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金宝 点击 :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张毅敏,河南省新密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全国消防文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名誉院长。原武警河南省消防总队大校、《河南消防》杂志总编辑。作品入选全国十届美展等大型展览并有获奖,不少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实力派书画家。出版有《中原画风·国画卷——张毅敏》、《张毅敏书画集》等。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鸟语花香》 直径50cm

大俗大雅张毅敏

(文/ 王幅明)写画家张毅敏,如何开笔?踌躇之间,突然想到两个字:雅与俗。作为重要的美学词汇,谈论艺术家,很难绕开。而对于张毅敏,这两个字又尤为重要。它们一直陪伴他成长,如影随行。他探索这两个字,实践这两个字,最终走向一条亦俗亦雅,形俗神雅,大俗大雅之路,进入雅俗共赏的的大境界,独具个性,卓然成家,赢得众人称道。

毅敏做人低调,为人纯朴、随和。面上,看不到艺术家们常见的“造型”,也没有所谓的“派头”,高雅是里子,隐藏在骨骼间,只有同道或异性才能感觉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曾经同为期刊人的身份,使笔者与毅敏有机会相识、交流。交流中发现了共同语言,一是处世态度接近,二是对艺术的热爱。因之,才有了20多年不变的交往。

一、寄情田园画展

2012年11月24日,由全国消防部队文联、河南省文联、武警河南省消防总队主办的“寄情田园·张毅敏书画作品展”在郑州升达艺术馆隆重开幕,《张毅敏书画集》同日首发。来自全省各地的数千名书画爱好者见证了这一高人气的艺术盛会。百余幅书画作品吸引了一拨又一拨观众,几天之中观众络绎不绝。这样的场面在艺术馆以往的展览中很少出现。画展好评如潮,由此奠定了张毅敏作为河南花鸟画创作优秀代表的地位。时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兼美协主席的马国强即席讲话,给予画展很高评价:“毅敏的画不但具有用笔酣畅、筋骨内含、不温不火、不激不厉、造形生动传神等特点,而且意境幽邃、内蕴丰富。欣赏他的作品,你会感到是一片宁静的天地,清新的环境,祥和的氛围,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让你不知不觉中忘却了忧愁与烦恼,忘却了身外杂乱纷繁的世界,进入了内心清幽、静谧、安详的境地。”他认为张毅敏的作品让一些容易画俗的题材变得雅致,着实不易,看得出画家是下了真工夫的。画展的内容十分丰富:牡丹、芦花、荷花、鸳鸯、翠鸟、紫藤、鹌鹑、秋菊、冬梅、雄鹰、松鼠、牵牛花、南瓜、葫芦、兰竹、喜鹊、游鱼、向日葵、鱼鹰、麻雀、石榴……几乎常见的题材都被他一网打尽。真可谓紧扣画展的主题“寄情田园”。同时深深感到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寻求自然之美的追求,寻常的花花草草,虫鱼家禽等,在他笔下活了起来,题材虽俗,但经过画家的提炼、加工、构思、创作,作品变得雅致、生动、传神。

除了花鸟,还有少量山水,多幅书法。他的书法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画家字,而是经过长期临帖领悟后形成自家风貌的书法家的字。他属于绘画书法兼修又都有所成的书画家。画作都是精选出来的。每幅作品均有可圈可点之处,都有较高的美学品位。既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对古人的借鉴是明显的,但已与古人拉开了远远的距离。其中画幅最多、最受好评、具有标志性的作品,当数麻雀和石榴。他的聚焦成功了。画展之后,不少收藏家盯上了他的麻雀和石榴。一些媒体称他为“麻雀石榴王”“中国麻雀石榴画第一人”。

有感于老友的画展空前成功,笔者写了八个字相赠:画得地气,书有清风。款识:观寄情田园·张毅敏书画作品展,仿佛回到久别的故乡。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圣洁》 直径45cm

