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画现代化:思路在变 画风也在变[图文]

时间 : 03-28 投稿人 : 徵徵 点击 :

中国画现代化:思路在变 画风也在变 | 艺术常识月光如水照缁衣(国画) 1978年 卢沉

卢沉

思路在变 画风也在变

我在艺术上进行自觉的探索,只是最近几年的事。说起来,还得归功于小品画的兴起。

怎样才能使作品有自己的面貌,这是许多画家都在关心的问题。没有一套的,想学一套;有了一套的又想搞另一套。谁都不愿意自己面目不清,或者一辈子寄人篱下,拾人牙慧。

有一个阶段,我成天苦思冥想,总想找到一种理想的风格,从此一劳永逸地按这个风格画下去。事实上很难做到。原因很简单,思路是活的,所画的内容不同,很难预先划定一个表现的框框。今天的想法和昨天的想法不一样,这一阶段的想法和那一阶段的想法不一样,甚至上午的想法和下午的想法不一样,硬要用一种画法来体现是不可能的。思路在变,画的风格也随着思路在变。

开始,完全没有定见,信于乱抹,一会儿这样画,一会儿又那样画,简直有点“朝三暮四”,尝够了思路太活的苦头。

后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按一个想法画一阵,再按另一个想法画一阵,每种想法都画上一批,尺寸不大,但是都有一定的数量。这办法比较见效。当然,这只是指经常性的小品练习,不是指特定构思的单幅创作。

1977年与周恩聪合作《清洁工人的怀念》,这幅画为纪念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而作。此画画得很快,倒不是有人催促,也不是约稿,而是周恩来同志在深夜的街头问候清洁工人这件事本身非常感人,我们一听到这事就很激动,于是连夜赶制,只用了几个晚上就完成了。

创作是需要激情的,只有你非常想画的东西,才有可能感动别人。所以在创作中必须坚持要“有感而发”,提倡真情实感,反对无病呻吟。

1978年画鲁迅像《月光如水照缁衣》,基本上是水墨,用色很少,根据主题,不能太强调月夜明净之美,荆棘丛是用宿墨画的,朦胧而又见笔,画面枯枝槎丫,以衬托鲁迅“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悲愤心情。

前此不久,与周恩聪合作《矿工图》之五,《同胞、汉奸和狗》。这套组画共有九幅。虽然最后的效果尚难预料,总的愿望是明确的:要用传统的水墨画工具为我们所热爱的老矿工,为在异族统治下的死难同胞,为稀有的幸存者立一个用画面组成的纪念碑。目的不是供人欣赏,而在使人震惊之后深思。但已展的这一幅,构图尚欠推敲,造型手法上有不协调之处。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构思,必须在表现手法及艺术处理上进一步探索。

现代化不只是题材更新

我们深感修养的不足,因此而局限了我们的思路。为了创造无愧于我们时代的新中国画,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把视野扩大,努力汲取一切有益的养料。

中国画的传统浩如烟海。历代艺术大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精品。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我们得警惕,不要看花了眼,满足于传统笔墨的品位赞赏,满足于沿用现成的表现技法,而忘记了艺术最可贵的品质是独创,是不断地进行新形式的探索。

有一位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画要现代化”,且不管这句话是针对什么,从这句话的一般涵义来讲,我是完全赞同的,并且愿意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进军中当一名小卒,当一个吹鼓手。

我认为,中国画现代化,就是要求中国画有一个大的变革,使之具有现代化,以符合时代的要求。有人反对中国画仍画梅、兰、竹、菊,说是老一套,不符合时代要求,这是在内容和取材上来划线。我不反对题材的更新,但是一幅画有没有现代感,并不取决于表现对象的更换,而在艺术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审美要求。即使是画古典人物,也可以具有现代的情趣,无论是立意、笔墨、造型、构图、艺术处理,都可以看出是出自现代人之手;相反,即使内容是新的,表现形式老一套,并不等于是现代化。至于认准只有把梅花画得红彤彤的、密密麻麻的才有时代气息,这就和要求画劳动人民只能画笑容一样简单可笑。

