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美术馆”作品之一
2018年无疑是公共艺术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种火热现象的背后,与城乡建设以及公共空间发展的需要密不可分。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一种催化剂、一个杠杆,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推动公共空间运营能力和发展。
艺术家和公共空间运营者越来越发现相互间发展伙伴关系所带来的益处,也正在有意识地将艺术及创作过程中转变事物的力量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之中。但另一方面,在这种浪潮翻涌的背后,艺术作为一种激励和提升公共空间内部情感和活力状态的机制,考验的绝非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内部逻辑,而是作品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与空间发展和变革有关的一系列“工具职能”。
将艺术的角色置于社会行动中
克莱尔·毕晓普(Claire Bishop)曾指出,很多注重社会参与的艺术项目,其评估和研究系统仅停留在艺术领域或作为一种“艺术的观念”来看待,却忽略了这些项目和非艺术领域范围的许多社会行动和项目之间的比较。
张兆宏《天圆地方》,一个美术馆
艺术家渴望在社会转型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艺术介入社会通过公共艺术项目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联通的过程,它既可以是作品,也可以是一种合作实践的社会活动。商场、广场、车站、写字楼等城市公共景观的背后,意味着消费主义、资本运作、生产要素分配等复杂的语境。艺术作品在失去了白盒子的保护之后所面对的,是权利空间的实体和毫无准备的人潮。如何在这样的空间里争夺主权性,艺术作品本身提供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被吞噬、消解,还是得到了放大、延伸,都是对艺术家、空间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考验。
一个美术馆是一个由文化管理平台“艺术介入”在北京发起的游击美术馆项目。过去两年,一个美术馆以改善城市生活的动因策划了许多场域限定(sitespecific)的展览。它汲取了白盒子美术馆展览的必要元素,以“艺术家、作品、策展人”的极简形态出现在人群预期之外的公共视野之中,用不同的展览方式试图将美术馆及其固定受众的闭环打开,使作品产生更丰富的反应结果。
“手美术馆”作品之一
办公楼充斥着市场经济高效空间的强势姿态,人群在这一空间中的注意力被分解到了8小时工作制的琐碎之中。一个美术馆将张哲溢的作品《红海》和张兆宏的作品《天圆地方》带入了致力于打造城市艺术地标的中粮置地广场。其中由10万个砖块、3000余根钢丝、8吨的总重量吊装而成的《红海》,其构思源起于现今中国的拆迁与建设大潮。作品取材于中粮置地广场之前的建筑—三利大厦。艺术家将拆除的砖块、水泥块、瓷砖碎片,在新建筑里悬挂出一片红色海浪,其力量感暗合了不可违逆的时代浪潮,而取旧创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则隐藏着世代传承、万物轮回的哲学思考,成为与受众一同见证城市更新的视觉记忆符号。而作品《天圆地方》则结合了广场旁,地坛公园中方泽坛的平面元素和商周青铜器中的牛图腾纹样,雕刻在地面铺装石材,使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虚实相生。
在一个美术馆的展览中,艺术家在公共空间中的目标不再止于自我表达,而是将艺术的角色置于社会的行动之中,它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形成对话的广场,而不是陈设其中的静态雕塑。一个美术馆未来的展览计划中更是看到了徐冰、郅敏、琴嘎等重要当代艺术家的名字,不禁令人心生期待。约阿希姆·里德(Joachim Ritter)在马克思著名的“异化”理论基础上提出,艺术、文学在工业化模式及劳动分工下为被异化的人提供了另一种连结世界补偿,这种可能性使得个体成为完整而健康的人。具备沟通能力和在地化的艺术表达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了人的共情能力,其修辞基础是对艺术更大'民主化'的愿望。
张哲溢《红海》,一个美术馆
随着公共艺术从物理空间上的大型单体雕塑转向场域限定作品并关心周边的具体受众,该作品就从审美功能转变为设计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也将受众从观众的概念转变为艺术的参与者。以艺术家隋建国、建筑师庄惟敏等多位具有使命感的城市规划学者、景观建筑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为顾问团队的一个美术馆,用“践行+实验+研究”的方式探讨着艺术作品在公共空间中体现出的多元属性、美学价值及社会化功能。
让生活场所变成美术馆
无论是作品、艺术家、展览与机构,都在当下自知或不自知地进行着模糊界限、打破思维桎梏的表达。如果说掩体空间、外交公寓这样的深入社区的独立艺术空间还属于艺术较为私人审美逻辑的表达,那么位于广东的非营利美术馆“扉美术馆”则是一家打破界限,让生活场所变成美术馆的机构。
该机构于2017年以艺术家宋冬的个展“无界的墙”为起点,继以推出“无界博物馆计划”。机构发起人之一是建筑师何志森,他与学生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与一墙之隔的菜市场发起了“手美术馆”项目。该项目讲述了一双双摊主双手的故事:这里有大学梦的手,有照顾家人转行的手,有爱打麻将的手,有担心女儿高考的手……每双手都是情感、生活与价值的体现,也是这个社区和人群的魅力所在。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社区的改造是物理空间的改造而非这样的行为艺术。但在何志森看来,“社区改造不仅是空间,还有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改造他们与外界的关系”。
小贩们在手美术馆计划的开幕式上
法国艺评家尼古拉·布里厄(Nicolas Bouriaud)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展览及其论述提出的“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掀起“与观众建立关系的作品”作为一种特殊艺术类别的实践风潮,进而对抗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的个人英雄主义。2018年12月2日,艺术家宋冬成为“继续跨界”策展人,在扉美术馆发起“无界艺术季”。展览邀请了18位艺术家及机构小组在广州老城区实施了一场当代艺术与社区深入互动的展览实验。展览作品有策展人冯博一以1998年1月2日在北京姚家园一家私人公司的仓库策划的“生存痕迹”的图片、影像等文献资料,呈现出的“艺术家冯博一”,也有以200万港币价格在香港苏富比开创亚洲首个观念艺术拍品先河的《徐震超市》,还有冯峰给周边12位居民拍摄的《保持微笑》媒体装置。在宋冬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博物馆,美术馆不再是一个被阻隔的空间,而应该实现与人们的生活之间无界,成为连接社区、生活以及不同族群的纽带。”
冯峰《保持微笑》
诚如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所言:“所有的艺术家都一样。他们都梦想着做比艺术更具有社会性、更加有协作性、更加真实的东西。”当代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构与生长,其形式与内容都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结构的直接反馈。公共艺术与白盒子中成为孤立、隔绝客体存在的作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其目的是增进社群间的对话,以在地性为前提进行创作。也正因如此,公共艺术在当下的热潮所反映出的,恰恰是公共空间建设中情感表达与连结的迫切需求,而这种需求也势必会成为影响未来当代艺术表达的重要内驱动力之一。
扉美术馆隔壁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