为花果、鸟雀传神

张毅敏的国画以花鸟画为主攻,之前因在消防部队做宣传工作需要,他还涉足油画、宣传画、连环画、漫画等。国画也画人物、山水。一位建筑艺术家朋友看了他的画,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通晓聚焦的道理。艺术像一座金字塔,塔底要大,塔顶才高,追求艺术之初学习各种门类,积累各种知识是对的,但要达到艺术的高峰,还需要聚焦。教授朋友的忠告,犹如醍醐灌顶,张毅敏顿时明白了要走的路。是啊,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如果什么都画,可能样样都难精通。齐白石、徐悲鸿、黄冑等画家哪个不是天才?但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还不是他们经过聚焦之后的虾、马和驴?聚焦就是要聚出看家本领,聚出与众不同,聚出传世之作。如何聚焦?受齐白石的启示“要画自己熟悉的东西,不画自己没见过的东西”,再加上友人建议,他最终选择花果鸟雀,又从中选出自己最熟悉的石榴和麻雀。艺术上有“避熟”一说。为何不选别的?比如齐白石的虾已经登峰造极,还能再去选吗?而画石榴和麻雀,历史上尚无公认的代表性画家。

张毅敏老家院子里有一棵老石榴树,至今依旧枝繁叶茂。他在石榴树下长大,与家人在石榴树下吃饭,与小伙伴们在树下做迷藏。他熟知石榴树何时发芽、何时开花、何时结果。他亲耳聆听过松鼠偷吃石榴籽的声音。他见到过麻雀啄石榴籽的情态,常常凝视石榴,用眼神与石榴对话,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他看过许多古人和今人的石榴画,能从中挑出画中的瑕疵。他确信这些画家没有人聚焦过石榴,没有人下大功夫研究过石榴。要想成为石榴王者,仅仅熟悉自家门前的石榴树是不够的。决心既定,张毅敏开始了他的深度旅行写生。几年时间,他去全国几个主要的石榴产区,从中发现它们之中的异同。他去过山东枣庄、陕西临潼等地,去的最多的是“中国石榴之乡”郑州荥阳市河阴石榴园。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南疆等地带回来石榴种子,栽植于长安、临潼一带。石榴花型艳丽,籽粒漂亮爽口,深得宫廷喜爱,杨贵妃等常常赏玩,固有拜倒在石榴裙下之说。西汉以后,石榴陆续从长安引种于山东枣庄、云南蒙自、四川会理等地,形成几大产区。由于各地水土有别,驯化后的石榴品种也各具特色。山东枣庄石榴园历史悠久,是全国仅有的石榴树王之地,树龄近六百年,园内有数百年古榴400余棵。枣庄的古石榴树形状、枝干格外丰富,非常入画,毅敏常说走进园内写生就不想离开。他在多个石榴产区走访和写生后,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画的石榴千姿百态,笑口撩人,生动传神,令观者垂涎欲滴。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寻果图 136cm×68cm

麻雀是张毅敏儿时的玩伴。他在麦场上与麻雀逗着玩,也曾用藤条筐设局捉雀。麻雀是人类的朋友,天性活泼,颇具好奇心,但又警惕性很高。整天叽叽喳喳,话语似乎很多,但能听懂麻雀心曲的人很少。张毅敏也许可以算上一个。为了近距离观察麻雀,准确表现麻雀的精神世界,张毅敏尝试养过麻雀。他将捉到的麻雀关在笼子里。令他不解的是,他喂食,麻雀并不领情。宁可饿死,也绝不进食。养不了几天就饿死了。这让张毅敏心生愧疚,对小生灵的气节肃然起敬。自由自在是麻雀天然的生存方式,破坏了这种生存方式,就等于要了它们的性命。后来,他再捉到麻雀,把玩一两天后就放飞,让它们回归天性。麻雀是喜欢群居的鸟类,深秋的蓝天上,不时会看到数百只群雀迎风飞翔。麻雀属于益鸟,是有害昆虫的克星。但它们又不客气地享用农民的粮食,因此,低标准年代,曾被当作四害之一受到大规模围剿。当今在城市生活,很难看到成群的麻雀,它们常常以个体或三三两两的小团队出现。由于它们特别机灵,一有动静就跑,很难拍照或写生。但张毅敏发现了不错的写生方式,开车到郊外,坐在车里并在车头上放些食物静待机会,有时麻雀会在车头上交头接耳,还会透过挡风玻璃与人对视。一次,他在车内连续画了几个小时的速写,记下了麻雀的各种姿势和神态。这些神态最终都铭记于心。在创作时这些精灵会瞬时飞向笔端。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岁月如歌》136cm×68cm