中国画要现代化,就得借鉴。我认为只向传统学习还不够,必须同时向世界各民族的优秀艺术学习,包括研究和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的成就。历来因统治者的盲目自大,中国人吃够了闭关自守的苦头。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所谓的洋为中用,只片面学了苏联一家。对其他国家的艺术,特别是西方各国的现代艺术,很少介绍。尊一家而贬百家的结果,使我们的艺术眼光非常狭窄,降低了艺术欣赏标准,束缚了我们的艺术创造才能,现在,是把眼界放开的时候了。

当然,主张中国画现代化,决不是要求我们去步西方现代派的后尘,而是要求扎根于民族的独创。中国画如果不扎根于民族之中,没有民族的风格,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坚持民族的特点与创新并不矛盾,我们的优秀传统从来就是推崇独创精神的,至今被人称颂的许多大画家,无不是因为有卓越的艺术创造。那些因循守旧的名家,也可能显赫一时,终究不为后人所取。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看,每个时代都有本时代值得自豪的艺术创造,史前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汉魏六朝的石刻,唐宋的人物、花鸟,敦煌、永乐宫的壁画,明清的版画以及宋元以来的水墨写意画,一提起这些家珍,就令人神往,这就是我们进一步创造、发展的典范和出发点。

中国画传统不只有笔墨

可惜过去我们古为今用也没有搞得很好,对传统的学习有偏向。比如,搞中国画的,眼里只有水墨写意画,对大量的民间艺术、装饰艺术不重视,缺乏研究。而正是在这一部分的遗产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在创新时借鉴的精粹之物。又比如,在学习传统时,往往偏重于笔墨技法的继承,而忽视了形成不同艺术风格的其他造型手段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画,有利于大胆创新,必须对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应把笔墨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讲究笔墨,以书法入画,这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也是历来品评中国画的重要标准,我们不应忽视。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国画的传统只归结为笔墨的发展,更不能以笔墨要求来代替艺术作品的创造。否则,要论笔墨功夫,四王还是很不错的,为什么要不得呢?

笔墨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艺术表现的其他手段,如造型、构图、色调,以致整个画面的艺术处理,必须同样重视。

就笔墨本身来说,也有个时代风尚的问题,前人早就指出“笔墨当随时代”。既然我们主张中国画现代化,就必须使笔墨也有现代感,符合时代的要求。中国画现代化,是整个艺术风格的再创造。必须包括笔墨在内,在艺术手段的各个方面都来一个突破,至于怎样才能使中国画有现代感,符合时代的要求,这就是今后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最近,探讨形式美感的文章多起来了,介绍现代绘画的展览多起来了,以壁画、油画为先导,致力于艺术形式探索的队伍越来越大,这是值得庆贺的可喜现象,中国画也应该跟上勇于探索的时代潮流。

(原载于1981年《美术研究》,有删节)

相关文章

  • 公共艺术:一颗具有生长性的种子[图文]
    公共艺术:一颗具有生长性的种子[图文]

    9月,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共艺术的大型年鉴《2015中国公共艺术年鉴》发布。10月,“首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随后,(中国·宁波)首届杭州湾新区国际雕塑大赛艺术展和邀请展开幕,从展览中遴选的作品将在半年内落地杭州湾,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同期举办的《公共艺术介入》论坛对“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生态”这一命题展开探讨。“公共艺术”从概念到热词的经历,也反映了当前城市文化生态建设...

    51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张桂芹·一个真挚热爱绘画的人[图文]
    张桂芹·一个真挚热爱绘画的人[图文]

    张桂芹作品《长春图》张桂芹作品《鸟语花香》张桂芹·一个真挚热爱绘画的人李人毅在我介绍的的画家中,张桂芹是一个特例。她哈尔滨市人,在政法系统上班,每天都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的内容与美术创作根本不搭界,可她喜爱绘画,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坚持美术创作。她的作品不多,一是参加与及相关的展事,二是送给喜欢作品的友人,十多年以来,一直做着这件愉悦自己,快乐大家的事情。张桂芹作品《春晖》张桂芹作品《...

