合、化合的,因为传统书法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如果行与行融合、化合就会让人认不出是什么字,就会失去实用目的,这在于实用为目的的古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别有深情一萬重)

七、左右两行融合化合是图草作品的基本特征

从“图草素材”的“纵向相连”到图草作品的“横向相连”,(即左右融合、化合),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左右两行的组合,从实用走向了艺术,产生了一种新的草书品种,意义非凡。

(本人图草作品供欣赏用)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图草作品释文:童子開門雪满松)

文章目录:

1、内容提要

2、第一章——什么是图草

3、第二章——图草素材的萌芽开始出现

4、第三章——图草素材多字连绵完成

5、第四章——图草素材中的模糊字形图案美

6、第五章——草书中的图案美

7、第六章——图草素材连绵的三种形式

8、第七章——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9、第八章——自己书法作品给自己的启发

10、后记

11、作者简介

12、本人传统作品

作者简介

劳光平,出生于浙江乐清。现为浙江省文化系统书法专业研究馆员(正教授级),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慕鸿书社成员。

在全国权威性书法杂志、报刊《书法》、《书法艺术》、《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等发表书法论文9篇,共计6万余字。

在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展览中书法作品四次获金奖。

2011年5月,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百人精品展”。

另外,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瘗鹤铭奖全国书法大奖赛”、“首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全国首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廉江红橙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首届沙孟海杯”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永乐宫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节”、“首届陶渊明奖”全国书法作品展览中入展。

另外,2017年入展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联、主办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浙江书法200家优秀作品展”。

本人传统书法作品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劳光平撰文《中国图草》 揭示草书中的图案美 | 艺术知识

相关文章

  • 艺术品的电商之路应该怎么走[图文]
    艺术品的电商之路应该怎么走[图文]

    2015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中国大陆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下滑,但超高端市场(成交价格在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 的拍品数量则同比上年增加超过200%。虽然市场整体略有下滑,但不可否认艺术品催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艺术品电商是离行业最近的一方。因为艺术品具有特殊性,本文特别指出了艺术品电商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摸索新的在线发展模式,做起闭环,建立艺术品大数据,并给出了三个...

    106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宋青花小酒盅赏析[图文]
    宋青花小酒盅赏析[图文]

    宋青花小酒盅青花是中国瓷器制造技术中的一种工艺手法,原始青花于唐宋已见端倪,元代景德镇湖田窑出现成熟青花。今以景德镇出产的最为著名。历史上带有穆斯林风格花纹的瓷器称为“回青”,属于外销瓷。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

    5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美术馆选择什么收藏?名头不是硬指标[图文]
    美术馆选择什么收藏?名头不是硬指标[图文]

    中华艺术宫新近推出“光影岁月——简庆福摄影艺术展”;“渐悟自然”馆藏金立德作品研究展、“坐领风物”馆藏卢治平作品研究展双双亮相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客人的到来”馆藏展……近一两个月内,沪上几家大型公立美术馆不约而同推出馆藏展,向公众亮出自家馆藏。简庆福摄影《雁南飞》,中华艺术宫藏品。人们发现,这些赫赫有名的美术馆,藏品名头竟然未必响亮,但这些藏品几乎无一例外与这些美术馆的自身...

    11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 ——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图文]

    导师李志向作品导师 李志向作品探究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现象——李志向和他的教师团队的主题性花鸟画创作在当今画坛,主题性花鸟画近年来如异军突起,引起了广大美术理论家、画家、收藏家的广泛关注,很多画家在茶余饭后,聚集一起谈论主题性花鸟画。何谓主题性花鸟画?为什么大家都在关注,热议主题性花鸟画?记者带着困惑,走近了李志向先生,走近了他的教师团队,走进了他的主题性花鸟画国展冲刺班。导师 李志向作品导...

    127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唐伯虎的画到底黄到什么地步?[图文]
    唐伯虎的画到底黄到什么地步?[图文]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学画于周臣,后结交沈周、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等,切磋文艺,历史上记载他是个风流才子,诗、文、画俱佳。他率性不羁,有时用“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由于仕途多舛,就游历名山大川,专门致力绘事,以卖画为生。他长于人物,特别以仕女画见长。他画春宫画,与他的生活情趣有很大关系,也是他风流性格不羁的...

    13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上海连环画家们用笔见证百年连环画兴衰[图文]
    上海连环画家们用笔见证百年连环画兴衰[图文]

    随着刘继卣、王叔晖、顾炳鑫、程十发、刘旦宅、华三川、贺友直等一批连环画大师的离去,以及连环画史上的“四大名旦”(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赵宏本)和“四小名旦”中的三位(赵三岛、笔如花、徐宏达)先后过世,年高九十的颜梅华成了目前中国连环画坛上仅存的那个时代的一员宿将。中国连环画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正渐渐地离我们远去。颜梅华:贺友直画初稿,他打精稿盛夏的一个下午。拜访国画大家颜梅华先生,见其斋名“...