三、雅俗之探

2015年深秋,笔者到张毅敏位于郑州市索凌路北段的工作室造访,对他的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是创作室,也是展室。我跟随张毅敏,观赏他展室里悬挂的部分代表作和刚画好的新作。对每一幅作品他都作了讲解,讲他如何画得既与古人不同又与今人不同。比如,石榴的籽,古人很少细致刻画裸露的;古人画麻雀也很少画群雀。他如何画出麻雀的精神境界。一幅清新扑面的荷花图,其高雅的气息让我驻足良久。还有一幅新作,是今年第一场雪后创作的《雪晴》。很少见到如此精美的雪景作品,笔墨雄厚滋润,色彩淡雅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静幽清远,高高雪枝上的几只寒雀天趣横生。画家自题诗云:“晨起开门雪满园,雪晴云澹日光寒。四空寂静听鸟声,一种清孤不等闲。”好一幅诗书画俱佳的佳作。

在他工作室我还看到一张他与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合影。他告诉我,五月下旬,贾庆林来河南考察,在郑州停留期间,他应邀和领导同志研习书画,张毅敏在短时间里画了一幅雄鸡枇杷图,得到贾庆林的高度称赞,并说比另一位已故的画鸡名家画的还好。

我们一边品茗,一边探讨他的成功之道。

成功是全方位的,技与道俱有,而居于支配地位的,是他雅俗共赏的美学观。

雅与俗,是一对既古老又弥新的话题。从美学层面理解,雅意味着纯正;俗则代表低俗。其语义本身有浓重的褒贬意味,表现出价值体系和社会群体的差异。在古人眼中,雅属于贵族的、士大夫的特权文化;俗则属于平民百姓的世俗文化。绘画上的雅俗之分,取决于画家的人格修养与审美观的高下。文人画是雅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画的主流,欣赏者只是少数文化人;民间绘画是俗文化的代表,是其支流,却拥有大众。去俗求雅应该是画家不懈的追求,可有些画家限于眼力、悟性和功底,以俗为雅,或知其俗而不能脱俗,终生只能作一个没有思想的画匠。美术史上一些大师常用雅俗共赏来弥合雅与俗的对立。能够做到雅俗共赏,被视为画家最理想的审美境界。

任伯年是晚清画坛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民间习见的题材入画,又以通俗的形式和手法表现,任伯年学习前贤的技法,但他不走“高古”一路,而以清新明艳的画风呈现。他的画通俗,但绝不是那种“低俗”或“市气”,而是俗中透雅,雅俗共赏。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太行山楂》 180cm×96cm

古人云:取法于上。张毅敏遍学古人,寻法前贤。受影响较大的画家有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张大千、李苦禅、郭味渠、张书旂、王雪涛等,本省则有陈天然、李自强等。他在吴昌硕身上学到洒脱、率性,也得益于吴关于书法演画法的启示。张毅敏过去也爱写字,但主要学当代人,起点不高。认识提高后,重拜古人为师,从二王、米、赵诸家中寻找出自己喜爱的名帖坚持临学。数年之后,书法艺术突飞猛进,绘画的线条质感明显,题款也能得心应手,不留遗憾。他从齐白石那里学到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美,用以创新题材;同时牢记大师遗训“学我者死,似我者生”,不学其形,只悟其神。他学习赵之谦的厚重、大气,结构完整,色彩丰富。学习张大千的以简代繁及其精致。最终,他在任伯年身前停下,顶礼膜拜。他的花鸟画能有今天的高度,从任伯年身上受益最多。细品任伯年的画,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火气、浊气。选择聚焦麻雀石榴这类题材,很容易画俗。学习任伯年后,去掉了火气、浊气,增加了清气、秀气、雅气。他惊喜地发现,他的审美观与任伯年高度契合。不同的是,他要画出任伯年没有画出的内容,它们只属于张毅敏,属于这个特定的时代。他也学习当下名家,但他感到,能够与古人比肩的花鸟画家少而又少,有些人喜欢妙作,名实不符,画格明显小于古人。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雪情》 直径40m