    7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境界,在探索与求变中升华
    境界,在探索与求变中升华

    半城山色纳云烟品读宋玉增的山水画,似乎应该先找到某种对接的语言。宋玉增的山水画,是一部大书,厚重且富有质量,因此,品读本身就是一种从理解、领悟到升华的过程,一种全景式的观照后所带来的心灵触动。浮云弄岳1宋玉增苦心孤诣营造的山水程式,并非是对传统山水的解码和反叛,而是对固有程式的一种再认识、再提升、再创造!他在表现山水这种独有的“语言”形式上,不囿于手法、技巧,他跳出了...

    65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药到病除:专治你逛美术馆的11个症状[图文]
    药到病除:专治你逛美术馆的11个症状[图文]

    我们都一样。图片来源:KEYSTONE VIA GETTY IMAGES美术馆这地方,怪吓人的。四周白墙林立,脚下是毫无感情的水泥地,大多数美术馆看起来就是个精美至极的大方块。鼓起勇气闯入这片秘密领地的人,必须得先过前台这一关。你瞧,工作人员舒舒服服地坐在那儿,面前那张桌子大得吓人。无论你躲在哪儿,也绝对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进去后,你还得多加留意,别在这片雕塑与画作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请勿触...

    6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崔子范:新时期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图文]
    崔子范:新时期写意花鸟画的里程碑[图文]

    图片资料我觉得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是很艰难的。尽管如此,不同历史阶段仍诞生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民初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吴昌硕。吴昌硕的艺术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把篆刻、石鼓文吸收到画里,从文字书法的源头来理解民族精神,并吸收上古民间艺术家的创造意识,创造了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体现出一种民族精神。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的代表人物是齐白石。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使人性异化的背景下,齐白石想...

    10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投资热点·周智慧[图文]
    投资热点·周智慧[图文]

    中国画海第一人——周智慧大海作品欣赏中国大海画院院长周智慧先生周智慧,笔名周天,湖南益阳人,汉族,大学本科。三岁开始习画,18岁应征入伍,在海军南海舰队服役,海军军旅生涯25年。曾任海军俱乐部美术员、海军文化部创作员、海军展览馆馆长、中国民族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国家民委高级职称评委,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等职。现任中国大海画院院长、中国大海艺术研究会会长、文化部国家文物艺术品鉴定委员、...

    183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讨要字画者:我来和您算笔账![图文]
    讨要字画者:我来和您算笔账![图文]

    讨要字画者:我来和您算笔账!(文/刘东方)当下,对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艺术家来说,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面对众多亲友、新朋故交讨要字画,而且从不和金钱挂钩,并非这些讨要者视金钱如无物,也并不是没有银子,而是他们认为免费索要是理所当然且天经地义的事,给钱根本不在他们的选项之内。他找您讨要字画,你不满足他,他便心生怨气,四处坏您清誉,散播您如何吝啬、如何不讲情谊,如此云云,让您不堪其扰。如若轻易满足...

    40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品何以鉴证溯源[图文]
    艺术品何以鉴证溯源[图文]

    鉴证设备本报记者 胡立辉书画作伪与书画鉴定自古有之,如影随形。中国艺术品的鉴定主要以鉴定专家经验鉴定的形式传承至今。百无禁忌的张大千曾毫不谦虚地自称“五百年来精鉴第一人”,还得意地说:“一触纸墨,辨别宋明,间抚签赙,即知真伪。”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而日益提高的造伪技术水平,导致了传统鉴定方法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并且,“读万卷书、看万卷画”的资深鉴定专...