    135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大国工匠"李震与清华大学师生对话青瓷艺术[图文]
    "大国工匠"李震与清华大学师生对话青瓷艺术[图文]

    2016年11月,宁静的水木清华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一大国工匠、当代著名青瓷艺术家李震先生。谈到青瓷,李震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近年来,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全国金奖,被海内外多家博物馆及众多元首收藏,他的作品"春满江南"更是在前不久的G20峰会上亮相,让众多国家元首和国际友人大开眼界。去年的这个时候,李震登上国家图书馆大讲坛主讲《青瓷之美》,反响强烈,震动了整个青瓷界,他是第一位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唯一...

    90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沈鹏: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与书法学习[图文]
    沈鹏:谈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与书法学习[图文]

    我写了一件书法作品,内容是王国维论治学三境界。借此机会谈谈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他所讲的治学三境界,是从古人词里摘出三...

    118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韩干《马性图》初探[图文]
    韩干《马性图》初探[图文]

    今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藤田美术馆专拍的六件绘画作品中,韩干(传)的《马性图》画幅右上方所钤印为“尚书省印”,而非如《石渠宝笈》初编卷32所载为“睿思东阁”一玺。作者通过对“尚书省印”和存世可靠作品上钤盖的“尚书省印”之比较,展开了对《马性图》在南宋内府收藏与明初宫廷收藏之间所经历的辗转流传之论述。一2017年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藤田美术馆专拍的六件绘画作品中,韩干(传)的《马性图》在《...

    3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中国画:高雅的创作与世俗的娱乐[图文]
    当代中国画:高雅的创作与世俗的娱乐[图文]

    渐江 长林逍遥图潘丰泉(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当代中国画创作正处在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所谓繁荣,除了一批坚持学术探索的艺术家,如长期在各个专业艺术院校默默奉献绘画精品的教师画家们,以及在拓展现代中国画表现空间,提升中国画在当下艺术语言表现品格的各种不同学术性画展之外,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忙于走南闯北参加各种各样大小笔会活动的画家们,可以说,这一现象已遍及东西南北的每一个地方,最终在提...

    78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那时字典里还找不到抽象这个概念[图文]
    那时字典里还找不到抽象这个概念[图文]

    库普卡马塞尔·杜尚曾说:“大约在五十年前,库普卡在自己的画室里举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新年招待会。不久之后,正像现在人们所说的那样,他开始‘看到了抽象’。然而,在当时,字典里还找不到这个概念呢。诗人阿波利奈尔在谈到此类事物时,就采用‘神秘主义’这一词语……”弗兰提斯克·库普卡( Frantisek Kupka,1871-1957 )生于捷克波西米亚的奥普诺,1895 年定居巴黎。他是杜尚的启蒙老师...

    6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银元全线上涨 好品相涨幅更大[图文]
    银元全线上涨 好品相涨幅更大[图文]

    日前,以银元为代表的近代机制币受到了钱币投资者的追捧。而一些经过国际专业钱币评级的银元身价涨幅更大。如 一枚PCGS64分的民国三年袁世凯壹元钱币,去年价格在7000元不到,如今价格已攀上万元大关。钱币专家表示,银元正在开启一波牛市行情,涨幅可能会远远超过以往的水平。银元全线上涨 好品相涨幅更大从去年三季度开始,近代机制币板块异军突起,清代龙洋、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民国三年、八年、九年、十年铸...

    8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英国风景画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图文]
    英国风景画背后的政治与经济[图文]

    《阿佛纳斯湖和卡普里岛》 理查德·威尔逊 约1760“风景画是我们对自然的不同认知阶段的标志。它在中世纪崛起并取得发展,是人类精神不断尝试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个循环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肯尼斯·克拉克(1903-1983)在《风景进入艺术》的开篇语中所说的一段话。在本次中国美术馆的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品展中,这段话被印在了展厅,与来自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

    136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图文]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图文]

    张毅敏,河南省新密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全国消防文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名誉院长。原武警河南省消防总队大校、《河南消防》杂志总编辑。作品入选全国十届美展等大型展览并有获奖,不少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实力派书画家。出版有《中原画风·国画卷——张毅...

    17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张凤云:人如花,花如人,艺术家中的外交名媛 [图文]
    张凤云:人如花,花如人,艺术家中的外交名媛 [图文]

    张凤云作为一位优秀的女画家,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绘画艺术的一往情深让人为之动容,用女性艺术家独有的视觉触动着你的心境。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即使不认识张凤云老师,你也会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她。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你会觉得在哪里见过她。是的,她好像是从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走下的宫廷美人,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张老师是满族,大家气质可不是一夕半载急就的。她最喜穿着旗袍,盘发,首饰...

    10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