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国·艺术简历
张维国,1946年生于天津武清,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北京群众艺术馆、北京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第三届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澳中水墨画家联盟(中方)主席。
“百家争鸣”时 敢言笔墨先
——记著名山水画家张维国
国画赏墨,水墨山水更重用墨。张维国先生的墨色山水,虽无披红挂绿,然壮美河山早已跃然纸上。张先生娴熟的用笔,轻松策墨达意,使万物形生,山水情具。群峰之巅、深山之腹,无画不生万物之象,无情不具撼魄之功。张先生性情豪爽幽默,画风张扬、个性鲜明,但行事低调,品格内敛,修养、天赋极高,诗、书、画兼修,笔下每幅作品都含有深邃的律动,传递给受众的是大美、大气和无边的想象。
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自然朴实且达意深远,物华中透着幽美,恢宏中蕴藏稳重,他水墨功力深厚。水墨之道,已超越技之表达,在用笔用墨上有许多自己的心得。在作品的表达上,他敞开胸怀,采取开放的态度,使自己的笔墨面貌一新,形成了以纯熟的笔墨造型功力,熔光、影和墨于一炉的独特画风,成就卓越,使中国山水画走上了新境界。
仔细品读张先生的作品,会发现他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强烈的明暗关系和浓郁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张先生水墨山水画的张力和艺术表现力早已得到了中国美术界的充分肯定。
作为国内著名山水画家,多年的潜心探索和研究,早已形成了张维国先生所独具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他的作品艺术表现形式越显成熟了,也越显分量了。这种成熟与分量,与其精纯的笔墨技艺、深远的作品意韵、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分不开的。
张先生的墨色山水,形式表达之难是显而易见的。笔者曾听到部分绘画名家们言道:“搞画的在表现形式上就要逊搞书法的一筹,原因是,即便是一个不会画画的,只要将赤、橙、黄、绿、青、蓝、紫胡涂一通,也许就能成一幅画。不是说泰国的大象所绘就的作品还能卖出了很高的价钱吗?况人乎?!
而搞书法,没有一定的底子确实是不行,因为它只有一色可用,那就是墨……”虽然这位仁兄说的是一些玩笑话,但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即使墨能分出五色(浓、淡、干、焦、湿),不也比七色少两色吗,况且,能分出五色,那也得要“功夫”。而张先生更是敢行他人之先,不仅要“弄墨”,而且还要弄出个墨色江山来,果不其然,墨色江山出来了,非但不比“彩色江山”逊色,还别有一翻味道,使看习惯了七彩河山的观者不禁感叹:“原来中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别样壮美。
张维国先生的水墨山水画,笔墨润秀,构图清逸,墨色淡雅,气象生动,所表现的或名山大川,或田园耕景;营造的是如诗如歌的典雅清新、情韵深远的宽阔意境,这正是张先生水墨写意山水画的鲜明特征。很显然,这种风格源于中国文人画的水墨传统。
他用具有书法笔意的线条,书写出如梦如幻的秀美江山。笔法生动但不失沉稳,笔势力透纸背,浸墨染色江山。好一幅“好河山何需七彩点缀,大气象还看一墨生辉”的壮美画卷。
中国画家历来讲求多方面的修养,张维国先生在这方面是很突出的一个画家。他不仅画出了南方山水的“秀、润、活、灵、趣”的特质,又画出了北方山水的简约苍莽、豪迈奔放的浑厚之美。在创作中,张先生大胆吸收前人艺术之精华,在笔墨方面,运用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写意的笔墨手法,创新的布局构思,现代的笔墨语言,我画我法,集历代大师的笔墨感觉,融会贯通,运用书法线条和独特皴法构成了笔墨面块。
融南,则空灵雅秀;入北,则天高地阔、厚重跌宕。张先生以清新、苍劲、峻拔的形象和深邃的笔墨创下了“张维国水墨山水画”的艺术新天地。从艺术史看,中国的山水画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种,山水画之美,主要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感受。从美学上讲:“自然者可为张维国先生在努力的探索和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终于为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开辟了一条新路。张先生的用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大胆洒脱、浑然自如,既有中国的传统,但又超越了中国传统。
他以中国水墨独有的写意技法和内在神韵,汲取西画的光影明暗表现手法,独创了新的水墨山水写意画法。它包含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笔下的秀美山川、幽林圣境、田园风光,恬静欢快,具有感人的内涵和墨色的张力,使人神往、回味无穷。张维国先生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推进。
张维国先生在潜心创作的闲暇,也曾多次受邀赴我国香港以及德国和美国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收藏界的高度评价并被收藏。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生前曾多次为他题词和撰文;著名画家刘继瑛先生为其题词:“布局完美、笔墨雄强、境界深邃、格调健康、大气磅礴、淋漓酣畅、古今造化、满目琳琅。”从刘继瑛先生几句简明扼要的评语中,足以看出这位中国书画界前辈对执着于水墨生涯的张维国先生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笔者和广大喜爱中国画的朋友一样,希望张维国先生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上不断创作出应时代所需的艺术精品。