大俗大雅张毅敏。

我言大俗,是指张毅敏的画接地气,来自民间,充满人间烟火的味道,受众面广,有人文情怀。他把对自然、故园的热爱倾注于笔端,让人观之亲切,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大雅,则指他在构图经营和笔墨及色彩语言上的清新、雅致、大气,是文人画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个人风格鲜明,画外音颇多,有耐人品味的绵绵诗意。他的画诗、书、画俱全,且以书入画,继承了典型的文人画传统。为了达到他所追求的意境,有时将写意与工笔融为一体,或局部工笔整体写意,他称之小写意,别具一格,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花鸟画领域,他堪称依靠苦功和悟性,将民间趣味与文人艺术完美结合,达到雅俗共赏境界而获得成功的佼佼者。

人间烟火的味道:书画名家张毅敏的花鸟艺术 | 艺术杂谈

寒冬哝语 68cm×68cm

相关文章

  •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秘密花园》填得好也跟艺术关系不大[图文]

    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冯钰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最近,一类以线稿勾边,画出花朵、昆虫、动物、建筑的形状,留白任凭读者自由填色的互动绘本,掀起了一片涂色热。不但“始作俑者”《秘密花园》在各类社交网站上不断“刷屏”,卖到一再脱销,而且同类图书如《动物王国》、《魔法森林》等也迅速冲上亚马逊畅销书榜单,紧随 而来的是售书网站将已经出版但沉寂多年的同类涂色书设立专区,以及国内出版社一大波类似图书的引进计...

    29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魏振宝 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魏振宝 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6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需求回暖 印度金条进口额翻6倍[图文]
    需求回暖 印度金条进口额翻6倍[图文]

    GJEPC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2月金条进口大幅增加。在本财年的前11个月中,金条的累计进口量也显著增加,总进口量价值高达50.4091亿美元。而该国2月份的黄金珠宝进口额也出现小幅增长,但本财年前11个月的累计进口量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印度珠宝出口促进委员会(GJEPC)最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2月金条进口大幅增加,在本财年的前11个月中,金条的累计进口量也显著增加。根据GJEPC...

    14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当代著名书法家乔平的笔墨情怀[图文]
    当代著名书法家乔平的笔墨情怀[图文]

    【艺术简历】乔平,2010年广州亚运会口号“一起来更精彩”的书法作品书写者。广州市“五一”文化奖章获得者。广州亚运会“贡献奖”获得者。1955年出生于广州,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主任编辑职称,广州市人大代表。曾任:湖南省长沙市工艺美术公司雕刻技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记者;广州日报社副社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上市公司粤传媒董事长;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

    143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牍”一无二[图文]
    “牍”一无二[图文]

    【镇馆之宝·四川博物院】宝贝档案姓名:郑板桥判牍年龄:200多岁主人:郑板桥住址:四川博物院个性签名:“牍”一无二的传奇我,郑板桥判牍,在这儿给大家施礼啦。跟前几次与大家见面的“镇馆之宝”相比,我太年轻了,算是小辈儿。我们那时候,百姓去衙门告状,都要呈上一张“状纸”,写明诉讼的内容。县官在案件审结完毕后,把判词写在状纸的前页或结尾处,就称为“判牍”。虽然我的知名度在文物界不算高,...

    81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苗再新——“艺术薪火”系列报道[图文]
    苗再新——“艺术薪火”系列报道[图文]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北京文史馆馆员、北京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武警部队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多次获奖, 其中代表作品《雪狼突击队》获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金奖暨第11届全国美展金奖...

    151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杨晓阳作品欣赏1983-1986[图文]
    杨晓阳作品欣赏1983-1986[图文]

    1997年任西安美术学院院长、教授,2009年调任中国国家画院。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黄河的歌 200×270cm 1983年黄河艄公 135cm×200cm 1983年大河之源之四110cm×80cm 1986年大河之源之七 90cm×110cm 1986年减羊毛 110×76cm 1986年...

    78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如何让文创产品既叫好又叫座[图文]
    如何让文创产品既叫好又叫座[图文]

    优质文创产品迎合了大众旅游时代文化体验需求。目前我国的文创产品开发热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创产品涉及的广度、深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前景广阔。文创产品的特点从旅游纪念品到文创产品,体现了3个变化。一是文创产品强调了产品性质。所谓产品是一个市场的概念,产品设计、创意的出发点是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因此衡量文创产品,主要看一定价格水平和质量档次条件的市场效果,...