    97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丹麦王室全家福油画似恐怖片[图文]
    丹麦王室全家福油画似恐怖片[图文]

    丹麦王室全家福油画据外媒报道,丹麦王室最新版本的官方全家福,让人看了大吃一惊,有别于王室照片给人的阳光感及和谐感,此次丹麦王室发放的全家福看起来却黑暗感十足。虽然这幅全家福作品并未得到许多好评,但仍有专家认为其非常具有艺术感,是运用了17世纪荷兰画流行的光线及色彩,搭配在王室全家福上相当有趣。不过,此种艺术感大部分民众似乎无法体会,不少人看了直批像是恐怖电影的主角海报,也有人认为,这张全家福...

    14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何加林:在两宋绘画中学什么
    何加林:在两宋绘画中学什么

    【南宋】夏圭 雪堂客话图 绢本墨笔 28.2cm×29.5cm 故宫博物院藏两宋绘画以山水画居多。就山水画而言,本应当划定在五代荆、关、董、巨之后的北宋、南宋时期,但在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将董源、巨然放到宋画临摹系统中进行学习,因此,将五代山水画暂且纳入宋画的学习范畴,是对它们时间相近且前后相互关联而达成的约定俗成。这一范围的划定,为中国山水画在基础教学阶段提供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单元模块,为后续元...

    92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浅析张渊书画:何谓开拓[图文]
    浅析张渊书画:何谓开拓[图文]

    张渊教授把自己的这次展览定名为“传承与开拓”,极有见地极有胆识。她的确在数十年中追求着传承着中国绘画的博大和精深。她努力开拓着属于自己这篇艺术领地的疆域。《翱翔万里祥和千年》历来中国画种类有分科,粗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科;细分则翎毛、走兽、鳞介、蔬菓、草虫等等,画家因此被按照门类称为山水画家、花鸟画家。张渊教授则于山水、花鸟无所不精,鳞介、草虫、蔬菓无所不能。她的画路非常丰富,她的画风非...

    151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陈丽华: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的黄有为让人尊敬[图文]
    陈丽华: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的黄有为让人尊敬[图文]

    黄有为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在一次艺术活动上,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老师认识了敦煌画家黄有为,在聊天过程中,陈丽华老师得知黄有为坚守敦煌40年,专注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艺术创作之后,陈丽华老师表示非常的感动和赞赏:“在环境如此浮躁的今天,能够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专注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是很让人尊敬的一件事情,黄有为的壁画很有个人的风格,他画的菩萨、飞天都非常的细腻传神,他对背景处理也...

    5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情系笔端 翰墨飞扬——画家杨宏伟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情系笔端 翰墨飞扬——画家杨宏伟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个人简介】杨宏伟,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品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会副秘书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画院特聘画家,郑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市房山区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主任。作品发表于《中国书画报》、《美术报》、《艺术镜报》、《河南日报》、《大河报》、《云南日报》、《美术》《美...

    181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4金龙贺岁——当代艺术名家王召海新春送祝福
    2024金龙贺岁——当代艺术名家王召海新春送祝福

    艺术简介王召海,字明海,号悟然。1960年1日18日出生于山东台儿庄古镇,现定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委员,山东台儿庄美术家协会顾问。幼年师承孟祥君先生学习油画,后得到著名画家黄金程、张宝珠教授指导。1978年进修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系,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

    5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艺术张乐陆:一位很阳光、很懂礼貌、很有修养的“上海男生”[图文]
    艺术张乐陆:一位很阳光、很懂礼貌、很有修养的“上海男生”[图文]

    2018年12月22日—2019年1月6日,在深圳“对味画廊”举行的“松间沙路——张乐陆作品展”,吸引了众多经济特区的“善男信女”。一幅幅极简生活的艺术作品让欣赏者久久回味。张乐陆,1980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唯拓视觉设计工作室艺术总监。他的作品被送往日本加拿大瑞士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展出,在国际国内获奖数十次。张乐陆10岁那年,他创作的“信来了”...

    3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