    16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被忽视和误解的“十八描”[图文]
    被忽视和误解的“十八描”[图文]

    文化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每个时代都有熠熠生辉的闪光点。中国古代绘画传统尤其是在人物画科中,线条的表现力与程式性得到历代画家的重视,并最终归纳为“十八描”。国画“十八描”技法之高古游丝描示例业界一般认同王世襄的说法,认为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一书最先提出这一概念,最早的钱塘洪楩校刻刊本成书于嘉靖年间。清代《芥子园画传》第四集《人物巢勋临本》,引用晚明汪砢玉《珊瑚网》的文字,谓:“明汪砢玉论古今衣纹...

    11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炯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李炯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李炯,1983年2月生于安徽淮北,2006年本科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2017年硕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定居北京,画家,书画鉴藏学者。著有《彼岸江山—李炯文集》、《李炯画集》。作品被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外交部、人民大会堂、富士美术馆、中国驻法、驻印使馆等政府、美术馆及私人收藏。作品及文章曾发表于《中国书画报》《台声》《书画世界》《人民日报》《潍坊日报》《中国国家画...

    36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李宝林:安重深沉的金石画风[图文]
    李宝林:安重深沉的金石画风[图文]

    《乐山大佛》1985年王鲁湘李宝林并不治印,却对金石篆刻如醉如痴。他说最让他心驰神往的艺术天地就是古碑古印古拓,那种斑驳、残损、厚拙和艰涩,最能激起他心灵的共鸣。读李宝林的画,确有一种读碑的感觉。在我第一次较为仔细地看到他的一批国画原作时,这感觉异常强烈,所以,我给他写的第一篇画评,就是从这种金石感觉上把他的画分为“镂空型”与“厚抹型”两个大类...

    197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略谈沉香的定价文化[图文]
    略谈沉香的定价文化[图文]

    近年来,沉香高价却仍旧大受追捧,在拍卖场上,不仅是沉香摆件取得高价,一些小件沉香串珠、挂件、原材料也价值不菲。从2011年以后,沉香的价格更是以平均35%以上的涨幅增长,回顾以往的拍卖市场,中国嘉德秋拍“雅玩清赏专场”中,一盒清代的沉香木,内装小块沉香木计重约1265克,以713万元成交,每克单价为1671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克值千金。上等沉香无论是香料还是雕刻艺术品,价格动辄过百万元,狂涨的...

    114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了庐:董其昌的笔墨精神与抽象表现主义[图文]
    了庐:董其昌的笔墨精神与抽象表现主义[图文]

    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影响深远,对于董其昌,深居简出的知名画家了庐前不久结合研究撰写了《董其昌笔墨中的抽象表现主义》一文交与澎湃新闻。他认为,董其昌在鉴赏历代书迹中把对自己有感悟的优秀笔墨,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他的作品与一般以表现作品形象和形式为主的职业画家是有本质区别的,也因此很难为后来的职业画家所理解。实际上董其昌在艺术创作中的笔墨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表现主义。他和近代的黄宾虹一...

    166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用亚洲的文明与器物打动美国[图文]
    用亚洲的文明与器物打动美国[图文]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旧金山致力于推广亚洲文化艺术的机构,收藏将近两万件横跨六千年历史的亚洲文物精品。目前,旧金山亚博正在改扩建,并加强数字技术和多维度讲述文物故事的方式。馆长许杰近日以地处西方的角度谈及了博物馆串联亚洲文明和“关联”世界文明等话题。许杰认为,博物馆探索的重点是从亚洲的视野和角度来观察认识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他还表示,博物馆最重要的使命不一定在于传授知识,而更在是在于通过有...

    16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解读林金福男性题材油画:如此的暧昧[图文]
    解读林金福男性题材油画:如此的暧昧[图文]

    林金福工作室谈到男人体,我们立即会想到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想到掷铁饼的男子和被缚的博罗米修斯以及文艺复兴时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西斯庭教堂的壁画。那有力的健美的肌体,表达了那个时代对力量以及权力的向往。然而,时过境迁,对于今天来说,男人体的描绘仅仅成了在美院基础练习的必修课,而做为一种独立的审美题材而画,在今天却少之又少。林金福就是今天以男人体为审美对象的在中国少之又少的艺术家。他在读清华美院时,...

    3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